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後反思精選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後反思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後反思一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詩。課題是一句王維思親的千古絕唱,道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讀着文章這種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後反思精選

一、情感對比,潛心會文

第一處對比:開課時,由“佳節”導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教師提到“提起過節,同學們都是滿心的歡喜,洋溢着快樂,而唐代有位詩人,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第二處對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心情對比,回顧生活中這樣歡聚過節,興高采烈遊玩的經歷,體會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

第三處對比: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積澱的關鍵環節。這一段中詩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歡聚登高的時刻,再回到現在與兄弟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學生情感流露,欲要表達。此時,回到詩文,學生再來吟誦詩文,就顯得字字傳情,聲聲動情了。

這樣學生三次對比,走進文本就越深,也就越強烈地感受到王維思鄉之苦,鄉情之濃。同時以“倍思親”爲主線層層遞進,用一個“情”字將之串聯成一個整體,使學生的心翻騰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充滿鄉愁的重陽節,使他們的心與王維的心在那一刻交匯。再加上創設情境,使學生的情感與文本、與詩人的情感交融,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在體驗中學習,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言教學要“固根求本”,語言能力的獲得非靠紮實的訓練不可,不能讓虛假的繁榮掩蓋語言學習的缺位。在本節課教學設計裏,我讓人文陽光充盈語言訓練。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憶已積累的與所要理解語言相關的文本,喚醒相關的文字儲備,給學生提供思考的背景,爲學生理解的深入提供觸類旁通的可能。如在引導學生體會“遙知兄弟登高出,,便插茱萸稍一人”這句詩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訓練“我曾經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也曾經__________兄弟們歡聚在一起,多麼令人高興啊”這樣的練習是有別於傳統的訓練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諧統一的。又如我讓學生體會過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幸福,讓學生給“人們扶老攜幼,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中的“興高采烈”換個詞,再來讀句子。這其實就是在組織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激活學生的語言意識,積累學生的語言庫存,積澱學生的語言圖式,這正符合田本娜教授講的,積累語言的訓練要具有語文性,要在課文學習時自然而然地“旁逸斜出”。

上完之後,我感覺課堂沒有瑣碎的分析固然很好,但學生學得是否紮實有效,我應該進行深刻反思。如果我在學完課文後設置一個“反饋練習”,適時調控自己的教學方向,始終把學生“學”得如何放在第一位,那一定能讓更多學生學得有效,也能讓自己的課堂更有深度。最後還要把詩文再完整清楚地結合理解一下,這纔是完整的課堂。

  《每逢佳節倍思親》教後反思二

本篇課文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簡要介紹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作時的背景和緣由。第二部分是寫王維在思緒萬千之時,真情流露出這首千古名詩。在設計上我先通過閱讀讓學生整體感知這首詩,然後引出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在分自然段學習過程中我又抓對重點詞的理解來感受作者情感。最終還是迴歸到詞句中來感受詩的感情、體會作者的情感。課後,在各位同事和領導們的共同幫助下,我總結出自己在講授、設計這節課的一些不足,從而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爲讓學生體會到王維獨自一人身在他鄉,深切思念家鄉的感受,便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獨自一人離開父母生活的感受。但課前設計這一環節時並未全面考慮到,像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其實很少有離開父母的生活體驗。而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只有學生回答出離開爸爸媽媽單獨和其他親人生活的體驗,不過課後有些老師提議,雖然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我的預想效果,但如果當時能引導學生體會雖和其他親人在一起生活,但沒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是否會很想念爸爸媽媽?相信學生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退回的王維對家鄉的思念。而我當時只是急於想從學生那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想看到自己預設的效果,而沒有更好的,有效地對學生的.回答作進一步的引導。

另外在理解“扶老攜幼”這個詞語時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合同作配合做動作來理解這個詞語。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這個環節時,學生並沒有很熱情地來完成這個要求。課後通過和老師們的討論認爲:其實這個環節沒有太大的必要性,通過做動作來表現詞語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詞語。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用語言很正確地說出“扶老攜幼”的含義了,因此再讓學生通過動作來表現這個詞語時,學生會顯得沒有太大興趣。新課改提倡:要使我們的課堂動起來,要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而此一環節的實施和反饋才使我對這句話有了一些質的認識:“動”和“活”絕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熱鬧氣氛,而真正的使學生在這種形式下有所收穫,纔是這兩個“動詞”所要表達的內涵。

還有在內容安排方面。整節課講下來讓人感覺內容安排得過於稀疏,節奏不夠緊湊。這篇課文是新課改後新出現的“文包詩”形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前面的故事背景來幫助理解古詩的含義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最終還應要求學生能說出古詩的含義。而在設計教案時我卻忽略了這一點,僅僅抓住了讓學生對“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重點詩句的理解。並沒有完全理解到教材最終要使學生獲得怎樣的信息。所以在接下來幾次的講課過程中應注意對這一環節的把握。

在一次公開課評課活動中,教導主任的一句話使我對“課堂”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她說“一節課,哪怕真正引導了一個學生從他的錯誤中走出來,那麼這節課就是成功的。”是啊,特別是在公開課活動進行中,有時就像是老師一直伸着“長手臂”牢牢地把學生圍在他所預設的圈中,如果有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預設線路來走,那麼老師就會急忙把這個錯誤一帶而過,而學生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錯了?是否真地把這個錯誤改正過來了?課堂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而不是讓別人看你的課堂有多麼完美!注重學生在這節課中的收穫,就是老師在這節課中最大的成功。在這個問題上,我雖然有一些自己的認識,但做得還遠遠不夠,還要再接再厲,繼續努力。

每當看着這幾張密密麻麻的紙:上面寫滿了老師和領導給自己提出的建議和不足時,心底裏總有一種抑制不住得情感在涌動,是感動?是喜悅?說不清楚。但有一點我能肯定地說:這是我寶貴的收穫,這是我成長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