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22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中,我通過設疑、激趣、猜想、驗證等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數學活動,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設疑、激趣環節——重在有序呈現學習材料

新課開始,教師有目的地呈現以下一些學習材料:6支筆、2本故事書、1個蘋果。告訴學生:老師想把6支筆獎給上週班級口算比賽得獎的2個同學,那麼,每個人應該分得幾支?把2本故事書獎給班級演講比賽的兩位同學,每個人應該分得幾本?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幼兒園的2個小朋友,每個人分得多少呢?這時老師實際操作一下,學生對這些材料不僅感興趣,而且馬上就會看到三種分法中,只有第三種1個蘋果平均分給幼兒園2個小朋友時,分得的結果不是整數。老師告訴學生實際生活中,當分得的結果不是整數時,我們就要用一種新的數來表示,這種數就是分數。

二、猜想、交流環節——重在理解平均分

著名的數學家波利亞曾經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

當學生初步知道什麼叫平均分時,老師就安排學生進行分組活動,讓學生明白怎樣分才能使每一份同樣多。老師給每個小組發4張長方形紙、一個圓片、一根繩子。讓他們進行小組活動,把每一張長方形紙按照自己的喜愛隨便分成幾份,看看怎樣分以後,每一份才相等,分別是總數的幾份之幾。用分數怎樣來表示。

這樣的合作交流活動,使學生明白只有平均分以後,才能得到分數。老師趁機讓學生完成書上的部分習題,學生很容易看出那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三、驗證、實踐環節——重在領會和運用

驗證、實踐環節的創設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情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此,在學生基本上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後,老師可以設計了幾個層次的練習:

1、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得到分數?

2、請你用分數來正確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這要求學生能理解某個圖形,是怎麼分的?分成了幾份?用什麼分數表示。

3、老師在一個長方形的黑板上貼了很多的大拇指,作爲獎品來獎勵學生,老師要求學生拿走總數中的二分之一、再拿走總數中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

這些練習主要是使學生深刻領會分數是怎麼來的、怎麼來正確地讀寫分數……

這節課給我的啓示是:

1、首先,數學活動姓“數”,它一定是從實際生活中產生的,與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密不可分的。本課的導入,就比較注意這一點,適當的激取、設疑,使學生很快地進入了學習情景,對新課的學習是比較有利的。

2、其次,數學活動姓“動”,它能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並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領會書本上的概念和公式、意義和法則。在本課中,老師把大部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同桌交流解決問題。一方面,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讓他們的創造性極大可能地發揮出來。

3、最後,數學活動要“活”,《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以後學習《分數的意義》等重要知識的基礎知識,這節課的一個重點是理解平均分、知道平均分,並且要會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或者幾份)能用適當的分數表示。所以,老師靈活地設計一些練習,尤其是最後一個練習,就要求學生比較靈活地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決。這樣的數學課很有應用味,也注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總之,要實施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就要求我們老師以課本爲依據,以課程標準爲準繩,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讓每個學生跳一跳,高興地摘果子。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的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瞭解分數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分數。

2.通過操作、觀察、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維能力。

3.經歷運用符號和圖形描述二分之一的過程,建立符號感,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4.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並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認識和感知分數和分數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師:五一長假,同學們出去旅遊了嗎?

生:去了!

師:智慧老爺爺領淘氣和笑笑也去旅遊了。路上,智慧老爺爺給淘氣和笑笑買了四個桔子、兩瓶可樂,還有一個比薩餅。想想智慧老爺爺該怎樣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樣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師:對。每份分得一樣多,數學上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們就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幫他們分一分吧。(板書課題:分一分、平均分。)

師:(出示笑笑和淘氣的頭像,取出四個蘋果、兩瓶可樂)誰願意到前面幫他們分一下,請舉手。(一名學生到前面分蘋果和可樂。)

師:比薩餅怎樣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師:誰來分一分。(指名學生分比薩餅。)

師:讓我們來看看淘氣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結果,都該用數字幾表示呢?

生:蘋果每個人分2個,(板書2)可樂1瓶。(板書1。)

師:每人分一半比薩餅,該用什麼數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師:你們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寫出來嗎?

師:(指1/2)這個數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請不認識的同學別急。這個數誰知道,怎樣讀?

生:它是分數,讀作:二分之一。

師:你說對了,這個數正是老師要介紹給同學們的新朋友,它是一個分數。(板書:1/2。)

師:讀分數時要從下往上讀,讀作:二分之一。

師:(指半個比薩餅)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這個分數表示。

師:這個比薩餅中有幾個1/2?

生:2個1/2。

師:2個1/2合起來就是……

生:1/2,就是整個一張餅。(師補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師:(在實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頁“塗一塗”)我們的新朋友1/2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請同學們在這些圖形中找到它並用斜線把它塗出來,誰願意到前面來塗出它們的1/2 。(師指名學生到前面的題卡上塗。)

師:請其他的同學們把書翻到54頁,塗一塗。(生練習,師巡視。)

師:請同學們幫他檢查一下,他塗得對嗎?

生:對。

師:我們的新朋友1/2看同學們這麼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氣,給我們提一個問題。

師:(指投影上每個圖形的塗色部分)看這些圖形塗色部分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卻都能用1/2表示,這是爲什麼?

生:因爲這些圖形的塗色部分都是這些圖形的一半。

師:看來1/2還可以表示許多事物的一半。

師:淘氣、笑笑想和智慧老爺爺共同分享比薩餅,看來我們要重新分了。

師:(出示圓片)這回我們該把這個餅平均分成幾份?

生:三份。

師:(將笑笑頭像貼到其中一份裏邊)這塊給笑笑的,同學們看笑笑得到比薩餅的幾份?(生:1份。)

師:用哪個分數表示呢?

生:1/3 。(師板書:1/3。)

師:爲什麼用1/3表示?

生:因爲比薩餅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師:(把淘氣的頭像貼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氣兩人得到這個餅的幾份?

生:兩份。

師: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呢?

生:2/3。(師板書:2/3。)

師:(在剩餘的一份中貼上智慧爺爺的頭像)智慧老爺爺問:“我們三人吃了這個餅的幾分之幾呢?”

生:3/3,也就是1個餅。

師:吃完了比薩餅,智慧老爺爺邀請我們玩摺紙遊戲。請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紙,現在我們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麼折呢?快動手試一試吧!(學生自由折,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展示折法。)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起彩筆,想塗幾份就塗幾份。想想你塗色的部分能用哪個分數表示?(師巡視。)

生:我塗了一份,用1/4表示。

師:有沒有和這位同學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塗了一份,共塗了兩份,用2/4表示。不過,我們還有個發現,就是我倆塗的正好是這個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師:(驚喜地)真該爲你們的發現鼓掌。你們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讓我們又有了新的收穫。我們都該感謝你們!

師:誰還有不同的發現?

生:我塗出了這張手工紙的三份,用3/4表示。

師:你的回答真完整!誰還想像他這樣用完整的語言說出自己不同的發現?

師:多麼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讓我們有了新收穫,感謝你。

師:(指黑板)像1/3、2/4 、3/4、4/4……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你們還能舉出幾個分數嗎?

生:7/8 、1/10、3/9 、16/17……

師:我們這樣說下去能說得完嗎?

生:不能。

師: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讓我們更加接近了分數。同學們,分數和我們身體各部分一樣有自己的名稱。如:(師用尺畫橫線寫)3/4,寫分數時我們要先寫橫線表示平均分,這條橫線的名稱是分數線。然後寫分數線下面的數表示平均分的分數,名稱是分母。最後寫分數線上面的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叫分子。看3/4,誰能像我一樣,介紹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稱和表示的意思。

三、鞏固練習

師:(把學生分爲紅、黃、藍、綠四隊,課件出示超市場景)分數超市舉辦超市大贏家活動,答題贏購物卡。比一比哪隊贏的購物卡最多,哪隊就是超市大贏家。

(一)課件出示各種水果按鈕,由各隊自由選擇,每個水果按鈕鏈接一道必答題。

必答題:每答對一題贏兩張購物卡。

1.教材54頁說一說:引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這三個新認識的分數。

2.教材55頁3題判斷:下面圖形的塗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嗎?引導學生明確分數要在平均分基礎上產生。

3.教材55頁第4題。

(二)課件出示蛋糕和果凍,後面鏈接搶答題。

搶答題:每答對一題贏三張購物卡。

1.考考誰是火眼金睛?(下圖中塗色部分各用幾分之幾來表示。)

(兩幅圖通過移一移,都能轉化成一個圓的四分之一,對學生滲透數學中轉繁爲易的思想。)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我認識了分數,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數的讀法和寫法,還知道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師:我們今天對這個新朋友還只是剛認識,隨着今後的學習我們會更加熟悉它,並熟練使用它。

反思:

這節課是學生和分數第一次正式見面,是學生學習分數知識的起始課,對後繼學習非常重要。課後仔細回想課堂上的點點滴滴,我感覺這節課還存在着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從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來看,學生的起點遠遠高於我的預設,他們對分數並非一無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從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起點充分放手,所提的問題缺乏挑戰性,空間不夠大。但也因爲學生的起點高,節省了課堂時間,還使整個課堂生成了些許精彩。

2、摺紙遊戲認識1/4、2/4 、3/4、4/4。這一環節將摺紙遊戲侷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紙。這樣侷限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也使教學的氣氛不夠輕鬆熱烈,學生的興致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如果能夠爲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自己塗色的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那麼,學生的興致就會更高漲,教學氣氛會更活躍,生成的課程資源會更多,學生的認知也會上升一個層次。

總之,通過這節課,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適合學生的課堂纔是最好的課堂,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總評:

一、創設情境,架設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樑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本課教師從創設“旅遊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喚起學生對“平均”分的直覺,從“一半”這個生活經驗開始,讓學生認識分數的意義。這樣的教學設計,真正地喚醒了學生已有的認知,溝通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二、自主探究,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

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的知識,是在認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我們看到,教師給了學生思考的自由,給了學生活動的空間和時間。比如摺紙,老師通過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塗一塗,想一想塗色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髮現了2/4=1/2,4/4=1。因爲這種發現,學生對原有知識結構進行了深刻的轉化,從而形成新的主動的建構。

三、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課堂中,教師本着紮實、有效的教學原則,合理地使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不僅是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還成爲學生思維發展的橋樑。例如,課堂練習採用學生喜歡的電視節目“超市大贏家”的形式,進行深化練習和鞏固。在學生精神上已經有些疲乏的時候,練習一下子抓住了他們的眼球,激起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實踐的興趣。教師設計了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維不斷地深入,知識的後繼性和連貫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成爲全課的點睛之筆。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中、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用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初步概念

教具準備:

餅乾實物、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1、體驗:

(1)把4塊餅乾,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2塊。用整數“2”表示。

(2)把2塊餅乾,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1塊。用整數“1”表示。

2、感悟:“平均分”就是分得每一份都同樣多。

3、置疑:把1塊餅乾,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半塊。

4、思考:“一半”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用分數1/2

5、引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6、讀、寫1/2。

二、突出主體,順思導學

1、認識圖形的1/2。

用折一折,塗一塗的辦法找出長方形紙的1/2。

展示學生作品,並說出自己找1/2的方法。

歸納:同樣一個長方形,找出它的1/2有不同的折法,都是爲了把長方形紙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2、強調平均分(出示判斷題)

只要把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三、遷移類推,引導探究

1、問題:如果我們要找到這張長方形紙的1/4,必須要把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幾份?(4份)

2、實踐:用折一折,塗一塗的辦法,找到長方形紙的1/4,並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3、發現:只要是把圖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4、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幾分之一。

四、自主探究,應用促學

1、寫分數。下圖塗色部分是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書上93做一做1)

2、看分數塗色。(書上96練習二十二1)

3、判斷分數。下列圖形中塗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對嗎?(書上96練習二十二2)

4.拓展提高,創新分數。學生折出自己喜歡的分數幾分之一。

五、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生活畫面,聯想到了幾分之一?

2、“讀一讀、看一看”生活中用到分數的句子。

3、分數在我們生活當中到處都有,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生活中的分數,下節課我們再來分享一下!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引導學生總結)

1、要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平均分.

2、把一個物體(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分數的寫法、讀法及各部分的意義

4、折正方形、長方形紙的、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按照課程標準“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基本精神。本節課把各知識點教學用一系列的活動串聯起來,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的參與數學活動,認識分數,充分體驗理解幾分之一的實際意義,爲後面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課突出了以學生爲主體,以活動爲主線,努力實現課堂上學生自身多種感官、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立體的多維互動這一指導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把誰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師:老師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過東西嗎?

生:分過,生1:我分過桔子。生2:我分過餅乾。生3:我分過麪包·······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分東西的經歷,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我分一分。出示課件:(4個蘋果,2個小朋友)

師:怎樣分才能使兩個小朋友都高興?

生:一人分兩個。

師:兩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我們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接着往下分。出示課件:(2個蘋果,2個小朋友)

師:每人分到幾個蘋果?

生:1個。

師:出示課件:一個蘋果,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幾個蘋果?

生:生1:半個。生2:一半。生3:1/2。

師:請回答1/2 的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認識的1/2 。

師:“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老師向大家介紹一種能用來表示“半個”的數——分數。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交流

(一)認識1/2

師:過中秋節時,大家都吃了各種品味的月餅,ZIP和ZUM聽說了,也要嘗一嘗,出示課件:

可是我只有一塊月餅了,怎麼辦呢?還是請小精靈幫我們分月餅吧!出示課件:

師:像這樣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這半個月餅我們就可以說是這整塊月餅的1/2,跟老師一起讀一下這個分數“二分之一”這個分數是怎樣寫成的呢?邊板書邊講解(先畫一條短橫線,叫分數線,它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兩份就在分數線的下面寫2,我們叫它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寫在分數線上面,讀作:二分之一)。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練習1/2的寫法,然後同桌互相說一說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能在這個月餅中找到另外一個二分之一嗎?

生:到大屏幕上指出另一個二分之一。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2,老師這裏有一個長方形,你想在這個長方形上創造一個二分之一嗎?來看學習提示:

師:巡視,發現三種折法,貼在黑板上:明明折法不同,爲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2呢?

生:因爲都是把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麼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討論回答)?不直接判斷學生的對錯,用課件演示驗證學生的答案。出示課件:

生:這三種折法折出的1/2大小相等。

師:下面圖形裏的塗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嗎?說明理由,出示課件:

師:小結:不管是一個正方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還是一個六邊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認識1/4

師:現在我們已經完全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認識1/3、1/4、1/5、1/6……

師:(選擇1/4、1/6、1/7板書)想不想也用一個圖形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

師:到小組內選擇你喜歡的紙折一折(學具袋中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並用塗色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

生:小組活動,折出並塗色表示不同圖形的幾分之一

師:組織學生展示彙報

師:(分別挑選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1/4貼在黑板上),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爲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4呢?

生: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師:引導折一折分母是單數的分數(1/3、1/5、1/7 ……)。

師:像我們剛剛認識的1/2、1/3、1/4、1/8……這樣的數都叫分數(板書)。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你能不能找一找生活中的幾分之一?

生:舉例生活中的幾分之一。

(四)比較大小

師: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情境圖):

仔細地觀察遊樂園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你發現哪裏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幾分之一?

生:我發現月餅那裏有1/2和1/4。

生:我民現鴿子的食盒那裏有1/3和1/4……

師:我們來比較一下1/2和1/4,1/3和1/4(板書)。出示課件:

生:通過觀察畫面發現1/2○>1/4,1/3 ○>1/4

師:你能發現什麼?(同桌交流)

生: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小的反而大。

生: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小。

三、實踐作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分數,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你能準確地運用分數嗎?讓我們一起試一試。下面的圖畫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出示課件習題一:

出示課件習題二:

出示課件習題三

四:小結

師: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走近分數,瞭解分數,去探索更多有關分數的奧祕。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p53—55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並會正確地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簡單分數的寫法和讀法,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2、會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若干,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李老師今天想知道你們最喜歡吃什麼?

那你們知道兔子喜歡吃什麼嗎?小貓喜歡吃什麼呢 ?

生:兔子喜歡吃蘿蔔,小貓喜歡吃魚

師:今天李老師帶來了小兔子和小貓最愛吃的食物,請看(投影儀出示)並想一想:

(1)4個蘿蔔,怎樣分給兩隻兔子才公平?

(2)2條魚, 怎樣分給兩隻貓才公平?

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們的個數才相同。

師:動畫顯示平均分的過程。

師:兩隻兔子和兩隻貓都很滿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李老師今天也給我們的倆個班長帶來了一塊好吃的餅,請看李老師是怎樣分的,你有什麼看法?(投影出示一塊大,一塊小)

生1:不公平。生2:老師偏心女生。

師:那你認爲老師怎樣分才公平呢?

生:從中間分,一人一半

生:平均分成兩份,兩人要一樣多才行。

師 :老師聽取你們的意見,把這塊餅平均分成兩份。(投影儀動畫顯示分餅的過程)

師:小兔和小貓得到的食物個數使用我們學過的整數表示,現在他們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樣表示?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3、用各種方式表示一半或半個。

4、引入1/2。

同學們,用了這麼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錯,有的說用0。5表示。有的說就用紙折,然後塗色。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實,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就是剛纔李老師聽到有個同學說用二分之一表示。

像1/2這樣的數就是分數。(板書: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1/2

師:誰來說說1/2表示什麼?

師把意義說完整:(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讓不同的學生說分數的意義。

2、折一折 ,並塗色

師:拿出你喜歡的形狀,折出這個形狀的1/2,並塗色。同桌兩人說一說,你這個1/2表示什麼?

生:有的用長方形紙、有的用正方形紙、有的用圓形、還有的用蝴蝶、金魚等等。(同桌說意義,然後全班交流)

3、塗一塗,說意義

a、 要分別塗出他們的1/2,你認爲首先應該怎樣做?

b、 其中六邊形、圓、和正方形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c 、利用投影進行交流,每一個1/2分別表示什麼?

2、拿一張正方形紙,折出這張紙的1/4,並塗色

(展示學生不同的折法)

3、認識1/4、2/4、3/4、4/4。

(1)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用你喜歡的方法,將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

(2)塗一塗。P54

a、 將其中的一份塗喜歡的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正方形紙的1/4,其餘部分是這張紙的( )。

b、 將其中的兩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

c 、將其中的三份塗上顏色,塗了這張紙的( ),還有這張紙的( )沒塗顏色

d 、如果將所有的4份都塗上顏色,那麼就塗了整個正方形紙片的( )。

同學們,通過以上操作,你能說出1/4、2/4、3/4、4/4表示的具體意義嗎?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用分數表示,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

師:誰來說一說什麼是分數?(像1/4、2/4、3/4 3/5 2/8的數都是分數)

4、學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和分數的讀、寫。

(1) 你發現一個分數由哪幾部分組成?

(2) 你知道各部分分別叫什麼嗎?一個分數應該怎麼讀?

(3)你認爲分數該怎樣寫?爲什麼?

(4)由3/4讀作四分之三,你認爲3/4表示什麼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數和什麼分法有關係?

三、嘗試運用

(1) 看圖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投影儀出示)

a 、讀出每一個分數。

b、 寫出每一個分數(注意,先居中寫出分數線,再寫分母,後寫分子)

c、 說出每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含義

如:1/3表示把一段繩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根繩子的1/3。

(2) 判斷那些圖形的陰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畫勾,錯的打叉,並說出原因。

(三)鞏固與應用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並讀一讀(圖見55頁第1題)

(1)獨立寫出各圖中塗色部分表示的分數,巡示指導分數的寫法。

(2)指名讀出各分數

(3)組內說一說各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2、按分數把下面各圖形塗上顏色(圖見58頁第2題)

(1)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2)你爲什麼這樣塗?

3、判斷: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各圖的陰影部分對嗎?(圖見58頁第3題)

(1)獨立判斷。

(2)交流判斷的理由。

(3)分數的產生和哪一種分法有關係?

4 、我來塗,你來說是幾分之幾(分數的意義)

5、拓展題:塗色部分佔這個正方形的幾分之幾。(投影出示)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並學會了有關分數的哪些方面的知識?分數和什麼分法有關係?讀分數和寫分數的順序有什麼區別?一個分數它表示的意義是什麼?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

2.會比較分子都爲一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演示,觀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意識,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的含義,初步建立幾分之一的概念

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事前都準備彩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各兩個圖形紙片.毛線一根

教學過程:

基能加油站

除法口算題小組開火車練習

情景導入

幫兔媽媽解決數學問題。

問題一:四個月餅分給兩個兔寶寶,怎麼分?每隻分幾個?

【強調平均分及算式的意義】

問題二:二個月餅分給兩個兔寶寶,每隻分幾個?

問題三:一個月餅分給兩個兔寶寶,每隻分幾個?

學生髮現問題,並試着利用學具動手操作,找到一個數來表示半個。

探究新知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小組利用學具動手操作,試着利用數字表示“半個”。

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會利用分數表示半個。讓其講解二分之一的意義。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老師板書。

強調分數的寫法、讀法。

3、讓學生說一說“2”表示的意思、“1”表示的意思。進一步說明二分之一的意義。

【在整個過程中要始終強調“平均分”】

4、利用手中學具,想辦法表示二分之一。

(二)認識四分之一

要是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應該怎樣分?每份是多少?

學生動手操作,並展示。認識四分之一。

並指出,像1/21/4這樣的數就叫分數。

(三)除了剛纔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以小組爲單位利用手中的學具表示。

展示、評價。

練習鞏固

兩個練習題,鞏固分數的意義。

比較大小

出示情景,比較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大小。

讓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同一件事物,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越小。

找一找身邊的分數

歸納總結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的基礎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從整數到分數的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單元一開始就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分東西的情境圖,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感受分數的意義,爲進一步學習分數知識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結合直觀圖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正確的讀、寫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感悟數學來自生活,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會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

1、教學中主要採取動手操作、自主研究、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

2、教學具準備:

學生:每小組髮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紙片,答題卡一張、圓形紙一張、彩筆一支。

教師:各種圖形紙片、一段毛線、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講述: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分過東西嗎?看來同學們都有分東西的經歷,三一班的師生一起去郊遊,他們帶了很多吃的東西,同學們也幫他們分一分吧。請看大屏幕。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分西瓜,分蛋糕等等。

小結:剛纔每個同學得到的東西都是同樣多的,數學中,我們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

2.課件出示1個蘋果,兩個小朋友。

教師提問:還能平均分嗎?每人得到多少?引出“一半”。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半。

4、揭示課題:二分之一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分數。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1/2的產生,初步建立模型: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它的1/2。

2、動手操作:用折一折、塗一塗的方式,表示出長方形的1/2,並與小組同學說一說,是怎麼得到的1/2。

3、判斷下列圖形的塗色部分能用1/2表示嗎?

4、動手操作,創分數。

(1)從小組組長那兒領取不同的圖形,試着折出它的幾分之一,並用斜線畫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拿的是什麼圖形?是怎樣得到這個圖形的幾分之一的。

(3)展示作品,交流成果,重點交流這個分數,你是怎麼發現的?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爲後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二)瞭解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師:大家創造出這麼多分數,他們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稱,想知道嗎?

學生自學數學書90頁下邊的內容。

2、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解讀:“——”表示平均分,叫分數線,“2”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總份數,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

3、你知道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嗎?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1、估一估,看誰的眼力好。

小結:同樣大的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2、下面的圖形讓你聯想到了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聯繫,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並且多角度考慮問題,爲後續學習做鋪墊,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分數,但是,分數家族中只有幾分之一嗎?你還想到了哪些分數?學生交流。

2、佈置作業:用幾天學到的折一折、塗一塗的方法創造出其他的分數。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後續學習做鋪墊。]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具體直觀的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3.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教學流程:

一、教學導入

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中秋節我們會和家人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瞧,他們正在分月餅呢,你能幫他們分一分嗎?

2.一共有4個月餅,怎樣分合理?

預設:2塊

3.同意嗎?

4.每個人分2個,我們是怎麼分呢?

預設:平均分

過渡:真棒,在數學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平均分。

5.2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預設:1個

6.1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會得到它的多少?

預設1:

生:1/2

師:怎麼想的?

預設2:

生:一半

7.怎麼表示一半?請同學們拿出一個學具圓,這個圓就代替這個月餅,用折一折,塗一塗的方法表示月餅的一半。

預設:對摺,然後從中間分開,這是一半,這也是一半

師:對摺以後怎麼樣了?兩部分完全重合,大小相同,做到了平均分。

8.請你用喜歡的方法表示月餅的一半,寫在題卡上。

預設:學生展示,並說明自己表示的方法。

師:圖形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一半

9.善於思考,用圖形表示了一半,如果把這個月餅平均分給3個人,5個人,8個人呢?這樣表示方便嗎?

10.其實這一半可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家族中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開始創造了使全體學生人人都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在分學具的過程中回憶“平均分”的意義,爲學習本節知識做好鋪墊在這裏儘管分數是第一次學習,但部分學生憑藉生活經驗,對有所瞭解,教師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及時地調整教學,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放手讓瞭解的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因勢利導、藉助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分數的讀寫。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使計劃的課堂變爲了生成的課堂。開始創造了使全體學生人人都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在分學具的過程中回憶“平均分”的意義,爲學習本節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二分之一

(1)通過剛纔的操作,我們把這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一半就是其中的一份,,這一半用分數表示,知道叫什麼?

預設1:學生能說出分數1/2,強調:平均分和誰的

預設2:學生說不出理由,教師引導

2.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3.和同桌說說怎麼得到1/2的?

4.這份是這塊月餅的1/2,那這一份呢?

預設:也是它的1/2。

5.爲什麼另外一份也是它的1/2呢?

6.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7.教師教二分之一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1)師:1/2怎樣寫呢?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一個。先寫中間的短橫,

表示把月餅平均分,橫線下面寫數字2,表示分成幾份,橫線上面寫數字1,表示其中的1份。讀作二分之一。

(2)找孩子讀二分之一

(3)這1/2還有名字呢。橫線叫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2叫分母,分

數線上面的2叫分子。剛纔我們怎麼讀的?

預設:先讀分母,再讀分子。

8.仔細觀察,讀作和寫作有什麼不同?

預設:讀作是漢字,寫作是阿拉伯數字

9.認識了1/2這個分數,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指名讀題。

總結:看來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2.認識四分之一

(1)如果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圓的多少?

預設:1/4

(2)課件出示(教師指着沒有塗色部分說:這一份是----四分之一,這一份呢?這一份呢?)

(3)教師小結: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是4,取其中的一份,分子是1,每份都是圓的1/4。

3.認識1/3,1/5

(1)請你按要求完成題卡中的第2題和3題。

預設:第一小題訓練學生看陰影寫分數,寫三分之一。

第二小題訓練學生塗出五分之一。

(2)塗色位置一樣嗎?

預設:不一樣

(3)都能表示這個長方形的1/5嗎?

總結:把長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大小相同,都是取了其中的1份雖然塗的位置不同,都可以用1/5表示。

總結:像1/2,1/3,1/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4)選擇你喜歡的圖形,表示出你喜歡的幾分之一,再和同學說說。

(5)彙報自己折出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摺、說出自己的折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地體驗理解了的意義。啓發學生聯繫實際舉例。找出身邊幾分之一的分數,體驗幾分之一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三、練習應用

1.完成91頁:做一做第1題

2.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發現,在生活中也能發現分數。下面的畫面會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呢?

預設:法國國旗讓我聯想到了三分之一。每種顏色都是國旗的三分之一。巧克力讓我聯想到了八分之一。每一小塊就是巧克力的八分之一

3.思考題:塗色部分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在充分認識練習的基礎上,擴展對幾分之一這類分數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進一步鞏固讀寫方法。】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認識並理解幾分之一,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簡單的分數。

2、通過折一折、辯一辯等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爲:會讀、寫幾分之一併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難點爲: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並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中秋節,媽媽買了四塊月餅給聰聰明明兩個人分,他們平均每人能夠分得幾塊?”

生:2塊

師:“那爲什麼每人是兩塊,而不是明明3塊,聰聰1塊呢?”

生:不公平,沒有平均分

師:對,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得一樣多就叫平均分

師:那現在有一塊棗泥味的月餅,聰聰和明明都想吃,媽媽決定平均分給他們兩人,你知道每人能夠分得多少嗎?

生:一半

師:那一半誰知道用什麼數學表示?

生:1/2,

師:對,1/2,我們把想1/2的數就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認識1/2

師:“同學們,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塊月餅的1/2,誰能像老師這樣來說一說。你來說。

生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生2: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教師規範書寫1/2,並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師:你們說的可真好,那我們這樣分(出示不平均分的情況)你們同意嗎?

生:不同意,沒有平均分

師:你們總結的太好了,我們一定要平均分。

師:請同學們你手中的長方形紙,找出他的1/2。

請學生上臺展示,並說一說他是如何分的

2、認識1/4

師: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兩個人,每個人就是這個月餅的1/2,現在又來了兩個小朋友,應該怎麼分,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

的圓形紙,代表是月餅,你來分一分,折一折

請同學們上臺展示,嘗試說一說如何分的

師: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塊月餅的1/4。

師: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折一折,找出他的1/4,同桌之間談論一下看看有多少種折法?

請同學們上臺展示,說一說你是如何得到1/4,並把學生的每種不同的折法都放在黑板上展示。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爲什麼折法不同,陰影部分都能用1/4來表示呢?

生:因爲折法不同沒關係,只要把物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認識幾分之一

師:“我們認識過1/2和1/4後,你們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誰願意說一說?”

生:我想認識1/3。

師:那你如何得到呢?

生: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月餅的1/3,

師:你說的可真好呀,誰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嗎?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嘗試說一說他們是如何分的

4、比較大小

師:同學們剛剛在分月餅的時候,明明和聰聰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明明說我是男生,我要多吃一點,我要吃這個月餅的1/4,你們認爲他吃的多了嗎?

生:沒有,1/4要比1/2小

師: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生:通過我們剛剛折的時候發現,分子都是1的時候,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下面的分數可以表示表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嗎?

2、你知道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

3、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反思提高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說一說”等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3、在學習、活動等過程中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體會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手工紙、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去郊遊,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到幾個?

如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到幾瓶?

2、課件出示分月餅活動。

(1)如果要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幾塊?(半塊)分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請生說怎麼切,出示錯誤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樣多),對,這樣纔是平均分。(出示課件,讓學生感知“半塊”的具體含義)

(2)“半塊”用哪個數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建構新知。

活動一:課件演示,初步構建二分之一。

1、1:剛纔我們分的是什麼?怎樣分的?“半塊”可以怎樣表示?(課件演示)。完整地說一說怎麼來的?完整表述: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邊的這“半塊”月餅是它的二分之一,右邊的這“半塊”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師生共同明確平均分的是“誰”,就是“誰”的二分之一。指名說,板書,同桌說,全班說。

3、介紹二分之一的讀法和寫法。介紹寫法時結合分月餅的過程明確小橫線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邊的1表示1份。

4、能用長方形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並用斜線表示出來。說說二分之一怎麼來的?

反饋:不同的上臺張貼

圖形不同,爲什麼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雖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這張紙的一半,都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5、課件出示練習活動:下面圖形的塗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說明理由。最後一個,你認爲應改成多少?爲什麼是四分之一?

4、活動二:類比推理,認識幾分之一。

(1)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你能折一折、塗一塗,表示出你喜歡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幾分之一嗎?並和同學交流你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2)反饋:不同的上臺張貼,說說你是怎麼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這個圖形的八分之一,你會嗎?

三、鞏固練習

1、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裏的塗色部分嗎

2、下面的分數能表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嗎?能表示的畫“√”,不能表示的畫“×”

3.你想到了幾分之一?

4、哪張紙條長?

5、塗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6、想一想:你佔你們同桌的幾分之一?你佔你們小組的幾分之一?

你佔你們一大組的幾分之一?你佔全班的幾分之一?

爲什麼同一個我,能用這麼多分數來表示?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1.要想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平均分”。

2.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五、問題思學

你能用一個分數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嗎?

板書:——分子

-——分數線

——分母

讀作二分之一

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材簡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7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爲: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認識,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學段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是“認識幾分之一”。新課標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簡單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分數是學生在學習整數和小數之後,又一個關於數的新的領域。這節課是今後學習分數的起始點,爲下一階段較全面的認識分數、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大小比較、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等知識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到認識分數是關於數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學生對

於平均分並不陌生,在二年級學習除法時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在生活中有時候也對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個物體;也有的同學在不同的渠道(包括看數學書)聽說過甚至知道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一些分數,這些都是學習本課的寶貴的基礎資源。但他們並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中已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的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並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

2、使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通過遊戲導入,讓同學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用幻燈出示問題:

(1)把8個蘋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個。

(2)把4個蘋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個。

(3)把2個蘋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個。

2.前三個問題學生們會對答入流,那麼這是會引導學生進入今天的主題,分數,出示第四個問題。

(4)把1個蘋果和同桌平均分,每人分到()個。

反饋:(1)、(2)(3)題直接口答結果,並說說問題特點。教師板書

要點:平均分。

3.請同學討論一下你能否用整數來表示第(4)題的結果?學生彙報……

4.既然不能用整數表示,那麼我們就要用一個新的表示形式來表示這樣的數,教師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電腦博士是怎樣分的?(平均分)。

2.出示習題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平均分,鞏固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和理解。

3.學生弄清了“分數”的意義,正確讀寫分數

4.動手摺一折,畫一畫,寫一寫

讓學生自己鬆手來折出分數,並且正確掌握分數形成的過程。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佔整體的幾分之一。

2.方法與過程目標:

在分一分、折一折、塗一塗、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認識的滲透。

教學準備:衛星資源(課件)、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紙若干、水彩筆一支,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景,引入課題。

第一天鼠媽媽做了四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請用手勢表示)第二天鼠媽媽做了兩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第三天鼠媽媽做了一個餅子,想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每隻老鼠分得同樣多,每隻老鼠分得幾個?這半個餅

怎樣表示?你能創造一個符號來表示這半個餅嗎?學生板演創造的符號。交流時說說爲什麼這樣表示。引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衛星資源中的鼠媽媽分餅的動畫故事,生動形象,符合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在開課時能很快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聽故事中自然進入學習狀態。通過故事情境教學,在複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前兩個問題是爲了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第三個個問題對學生髮出了挑戰,動畫故事引起學生認知衝突:原來的分得的結果可以用自然數表示,而一個餅平均分給兩隻老鼠不能用自然數表示。“半個餅怎麼用數字表示呢?”分數對於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所以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地求知慾望,把學生的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引入到一個未知領域。】

二、動手實踐,探求新知;

(一)認識1/2(二分之一):

1.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寫成分數是1/2,短短的橫線就象一把刀,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齊讀一遍)另一半也是這個餅的1/2嗎?

2.自主活動,鞏固1/2的意義:

(1)請用一張正方形紙試着折出它的1/2,並用彩色筆塗上喜歡的顏色。

(2)成果展示:誰願意把你的成果貼到黑板上,並說說你是怎樣得到它的1/2的?追問:塗色部分是它的1/2,空白部分呢?

3.爲什麼不同形狀都可以用1/2來表示?(它們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4.創設爭辯情景:“把一張紙分成兩份,每份一定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對嗎?”(強調平均分。)

5.聯繫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1/2表示?學生舉例。(滲透單位1)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思維,回味並理解二分之一的意思,進而引導學生由對具體月餅的認知過渡到對圖形的的認知,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通過動手摺一折,塗一塗,辯一辯,說一說等自主活動讓學生明白二分之一的實際意義,同時明白要得到分數必須平均分。這樣既遵從了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也適合中段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

(二)自主認識其它分數:

1.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學生自由回答)

2.請從桌上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中任意選一種圖形,折一折,塗一塗,創造出你喜歡的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展示成果(貼、寫))

【設計意圖: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分數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遷移類推。教師順思而導,學生順思而學,既引導學生學會“思”,再順着學生的“思”進行指導、點撥,讓學生的“思”得到昇華和提高,從而使知識得以解決。通過學生的“思”而發揮學生的學,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對於小學中段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只靠觀察和思考是不夠的,往往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領會書本上的概念、公式、意義和法則。學生的實踐操作最大的特點是參與到手腦並用的活動中去,爲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維的廣闊空間,這樣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3.全班彙報:你認識了哪些分數?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分數的?(學生彙報演示,展示作品,在黑板上寫出分數。)

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相機點撥,重點交流1/4的不同表示方法。(多媒體演示衛星資源中動畫演示部分——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

【設計意圖:交流彙報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交流得到分數的過程,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突出知識的本質。根據編者的意圖這個環節要突出四分之一的研究和學習,採用動畫演示四分之一的不同折法,鞏固對四分之一的意義的理解,明白雖然折法不一樣,形狀不一樣,但都是“將同樣的紙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

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這一數學本質問題。】

三、引導發現,歸納認知。

1.引導發現:齊讀黑板上的分數。剛纔同學們創造的分數有什麼共同點?

2.歸納認知:象1/2、1/4、1/8、1/10-----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我們今天重點學習幾分之一。(這些分數都表示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幾分之一。)你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學生介紹分子、分母、分數線)

3.質疑學習:通過剛纔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幫助小學中段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養成反思學習過程,質疑問難的好學習。】

四、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1.說分數。生活中處處有分數,請你聯繫生活實際,用幾分之一說一句話。如我家有三口人,我佔全家人口數的1/3。

2.找分數。從數學樂園的情景圖中找出分數,並說一說是怎麼想的。多媒體展示情景圖。

機動練習:

1.塗分數。練習二十二第1題:看分數,塗顏色。

2.練習二十二第2題:判斷圖形中的塗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對不對?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進一步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較熟練地比較幾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能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通過對“分數牆”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爲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用好“分數牆”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知識,能解決簡單的分數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展示分數牆,直接點題

1.課件出示p111第3題分數牆

(1)提問:你能從“分數牆”中找到那些分數知識?“分數牆”中藏了哪些分數奧祕?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2)在交流中小結分數的相關知識點。

(3)複習知識點後,讓學生獨立解決書上的四個問題,再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分數牆”的解讀,既能幫助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爲學生進一步探索分數的性質提供了空間。“分數牆”是按照“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的原理,對分數(真分數和1)進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觀地兩個分數的大小進行比較,同時可以直觀的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還可以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用好“分數牆”讓學生感悟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綜合練習,拓展提高

1.口算練習:課件出示p112的第10題,檢驗學生分數的簡單計算能力。

2.綜合練習:課件出示p113的第13題

(1)回顧鐘面的結構:鐘面一共有12個大格,把鐘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鐘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鐘表示其中的一份。

(2)再讓學生根據複習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

(1)把一張紙平均分成5份,用這樣的1份做幸運星,3份做花,做幸運星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做幸運星比做花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這杯水的十分之五,還剩這杯水的幾分之幾沒喝?

(3)爬山坡比賽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時,東東用了八分之二小時,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時,誰跑得最快?

【設計意圖】設計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說說你的收穫。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

書105--10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會正確的讀寫分數,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中理解知識,發展智力。

3、培養創新和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爲什麼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必須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二分之一

例1 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

直觀演示,學生操作

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數來表示

用新的數來表示

二、認識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

例2 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然後把一份圖上顏色。

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沒有圖顏色的就是3個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

三、學習各部分的名稱

例3 看圖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掛圖

由學生說出是幾分之幾

師板書,介紹這些數就是分數,上面的叫分子、下面的叫分母、中間的線叫分數線。

四、課堂活動

1、 1題

先用紙折一折,問:平均分成了幾份?然後填空

2、2題

同方同學,你讀我寫,互相交換

3、說一說生活中,什麼地方要用到分數?

第二課時 練習

教學內容:書107--10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提高應用能力 。

2、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代本課的任務

完成練習十九的1--7題

二、基礎練習

1、1題 用分數表示下圖中的陰影部分

2、2題 在每個圖裏選適當的部分塗上顏色表示他下面的分數

三、發展練習

1、3題 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塗色部分對嗎?

注意 是否平均分

2、4題 選出合適的分數來表示各圖中的陰影部分

此題的陰影部分不是連續的

3、5題 看圖填空

4、6題 寫出下面的分數,並指出分母和分子

5、7題

1個麪包切成同樣大小的10片,爸爸吃了4片,爸爸吃了這個麪包的( )分之( )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第91—9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和分數的意義,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和分數的意義,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

設計分析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話說西天路上,唐僧師徒不光要忙着降妖除魔,還忙着研究數學問題呢,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有一天,師父把四個桃子給悟空和八戒當晚飯,悟空說:“師父,八戒每次都多吃,這次請您給我們分吧,一定要公平。”同學們你們說一說,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課件出示:4個桃子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個?

2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分幾個?

1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分幾個?

分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在第一次接觸時難免會有些陌生,心情會有些緊張。而且前面又沒有相關的知識爲這個單元做鋪墊,所以在上課新課之前我用學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來創設一個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有三個目的:一、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不知不覺的進入新課;二、通過這個情境引入我們這節課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過程中產生衝突:當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時,每人半個,那半個桃子在數學中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二分之一

(1)課件演示: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桃子的二分之一。

(2) 一邊回憶分桃子的過程,一邊對應出示分數線、分子、分母和完整的分數二分之一。象二分之一這樣的數我們把他叫做分數,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3)另一半用什麼表示呢?

兩個二分之一一樣大嗎?

爲什麼呢?

2、認識三分之一:

(1)這時沙和尚也來了,他也想吃桃子,那這一個桃子分給三兄弟該怎樣分呢?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課件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3個三分幾之一合起來就是1

3、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4、認識四分之一

(1)四分之一你能折嗎?學生獨立折。

(2)摺好塗色表示四分之一,彙報交流。

(3)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爲什麼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5、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

(1)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用折一折的方法創造出一個新的分數嗎,取一份用分數表示嗎?

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很興奮。

(2)折出了這麼多的分數,你覺得誰折的分數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爲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並且還說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髮現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也不表態 )

(3)故事:

豬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於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說:“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裏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說:“我可要吃四分之一。”學生這時候就議論紛紛了,到底誰吃的多呢?這下大部分同學認爲孫悟空吃的多,因爲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認爲豬八戒吃得多。

課件演示:分西瓜(通過直觀演示:大家一致認爲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並且學生髮現:平均分的份數多了,它的每一份就小了。)

(4)回到摺紙時的分數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5)做一做第2題,打手勢。

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所以在認識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時,通過課件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意義。

通過對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初步認識,學生對分數已有了一些模糊的認識,學生在這時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是最強的。在這個時候設計一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環節,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折一折、說一說、想一想更深刻的認識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產生的過程。

在學生折了四分之一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折一折和方法產生更多的分數,在產生新分數的過程中對分數物意義進行滲透和拓展。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覺得哪個分數最大?學生根據以前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得到分母大的分數大。教師在這時不急於下結論,故意給學生一個伏筆。

學生在這時注意力已經不太集中了,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會有些疲勞。這時我又用了西遊記中的兩個學生最喜歡的角色來解決本節課中的第二個難點。通過孫悟空和豬八戒二個吃西瓜的故事並用課件展示實物圖讓學生直觀理解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也就是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的道理。

在把學生創造出來的分數任意的挑出來讓學生進行比較,鞏固比較方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獨立完成,全班交流,並說說是怎樣想的。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判斷方法。

3、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3題,獨立完成,彙報結果,並說說比較的方法。

4、拓展運用。

填一填,課件展示。

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拓展。通過看圖、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比較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方法。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想說說什麼?

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一次梳理,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分數的概念是在整數的基礎上擴展的,是從實際生產、生活和學習實踐應運而生的,是從平均後不能用以前的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時產生的。教材的顯示也非常突出 “平均分”這一中心概念。平均分是產生分數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教學時應當充分強調和重點突破。從設計意圖來看,教材非常強調“數形結合”,學生初學分數,思維的支撐點應該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物,因此在教學時應當珍惜圖形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其效應,在教學時應當從直觀入手,通過學生對具體的分析、直觀的事和物的分析,來抽象出分數的概念。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建立分數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並學會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在完成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後,我再次回想我和教學過程,體會很多。現就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

一、創高情境,製造衝突,引入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分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在第一次接觸時難免會有些陌生,心情會有些緊張。而且前面又沒有相關的知識爲這個單元做鋪墊,所以在上課新課之前我用學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來創設一個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有三個目的:一、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不知不覺的進入新課;二、通過這個情境引入我們這節課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過程中產生衝突:當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時,每人半個,那半個桃子在數學中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儘管學生在正方形紙上這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並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還是受到整數認識的影響,認爲1/32比1/8大,於是課件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對於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麼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1/4.紙上折了1/4後,誰還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數,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當問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就更願意比了。起初,學生對分數的比較這一知識停留在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水平上。他們用整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分數,教師也不做出判斷,而是利用學生喜歡聽的故事,將知識蘊於故事中,在聽故事、看課件演示中,使學生主動得構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當回過頭來再比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都笑了。而教師也不必再多說什麼,學生已經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認識。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在試講時,前面理解分數的意義時,我反覆強調“平均分”,學生也意識到這個“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前面的語言表述中也不忘加上“平均分”三個字。但在後面的判斷對錯時,有一個三角形,不是平均分的,也用三分之一來表示,好多孩子都認爲是對的。我問一個學生是怎樣想的。孩子說是把這個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三分之一來表示。我馬到成上明白了,學生只是把平均分當做一個詞來用,並沒有在實際的情境用實際理解。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我只顧着強調“平均分”,並沒有回過頭來再讓學生比較每一個三分之一是不是一樣大了。再次教學時,我先說三分之一的意義,再說還有哪些部分也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再回過頭來問:每一個三分之一都一樣大嗎?爲什麼?學生就會說:是,因爲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通過這樣的調整後,學生再判斷對錯時,只有個別學生出錯了。由此可見,教學還是要多想、多實踐、多反思、多總結。

還有就是從整體上認識分數,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過高,在折分數操作時是否需要及時的比較等等,這些地方也是需要我們在教學時反覆琢磨的。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能正確地讀寫分數,掌握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用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程序:

一、口算:

8÷216÷420÷536÷625÷5

4×612×310×548÷863÷9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大家喜歡聽故事嗎?知道《西遊記》中誰最愛吃嗎?有一天,唐僧師徒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走得又餓又渴。這時剛好路過一個蘋果園,“哇,好大的蘋果呀!”八戒見了直流口水說:“師傅可以吃蘋果嗎?”唐僧說:“吃蘋果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說:“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個蘋果,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豬八戒想了一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麼快就說:“很好,那麼1個蘋果,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該怎麼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個嗎?出示課件

2、引入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三、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1、認知

演示平均分餅

a.把餅怎麼樣了?

b.兩塊餅大小怎樣?

c.老師剛纔是如何操作的?重點強調: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學習

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這半個是2份中的1份。中間的橫線表示平均分;下邊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上邊的1表示2份中的1份。

3、讀法:二分之一

全班同學讀一讀這個數。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多少呢?(二分之一)現在誰能用一話把剛纔分餅的過程說完整?注意: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你認爲這句話哪些詞很重要(平均分,每一份,它的)

4、判斷課件展示

5、探索:

折一張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對摺以後,每一份是原來的(),再對摺呢?再對摺呢?

折一折,塗一塗,看一看,說一說。

4、練習:十分之一

(2)九分之一

(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數

(4)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四、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數

我們每人坐的桌子的二分之一

教室裏窗戶上有四塊大小一樣的玻璃,每塊是它的四分之一

教室裏的電視櫃的門被平均分成2塊,每塊是它的二分之一

五、小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分數同我們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我們大家用心去觀察,一定會找到更有趣的分數,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留心去找的,對嗎?如果我們把一張A4紙,兩次對摺後,其中的兩份是多少?如果四份呢?

反思:

課堂上學生在表述分數的意義時,我總是強調說完整,尤其是平均分,當學生說分成幾份時?我總是急於糾正“怎麼分”。其實學生所說的分成,他的腦海裏就是平均分的意思,我可以加上一個小小的動作,如把圖形分的一邊多一邊少,這樣學生很快就會說不是這樣分的,是平均分。這樣一來,可以利用學生的錯誤生成,引導學生應平均分,比之前的“怎麼分”效果要好的多。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自己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以後應該更加認真的鑽研教材,鑽研學生。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同時,我也我明白了想要上好一節數學課真的很難。它需要教師對許多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更需要對許多細節進行精心打磨。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物或圖形,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借助

圖形明白幾分之一的含義,能正確地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等方法,使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3、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主動探究的慾望,

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和每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造情境,遊戲導入。

用“掌聲表示數”的遊戲來引入,由老師來說問題,學生把答案拍出來。

課件出示場景:

(1)把4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2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3)把1 個月餅平均分給2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老師接着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爲什麼不能用掌聲來表示?”

同學們就會各抒己見,得出“平均分給兩人,每人半個”的結論。

老師用課件進行演示,引出“半個月餅怎麼用數來表示”這個問題。

接着引入新課,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小學生生性好動,自控能力差,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以上環節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分月餅的多媒體演示,創設了有效的問題情境,既將“平均分”的概念自然地體現出來,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例一:教學二分之一,認識四分之一。

在認識“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這塊月餅怎樣分纔是平均分成兩份呢?接着課件演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大小一樣的兩塊。

師: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塊是它的一半。也就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點擊課件:展示一個“平均分”和一個不平均分的月餅)

【設計意圖:通過反例(沒有平均分的情況)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進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塊是它的多少?用分數應該怎麼表示呢?(電腦課件動態演示:把月餅平均分成4份。)

老師小結揭題,規範表述分數意義的語言,並指導寫法、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含義。板書:。讀作: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在以上整個教學環節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輔助學生思維,實現了教法中的由扶到放。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月餅圖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仔細觀察,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發揮了遠教資源的“主導”作用,達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例二:摺紙活動。

折一折:你能折出這張正方形紙的並給它塗上顏色嗎?

展示學生各種折法後問:“除了能折出這些紙的,你還能折出它們的幾分之一呢?”(利用實物投影一一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拓寬知識,認識新的分數。利用投影來展示學生的成果,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熱情。】

3、完成“做一做”第一題。【加以鞏固對幾分之一的認識】

4、例3:大小比較。

(1)猜一猜:小猴子和小豬在一次吃西瓜的時候,也用到了我們今天學習的分數,它們都想吃的多。小猴子想:“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2。”小豬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這個西瓜的1/4。”它們倆誰吃的多?爲什麼?

(2)以四人爲一組進行“誰吃得多”的討論。

(3)出示比較、、的大小,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結歸納: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少。

【設計意圖:在這裏,我利用遠程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小豬小猴的可愛形象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吃西瓜的圖片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非常直觀地將分數的大小比較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簡單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發展了數學思考。】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本節課的練習設計分爲三個層次,即基礎題、發展題、開放題。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這樣的練習設計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課堂總結

從今天的學習中,你認識了什麼?還知道了什麼?

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整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改的理念,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達到了新課標中要求的備學生、備生活、備課本。在這堂課中,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將學生的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同時又從生活實踐中抽取出新的數學知識,即現實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數學問題。從主題圖出發,挖掘數學知識中的趣味因素,編製成一則“我說你拍”的遊戲,寓教與樂,在愉悅的氛圍中喚醒學生對“平均分”含義的感悟,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分月餅的問題又抽象出新的數學知識——初步認識分數。

2、重視學生學的過程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重視學生學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學生用長方形紙折出1/2,並請學生介紹他的折法,以及爲什麼是1/2,對分數表象的建立做了很好的鞏固。接着又讓學生在1/2的基礎上折出1/4,發現出多種折法,並要求學生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後展示給大家看。由此可見,既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整個課堂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提出他們的發現,再自主探索。如:在認識1/2的基礎上巧妙地引1/3,雖是有意安排但卻含而不露,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使學生在思考中自行探索分數的含義。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我還注意到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教學中重點突出,難點巧破

建立分數表象的關鍵是1/2的認識,我除了通過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等方法外,在分數的寫法上也下足了工夫,教師展示寫,請教學生寫,學生書空寫,使學生在學會書寫的同時,對分數的意義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在教學中我還始終抓住“平均分”,通過折一折中的故意刁難,判斷中的比較辨析,還有學生敘述上的嚴格要求,使學生明白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5、教學既面向全體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全面發展

新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在數學知識掌握、數學能力發展、思想品德及個性心理品質養成等方面都能有所發展。同時,由於學生的個性素質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也尊重了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要求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水平。在本節課中,教師既解決了後進生學習難的問題,幫助他們克服了學習上的自卑心理。如他們也都能用紙折出1/2、1/4、這樣的分數來,從而建立起分數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數概念的含義,樹立起學習上的自信心,爲今後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對於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也爲他們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在最後的練習中會變的你,學生能針對不同的整體判斷出自己所表示的幾分之一等。這樣既防止他們產生自滿情緒,又讓他們始終保持着強烈的求知慾望,使他們在完成這種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對於我本人來說雖追尋盡善盡美,但還是會有美中不足。今天也是我學習的一次機會,還懇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帶動下成爲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師.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明確分數產生的實際意義。

2、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

3、通過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增進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分數的基本意義

2、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學習分數的重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圓形紙片。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這學期我們開始寫數學週記了,今天老師帶來了,小明寫的一篇週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中秋節

中秋節,我們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賞月吃月餅,有8個月餅我們平均每人分幾個月餅呢?(2個)其中有一個水果餡的月餅我和哥哥都想吃,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個嗎?……半個該怎麼寫呢?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同時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學生帶着愉悅的心情學習數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①學生獨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

②交流:說說每種表示方法的含義(說說爲什麼這樣表示)。

同學們,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月餅的一半,說明你們很有辦法。不過,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科學、更簡便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時,可以像這位同學一樣用這個數1/2來表示。

1、認識1/2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整個月餅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說法,用數學語言來說,是整個月餅的1/2。(板書:1/2 )短短的橫線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1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學讀一讀這個數。(生讀)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 ?,(指另一塊)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多少呢? (也是 1/2)

現在誰能用一句話把剛纔分餅的過程說完整?(剛開始學生說不完整,老師不急於下結論,多讓幾個學生說。最後概括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出示這句話。)這句話中你覺得哪些字詞很重要?(平均)課件靈活展示:

①、討論平均分。說說爲什麼重要?多媒體演示不平均分的圓(也可讓學生各自拿出圓片演示)。如果像這樣分,每一塊能不能用1/2表示?(不能)可見這裏能不能漏掉“平均分”三個字?

(全班同學自由讀表示1/2意思的這句話,要求重要字詞重讀。)

2、折1/2

學生用圓形紙片折1/2

3、 判斷:下面圖形的上色部分,哪些能用1/2表示。

4、認識1/4

回顧週記:小明和哥哥分一個水果餡月餅,分完之後又想到了爸爸媽媽也能吃到這個水果餡的月餅,那應該把這個月餅平均分成幾份呢?(4份)那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月餅的幾分之一。(1/4)

5、想一想:如何折出一個圓形的1/4?並上色。

(1)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摺紙,然後在小組裏交流。

(2)全班集中彙報。學生自願將小組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或貼在黑板上),說一說各自的折法。

6、學生自由創造更多的幾分之一

小結:像1/2、1/4、1/5、1/8這樣的數就是我們今天所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裏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給學生較大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操作整理,塗一塗與折一折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 2題

【這一部分通過分層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達到學以致用。】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識了這麼多分數你高興嗎?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你都學到了什麼?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分數與我們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體會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題。】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和主要內容:

本片提供了一個學生在戶外野餐、遊戲的情景圖,圖中的許多素材可用分數表示。本片既可以作爲分數的引入進行教學,通過讓學生描述圖中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事實,引出分數的概念;也可以在學生了解了分數的意義以後,通過讓學生用分數描述圖意,來鞏固分數的認識。

教學建議:

1、出示本片,讓學生描述圖上的情景。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有哪些東西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怎樣用一個數來表示,引出分數的概念(如,月餅平均分成了幾份等)。

3、等學生了解了分數的意義以後,可再出示本片,讓學生用分數對圖中的其他素材進行描述,鞏固分數的認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使學生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讀、寫表示幾分之一的分數。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聯想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並引導學生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分一分

課件出示主題圖(第91頁)。

提出問題:請觀察圖上有哪些人和物?他們在做什麼?

學生觀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重點分析分月餅的過程

演示課件:把四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人分到2個;把2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到1個。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在學生描述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抓“平均分”,如果孩子說到了平均分,教師則問:你爲什麼認爲是平均分?如果學生沒有說到平均分,教師則啓發:男孩子得到2個月餅,女孩子也得到2個月餅,說明是怎樣分的?這樣能較好的引出分數做好鋪墊。

板書:平均分

那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

學生說一半是對的,如果說出二分之一也是對的,課件演示得到一半的過程。

如果學生說到了二分之一,教師問:它和以前學的數相同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象二分之一這樣的數——分數。如果學生只能說到一半,教師則問:一半是語文中的詞語,在數學中用什麼數來表示了?從而引入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探索研究幾分之一

1、說一說。

剛纔分的是什麼?板書:一個月餅。怎麼分的?平均分成了幾份?板書:2份

第一份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第二份也是這個月餅的……所以用2個字概括是:每份。板書:每份

一個月餅的二分之一是怎麼得到的?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個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板書)

學生寫二分之一,讀1/2。

現在,誰能說說我們剛纔是怎麼得到這個月餅的1/2的呢?全班齊說。

過渡:同學們已經能找到一個物體的二分之一了,能不能找到一個圖形的二分之一呢?

老師手中有一個圓形紙片,說一說怎樣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2.折一折。

講清要求: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找到它的二分之一,並說一說這個圖形的二分之一是怎樣得到的。

①學生動手摺,並塗出1/2。

②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

反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折法,並讓學生感受到:不管怎麼對摺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兩份。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得到圖形的二分之一的?

③展示學生作品。

強調:把圖形平均分成了兩份,取了其中得一份,就是它的1/2。

3.想一想。

你能說一說1/2中“1”,“2”,“——”各表示什麼意思嗎?“1/2”表示什麼意思?

四人小組討論。分小組彙報。

1/2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初步接觸1/2學生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所以此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突出小組學習的必要性。通過交流,完善對1/2意義的理解。爲進一步學習幾分之一的意義打下基礎。

4、觀察判斷,拓展認識。

下列圖形中,哪些圖形的塗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學生交流,並說明判斷理由。

②小結:只要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過渡:小朋友們我們已經認識了二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5.試一試。

(1)折出幾分之一。

講清要求: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片,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的方法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每個人至少找2個不同的幾分之一;說一說,圖形的幾分之一是怎樣得到的?

(2)學生操作。

(3)交流:你表示出了幾分之一?你是怎麼表示的?教師把不同的作品貼到黑板上,有意識的按正方形、圓、長方形分類貼。

反饋中教師要着力引導學生把一張紙對摺一次,平均分成2份,對摺兩次,平均分成了4份,對摺3次平均分成了8份……,對摺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幾份的好辦法,最後在表達上,還是要按照板書標準的說出來。

(4)深究:(指着黑板上學生作品中不同圖形的1/4)

提問:觀察這幾個圖的陰影部分你發現什麼?

這些圖形的形狀不同,爲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

6.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1)到現在爲止,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分數?

學生說,老師板書:1/2、1/3、1/4、1/8、1/16……老師接着板書並說明:像1/2、1/3、1/8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2)教師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中間這條線叫什麼?(分數線)分數線表示什麼?(平均分)

下面的叫什麼?(分母)分母是2表示什麼?(平均分成2份)

上面的叫什麼?(分子)分子表示什麼?(取的份數)

7.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數。

找一找主題圖中的分數。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體會理解學習幾分之一的意義和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基本應用

1、學生看書P91-93頁,勾畫出重點知識點。

2、完成“做一做”第一題。

四、練習深化

1.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讓你想到了幾分之一?

2.你能聯繫你的生活說一說你身邊的幾分之一嗎?

3.估一估。(課件)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在生活中理解分數的具體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描述選定事物佔整體的幾分之一。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

3、情感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分數,會用分數描述事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中秋節)中秋節有什麼習俗呢?(賞月、吃月餅)同學們愛吃月餅嗎?(愛)

師:這裏有2塊月餅,怎樣分給兩個小朋友才公平呢?(課件)

生:一人分1塊,這樣才公平。

師:數學上把“公平、一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現在月餅只有一塊(課件),還能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嗎?

生:能。(師板書: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師: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塊);半塊用哪個數表示呢?用我們學過的數能不能表示出來呢?(不能。學生猜測1/2;學生猜不出來就揭曉謎底。)師:對!就是1/2,(課件出示1/2),誰知道1/2是個什麼數?

生:分數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朋友——分數。(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抓住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循循漸進,讓學生知道學習“分數”的意義。】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

1、認識分數1/2:

師:誰能結合剛纔分月餅的過程說一說1/2表示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書: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師指另一份月餅)那這一份呢?(讓學生明白另一份也是這個月餅的1/2)

師:1/2怎麼寫呢?(先寫一短橫—,表示平均分;再寫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兩份;最後寫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1/2怎麼讀呢?(生讀一遍,再用文字書寫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1/2”的含義,同時學會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2、理解分數1/2:

(1)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

師:大家想想,半塊月餅可以是1/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是這樣分的?

生:蘋果、蛋糕……(用生活中的事物描述1/2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2)實際動手操作

師:其實,我們的長方形、圓形紙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來?(課件:先對摺,再把它的1/2塗上顏色)

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師:巡視指導)

師:追問,這些圖形各不相同,爲什麼都可以表示出1/2?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發展自己,進一步認識1/2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通過1/2,認識1/4

小組活動:折出一張正方形紙的1/4並塗一塗。

師:小組先討論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後再動手,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組合作與交流,並自願將作品展示給全班欣賞。

師:追問:這些圖形都相同,折法不同,爲什麼每份都能用1/4來表示?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理解1/2的基礎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義,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含義。】

4、讀寫分數

師:同學們,像我們剛纔認識的1/2,1/4······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認真、仔細地觀察,看看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幾分之一?

生:······

師:我們認識了這些分數,我們再來寫寫這些分數。

(先寫一短橫,它叫做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再寫分數線下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最後寫分數線上面的數,我們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

[設計意圖:實現教材的重組,在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後,學習分數的讀寫法,進一步加深認識,同時也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分數,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你能準確地運用分數了嗎?讓我們一起試試。

1、下面的圖畫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國旗/巧克力

2、猜一猜線段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多方面的練習,可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激起思考高潮,使學生獲得輕鬆愉悅的情感體驗。]

師:我們這樣分下去能把分數說完嗎?

生:不能。

師:對,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分數。

【板書】

平均分

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子

分數線

2分母

【課後反思】

一、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注意激勵學生動手思考,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取新知。

三、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動腦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1

【教學理念】

根據小學中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基於課程標準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索性學習的理念,建立以“課上學生自主學習爲主體,教爲引導,疑爲主軸,動爲主線”的教學模式。

【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也爲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基礎,作爲本單元第一課時的《認識幾分之一》是打開分數知識大門的鑰匙。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理解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操作、比較、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覺學習的精神,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

【學習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難點:能正確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手工紙、直尺。

學具:幾張正方形手工紙、彩筆、直尺。

【說教法】

“能運用數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是課程標準對“數與代數”第一學段內容的要求。本節課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找一找、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以直觀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輔以小組合作學習,面向全體學生,並給他們留出充分觀察、比較、演繹、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

【說學法】

“知識的獲得是主體在活動中主動的意義建構”,引導學生做到“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說理”,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不但學會,而且會學。

【教學過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時利用學生熟悉的分物品,引出分數。兩個月餅分一半給一位同學,得到了一個月餅;再將剩下的一個月餅分一半給第二位同學,他得到了半個月餅;接着分下去,第三位同學得到了半個月餅的半個……半個、半個的半個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類新的數——分數【板書】

環節二:合作探究,展開新課

1、課件出示例1。使學生理解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分得月餅

的二分之一,指導讀寫1/2,突出重點。

2、課件演示“平均分”,強調“平均分”是理解分數的基礎。

3、小組合作探究1/2中的2和1所表示的含義,引導學生正

確理解1/2的含義,突破難點,也爲後續學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做好準備。

4、比較類推。課件出示被平均分成4份的月餅,讓學生通過

類推的方法,學習認識1/4。

5、給出分數概念。

環節三:動手操作,交流實踐

1、出示例2:折出一個正方形的1/4並塗上顏色。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動手操作,鼓勵多種折法,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培養交流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2、展示交流。將學生作品在講臺上展示,並讓學生說一說折出的分數所表示的含義,強調平均分,規範學生語言。

3、知識遷移,鞏固提高。出示表示1/3、1/8的教具,讓學生認讀並練習書寫幾分之一,突破重點;逐一說出1/2、1/3、1/4、1/8等分數所表示的含義,突破難點。

4、小結: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今天我們認識了分數中的幾分之一。

【板書】認識幾分之一

環節四: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課本93頁做一做第一題。

2、課本93頁練習22第一題。

3、課本93頁練習22第二題。

4、拓展提高。

環節五:全課總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提出疑問。

【板書設計】

認識幾分之一

分數

以上是我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設想,不足之處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2

一、教學設計與策略

1.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及依據

首先本節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在數學中能夠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原有的經驗,學生學起來必然親切、易懂。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思維、聯想、類比、遷移等數學活動。再者我在教學設計上着重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練習設計上,有層次、有坡度,做到合理的安排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謹慎作答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聽得專注,做的投入。最後用所學解決問題,整個學習過程體現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並能結合直觀圖形,初步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對“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爲進一步認識分數積累感性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中認識幾分之幾中的幾分之一。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獲得對“平均分”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

6.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以趣味故事貫穿教學始終,從趣味故事開始導入,以趣味故事的發展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探究,又以有趣的故事情節展開課堂練習。

首先理解分數的含義。教學中通過有趣的豬八戒吃蛋糕導入,引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1/2。爲了進一步深入理解,以1/2爲例,進一步提問:“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想自己動手創造出一個1/2嗎?”使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明確的認識。

緊接着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幾分之一。問:一張長方形紙條我們可以用1表示,把這1張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那你還能在這張紙條上創造出幾分之一呢?

在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時,故事引出:你們組認爲哪種吃得最多?怎麼表示1/2?哪種吃得最少?怎麼表示1/8?

7.教學媒介

利用多媒體課件,運用演示法,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選擇實物、模型教具等通過演示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

二、教學過程實錄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喜歡看西遊記嗎?最喜歡裏面的哪個人物啊?

生:喜歡,最喜歡孫悟空,他很聰明勇敢。

(二)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師:今天是猴王的生日,請了很多的好朋友來助興,就是沒有請豬八戒,豬八戒可生氣了,衝到水簾洞,大聲叫道:“猴哥,這麼多好東西吃,怎麼可以少了我呀?”孫悟空說:“請你吃可以,但你必須回答我三個問題,並且只能用手勢表示。”小朋友們,咱們和豬八戒一起用手勢回答孫悟空,好嗎?

師: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

生:用手勢回答2個。

師:把2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

生:用手勢回答1個。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生:半個不能用手勢表示。

師:那你能想辦法表示這“半個”嗎?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

生:我把手指伸一半表示半個。

生:我用小指表示半個。

……

師:咱們班同學挺有創意的!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來表示“半個”。在數學王國裏用了一種新的數表示這“半個”(板書:分數)對於分數你瞭解了哪些?或者你想知道些什麼,都可以大膽地說出來。

(三)引導探索,認識二分之一

師:對於分數大家有這麼多疑問,那分數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還是先從分蛋糕開始吧!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

生:把這個蛋糕切成兩半。

師:出示蛋糕圖,演示:是這樣切嗎?那該往哪兒切?

生:中間。

師:這樣我們就把蛋糕分成同樣多的兩部分,在數學裏我們應該說把這個蛋糕——(平均分)。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1/2,怎麼寫呢?先仔細看老師寫,齊讀。

生:二分之一。

師:“二分之一”先寫什麼?表示什麼?

生:中間的橫線,把這個蛋糕平均分。

師:在數學裏我們叫它“分數線”。

師:再寫什麼?表示什麼?

生:分數線下面的2,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師:我們叫它“分母”。最後寫——

生:分數線下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

師:猜猜要叫它什麼?

生:分子。

師生書空一遍。

師:(指着蛋糕問)你還能在這個蛋糕上找到另外一個1/2嗎?爲什麼?

生:能,分得的另一份都是這個蛋糕的1/2。

師:我們就說“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師: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分數1/2是什麼意思嗎?

生: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1/2。

師: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想自己動手創造出一個1/2嗎?大家就從桌面選一種圖形,動手摺一折表示出它的1/2吧!(教師巡視)

師: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表示1/2的?

生:我把一張長方形紙邊對摺後,看到每一份就是它的1/2。

生:我把一個圓對摺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圓的1/2。

……

師: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師:學習了1/2,豬八戒也折了一些圖形表示1/2,對不對呢?(其中最後一個圖是用1/3表示的)

生:第一個不是,沒有平均分成兩份。

生:第二個是。

生:第三個不是,不是平均分成兩份。

師:指着最後一個圖:不是1/2,那該用什麼分數表示?

生:1/3。

師:你是怎麼想的?

生: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就應該是它的1/3。

(四)自主探索,認識幾分之一

師:一張長方形紙條我們可以用1表示,把這1張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那你還能在這張紙條上創造出幾分之一呢?動手摺一折,和同桌交流。

師:我們看看這些圖形又是怎麼分的?塗色部分應該是幾分之幾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

生:打開書,在書上填一填。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

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六份,每份就是它的1/6。

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五)再創情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師:豬八戒在大家的幫助下,也認識了分數,悟空看他挺愛學習的,就把這個蛋糕的1/2分給它吃,誰知豬八戒說:“我老豬食量大,1/2怎麼夠呢?至少也要1/4吧!”悟空哈哈大笑說:“好,不夠不夠,還是給你1/8吧!”請你猜一猜,哪一種分的蛋糕多?(指名猜)你能想辦法證明給大家看嗎?怎麼證明?我們就利用桌面上的圓紙片代替蛋糕,動手試一試吧!

生:小組長拿出3張圓紙片,先比一比大小,請大家小組合作迅速折一折,並塗上顏色表示1/2,1/4,1/8。(讓小組長先分工,再塗)

師:塗好的小組就比一比,究竟哪一種吃得最多?

師:哪個小組先來說,你們組認爲哪種吃得最多?怎麼表示1/2?(師揭開圖)

生:1/2吃得最多,把蛋糕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師:哪種吃得最少?怎麼表示1/8?(師揭開圖)

生:1/8吃得最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8。

師:那1/4怎麼表示?(師揭開圖)你想把1/4和誰比?

生: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1/4和1/2比,1/4吃得少。

生:把1/4和1/8比,1/4吃得多。

師:豬八戒說:“原來猴哥你騙我呀!”於是一口把蛋糕全吃了,這時該怎麼表示?

生:用1表示。

師: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組圖形和下面的分數,你有什麼發現?

生:這些分數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

生:這些分數的分母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師:同樣的物體或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小;相反,平均分的份數越小,每一份反而大。

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題。

(六)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師:下面的圖中塗色部分能不能用下面的分數表示?用手勢表示。

生:不對,沒有平均分。

生:不對,表示的份數不對。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與分數有關,讓我們用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去看看,你能發現分數藏在哪裏嗎?(出示路牌、外國國旗等)

生:說一說上面隱含的“分數”。

師:出示3個櫃子的其中一個格子,並寫上1/3,1/6,1/9,猜猜哪個櫃子大,說說理由。

生:同樣大,因爲1/3它的一份相當於1/6中的兩份,1/9中的三份。

(七)總結全課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學習什麼樣的分數?

生:我們認識了分子是1的分數。

生:我們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

三、反思

(一)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慾望。

我利用多媒體,巧妙的設計一些動畫,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帶着感情色彩進入課堂,陷入情景,並積極主動地參入思索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體驗“裁定”的滋味。這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激情,課堂就會親切自然。學生的學習活動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展開。

(二)在教學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學生初步感知新知後,讓學生自主探索,進行開放式教學,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我讓學生自己折幾分之幾,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折完後再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折的?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塗色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不僅讓學生動手操作,還要學生把操作過程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既發展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又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着數學問題,教學要貼近生活找數學,使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給數學找個“原型”,把常識提煉爲數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依託知識背景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將分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的環節,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把哪些東西平均分?這樣的問題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起來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

(四)講清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

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讓學生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數?”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由於這節課開放性的設計,學生在教學中生成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在事先所不能想到的,以致總有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教學契機沒有利用好,所以還需要在教學活動學生生成預設部分做更深入、細緻的思考,儘量避免教學遺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