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後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開學至今已有四個星期,對於一名數學教師怎樣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實施到每一堂課程中,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心感困惑!到底怎樣滲透新課程,是不是隻要學生講,老師在旁聽就行了?爲此,我翻閱了《數學課程標準》,知道現在的數學課堂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數學地思考”。新課標不再首先強調是否向學生提供了系統的數學知識,而是更爲關注是否向學生提供了具有現實背景的數學,包括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分數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所以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爲:一是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二是引導學生用分數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發展學生的數感。三是經歷單位“1”的舉例和概括,感受數學的相對性。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本着要使學生“領悟”出數學知識源於生活,通過課堂中的情景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後反思

一、情景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節課,我一開始利用前幾節課分數基礎的知識,讓學生知道今天學的知識和分數有關。以前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而今天學習的是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再讓學生“平均分”,現在學生應該怎樣分呢?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就調動了起來,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意識。我一開始以複習引入的方法提問:同學們,中秋節馬上要到了,老師想把一隻月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但是,老師忘了怎麼分了!你能幫我分出這隻月餅的1/4嗎?

幾乎所以的學生都舉起手,並表示出自己回答問題的興奮。這時,我突然又出示了另一道題:

師:如圖,請你根據以前學的知識,幫老師表示上圖中的1/4。這時,我發現有許多學生一下子楞了。我接着又說,可以小組討論,並在小組裏交流你這樣表示的理由。如果不能獨立表示的,也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討論。老師的問題極及成功地貫徹了數學新課標的精神,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與操作探究,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感受,而不是直接傳授給學生知識。通過全體學生的小組討論,我適時的對討論的結果進行反饋。{師:全班一起來交流一下,說說你們組是怎樣表示1/4的?生1:第一幅圖,把圓片對摺兩次,就平均分成了四份,把其中的一份塗成陰影,表示1/4。生2:第二幅圖,劃線把四個五角星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塗色表示1/4。生3:第三幅圖,劃線把八個蘋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表示1/4。}這時,我利用學生不同的歸納,特意對他們的不同結果進行比較。師問:雖然都表示1/4,你發現有哪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通過,這個問題的提出,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重心匯聚到這裏。讓學生真正理解單個“1”和“整體1”的區別。在這整個過程中,我不但通過各種途徑使學生掌握了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方法,也時時關注着學生的情感與態度。在整節課中,我只是不慌不忙地組織和點撥,使學生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分數,感到分數就在身邊,並獲得一次次的成功的體驗,學得興趣盎然。正因爲,對引入部分作了修改,找準了學生的起點,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學生有了自己探究和發表見解的慾望。

二、利用成果,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喜悅

其實,通過剛纔的學習學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而這節課另一個要求就是讓學生在這一基礎上,使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以有的知識爲生活服務。所以我一開始的教學目標就定爲:在學生對分數意義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單位“1”的含義,利用分數的意義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我在教學中另外設計一個環節:{師:剛纔4幅圖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我們就用1/4表示,其餘的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呢?生:用1/4表示。師:爲什麼可以用3/4表示,3/4表示什麼意思?}。我這時的提問目的就是讓學生利用意義來解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分數意義的用處。接着,我又問:{師:教室裏你能找到哪些不同的分數?再我們生活中你有能舉出哪些分數?}。這時,學生十分踊躍、積極討論,在很短的時間內舉出許多分數。並且,我發現了他們的學習的喜悅。一節課結束了,我從學生的表情中看到了我的收穫。而新課改纔剛剛開始,怎樣把握好它的要求,還需要自己不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