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1

在教學過程中,我出示大家對牛和鵝的一個認識,瞭解“我”之前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接着通過探討“我”對牛和鵝的態度轉變的原因,引出我們被鵝追趕、金奎叔幫我們趕鵝這件事,學習“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主讀文,找出重點詞句反覆品讀,感受鵝的囂張,體會我的害怕,學習“金奎叔趕鵝”時,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感受鵝的害怕,前後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最後引導學生理解金奎叔的話,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通過拓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道理,運用到處理身邊的事例中去。但在通篇的學習中,還有不足的地方,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學生自學5-11自然段時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後來理解“它雖然看得比我們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個句子時很倉促,我明顯開始着急,很擔心他們理解不了。令人欣慰的是,學生的理解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料。

課後,我還試探着問我的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什麼好處,有的學生認爲遇到困難的時候,換個角度,問題就能得到解決。課堂處理不夠靈活,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時間很緊我爲了完整還性將其處理完,結果沒留足堂測時間。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簡簡單單教語文,真真切切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境界。但這最好有一條能貫穿全文、統領教學設計的線索,以達到“牽一髮動全身”之效。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龍睛”,能夠從一點輻射全篇,我一直很困惑。

今後要學會取捨,精煉課堂,提高效率。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也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爲了讓遺憾更少一點,我會不懈地追求。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2

《牛和鵝》記敘了“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借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本課課文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一、教學效果

依據教材特色,學生的生活積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現反思如下:

1、生活入手,揭題激趣。

首先課前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的你最害怕什麼動物?說一說理由或舉真實的例子。此話題一出,學生便七嘴八舌地和同桌交流起來,在巡視聆聽中發現很多同學非常怕蛇,有點談蛇色變,還有的怕獅子、怕老虎、怕狼等等。順勢出示鵝的圖畫,首先仔細觀察,記住它的名字叫什麼。這個環節是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積累的,他們雖然不像魯迅說的生活在只能看到牆壁上方四角的天空,但是生活的常識也是瞭解一二,很是粗淺。認識之後,再接着板書課題,齊讀兩遍後便激發學生的讀書慾望:作者小時候很怕鵝,你知道爲什麼嗎?作者的心裏有沒有變化呢?趕快捧起書去課文中尋找關鍵的字眼吧。

2、初讀感知,瞭解故事。

在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後先發揮優秀生的作用,小組長檢查讀書情況,把錯誤的字音或讀不好的句子彙總在班內統一練習朗讀,爲理解文本內容掃清障礙。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讀完後在班內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課文先寫了什麼?接着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文章的內容。在歷練中培養概括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3、結合批註,領悟感情。

潛心自由默讀課文:結合課文中出現的批註,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是什麼心情。這個環節的第一步是學生自讀自悟,從課文的相關內容中發現。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過思維的碰撞來達成共識,然後在班內展示,通過交流再次走進作者內心,感受作者的心情,進而在培養語感的'同時培養情感。接着指導朗讀,想象着就是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緊張危險的事情,設身處地地讓情感共鳴,能讀出作者的心聲。

4、聚焦篇末,昇華情感。

聚焦文章最後意味深長的話語:“直到現在我還記着金奎叔的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知道是什麼話;這句話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在交流的過程中把思維引向深入,讀懂這句話中作者含着的意思:不管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那生活中的我們會怎麼做呢?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進一步遷移運用。

二、教學優點

整堂課如行雲流水,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的的層次變化明顯。

三、不足之處

課文很長,描寫的細節內容比較細膩,但未能品讀,有點遺憾。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我會聚焦描寫動作、神態的等細節描寫,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背誦。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3

《牛和鵝》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爲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爲,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藉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從單元主題入手,導入“角度話題”,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這樣做可能有兩種好處,一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更有利於使學生融入課堂;二是輕鬆導入新課,初步使學生建立“角度”意識,爲後面的教學作鋪墊。

接着,從本文作者的簡介入手,引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童趣特點,一方面使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有了一些瞭解,另一方面也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

再從“童趣”着眼,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爲最有童趣的段落,學習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體會欺牛與怕鵝,反覆練習朗讀,讀出欺牛時的毫不在乎,被鵝欺時的狼狽不堪,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

然後,由欺牛怕鵝導出課文第一自然段:“人們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是不怕人的。”這樣學習可能會容易讓學生對本文的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接下來是引導學生學習最後幾個自然段,重點研讀金奎叔的話,學習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鵝到後來的不欺牛也不怕鵝的,從而使學生悟出同樣一件事,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

最後是由這個道理拓展開來,向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兒子染布,女兒賣傘,天晴時老太爲女兒當心,下雨時老太爲兒子當心,整天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後來聽了一個哲人的話後,心情豁然開朗,病也好了。再從這個故事,引向學生過去學的有關角度的詩句,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提出希望,結束本課。

本課導入比較順暢,課堂教學的的脈絡比較清楚,但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夠多。

二是沒有使用課件教學,使課堂減少了許多生氣,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欺牛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加上沒用上課件,導致後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的不透徹,拓展部分沒來得及教學,草草入場。

通過這次比賽,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

1.多角度地思考、研讀教材是備課必要的一個過程。一篇課文,就像《牛和鵝》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通過不同的方法去組織教學,當然收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然而,什麼纔是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最好的角度,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探究、爭論、反思,從而達成共識。

2.網絡這一現代信息技術的平臺,已成爲現代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跨越空間、跨越時間的侷限,將有着同一個目標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研究、相互評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而在這樣的平臺上,人與人之間變得更簡單了,評議變得更真誠了,研究更貼近實際了,成效就更明顯了。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4

通過本次教學,讓我對文本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課文其實就是通過牛和鵝眼裏感覺到的人,與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造成了牛和鵝對人的不同的態度。也就是牛和鵝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反映也不一樣。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從自身的角度去看鵝。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觀的事實——在人的眼裏,鵝比人小,沒什麼可怕。他從人的角度去看鵝,所以他不怕鵝;而我卻偏信了大家的傳言——在鵝的眼裏,人比鵝小,惡不怕人。卻忽視了人實際上是比鵝大的事實。我站在了鵝的角度去看人,覺得人應該怕鵝,導致了我見鵝就怕,還遭到了鵝的圍攻。

我覺得編者是想通過語言文字本身,告訴學生:

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

2、應該以正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而這些正是通過我和金奎叔對待鵝的不同態度與鵝對我們不同態度的對比突現出來的。因此,課文的5-11自然段應該是課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態度改變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內容是束縛我正確思維的固定思想,正因爲我被這個固定的思想束縛了,我纔不知不覺地站在了對方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因此導致了錯誤的`結果。然而金奎叔的話正是對我所經歷的這件事情的一個高度的理論提煉,是“點睛”之筆。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爲證實了他的看法是正確的,讓我有了真切的體驗,然後用簡單而富有道理的話語,點亮了我的思維。讓我從鵝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時也作出了不再欺負牛的舉措。因此大家一致認爲的觀點和金奎叔的話,是我站錯角度和重新認準角度的一個關鍵。

所以,我在教學中將課文的重點放在“我怕鵝,被鵝欺;金奎叔趕鵝,鵝被嚇跑”這件事情上。我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設計始終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後尋找出對牛與鵝的前後不同態度和改變的原因,學生劃出有關語句進行感受,再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獨特感受,而在整個課堂中教師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只在適當的時候作一些小小的點撥和提示。此外通過對比朗讀、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我”當時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然後說說自己經歷過這件事,明白了什麼。最後出現金奎叔叔的話,讓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有一個理論的提高。從而揭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準了角度,才能正確地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正確地對待生活。

教學中,對於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像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體驗朗讀,通過品讀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表現的詞句對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態,直至揭示主題等。種種方法滲透自然,過渡巧妙。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我相機提煉出來的,讓學生知道自己就是在運用這種方法在學習的,並且在之後的學習中學以致用。在本節課的結尾我不僅總結了思想內容方面的收穫,還總結了學習方法的運用。長此以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5

《牛和鵝》課文記敘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也不怕鵝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教學重點是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朗讀感悟課文,瞭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成功之處

1、抓住文章語言特色感悟文章,同時也有意識地滲透習作的指導。在教學時,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受到“我”害怕鵝和“鵝”的威風形象。讓學生從讀中學讀,從讀中學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能夠在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的目標,在“感悟明理”環節,學生能夠結合課文所學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要盲目欺負別人。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在今後能夠做到“不以己強而欺人,不以己弱而懼人”。

改進之處

1、對學生的語言訓練不夠,在課堂上缺乏相應的說話練習。

2、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鵝欺人”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導致後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得不透徹,學生沒來得及進行深入感悟,就匆忙結課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6

教學這篇課文首先採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體現以訓練爲主線,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詞語概括能力的培養。句式訓練、品讀感悟,將語言訓練與思維發展相統一。能夠將重點訓練與常規訓練相結合。

再次,在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誦來感受文本特色,使整個課堂涌動着濃濃的語文味。在授課過程中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採用開頭與結尾對比進行教學,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做批註、實話實說、快樂習作等都增強了課堂的實效性。

但是,教學中我對學生的評價有些單一,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語言。比如:浩明同學說的非常好,我如果帶頭鼓掌,不用語言評價,效果會更好,有時教師的.肢體語言更有感染力。

還有語言應簡練。閱讀導航中第一話題,讓學生讀課文的3、4自然段,找出描寫孩子對牛的態度的詞,問其順序能否調換。學生的回答是不能,是因爲對牛的態度越來越放肆了,程度加深了。除此之外,還是因爲人先試探牛,漸漸與牛有了感情,牛與他沒有了敵意他纔敢由開始的“摸、拍……”到後來的“跪、騎”這也是人對牛的態度的一種轉變,教師若點撥一下會更好。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7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爲,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這次我講的是這一課的第二課時,我嚴格按照臥龍區小學語文課的要求,先出示“學習目標”,接着出示“自學指導(一)”,讓學生帶着問題先自學,自學過程中可以採取自我批註、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後教”環節中,抓住“我”怕鵝的句子及鵝欺負我的詞句,進行指導多次重複朗讀,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我”怕鵝的心理及鵝的神氣、霸道、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的傲慢心理。課文的5—11自然段應該是課文的核心段落,在處理重點詞句的引導方面,我又抓住“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讓讓學生感受鵝的害怕以及“飛快”“提”“握住”等詞語感受金奎叔對鵝的不害怕,並採用多形式的朗讀內化詞語加深體會。在此環節教學中我對學生的朗讀又進行了指導。在處理重點句子時,引導學生深刻領會金奎叔的`話,通過理解金奎叔的話,領會文章蘊藏的道理:角度不同,結果不同。小結後,我及時帶領學生進行了“以一帶多”的簡單學習,接着“當堂訓練”,分層練習,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最後一環節,佈置作業,讓學生做一小練筆,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個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學中,對於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抓住重點詞句、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語言的描寫,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體驗朗讀,通過品讀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表現的詞句對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態,直至揭示主題等。種種方法滲透自然,過渡巧妙。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我相機提煉出來的,讓學生知道自己就是在運用這種方法在學習的,並且在之後的學習中學以致用。在本節課的結尾我不僅總結了思想內容方面的收穫,還總結了學習方法的運用。長此以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8

教學重點是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朗讀感悟課文,瞭解看待周圍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從單元主題入手,設計了一個師生對話,由直呼別人姓名的好與不好,導入“角度話題”,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這樣做可能有兩種好處:一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更有利於使學生融入課堂;二是輕鬆導入新課,初步使學生建立“角度”意識,爲後面的教學作鋪墊。

2.從本文作者的簡介入手,引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童趣特點,一方面使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有了一些瞭解,另一方面也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再從“童趣”着眼,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爲最有童趣的段落。學習第四自然段及第五到十一自然段,深入體會:欺牛與怕鵝,反覆練習朗讀,讀出欺牛時的毫不在乎,被鵝欺時的狼狽不堪,增強學生朗讀水平的訓練。

3.由欺牛、怕鵝導出課文第一自然段:“人們都說: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是不怕人的。”這樣學習可能會容易讓學生對本文的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楚的理解。

4.引導學生學習最後幾個自然段,重點研讀金奎叔的話,學習作者從金奎叔的話中,是如何由起初的欺牛和怕鵝到後來的不欺牛也不怕鵝的,從而使學生悟出同樣一件事,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道理。

5.拓展總結:向學生講述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兒子染布,女兒賣傘,天晴時老太太爲女兒當心,下雨時老太太爲兒子當心,整天愁眉苦臉,弄得疾病纏身,後來聽了一個哲人的話後,心胸豁然開朗,病也好了。再從這個故事,引向學生過去學的相關角度的詩句,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提出希望,結束本課。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在從本文的謀篇佈局和文章語言方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抓住以上特點對學生滲透習作的指導。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語言,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盡情地品味、感受,從而試圖達到爛熟於心、實行使用的效果。我想:就這樣來教課文,讓學生從讀中學讀,從讀中學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一是對學生實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夠多。

二是沒有使用課件教學,使課堂減少了很多生氣,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學欺牛段落時使用過多的時間,加上沒用上課件,導致後來的時間不足——金奎叔的話分析得不透徹,拓展部分沒來得及教學,就草草收場。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初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從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鵝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爲後面的轉折角度作鋪墊。接着分析重點段落,邊讀邊用不同的標記圈出他們對待牛和鵝不同態度的詞語,然後分片段朗讀、表演,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對牛和鵝的不同態度,學生把這兩種態度體會到位之後,再引出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從而改變了我對牛和鵝的看法,這個部分多讓學生實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最後,重點品讀作者對牛和鵝的理解發生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分析重點句:“它雖然把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引導學生理解生活中類似的事例,感悟從中受到的啓發。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9

《牛和鵝》是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爲,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緻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將人、鵝大戰的畫面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後藉助金奎叔的話,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這單元的語文要素有: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閱讀;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

針對單元語文要素和課文內容,我將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認識“謂、拳”等12個生字,會寫“摸、甚”等15個生字,理解掌握“甚至、故意、撲打”等詞語。

2、學習批註,知道作批註的角度,並結合課文中的批註,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情感,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直到現在,我還記着金奎叔的話”的原因。教學重點是知道“直到現在,我還記着金奎叔的.話”的原因;教學難點是結合課文中的批註,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情感,體會“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心情。

雖然同學們在三年級上冊《總也到不了的老屋》和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問策略單元見過書旁批註,但沒有細緻學習如何作批註,因此在同學們學習過生字詞,疏通課文結構後,我讓同學們觀察這課和平時學的課文有什麼不一樣?將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書旁的批註,再帶領同學們學習這些批註,找到作批註的角度:提出疑問、評議寫法、寫感受和收穫。在瞭解作批註的方法後讓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5-7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我”見到鵝和被鵝襲擊時的樣子,用波浪線畫出鵝見到我們時的反應。在全班交流時,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並讓同學們把自己的理解感受或者疑惑寫下來。在此基礎之上再次用平板展示學生寫的批註,評議同學們的批註是從什麼角度寫的?從而鞏固作批註的角度。

此外通過對比朗讀、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讓學生感受到“我”當時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然後說說自己經歷過這件事,明白了什麼。最後出現金奎叔叔的話,讓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有一個理論的提高。從而揭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

教學中,對於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貫穿在教學全過程中。像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內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體驗朗讀,通過品讀“我”和金奎叔對鵝的不同表現的詞句對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態,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疑問或收穫、評議寫得精彩的地方等。讓同學們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情,在評議中掌握作批註的方法,鼓勵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加以運用。

四年級上冊語文《牛和鵝》教學反思 10

《牛和鵝》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怕鵝到不怕鵝的經歷,告訴我們: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後導致改變事物的結果。

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體會“我”由怕鵝到不怕鵝的思想轉變過程,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盲目的欺負別人。教學時,我抓住課題“牛和鵝”導入,提問:“你們怕牛嗎?你們怕鵝嗎?”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問:“課文裏的我怕牛和鵝嗎?”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我繼續追問:“作者爲什麼怕鵝?爲什麼不怕牛?”孩子們開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這樣,在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追問下,孩子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段,讓學生從“我”怕鵝與不怕鵝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學習,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句段,感受“我”怕鵝時被鵝欺負的情景,並與不怕牛,並且欺負牛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我”對牛和鵝的態度。到課文最後,金奎叔說的話,讓“我”明白了,鵝把我們看得小,可我們實際上比它們大啊,所以我們不應該怕鵝,當然也不應該欺負牛,儘管牛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角度”,主要讓學生體會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抽象,稍有難度,對於學困生,較難理解。所以,在課堂上,遇到學生不易理解時,我便會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去設身處地的理解,舉例子的方法可以讓抽象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

這次參加安陽市優質課活動,我受益匪淺。《牛和鵝》這節課,也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

其一:課前的導入部分要與全文緊密相連,並能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閱讀興趣。而且是對課文一個很好的註解。

其二: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字詞學法的指導要到位。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字是音形意的`綜合,根據詞語的意思去辨別多音字的讀音,還要回到文本中去,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注重讀書的方法指導,抓住關鍵句子詞語,“橫看”“豎看”“整體看”。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中品味。先把我怕鵝的表現從文中篩選出來,體會朗讀,再找出鵝表現的句子,進行對比閱讀體會,最後還原文本,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

其三:要讓學生品味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採用先理解體會再指導朗讀的方法,避免將課文內容的肢解,給學生一個朗讀的整體感受。抓住語言、動作、心理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並輔以動作模仿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畫面,進而指導朗讀的輕重緩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其四,課堂教學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在對細節的處理上還需要加強。如放手讓學生依照前面的方法讀金奎叔不怕鵝的段落,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教師缺少智慧,缺少耐心,沒有充分展開交流探討,草草結束。對時間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靈活多變,在指導分析理解我的表現和鵝的表現時所用時間過多,學生自學金奎叔和鵝的表現這一部分時就會有充足的時間交流討論,理解透徹後再朗讀,效果就更好了。多音字雖是難點,但對於高年級學生而言,只用點撥一二即可,花費時間過多。

其五,過去上課追求的只是課堂的活躍氛圍,課件的生動華麗,但這些又給孩子們留下些什麼呢?又起到發展學生語言的目的嗎?從這一節語文課中,做的最好的是對課文重點句的品讀,花費了相當精力的課件並未得到大家認可,這讓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要想上好一節課,立足點必須要準,設計一定要有實效。對教材的分析理解要站到一定的高度。備課備教材最重要,必須把教材吃透了,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他們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備老師也要備學生,課堂教學纔會有生機。

其六,缺少激情。

總之,這節課的收穫並不是隻言片語所能闡明的,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細細的品味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