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白公鵝》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白公鵝》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白公鵝》教學反思1

四年級上冊《白公鵝》教學反思

在階梯教室上完課,得到兩鍾截然不同的評價:一種興奮地豎起大拇指:“匠心獨運,至精至神!”一種迷惑地問:“講那些幹什麼?讓學生反覆地有滋有味地朗讀不是更好?”

確實,這節課一改往日的閱讀模式,試圖從寫作的角度建構閱讀課堂。往日的閱讀課堂止步在第三讀,即粗讀,整體把握教材;精讀,深入理解教材;品讀,獲得審美愉悅。老師們所說的有滋有味的朗讀,就是獲得審美愉悅的品讀。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波又一波的情感高潮,的確爲公開課增色不少。可是在書聲琅琅的背後,我想提醒:朗讀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音色,比如肢體語言。朗讀很好的人,不見得擅長寫作。讀得聲情並茂,寫得乾癟枯燥常有。所以,止步在審美愉悅的品讀不夠,還要延伸到第四步——賞讀,鑑賞寫作特色。課例的第三環節品析作者的語言,就是賞讀。

本課的第三環節,學生運用既往經驗,獨自品析語言。本來擔心不知所云,沒想到,其語言其才情,大出意料,說明學生具備賞析文章的能力。既然具備這種能力,就應該將閱讀延伸到賞讀——從寫作的角度建構閱讀課堂。這種課堂對閱讀的指向性更明確,這種課堂裏出來的學生,應該不怕寫作。是不是這樣,懇請有興趣的老師一起探討。

 《白公鵝》教學反思2

在導入時,我就有意識引導學生對比兩隻鵝的形象;在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時,我也抓住兩篇課文對鵝的步態的描寫進行比較;最後也把重點落在比較兩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上。

一是重視了品詞析句,提高學生語言的欣賞能力。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總起—分述的結構描寫了鵝走路時慢條斯理的樣子,語言形象具體,值得細細品讀。我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重點詞語、想象情景、比較體會等方法欣賞課文語言。如“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量着每一步。”一句,我引導學生先說說“掂量”是什麼意思?再想想鵝在掂量什麼?(這一步落在哪裏好,怎樣放下去好)體會鵝走路的“慢條斯理”,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

二是課文插圖的利用。這堂課我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是這堂課中激起的一點火花;

三是對寫作方法的教學的體會。在《白鵝》一課中,我教寫作方法。是先讓學生找,但發現學生很難找到,最後只有個別學生說了出來。經過這節課,我感覺到如果利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再讓學生進行體會,這樣沒有那麼抽象,從而可以降低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