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5篇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5篇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都靠動物傳播種子,但又有所不同。蒼耳是掛住動物皮毛;豌豆靠彈力來傳播種子。對於這些學生缺少生活經驗,在學習中通過讀課文,讓學生知道這些植物靠什麼傳播種子,再理解感悟怎樣傳播種子,從而瞭解節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爲今後理解段篇打基礎。爲了幫助理解重難點,首先我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引導,藉助一些媒體加深理解。蒲公英傳播種子是用錄象展現過程的,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然後同桌交換意見,再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在指導朗讀時我讓學生自由地讀,充分地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我告訴學生“詞語寶寶要回家了,請同學們把他們送回家。”“如果讀好了,詞語寶寶就回家了。”這樣,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朗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爲學生持續的閱讀提供了內因條件。我把學生當作駕駛員,以對駕駛技術的評價來代替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使學生完全沉浸在送詞語寶寶的樂趣之中,消除了學生對自己朗讀水平的擔憂,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營造了輕鬆、活躍、和諧的環境氣氛,更激起了學生的朗讀欲。整個課堂,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很高,真正實現了“要我讀”到“我要讀”的轉變。但整堂課上完後我覺得我還有許多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會搶學生的話題,學生對一些字詞的學習還停留在表面上,沒有真正滲透,學生只是一知半解──是的,在每次課堂教學反思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下一堂課我會努力去做的。

新課程下的教材觀強調,語文教材只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文化中介”和師生對話的“話題”。可見,教材只是“憑藉”。我在設計教學思路時發現,兒歌的最後寫道:“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裏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這裏給老師和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能誘發學生積極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所以,我在課前大膽地先讓學生去大自然採集長有種子的各種植物,觀察它們的特點。教學中,也把課堂先給小朋友自己,讓他們各自站起來彙報採集到的植物,介紹已經瞭解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的課堂教學作了較好的鋪墊。教學中,我能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直觀形象的畫面、實物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落實了新課程中提出的“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的發展”的要求。但是,因爲教學中導入課題部分學生說得比較多,後面教學時間不夠,原來設計的讓小組內的同學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植物,在四人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小夥伴幫助這一環節沒辦法進行了,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吸收更多的新課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文中“鎧甲”一詞,二年級孩子很難理解,而由於學生聯想到電視中曾經看到的鎧甲和手中蒼耳種子那堅硬的外殼,他們對“鎧甲”一詞,有了正確理解,還使他們掌握了聯繫生活實際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理解詞語的方法。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及動手操作,使他們對蒼耳的種子是如何掛住小動物皮毛的有了真實體驗。本小節的重點、難點迎刃而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感到枯燥乏味。蒼耳雖小,價值高,它的使用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強凋的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我們身邊不起眼的小東西都可以爲我們傳授知識,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過去,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常常過於煩瑣地分析課文。現在暱?教師的講少了很多,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這又使許多語文課淡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弱化了對錶達方法的領悟。我覺得,我們既要強調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又要抓住詞語訓練,抓住對語言文字的領悟,使學生逐漸懂得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2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的閱讀。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創造一些快樂的重要途徑,學生對課文有了興趣,自然就想去學課文,想走進課文,有想去了解的積極性。因此在課的開始我就設計了“我來猜”這個遊戲:(伴着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學生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其顏色、形態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學生對此感覺很新奇,興趣特別的濃厚,猜的很積極,接着老師引導學生: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裝扮着我們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這樣的引導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躍躍欲試的想去了解,就這樣在課始就輕而易舉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勁頭。

二、自讀自悟培養能力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圖,看着圖片學生理解課文並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儘量體現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實踐的過程。如初學課文的時候,自讀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而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我重點帶學生學習第2節,我先讓學生自己讀、然後畫一畫、再想想、最後指名介紹自己知道了什麼。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第3節,學生自己學習第4節。這樣用“教——扶——放”這樣幾個步驟,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並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藉助媒體加深理解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了,在這篇課文中,我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蒲公英傳播種子是用錄象展現過程的',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了句子,再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不但輕鬆的學完了課文,學生也對這幾種種子傳播方式記憶憂新。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五: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採取以讀爲主進行閱讀教學。讀是悟的基礎,沒有很好地讀懂、讀透,悟出的往往有失偏頗,或是一知半解,因此,課堂上必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讀書時間,以讀爲主進行閱讀教學,但要力爭做到讓每位學生明確每次讀書的目的,而不是機械、重複、盲目地讀,體現一定的層次性。用輕聲地自主欣賞性讀和全班自主朗讀後集體交流的形式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特別是對學生不熟悉的課文內容,教師儘量採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讀通、讀懂,最後讀有所悟。在學習中通過讀課文,讓學生知道這些植物靠什麼傳播種子,再理解感悟怎樣傳播種子,從而瞭解節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爲今後理解段篇打基礎。

爲了幫助理解重難點,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引導,藉助一些媒體加深理解。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初讀課文采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中學習。

2、鼓勵課外收集信息,調動學生主動收集的積極性,開闊視野。

3、用談話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情境,引入新課。學生產生疑問,有了疑問,纔有解決問題的興趣。

4、利用各種媒體激發興趣,使學生直觀主動地去理解內容,促進學習。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3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的閱讀。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圖,看着圖片學生理解課文並不困難。關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掌握了本課生字後,我就叫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思考。學生認讀生字後,我就設計邊讀邊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圖片。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我重點帶學生學習第2節,我先讓學生自己讀、然後畫一畫、再想想、最後指名介紹自己知道了什麼,再練習把這節讀好。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師領着學生學習第3節,第4節學生自己學習。這樣用“教──扶──放”這樣幾個步驟,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並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學完本課,我還進行了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回家與父母交流,動筆寫一篇日記,介紹你瞭解到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也可以編一首詩歌介紹,學生興趣很高。本節課上的很開心。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4

《植物媽媽有辦法》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集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於一身,深受師生的喜愛。在備課、試講、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我一向以“如何體現新課標鮮明的人本位思想,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真正促使學生的發展”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中成長。

首先我要求學生能正確地朗讀全詩,初步感知全詩的資料,這是引導學生體驗自我學習的成果,看到學習的成效,產生對自學的心理認同。接下來我提出問題:你覺得這首詩怎樣樣?這個問題指向學生對全詩的整體的初步感受,學生能朦朦朧朧地感覺這首詩好美、趣味,於是我順勢引導:“爲什麼這首詩會給我們這樣的`感受呢?讓我們再仔細地讀一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採取幻燈演示、動作表演、想像體會、朗讀表達等方式充分調動兒童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親歷獲得美、趣、樂的過程,然後我又問:“你此刻覺得這首詩怎樣樣?”學生說:“太美了!太趣味了!太好聽了!很動聽。”“給了我們很多知識,我覺得很有意義。”同樣的問題,反映出學生情感體驗的加深、豐富。這時,我繼續啓發學生:“你能把體會到的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嗎?選一種你喜歡的讀書方式自我朗讀全詩。”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之後我又加以點撥:“今後拿到喜歡的文章你能夠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去讀,享受閱讀的樂

趣。”這樣做使學生的情感體驗由對一首詩的關注昇華到對閱讀樂趣的體會,對學生的發展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學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先讓學生自我說明白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又出示了椰子靠海水流動傳播種子的幻燈片,讓學生推測椰子傳播種子的方法,最終出示了四幅圖讓學生推測傳播方法。這一連串的設計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加廣闊的天空,課外閱讀、探究學習的樂趣也盡在其中,收到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教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本事顯得尤爲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錘鍊。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5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採取以讀爲主進行閱讀教學。讀是悟的基礎,沒有很好地讀懂、讀透,悟出的往往有失偏頗,或是一知半解,因此,課堂上必須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讀書時間,以讀爲主進行閱讀教學,但要力爭做到讓每位學生明確每次讀書的目的,而不是機械、重複、盲目地讀,體現一定的層次性。用輕聲地自主欣賞性讀和全班自主朗讀後集體交流的形式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特別是對學生不熟悉的課文內容,教師儘量採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讀通、讀懂,最後讀有所悟。如:蒲公英是如何傳播種子的,而蒲公英大多數孩子都沒見過,讓他們看一看,體會一下,會更好的幫助他們體驗課文場景,也會學的更愉快。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但又有所不同。蒼耳是掛住動物皮毛;豌豆靠彈力來傳播種子。對於這些學生缺少生活經驗,在學習中通過讀課文,讓學生知道這些植物靠什麼傳播種子,再理解感悟怎樣傳播種子,從而瞭解節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爲今後理解段篇打基礎。爲了幫助理解重難點,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引導,藉助一些媒體加深理解。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初讀課文采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中學習。

2、鼓勵課外收集信息,調動學生主動收集的積極性,開闊視野。

3、用談話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情境,引入新課。學生產生疑問,有了疑問,纔有解決問題的興趣。

4、利用各種媒體激發興趣,使學生直觀主動地去理解內容,促進學習。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6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生動地表現出來,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閱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式。於是在教學時,爲了能讓學生更入情入境地理解蒲公英寶寶紛紛出發旅行的場景,我設計了情境,讓學生扮演即將出發的蒲公英寶寶,做“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飛到(),()就是它的家。”這樣樣的說話練習。……在瞭解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教程中,我還讓學生根據扮演蒼耳和小動物,來表演它們之間的對話,學生們也甚是投入。利用二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合表現欲,將原來有點沉悶的課堂,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也十分喜歡。

二、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爲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針對本課圖文結合的安排,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並自由說說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由句式填空(蒲公英媽媽爲孩子準備,孩子離開媽媽)、理解“降落傘紛紛”等詞,掌握“只要……就”句式,一直到全體總動員一起表演。一環扣一環的設計,爲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一來,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堂

教材並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生活纔是學生學習的大課堂。我根據孩子熟悉植物的實際,課前佈置預習,讓學生了解植物種子傳播的一些辦法。然後回到課堂,以教材爲依託,將生活實際和課本知識有機地結合。在教學時,我把課堂教給學生各自介紹瞭解的一些植物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另外,在拓展運用時我還模仿課文自己編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細細品味: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中無窮的奧祕。

不過,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在自己精心準備了以後,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雖然課堂表演的環節甚是熱鬧,可是在創設情境中,自己也沒有深思熟慮過,讓孩子根據表演的自然而坐下,而不是老師強制性地下令坐下。

2、由於上課內容安排緊湊,但有些環節還未來得及細緻化,缺少評價的環節。

3、在“我會說我會演”階段中,學生的表現欲不是很強,沒有做到真正的“演”。

4、無論是讀書還是討論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這樣學習纔會有成效。

我想,作爲年輕教師,自己還未形成熟的教學風格,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會積極改進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7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全詩語言生動形象,把自然知識蘊含文字當中,語言朗朗上口,資料淺顯易懂。

全詩共有五小節,第1節激發學生思考:植物用什麼方法傳播種子;第2、3、4節運用擬人的手法,分別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等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第5節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發現新知識。課文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科學道理蘊含其中,孩子們很容易被吸引,並且文中介紹的資料大多數的學生有必須的瞭解和體驗。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抓住詩歌資料充滿情趣的特點進行朗讀的指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多讀且讀好上下功夫,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精妙和其中蘊含的知識。還設計了在讀中感悟的環節,課上我借用動畫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總結這節課的教學比較滿意的地方有:

一、以談話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植物王國的奇事十分趣味,從課題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引領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出課上的.要求,一齊去探究植物王國、探究大自然的奧祕。這樣的引導,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了文本中。

二、在質疑聲中探究知識。

初讀課文,讓學生標出小節,並找出該文章中寫了集中植物?這樣的設計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本事。在這樣的訓練中也爲培養孩子們的質疑本事打下了基礎。

三、用讀、悟的方法自主探究。

爲了幫忙理解本課的重難點,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齊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經過反覆朗讀體會,抓住“降落傘、紛紛”等詞去感悟,並添加課外拓展,蒲公英娃娃飛到了哪裏?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爲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的讀、悟結合的方法,孩子們易於理解,並且自主地交流的練習也讓學生的語言本事、思維本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不滿意的地方有:

一、在對本課進行生字講解時,沒有給學生太多自主學習的權利,在講組詞時,只是直接出示課件給出組詞,而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本事,讓學生去主動組詞。

二、在對紛紛,四海爲家等一些詞語的講解時,講的太書面化,應當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去講解,比如說造句,或者讓學生演示等講解方式。

綜上所述,在以後的講課過程中,好的教學方式要繼續發揚,不足的地方要加強學習,找到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8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二年級的一篇語文課,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我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科學,在科學中學習語文。因此,我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從觀察有趣的現象開始,自主提出思考問題,進入探究學習,整個教學活動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究材料。學生在觀察、動手、思考的探究性學習進行活動,突破知識難點,佈置後續性作業,學生帶着問題離開課堂,使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後。綜觀整個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的過程,我認爲這堂課全面落實了新課標,將新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達到了好的效果,是一堂成功的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相互聯繫。

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很多,但學生平時並不是很瞭解,所以這堂課通過讓學生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的.傳播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下課後佈置讓學生繼續觀察還有哪些植物用哪些辦法傳播種子,這是培養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知識落實到生活實踐當中,是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

2、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參與。

本節課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在發現問題環節中,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即:鳥有翅膀,牛馬有腳,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這個自然現象,激發了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下的教材觀強調,語文教材只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文化中介”和師生對話的“話題”。可見,教材只是“憑藉”。我在設計教學思路時發現,兒歌的最後寫道:“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裏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這裏給老師和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能誘發學生積極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所以,我在課前大膽地先讓學生去大自然採集長有種子的各種植物,觀察它們的特點。教學中,也把課堂先給小朋友自己,讓他們各自站起來彙報採集到的植物,介紹已經瞭解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的課堂教學作了較好的鋪墊。教學中,我能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直觀形象的畫面、實物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落實了新課程中提出的“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但是,因爲教學中導入課題部分學生說得比較多,後面教學時間不夠,原來設計的讓小組內的同學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植物,在四人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小夥伴幫助這一環節沒辦法進行了,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吸收更多的新課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9

[教學設想]:

1、知識與能力:會認本課的12個認讀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的知識、探究植物奧祕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看懂圖、理解詩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把向書本和向大自然學心結合起來。

[教學難點]:瞭解植物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在學新課前咱們來做個小遊戲,好不好?出示實物,咱們來猜一猜,認一認這些都是什麼?你都在哪裏見過呀!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就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板書課題)。質疑。

二、內容研討

1(1)自由讀文,自學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就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讀音的?

師:植物園傳播的種子方法不僅多,而且有趣,讓我們一起走進植物園王國探究大自然的奧祕吧!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內容。

(1) 師範讀

思考:種子把植物稱作什麼?(媽媽)

植物媽媽指的是什麼樣的植物?(已經成熟的植物)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幾種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3種、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

(2) 全文共分爲幾小節?(5小節)

(3) 哪幾個小節向我們介紹了這三種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2 3 4 這三個小節)

指名分小節讀、小組學習、

說說這種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選擇一種方式把這個小節講給大家聽。

3、彙報

(1)蒲公英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是:它爲自己的娃娃準備了降落傘,只要風輕輕的一吹,種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

(2)師小結:蒲公英媽媽是多疼愛自己的孩子呀!我們一起來看看。

(3)看圖,誰有辦法讓蒲公英的孩子離開媽媽,四海爲家?用了什麼辦法?(板書:吹)大家看到了什麼?(許多種子有高有低的落下來)

這叫什麼?在書上找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紛紛出發)

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風往哪裏吹,種子就往哪飛?(乘着風)

師概括:蒲公英的傳播需要兩個條件?(自身條件,風)

多有意思呀!誰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男女生合作讀)

過渡句:蒲公英媽媽這麼有辦法,蒼耳媽媽又是怎麼做的呢?

(4) 師鎧甲是什麼?刺在這裏又起什麼作用?(掛住動物的`皮毛)看蒼耳圖:蒼耳怎樣掛在衣服上)板書:動物皮毛帶

動物們會把種子帶到哪裏去呢?(田野山窪)還可能去哪裏?

(5)豌豆媽媽的辦法是什麼呢?(讓豌豆在太陽光底下曬太陽,太陽一曬,豆莢就會炸開,豆子們就蹦跳着離開了媽媽)板書:曬太陽

4、啓發引導

(1)師你覺得它們哪一種的方法最好?爲什麼?(自由發言)

(2)這些孩子們,爲什麼要離開自己的媽媽呀!從哪裏可以知道?

(3)指名讀第一小節

(4)孩子在這裏指的是植物的什麼?(種子)

長大是什麼意思?(已經成熟了)

四海爲家是指種子要搬到哪裏去安家?(世界各地)

植物要旅行指植物要幹什麼去?(到處生根發芽)

5、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同學們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識該怎麼做呢?(仔細觀察)

(1)齊讀第5小節

(2)哪裏指的是什麼?(大自然)它指的是什麼?(知識)

師總結:我們要想獲取更多的知識,就要學會仔細觀察,養成好的習慣,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知識,探究奧祕,從植物媽媽的辦法中,我們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三、拓展

1、老師知道幾種植物的傳播種子的方法和奧祕,你們想知道嗎?

(1)椰子成熟了會自己落下來,落到水裏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

(2)石榴成熟了就會裂開,小鳥飛來會吃到它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會隨着它的糞便出去,種子落到哪裏就會在哪裏生根發芽。

2、你知道哪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呢?

學生交流

四、寫字

1、引導觀察。

2、師範寫,生書空。重點指導:

已:半封口。

甲:懸針豎,寫在豎中線上。

豆:第五、六筆相呼應,橫長托起上面。

識:左窄右寬。

紛:左窄右寬,絞絲旁最後一筆輕輕往上提。

3、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點評。

[板書設計]

3、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 降落傘 風吹

蒼耳 鎧甲 動物皮毛帶

豌豆 豆莢 太陽曬

教學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本文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生動地表現出來,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作品。全詩共五節,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閱讀。

上課伊始我利用猜一猜,認一認的遊戲導入新課,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於是我便讓學生質疑,然後帶着疑問來共同學習課文,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結合農村孩子課外讀物少但接觸自然多的現象,利用實物讓學生猜和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好奇心。

根據學生天性愛玩的特點,利用遊戲來熟記生字。這樣一來調動學生識字的熱情,相互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的效果。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適當啓發誘導,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不足:設想是美好可行的,但畢竟是一種教學實踐,難免出現偏差和不妥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學習課文時,我怕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不成,就沒有給學生充足的考慮問題的時間,我沒能認真地聆聽學生的講解。不夠注重細節,給學生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和失去了一定的指導性。有的地方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並且加快了說話的語速,以致於學生的思路沒有完全的打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取長補短,再接再厲!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0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爲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藉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自讀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還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試着閉上眼睛想一想,聞一聞,聽一聽,試試在讀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什麼?接下來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現: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曬豆莢的方式傳播種子……讓學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礎上,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着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

最後小結: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細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裏發現更有趣的事物和現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1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讀起來琅琅上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蒲公英、蒼耳、豆莢等植物的認識各抒已見。

我在講蒼耳媽媽是怎樣把孩子送走這一段時。突然一個叫小男聲打斷了我小講課。“老師,蒼耳是不是像耳朵一樣的東西,它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呀?”一個小男孩怯怯地問。

“蒼耳不像耳朵,它是小小的……”我不禁驚詫於孩子天真的提問了。小時候我也見過蒼耳,蒼耳掛住我的衣服,多有趣。可現在,僅僅讓我用語言來描述,顯得多麼蒼白。

我正思考着怎樣回答。忽然,一個聲音傳來:“老師,我知道”。剛從農村轉學的賀佳銘舉起了手,“蒼耳是綠色的,橢圓形的,外邊有許多小刺,可掛在衣服上,可好玩了!昨天老師讓咱們預習,我知道今天咱們要講這一課,我拿了一些”說着,他像變魔術一樣從抽屜裏拿出了一株蒼耳,上面密密麻麻地結了許多蒼耳,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一起,紛紛說:“給我看看,給我看看!”王剛很開心:“每人一顆,不準用手拿,可扎手呢!”說完,他一顆顆地扔向同學。哦,聰明的學生,蒼耳已掛在同學們的袖子上,衣服上了……

接着,王剛又像小博士一樣,給大家講了豆莢,什麼毛豆莢啦、綠豆莢啦等等,講得一臉自豪。同學們向他投來了羨慕的眼光,這節課中他也學地特別的認真。哦,不同的生活經歷,帶給王剛不同的審美體驗。這一課,他背得特別快,特別熟練。

課下,回味課上的情景,讓我常常的體會到,學生的審美個性差異與其不同的'生活經歷有密切的關係,學生的審美欣賞過程不是被動的感受過程,而是對作品的再度體驗、再創造的過程,它伴隨着豐富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這些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展開要以生活體驗和生活情感爲基礎,沒有這一基礎,想象的翅膀就飛不起來,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會流於膚淺。課堂上,大部分學生覺得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很喜歡讀,但對蒼耳等植物的審美感受,由於沒有切身的生活體驗,僅僅停留在課本描繪的字裏行間。而賀佳銘,因爲生活在農村,經常於這些植物打交道,纔有了比較深刻的審美感受。可見,不同的生活經歷帶來不同的審美體驗。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2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是一首以自然知識爲內容的詩歌,全詩運用形象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以蒲公英、蒼耳、豌豆爲例介紹了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全文共5節:

1、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

⑴學會“旅”、“乘”等生字,理解“四海爲家”、“紛紛”等詞。

⑵瞭解蒲公英、蒼耳和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⑶背誦課文。教學重難點是瞭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不同方法。

2、爲了更好地實現本課教學目標,我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從以下幾方面設計了課堂教學:

⑴爲做到吸引學生注意,增強學習興趣: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他們的興趣,我製作了風光片、課件,準備了蒼耳實物、頭飾,還做了遊戲準備。

在上課之前,讓學生欣賞一個風光片,這個風光片是由一組惹人喜愛的植物組成的,並配上了優美的音樂。這些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學生,他們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並喜歡上了植物,這時就是導入課題的最佳時機。孩子們都沒有見過蒼耳,先讓他們看、摸,然後說說有什麼感覺?再把蒼耳輕輕地粘在戴着小動物頭飾的同學身上進行表演。學生通過看,摸,表演,不僅很快就弄懂了蒼耳是靠動物傳播種子的,而且覺得非常有趣,趣中學習了知識。

⑵何突破重點、難點:

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城裏的孩子很難見到,農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過,因此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些困難,這是教學的重點、難點。爲了更好地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課件(蒲公英紛紛飛行圖,小免身上粘滿蒼耳圖,豆夾被太陽炸開圖)。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課件,讓學生對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有一個形象、直觀的認識,學生不僅覺得新奇而且很快地瞭解到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爲了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在學完課文第二、三、四節後,我安排了一個變換角色,訓練說話的遊戲(假如你是已經長大的植物孩子,請你告訴大家,你怎樣按照媽媽的好辦法去“旅行”,去“四海爲家”。可用書上的話複述,也可用自己的話說)。學生先在下面分小組說,然後點同學到前面戴上頭飾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學生的興致很高,搶着說:“我願做蒲公英媽媽的孩子”,“我要做蒼耳媽媽的孩子”……讓枯燥的說話訓練在輕鬆、有趣的遊戲中進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如何對學生加強訓練,培養能力:

本課生字要求學生當堂掌握,爲了讓他們記得牢固,我針對本課生字,對每個字的教學都採取不同的辦法。如“旅”重點是右邊下面的筆順,在教學這個生字時,我指導學生與“放”字比較記憶。教“乘”字時,爲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我問“看誰的眼睛亮,能夠發現這個字是由我們學過的2個熟字組成的?”很多同學舉起了手,說是由“禾”和“北”組成的。那我接着問“你能寫這個字的筆順嗎?”運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牢牢地記住每個生字。

爲了讓學生學懂學透本課新詞,結合課文我也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四海爲家”這一詞在課文的第一節出現時,學生初步理解爲“把到處作爲家”。在學第二節時,我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背誦課文的第二節,邊聽邊想,蒲公英的種子可能飛到哪兒去了呢?學生展開他們豐富的想象,並說出“可能飛到高山上,可能飛到森林,可能飛到田野,可能……”在學生說出這些地方的基礎上,我肯定他們說得好,說這些地方也都有可能,總之,蒲公英的.種子它將“四海爲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瞭解了植物媽媽是怎麼讓它的孩子們“四海爲家”的。在三、四節的教學中,並始終抓住“四海爲家”。如何讓學生更好理解“紛紛”一詞,首先讓同學們看課件蒲公英紛紛飛行圖,然後用自己的話說“紛紛”的意思,再想一想,平時看到的哪些現象也可用“紛紛”一詞來形容。學生很快說出“落葉紛紛”、“雪花紛紛”、“紛紛舉手發言”等。既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3、這篇課文要求背誦,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背下來呢?在學習過程中,我先背誦,讓學生有一個背誦的準備,然後讓學生照老師的樣子試着背誦第二節、第三節,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背誦第四節。這樣積少成多,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當堂背誦課文的二、三、四節,而且興趣盎然,興奮不已。

4、在教學過程中,恰當、靈活地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好。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3

植物王國十分有意思,從這一課中,我們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從題目到內容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的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如,在學習課文“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在感知內容的意思時,作爲教師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設計教學環節: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會怎樣出發,去尋找自己的家?學生的表達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學生張開雙臂做飛翔狀,有的孩子做降落傘樣一個接着一個地和媽媽告別,等等。這樣,讓學生自由地去創造,可以與觀察力、想象力相結合,利用知識經驗進行在加工與再創造。通過多種形式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語言思維,豐富想象力

另外,這節課,我抓住了學生的質疑,深化了對仔細觀察大自然好習慣的教育,課後還佈置學生去調查別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4

達爾文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格蘭,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確立者。

小年時代,達爾文對大自然充滿熱愛、探索之情。常常把大量的時間用於蒐集昆蟲、鳥蛋和貝殼,,家中到處都擺滿了他的收藏品。

1831年12月17日,是達爾文一生的重要轉折點,他乘坐“貝格爾”號軍艦,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考察,他採集了大量動植物標本,挖掘出許多生物化石,發現了相當多的新物種,積累下極爲豐富的`生物學知識。經過研究,他認爲:現代動物是從古代動物發展變化來的,許多動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原則使得萬物發生變異和形成新的物種。

達爾文不僅給我們流下了生物進化論的研究成果,還把他成功的道路展示給我們,讓我們認識到,任何科學成果都是長期的考慮、忍耐和勤奮得來的。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5

本課的素質目標是學會10個生字,並會組詞造句,讀課文,瞭解植物媽媽都有哪些辦法。課文主要用了擬人的手法,告訴孩子們植物是怎樣長大離開媽媽的,不同的植物辦法也不同。

我在授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並向大人瞭解有關植物的生長過程特點,防種,播種的規律,以及自己知道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一:重預習,師生同樂

預習是上課前學生的自學,是在教師講課之前,學生獨立學習新課內容,爲上好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的過程。(本課是一篇科普作品,以兒歌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富有童趣,讀起來朗朗順口。

我準備相關資料。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實像一個個白色的絨球,當冠毛展開時就像一把把降落傘,隨風飄揚,把種子傳播四面八方……

本課以兒歌形式產生了字音中韻母部分的重複,形成韻腳,自然產生節奏,如:大、家、法、娃、發、甲、窪、下、媽、察、它。這種節奏可以把渙散的東西(聲音)組成一個整體,使人讀前一句時預想到後一句;讀後一句時回味到前一句,造成一種迴環往復的審美效果,這種組合創造出這種迴環相押,抑揚頓挫的.音樂美,從而加強兒歌的感染力和表達力。表現出一種悅耳動聽,聲情並茂的特色。由於本文語音長短,輕重的區別不明顯,不能它們形成節奏,所以押韻就形成了節奏的重要因素,一種魄力,根據這一特點,我放了課文錄音,讓學生感受而且我重複放,反覆放,學生漸漸高潮興趣,自然的跟着朗讀起來,教室裏那種濃欲的讀書場面,讓人感到親切舒服,有感召力的課堂氛圍,真正的感受到了是在讀書,上語文課。

這種錄音伴孩子們的讀書聲,在旁的我足能激起快感與美感,能足以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每一次新的迴環往復,就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受,散漫趣向集中,孩子們讀起來,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讀起來活潑鏗鏘,長短錯落。

二:根據作品特點出示預習的具體方案

1:預習任務。初步瞭解新課的基本內容和思路,複習有關新課的舊知識,找出新課的重點和預習後,自己尚不懂的問題,作預習筆記和部分練習題。

2:預習要求。慢讀加標記,先對課文進行一遍速度較慢的閱讀,同時用色調筆對課文中有關重點內容做出標記。(用不同符號)根據不同的重要程度標記(必要時要問一問,查一查,找一找)以排除學習新課的障礙。

3:快速閱讀加提要。對課文進行一遍快速閱讀,但要在課文重點段落或語句前精當地歸納內容。

3:嘗試回憶課文內容,並且嘗試作品部分練習題。

我檢查了學生預習情況,班上有多數學生完成了本課的生字認、寫,並能藉助資料幫助自己學習中的障礙。我出示生字卡,學生基本上能正確認讀,分析字形結構,很多孩子書上已標記了很多記號。在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視了課文賞析,“讀讀講講,講講讀讀”,如:提問讀,“植物媽媽靠什麼辦法旅行?”學生自讀2——5小節,“四海爲家”擬人手法寫出植物成熟後要離開母體的形象。第二小節,“降落傘”形象地表現出蒲公英果實的形狀特點。板書:“蒲公英、降落傘、風”同樣的方法學習新的。最後一小節,告訴我們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有很多知識是課堂上沒有的,得靠自己去留意身邊的事物,會學到更多。

通過本課的教學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