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二年級的一篇語文課,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本課主要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時我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科學,在科學中學習語文。因此,我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從觀察有趣的現象開始,自主提出思考問題,進入探究學習,整個教學活動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究材料。學生在觀察、動手、思考的探究性學習進行活動,突破知識難點,佈置後續性作業,學生帶着問題離開課堂,使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後。綜觀整個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的過程,我認爲這堂課全面落實了新課標,將新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達到了好的效果,是一堂成功的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三年級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

1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相互聯繫。

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很多,但學生平時並不是很瞭解,所以這堂課通過讓學生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的傳播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下課後佈置讓學生繼續觀察還有哪些植物用哪些辦法傳播種子,這是培養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知識落實到生活實踐當中,是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

2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參與。

本節課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在發現問題環節中,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即:鳥有翅膀,牛馬有腳,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這個自然現象,激發了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下的教材觀強調,語文教材只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文化中介”和師生對話的“話題”。可見,教材只是“憑藉”。我在設計教學思路時發現,兒歌的最後寫道:“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裏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這裏給老師和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能誘發學生積極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所以,我在課前大膽地先讓學生去大自然採集長有種子的各種植物,觀察它們的特點。教學中,也把課堂先給小朋友自己,讓他們各自站起來彙報採集到的植物,介紹已經瞭解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的課堂教學作了較好的鋪墊。教學中,我能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直觀形象的畫面、實物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落實了新課程中提出的“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但是,因爲教學中導入課題部分學生說得比較多,後面教學時間不夠,原來設計的讓小組內的同學自己選擇喜歡的一種植物,在四人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小夥伴幫助這一環節沒辦法進行了,我認爲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吸收更多的新課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