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長城》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

《長城》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長城》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城》說課稿範文(精選9篇)

《長城》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講得是在武器高度發達的今天,長城磚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低下,最無能、最可憐的磚,有一天它被運往美國一座大城市展覽,在人們的讚揚聲中,它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本文思想教育內涵豐富,融愛國主義教育與人生觀教育爲一體,有利於學生從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進一步訓練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根據這一訓練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詞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聯繫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內容,從文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本文的重點是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難點則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告訴人們的道理。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採取情境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模式,教學思路如下:

創設情境,設疑——自讀自悟,質疑——小組合作,解疑——師生互動,釋疑——回顧內容,悟情。

2、學法

結合教法,根據本篇童話生動有趣,含義深刻,但不易理解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將運用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改革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又適時地予以點撥指導,學習步驟如下:

初讀課文——發現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合作討論——彙報交流——反思領悟。

三、說課前準備和資源索引

遠程教育建設工程爲我縣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普及增添了新的閃光點,而其中豐富的教師備課上課素材爲我們運用多媒體手段上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教學適當合理的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在上《長城磚》一文前,我先從中央電教館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有關該課的備課資料和媒體素材,這些素材直觀形象,對於創設情境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有較大的作用。同時上網查找有關長城磚的資料,將這些素材整合成本課的教學課件。還讓同學們在課外收集有關長城和長城磚的資料,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更深入理解。

四、說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設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首先播放一段從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的長城美景以創設情境,再出示長城磚和紅磚的對話。我適時地激發興趣:“這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自以爲最無能、最低下、最可憐的長城磚,居然被人們掀下來,送上飛機,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在旅行中,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從而從有趣情境中順利地將學生導入新課的教學中。

2、自讀自悟,質疑

接着,我引導學生首先通讀閱讀提示,明確探究目標,然後讓學生自由地、快速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並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讀完後,結合閱讀提示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馬上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3、小組合作,解疑

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爲了不教”,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會學生學習”是現代教育的潮流,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因此,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就是讓學生敢於提問,敢於自己解決問題,善於同學之間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中同學們先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再合作探究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把一些基礎的問題,如自慚形穢、妄自菲薄、神采飛揚等詞語的理解在同學們的自主探究中迎刃而解,而那些不能理解的問題則請求同學老師幫助。這樣,在融洽而充滿鼓勵的合作氣氛中學習,學習效果無疑是最佳的,也更加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協作精神。

4、師生互動,釋疑

通過小組交流解疑,剩餘問題的焦點很自然地就集中在促使長城磚思想轉變的原因和如何認識到要自尊自信的道理上。這時我並不先直接解決問題,而是着重引導學生朗讀。因爲朗讀是語文教學最經常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作爲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努力爲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要通過朗讀讓學生釋放情感。在指導朗讀之前,爲激起學生的自豪之情,我先播放了一組長城美景圖片。在學生熱情高漲時,我讓學生注意一些最能體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詞,試着讀給同桌聽,看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然後放聲朗讀,讀給大家聽,要把熱愛、讚美之情在朗讀中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我還特別注重了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懂得課文中人物的身份、心情和性格,體驗文中人物的心境,並以現場小記者採訪的形式讓學生以所讀角色身份談參觀後的感受,例如:大學教授激動的心情,華僑老夫婦的自豪與愛國等等通過誦讀悟情與發散思維,答案就在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和有趣的語文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來了,從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更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想象力和個性化理解能力。

5、聯繫實際,悟情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人。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小明連續兩個單元測驗都不及格,禁不住垂頭喪氣地說:我真沒用,肯定不是塊讀書的料。如果你是小明的同桌,你要怎麼勸服他呢?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爲小明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這時我因勢利導,佈置以下課外活動任務:

6、課外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最後一句話的?你也有過“妄自菲薄”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樣克服的?

(2)蒐集交流有關自尊、自信、自強的事例,以“朋友,你要自信”或“擡起頭來,前進!”爲題開一次演講會。

五、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圍繞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即由“自慚形穢”到“自尊自信”的轉變,突出轉變的原因是讚美,點明瞭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才能自尊自信自強的道理。

六、說教學預測

本文的教學,我始終以一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巧妙設疑,激趣導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探究課文內容和進行語文實踐的興趣,合作學習,朗讀妙悟,理解了課文內容,進而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但是由於本人的經驗和水平有限,本課教學設計還需要不斷改進,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批評指正。

《長城》說課稿 篇2

說教學分析: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長城的構造,瞭解長城的悠久歷史,瞭解長城的軍事價值,瞭解有關長城的文學作品。培養學生蒐集資料、佔有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學生綜合和概括。

(人們對長城的研究一直在深入,長城的有關資料種類繁多,數不勝數。因此教師不能把某些知識作爲一堂課的重點。而只需學生在瞭解的同時,形成自己有關長城的某一方面的觀點。在信息時代,比記憶更重要的是,知道到哪裏去尋找需要的知識內容。)

過程與方法:這是一堂網絡環境下的專題課,長城文化的內涵外延非常豐富,學習本專題,可以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放手讓學生先分組蒐集資料、製成作品,初步感知長城豐富的文化現象,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初步瞭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引發探究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二、說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一)本專題包括文章《萬里長城的構造》、《萬里長城的斷想》、《長城萬里行》以及參考資料《我還沒有見過長城》、《長城與都江堰》,內容涉及長城的構造、長城的藝術價值、使用價值、影響等。學習這個專題,要引起學生對長城這一文化現象的關注,初步瞭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引發探究的興趣。在閱讀中,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對文章能有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比較思維能力,會比較作者觀點的異同點。在討論研究中,學會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這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難題,因爲書本教材相對來說,具有滯後性、信息量少,而網絡資源則更新快、密度高,有關長城的各種信息更是龐大而紛繁的,利用這個特點來訓練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並引導學生闡發自己的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運用網絡資料,感知長城文化的豐富內涵,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相應策略:

課前佈置學生有目的的蒐集有關長城的資料,並做成自己的作品,開課時展示學生作品,初步感知本課內容;利用羅哲文的《萬里長城的構造》引導學生認知長城的構造,拓展瞭解長城的歷史、價值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三、說教學對象分析

(一)學生特點:

初二的學生,腦海中已經有了對長城的大體的印象,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但肯定不夠深入,尤其對“長城內涵”還不夠怎麼理解。在電腦運用方面,我們的學生還不能夠熟練上網熟練查找資料,打字還不夠熟練,還跟不上學習和交流的要求。在能力上,邏輯判斷力還有待加強,分析和綜合資料時,容易以偏蓋全。相應的對策是,用研究性學習主導學生自由學習的方向。能力方面,利用學習夥伴合作的方式,讓大家參與討論,在羣體討論中增長個體的判斷、分析和綜合能力。

(二)相應對策: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充分利用長城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製作作品,一方面蒐集資料,另一方面也初步瞭解本課教學重點;結合教師整合學生蒐集來的資料做成的網站,引導學生從某一個角度深入的認識長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學法研究:

1、蒐集佔有資料

學生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蒐集佔有資料,自己創作一個簡單作品,可以是ppt、doc、swf等各種類型的作品。

2、閱讀法

引導學生背誦詩文、閱讀名文,比較閱讀,感受古今文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感情。

3、討論法

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評點,大膽說出個人意見,評論作品、評論觀點,共同交流意見。

四、說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學過程應突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本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對傳統課堂的互補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實踐與欣賞、討論相結合。具體方法如下:

(1)蒐集佔有資料

課前蒐集佔有資料,自制作品,感知豐富的長城文化內涵。

(2)提供資料

將學生蒐集到的資料整合,製作成網站形式,提供一個大容量的學習空間,方便學生自選角度認識長城。

(3)名文誦讀、比較閱讀

利用羅哲文的《長城的構造》爲契機,綜合書本中的多篇文章,從史實、情感、語言多方面學習別人對長城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形成自己觀點的能力。

(4)師生互動

(5)用網絡論壇進行師生、生生交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說教學媒體設計

1、學生製作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電腦上。

2、教師將學生蒐集的一些資料及自己補充的資料整合成一個大容量“長城專題”網站,公佈在網上,學生可以自由查閱網站中的資料,可以通過留言板、bbs論壇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進行交流。

六、說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導入

播放歌曲《長城長》,導入對長城專題文化的學習。

板書:長城專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緩解課堂緊張氣氛。

(二)品讀《長城的構造》

師生誦讀、學習羅哲文的說明文《長城的構造》,以此文爲例,連接本專題中《萬里長城的斷想》、《長城萬里行》以及參考資料《我還沒有見過長城》、《長城與都江堰》,從史實、情感、語言多方面學習別人對長城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形成自己觀點的能力。

(三)學生展示作品

學生展示課前準備的關於長城的作品,並介紹作品,師生加以評價。(課前已分組合作:以“歷史組、建築組、軍事組、文學組”等多角度去搜集資料)給學生以成就感,提高學生蒐集資料的興趣,初步感知本課教學內容。

(四)交流作品、競爭激勵

爲了大面積展示學生作品,給學生時間來交流作品——發表自己的觀點——師生點評。學生欣賞其他同學作品,多角度感知長城文化內涵,並對某一作品做簡要評價,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師提供站點資源

教師出示集合學生查找的資料而做成的網站,讓學生全面的認識長城文化豐富內涵。並引導學生注重對長城文化文學現象的學習。發揮網絡優勢,給學生提供足夠全面的資源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師生互動

學生利用“長城專題網站”提供的資料,自選角度深入認識長城文化,並將心得發表在留言本或bbs論壇上,大家可以跟帖。利用網絡論壇進行師生、生生交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七)小結課堂布置課後作業

低放《長城謠》曲。結合學生的學習心得小結課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渲染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長城》說課稿 篇3

《長城》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

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

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牆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

進行這堂課的設計時,我採取了以圖爲主線組織學生閱讀,通過“三看長城”而達到理解感悟課文的設計思路。如,初次讀圖,感受長城之長;再次讀圖,圖文結合,讀文與畫示意圖結合,感悟文本,解決疑問,瞭解長城的特點與構造;三讀插圖,課內外結合,啓發想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發情感。

因此,我設計了四個主要環節。

一是導入。通過一個小小的智力搶答賽,自然引入長城的學習。

二是“一看長城”。利用遠景圖,引入對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朗讀理解。只是(長城與龍哪些地方是相似的,由於對課文的理解剛起步,導致這部分內容的引導佔用了太多的時間且效果並不好。這就是預設與生成的一對矛盾。教學時,本想利用對龍與長城的對比達到對課文本段落的理解,並運用朗讀來進一步表現長城的氣勢磅礴。

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並沒有朝着我當初所預設的美好方向而去,反而導致了這個環節的四不像,拖拉。如果當時如及時改變措施,對與龍相似部分點到之後,抓住“長和崇山峻嶺”,並運用課前準備的圖片資料,通過欣賞感受到長城的氣勢磅礴,從而達到朗讀理解的效果會更好)

本課的教學時,對詞語的理解點撥不透,也是造成這部分內容形成拖拉的原因所在。

三是二看長城(近看長城),通過圖文結合式的認知,搜索信息式的閱讀。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圖文相標,瞭解長城的特點與構造。

四是資料拓展。現場展示資料的搜索,以及對信息的提取。

反思: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有得有失,有成功也有失敗之處。希望能給大家的一借鑑,反思課前教學的設計與課中的實施過程中的變化。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中,當教學的實際進程並沒有向着課前所預設的方向而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靈活應對?

《長城》說課稿 篇4

一、內容簡析

《長城》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十七課的內容,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確立重難點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是遠看長城,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

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

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牆的近景。在傳統課文中,屬於一篇看圖學文,如何依據新課標的思想,又汲取傳統教學的所長,成爲確立本文重難點時我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課時的教學我着重於通過圖畫內容,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表達順序及方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圖畫的能力,學習借鑑作者的表達方法。

第二課時的教學側重通過看圖學文,理解重點詞句,感受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在反覆誦讀、感悟想象中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思路

進行這堂課的設計時,我採取了以圖爲主線,結合課外蒐集的有關介紹長城的相關信息,組織學生閱讀,品味課文語言而達到理解感悟課文的設計思路。

1、看圖解詞,感受“長”:

第一段教學緊抓“長”的特點,首先由看圖入手,藉助媒體呈現畫面,直觀感受遠觀長城蜿蜒曲折、雄偉壯觀的特點。再抓“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句形象的比喻,還是由圖入手,藉助形象直觀的畫面,通過理解關鍵詞“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的具體形象、含義,達到輻射文段的效果。接着用具體的數字說明感悟長城的“長”,瞭解課文表達的特點。使長城長的形象在學生心中直觀化、具體化。

2、圖文結合,感悟“堅、巧”:

第二段教學着眼於感悟文本,解決疑問,圖文有機結合,理解長城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大膽上臺當“小導遊”,向“遊客”(全班同學)介紹長城構造特點。隨機出示有關長城的結構示意圖圖片、課件。在讀、議長城特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片,瞭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加深理解長城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

3、看圖想象,品味“智、奇”:

第三段教學先透過畫面內容,結合課外資料拓展內容,啓發學生展開想象,延伸畫面,具體感受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築長城付出了怎樣艱辛的努力,是用“血汗和智慧凝結而成的”。再通過反覆品味文中重點詞句,在反覆誦讀中進一步感受、理解到當年修築長城時,在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以此激發學生情感。

4、以情激情,披情入文:

教學初始,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簡單交流各自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語句,緊扣第3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和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爲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充分地運用語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學生朗讀激情、相關資料滲透激情等多種策略,把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學生每談到一處,都可以回到課文最後這兩句話,反覆吟誦,力爭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不斷加深情感體驗,使學生口裏讀出感受,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真正做到披情入文。

《長城》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課是《長城》。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一、說教材

《長城》是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要求學生能夠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領略祖國風光的秀麗與壯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風光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本着優化課堂教學的原則,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1、信息技術整合法

學生基本上沒機會親眼見過長城,教學之前,我將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播放長城的視頻、圖片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2、以讀促講,讀中感悟。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一共設計四個環節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始,我展示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並有感情地朗讀,如: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在遊覽長城之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爲世界奇蹟!”聽完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並設疑:長城究竟是一處什麼樣的建築,讓那麼多偉人都來讚美呢?藉機出示長城的視頻,讓學生初步感受長城的特點。這一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探究長城文化的興趣。爲本節課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談自己最想用哪個詞來形容長城。

2、理清文章脈絡,知道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通過本環節的學習,學生能從整體上理清文章脈絡,感知文章內容。

(三)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長城遠景”教學

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準備一幅長城遠景圖。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受長城像一條長龍的特點。而對於數字“一萬三千多裏”,我用具體的實例:二十年前,有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並知道這樣寫,使文章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表達長城的雄偉壯觀。

2、“長城近景”教學

學習長城的近景,在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圖片瞭解了“垛子”等之後,我設計一個讓學生動手畫長城示意圖的環節,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古代勞動者的智慧。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學習觀察方法

在前面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以及認真閱讀文章,知道了長城的特點。由此,通過兩幅插圖的對比,總結本篇課文的觀察方法。

4、“聯想”教學

俗語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作者的聯想這部分教學中,先讓學生放開讀,讀到動情之處批註自己的感受,並以“哪些地方你感觸最深”的形式彙報。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學生會用自己的體重來比較。“多少”“才”等詞語飽含着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讚歎。彙報完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並延伸:“你還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哪些情景”,讓學生再次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體會作者對偉大的勞動人民的讚歎。學生通過交流,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鳴,便產生了朗讀的慾望。於是,我再次讓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達到對課文的理解。

4、昇華主題

文章的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自豪和驕傲之情。以“爲什麼說長城是偉大的奇蹟呢?”切入點,讓學生深入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由分到總,昇華主題。

5、拓展練習

導入此課時,我以國家元首的題詞爲契入點,結束時我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自己來爲長城題詞,讓學生來抒發自己對長城的讚美之情,以此結尾,整個課堂結構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長城》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長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在閱讀中理解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方法。這篇課文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技能目標:初步瞭解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課件,創設情景。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學習第二自然段後,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

2、學法

我設計的學法是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課件,引導觀察,悟出方法。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五、說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始,我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出示課件)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由讀課文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對長城有什麼印象,請你把知道了解的和大家分享。”這樣,對於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3、細讀品位,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節是爲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突破了課文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因此,這一環節安排了自由讀、彙報讀、競賽讀和齊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讀讓我陶醉”這樣的評價和激勵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喜悅。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5、結尾題詞,拓展延伸

《長城》一課,我以題詞導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課終,我鼓勵學生爲長城題詞:

《長城》說課稿 篇7

一、關於教材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可先確定如下教學目標:指導看圖和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大綱“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要求,體現教材“滲透思想教育”的特點。其次,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進行學習情況分析。(略)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分兩頭準備: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認知和知識儲備,並提出疑難問題,以備課中質疑;教師尋找有關長城的歷史資料,準備電教教具、教學掛圖及生字卡片,並準備課中解疑。“教”與“學”的課前準備爲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

2.課中。本課計劃兩課時,貫穿一條教學主線:觀察、聯想、讚美。觀察的對象是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圖,聯想的對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讚美的對象是工程的雄偉和奇蹟。這一脈絡清晰的教學思路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規律。

四、教法選擇

可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五、學法指導

本課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

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長城》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

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

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讚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準備:長城遠、近景圖的課件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以悟爲強音,加深學生認識的深度;以情爲重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爲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

三、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準備採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說教學流程:

(一) 展示資料,在歷史情境中激情

於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一定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

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課文教學我以交流資料爲起點。請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課前蒐集的有關長城的資料與信息,交流完之後,把它貼在後黑板的讀書角。學生可能蒐集到的資料有:“盂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好漢坡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曾有宇航員說,從月球俯瞰地表,惟有兩處建築遙遙可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

長城經過的省市、修長城的目的、時間……齊讀大屏幕長城背景圖上老師蒐集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期待,爲本堂課的學習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鋪墊。激發學生探究氏城文化的興趣。

(二)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

學生們的讀書興趣被激發起來之後,讓他們帶着定的知識儲備進入讀書過程。首先讓學生帶着老師的溫馨提示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這一遍讀,重點放在讀正確、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查字典解決,養成良好的利用工具書的習慣。接着,同桌互相檢查讀生詞,並將自己認爲需要給大家提醒字、詞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讀音,“堡壘”的壘,3個撇着點要寫均勻,“屯兵”、“堡壘”的意思。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就是讓他讀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後要學生說說讀書知道了哪些內容,在學生的彙報中,我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理請課文的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在精讀全文時,我以學生品讀、感悟爲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1、抓品讀,促感悟

讀,是學牛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就準備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長城萬里雄姿之美。長城“有十萬三幹多裏”,一萬三幹多裏到底有多長,學生未必能體會出來,因此,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入具體實例: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藉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 。在理解感悟之上我再進行朗讀牽引,讀出長城的長和氣勢雄偉。

2、抓詞語,說感悟

閱讀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成爲主動的探索過程。學習長城的近景,先讓學生勾畫課文介紹了長城的哪些地方,再結合“近景,,圖,瞭解“垛子”“射口”“瞭望口”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試着畫出長城的結構示意圖,學生由此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樣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全班同學都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

3、抓句子,淡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聯想”這部分教學,我先讓學生充分與文本交流,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個人的閱讀感受。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家可以一邊讀,一邊在文中勾勾畫畫,讀到動情之處可以批註點自己的感受。沒有“牽引”和“指導”,而是讓學生以“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的彙報方式,使學生有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可以讓學牛比較下,大概相當於五、六十個同學的總重量。“才”表示長城的建成不容易,飽含着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學生通過交流彙報,經歷了作者的情感歷程後,便產生了表達情感的慾望。而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表達方法一這是最基奉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情感的脈搏與歷史文化的脈搏、與文本語言的脈搏形成強烈的共振,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語文

素養。

文章的最後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無比自豪之感。長城是世界歷史卜的一個偉大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足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此時此刻,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出來。此時,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會在筆下流淌,學生的情感將會得以提升。

(三)拓展延伸,在心靈傾吐中移情

課堂結尾不應只畫句號,課雖終,情未了。我“追蹤’’學生的課後動態,設計了自選作業:

1、2008年,奧運會將在首都北京舉行,那時,會有很多的外國人蔘觀我們的萬里長城,如果你正好是位小導遊,你會怎樣把長城介紹給他們呢?請創作一篇解說詞。

1、出一期以“長城”爲刊名的手抄報或電腦小報,自己進行設計、編輯,

舉辦.個小型展覽。

2、讀一讀“資料袋”,激發學生探究“世界遺產”之旅的興趣。

五、板書設計

遠景:氣勢雄偉

長城 近景:高大堅固 血汗和智慧

聯想:站在……踏着……扶着

《長城》說課稿 篇9

《長城》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

一、說教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爲專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抓關鍵詞句,圖文結合等方法學習課文,留心作者是如何把長城的特點寫清楚的,體會作者的聯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冊教材也在閱讀教學要求中強調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因此,教學重難點確定爲圖文結合,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

憑藉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如下:複習鞏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通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學習過程,做到講與讀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做到四明確,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說學法

利用這一課的教學資源,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從遠到近、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以及運用打比方、列數字等說明方法把一個事物表達方法,此外,也要學習作者如何準確用詞表情達意。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課堂教學分爲四個大環節:

一、複習回顧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讓學生回顧整理上一節學習的文章的條理,迅速把學生帶入情境,緊接着,激起學生表達慾望,藉助已有的詞語積累來描述自己心目中長城的樣子,直接切入文章關鍵詞“氣魄雄偉”“偉大的奇蹟”展開教學。最後以毛澤東同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名言,揭示本課學習目標,激起學生學習之趣,目標明確,行動自有方向。

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指導學生在看圖、學文和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在學習瞭解長城有哪些特點,作者是如何把這些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首先,學法先行。每一個自然段的學習,總有一個具體的自學要求導學,讓學生明確我要“學什麼”“怎麼學”。

其次,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難點上點撥,如體會比喻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用法。以“長龍”與“長蛇”作比較,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的同事,也能對說長城“氣魄雄偉”深刻理解;在學法上指導,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圈劃詞語,找出長城特點,結合課件,直觀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同桌交流讀後感受的方式,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

在訓練中強化,學習本課就是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以及表達方法,因此邊學習邊指導學生小結,邊小結邊強化。如在“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兩三千斤”,在學生頭腦中沒有什麼具體概念,老師以自己爲例,“以體重100斤的老師爲例,一塊條石就相當於二三百個老師。”,再請問學生我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學生在對條石有形象認識的同時,學到的說明方法也在不自覺地受到強化了。

第三,圖文結合,文情交織。在一開始的學文中,時刻爲學生奠定感情基調,以“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一句爲主線,多次反覆朗讀,讓學生的情感從開始的不由自主嘖嘖讚道到情不自禁由衷佩服,再到抒滿豪情驕傲大喊,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長城的圖片,讓學生的情感處於逐漸螺旋上升的趨勢,情動才能辭發,爲課尾學生的感慨抒發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

第四,讓學生結合畫面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默讀習慣。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中,交流讀後感受。體會比喻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用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並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一步體會長城的雄偉氣勢,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總結課文,情感薰陶

在學生感悟我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築的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時,再次齊讀最後一段後,迴歸全文,利用多媒體長城畫面的展示以及蕩氣迴腸的背景歌曲,配以中外名人遊覽長城後的留言,進一步認識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激發進取精神,促進持續發展。在學生的情動辭發中,結束全文,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