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9篇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9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一)《但願人長久》是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一單元中的第2課。課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詞中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課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了詞意,講述了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中秋節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故事將這首詞表達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蘇軾對弟弟的無比思念之情,寄託了祝願人們和和美美,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蘇軾的《但願人長久》這首詞,極富人情味,雖沒有直接描寫月色,卻使人感覺到它的皎潔,它的高貴、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懷,用豐富的想象力,把複雜心理活動——心緒不寧、埋怨、寬慰的內心世界,轉化爲人間美好生活的祝願。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基調是歡樂的,高昂的,充滿對未來的幸福憧憬。反映了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廣闊胸襟。

(二)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10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3 .能借助課文中的故事內容,通過聯想和想象讀懂詩詞的意思,瞭解蘇軾創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經過,感受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

4.通過學習,體會中國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想感情,瞭解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意。

通過四年的集中識字,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詞彙量,但是,在四年級對學生進行字詞教學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一些形近、音近字,更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區分。在學生自學生字詞的基礎上,我也在課文教學時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有難度的詞,如嬋娟,人長久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一首流傳千古的詞句,要想幫助學生理解詞的意思,就必須讓學生理解課文,所以我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爲教學目標之一,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是重點段落,能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詞,所以要求會背。

這篇課文中的故事將這首詞表達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當然也需要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讀懂詩詞的意思,瞭解蘇軾創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經過。

中秋節都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有自己的淵源和獨特的風俗習慣。讓學生了解這個節日,體會中國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想感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根據教學目標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藉助課文中的故事內容,通過聯想和想象讀懂詩詞的意思,瞭解蘇軾創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經過,感受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

2. 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教學難點:

1.結合創作背景體會詞作豐富深刻的意蘊,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2.理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二、說教法

(一)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工具行的統一,在語文教學中,要着力培養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蘇軾的這首詩,借月抒懷,用豐富的想象力,把人複雜心理活動——衝突、哀怨、惆悵、矛盾的內心世界,轉化爲人間美好生活的祝願。語言精練,意蘊深遠。在課堂中,我和學生一起讀讀、背背,感受着他的獨特魅力,課後,讓大家課蒐集一些描寫月亮的詩詞,延伸至堂內外,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二)教學時,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爲主,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在這堂課中,學生圍繞一個填空,抓住“思念”一詞自主地進行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藉助各種方法理解了詩的意思後,老師又給予了歸納總結,爲學生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了基礎。我引導學生採用聯繫寫作背景理解重點詞、句。例如:“思念”、“埋怨”、“寬慰”等,並輔之以有感情的朗讀,可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說學法

故事將這首詞表達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因此,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自學,通過聯繫上下文朗讀、理解,來思考一下當時蘇軾的心理活動。讓學生們反覆地朗讀了文本,並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古詩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把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文本和現有資源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採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說的方法學習。課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了詞意,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同時,讓學生抓住詞人的感情變化,“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領略古典詞的意蘊,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說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讓生齊背李白的《靜夜思》。這是一首表現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從而過度到節日裏思念親人。再大家回憶每年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激起學生興趣,引出課文——《但願人長久》。

2.學生齊讀課題。

3.出示讀書要求

(二)學習生字詞(課件)

做官、品嚐、觀賞、心緒不寧、眼睜睜、悲歡離合、隱現、圓缺、雖然、寬慰

形影不離、屈指、但願、十全十美

蘇轍、埋怨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誰能把這些字詞準確讀出來?(指名讀)

2.這些放大的字,你記住了嗎?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舉手答)

3.有哪些詞是你不理解的,誰能幫幫他?(生生互動,師指點)

4.再齊讀一遍。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說說對蘇軾的瞭解。

2.我展示一些關於他的資料,讓大家一起看大屏幕。(課件)

3.過渡:文學家蘇軾有一年被貶職,派往密州做官,長年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望着一輪皎潔的明月,他大筆一揮,作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詞。(課件)

(師範讀) (四)深讀課文,讀中感悟品讀2—3小節1.指名讀課文2、3自然段,想一想:此時,蘇軾的心情怎樣呢?(心緒不寧)師板書。

2.他爲什麼心緒不寧呢?(思念弟弟)3.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課文中哪兩個詞語寫出了蘇軾和弟弟的感情深厚。(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出示課件)

4.蘇軾如此思念弟弟除了和弟弟的感情深厚外,還有什麼原因?(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分別的時間太長了,有七個年頭了)

5.和如此情深的弟弟分別了七年之久,在中秋團圓之夜,也不能與弟弟相見,讀讀這句話,讓老師感受到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指名讀,齊讀)

品讀第4小節

過渡:(演示課件:課文插圖)

1.瞧,月亮漸漸西沉,擡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牀前,這是多麼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這麼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他在想什麼呢?(學生自由回答,展開想象,師點評)

2.(出示課件)指導朗讀。

3.是啊,對着皎潔的月亮,蘇軾想的太多太多,他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卻見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裏是多麼不好受呀,所以他纔有所埋怨。(突出埋怨,並解釋)

4.過渡:那蘇軾是否就這麼一直埋怨了呢?請同學們默讀第5、6小節,找找答案。

品讀5、6小節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麼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爲什麼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麼?(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⑴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圓”“缺”的意思)

⑵“哪裏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麼理解的?

⑶他還想到了什麼呢?指名讀第二句

3.是啊。人有痛苦悲哀,也有幸福快樂,豈能盡如人願,就像月亮也不可能一直是圓的,這正如他之後所寫的一首詞:——(課件出示)(指名讀)

⑴這裏蘇軾僅用“悲歡離合”四個字概括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請同學們再來讀讀感受感受。(指名讀)

⑵問:你們想了解這五行詞的意思嗎?課文已經告訴我們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聰明的同學最先找到,用波浪線劃出來。

(出示課件)

⑶你能聯繫上文說說你的理解,體會嗎?

4.是啊,事實既是如此,與其一味埋怨,讓自己心裏不舒服,還不如將思念放在心裏,真心的祈福,這也就是所謂:——(引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讓我們再次欣賞這首詞,感受其中的美妙意境吧。(齊讀)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完整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師範讀,學生誦讀,配樂朗讀。

2.說一說:(出示課件)

①.你覺得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熱愛生活 、積極樂觀、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②.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爲它在( 別人分離 )的時候變得這麼( 圓、這麼亮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牙兒( 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 )一樣,他祝願( 美好的感情 )長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 這一輪明月 )!

(六)課後作業(出示課件)

1、背誦課文4—6自然段。

2、月亮一直是美好、團圓的象徵,也是人們相思的寄託。蒐集一些描寫月亮的詩詞,準備舉行一次朗誦會。

(七)總結全文

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爲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火燒雲》一課是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注意積累的好課例。本課訓練重點確定爲: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標)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能力目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感目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琅琅、議論紛紛、**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採用電教、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讀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教學程序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

劃分成5個環節:

1.導入新課

在早晨或傍晚,我們經常會看到天空中現一些美麗的雲霞,根據課題進行字面推測?(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自由發散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髮言後,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4課《火燒雲》(板書:10)看看作家蕭紅是怎樣把絢麗多彩的火燒雲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2. 檢查預習

3. 自學討論

這部分可分三個環節:(1)提供自學材料,(2)個人自學,(3)小組討論。

根據教材的訓練重點,難點及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自學材料:

1.火燒雲的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這一特點的?

2.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麼特點?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請標出來。

3.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雲的?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啓示?

4.交流點撥這部分又分兩個環節:交流點撥、質疑解難。交流是檢驗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在交流中,當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和偏差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燒雲最主要的特點是“變”,作者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來寫,板書:

顏色

>變

形狀

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部分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從“紅通通的、金燦燦的……”等表示顏色的詞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的特點,但不一定能從“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這一特點。讓學生從“一會兒……一會兒……”中體會變化“快”這一特點。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體會出這句話也能說明變化多的特點,還有顏色的多,議並出示描寫顏色的詞語。再讓學生說說,這些說也說不清,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形狀的變化是這節課的重點,通過“出現、樣子、變化、消失”的順序,來說馬、獅子和狗的變化,再出現之幅火燒雲圖片,讓學生按照這樣的順序,來練習說一段話,進行小練筆訓練。

5.總結評價

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讓生讚美一下火燒雲(學生可以從學習課文內容和觀察方法兩方面來談)你認爲這節課你學得怎麼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總結和綜合性評價。

總結評價後佈置作業:按描寫火燒雲的方法,展開想象,以火燒雲或煙花爲題寫一個片斷。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

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二)、合作探究,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縱橫聯繫,說教材

【教材分析】《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標精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着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並由此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二、突顯主體,說學情

學情分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與過程,但此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景物不太關注。課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場面,他們司空見慣,覺得平凡無奇,不能深入體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進發展,說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目標導學法、以讀代講法;學法爲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讀寫結合法。

  四、發散思維,說過程

(一)誦讀經典,導入課文(5分鐘)

學生背誦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經典誦讀中的田園風光古詩詞與《鄉下人家》這篇課文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10分鐘)

新課標提出學生在閱讀時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學習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鄉下人家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找出的中心句並寫出你的感受。你從文字中發現了幾幅畫面?用筆在書中作批註。

學生自主學習,然後彙報交流

1、中心句、感受(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交流從文中看到的畫面(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的中心句,疏理課文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17分鐘)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又出示瞭如下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找出自己認爲描寫得最美的一處風景美美地讀一讀,並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

學生合作交流,品讀感悟,教師隨機點撥或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受到美的情感薰陶。

(四)聯繫實際,拓展畫面(8分鐘)

欣賞鄉村風光圖片,讓學生在“誦”“寫”“畫”“唱”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鄉村生活。

(設計意圖)將學生閱讀的視角引向課外,投注進自己生活的世界。既鞏固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又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

  五、突出重點,說板書

瓜藤攀檐圖

鮮花輪綻圖

21、鄉下人家 雨後春筍圖

(獨特 迷人)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整個板書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回顧課堂,說反思

1、以讀爲本,在“讀”中感知、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時重點引導他們以讀爲本,在讀中思、讀中品,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爲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境

在這節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學習;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鄉村生活,爲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3、沒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於永正老師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教師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沒能很好的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我想如果能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文本解讀:

《觸摸春天》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7課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真切的描寫了一個叫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生命的真諦是什麼,生命的意義何在?這是人類思考的永恆的主題。四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課文通過一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例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二、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技能: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主發現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行反覆研讀、思考,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在交流中不斷完善、昇華自己的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對生命的關愛之情。

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何深入理解一些關鍵詞的含義,從而有感情地讀好課文,就成爲這節課的教學重點;盲童安靜謂爲奇蹟的經歷所揭示的 “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這樣深刻的道理,怎樣引導學生去感悟體會,就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策略:

本課我採用情感體驗,引發對盲人世界的感受——品讀語言,觸發對生命奇蹟的感悟——拓展補充,點燃對關愛生命的感動——積累實踐,延伸熱愛生命的激情的教學步驟。本着以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原則,讓學生採用朗讀、勾畫、批註、交流、填寫等方法來學習課文。抓住重點的句段,緊扣關鍵詞語的理解,讓學生讀懂文本,再通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小安靜的心靈,從而使他們在情感與人格上受到良好的薰陶與感染。

  四、教學安排:

本課我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理清脈絡。第二課時:精讀文本,品味語言,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

下面我就對《觸摸春天》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做具體的闡述,這節課我用四個環節完成:

  五、教學程序設計:

(一)情境體驗,引發對盲人的感受:

教學前,我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蒙上眼睛,通過走路、讀書、寫字等活動,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難。在課堂伊始,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扮演盲人的體驗和感受,由此導入文本:

“同學們,有一個女孩,同樣什麼也看不見,但她卻會做很多事。在這個春天,我們看見了春天的色彩,聽到了春天的聲音,也感受到了它們的氣息。然而,盲童——安靜也能和我們正常人一樣,感受着春天的美麗。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17課,走進安靜內心的世界,跟隨着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

〔盲人角色的情境體驗,拉近了孩子們與小安靜的距離,黑暗狀態下的感同身受,更激發了孩子們的同情心。情感的充分調動,使教學一開展就能進入積極狀態。〕

(二)品讀語言,觸發對生命奇蹟的感悟:

品讀語言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所以我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用“先……再……最後……”的句式,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我說:“同學們,安靜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但她着實地觸摸到了春天,她心中的春天和我們一樣豐富,她做到了一明眼人很難做到的事。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安靜所創造的就是什麼?”——學生不難找到是“奇蹟”一詞。

緊接着,課堂進入了品讀語言的第一步:

1、自主讀文,找“奇蹟”

我給學生充足讀書的時間,讓他們畫出能體現“奇蹟”的句子,然後在小組裏討論、交流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這一環節,抓住“奇蹟”這一線索,“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學的思路與層次隨即一目瞭然。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直奔重點,簡明有效。]

第二步

2、煉詞品文,悟“奇蹟”

學生在充分讀文,討論、交流之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隨機出示以下含義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們認真揣摩,體會“這真是一個奇蹟!”的含義。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在指名朗讀後,我提出問題:“爲什麼你認爲這是個奇蹟?”有個學生回答:“因爲她是一個盲童,卻能在花叢中走的這麼流暢,真是一個奇蹟。

此時,我抓住“流暢”一詞品文,讓學生從一個盲童能夠流暢的在花叢中穿梭,對花叢的熟悉程度足以說明她對生活的熱愛,同時引導學生讀出這種熱愛之情。

句子二:“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睜着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理解這句話時,我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發揮想象,思考:睜着眼睛的蝴蝶怎樣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有的學生說:我也捉過蝴蝶,屏住呼吸,悄然而行,可就在要捉住它的一剎那,它飛走了。我做了安靜同樣的動作,而且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都捉不到,安靜卻攏住了一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我說:是啊,真是一個奇蹟,連作者都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你從這個句子哪些詞語,體會到作者的驚訝?

此時,學生找到“竟然”一詞,我讓學生說一說對“竟然”的理解,把“竟然”可以換成什麼詞,同樣能表達作者的驚訝。通過這個過程,既對學生進行了語言的訓練,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驚歎之情。

最後,我問同學們:睜着眼睛的蝴蝶怎麼被一個盲童給抓住了?學生的回答中提到了“安靜神奇的靈性”,我順勢引導學生從人身上的各種感官去思考,結合上下文,發揮了自己的想象來理解這個“神奇的靈性”。之後有的學生回答我:她可能利用嗅覺,在花香的引導下,攏住了蝴蝶;有的說:安靜整天在花叢中穿梭,身上已經有了花的芬芳,所以蝴蝶沒有意識到安靜是一個人,以爲是花仙子,有意落到安靜手中的,安靜身上這種特有的花香,就是她神奇的靈性。

瞧,這些孩子充滿愛心和善良的想象,讓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也充滿了教學的“奇蹟”!

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我乘勝追擊,引導學生感悟安靜內心的世界。同學們:一個整天在花叢中流連的孩子,是因爲這裏有五彩繽紛的花兒。一個盲童也喜愛這裏,說明她內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啊?(多姿多彩)安靜內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這源於她熱愛生活,所以創造了“奇蹟”。

句子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我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

(1)安靜能捉住那隻蝴蝶,對於她來說,也是一個奇蹟,可爲什麼要放飛它?

(2)安靜什麼也看不見,爲何仰起頭來張望,她看見了什麼,她用什麼看見的?

我鼓勵學生結合課文,發揮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於以上問題,學生的回答,又一次讓我“驚訝”了。學生說:安靜驚訝自己攏住了一隻活生生的小飛蟲,她驚喜萬分的同時,想到了那是一個小生命,安靜熱愛生命,所以,也尊重這個小生命,放飛了小飛蟲。還有的說:安靜的生活中,不用眼睛也能看到的東西很多,她可以用嗅覺、觸覺和心靈去看世界萬物。她仰起頭在想象着蝴蝶燦爛的笑容,想象着蝴蝶在空中快樂的飛舞。

最後,我引導學生了解到,用善良的心靈,安靜似乎能“看見”世間的一切。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詞句的咀嚼中,感悟到文本中蘊含的思想與情感。這一環節,我把握住課文中最能體現安靜內心的幾個句子,從關鍵詞語着手,通過對比、聯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等手段,引導學生感悟安靜所創造的“奇蹟”,感受安靜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珍愛生命的善良心靈。“大音希聲,大道無痕”,伴隨着學習的過程,孩子們的心靈與人格悄無聲息地得到了薰陶。]

(三)拓展補充,感動生命可貴:

此時,我出示文中的一個句子。“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學生齊讀。

接着我利用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千手觀音》劇照、海倫凱勒的相片,並隨機旁白:“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一羣殘疾人用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觀衆,做出了許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她們是用心靈、用勤奮、用堅韌不屈的意志戰勝了身殘的困難,勇敢地面對生活、熱愛生命,創造了一個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本環節我通過多媒體畫面的運用、音樂的渲染和課外人物的介紹,爲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對話的橋樑,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薰陶,從而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殘疾人也不例外。出示引領全文的這句話,使學生感到道理自在其中,自然的突破了難點。〕

緊接着,我利用填空練習題,來點燃學生對關愛生命的感動之情。

------------------有生活的權利,他(她、它)在用-------------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在學生完成練習之前,我先出示幾個範句指導學生理解這裏的“誰”可指人,也可指動物、植物,乃至世間萬物生靈。

(課件出示):

(1)安靜有生活的權利,她用樂觀、善良的心靈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2)海倫凱勒有生活的權利,她用堅強的意志和好學的精神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3)花有生活的權利,它用芬芳和絢麗的色彩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積累實踐,延伸熱愛生命的激情:

課下我給學生留下這樣兩個任務:

① 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和背誦下來。

② 按照課後學習夥伴的提示,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爲主題的手抄報。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於這一指導精神的實踐探索。〕

  六、板書設計:

17 觸 摸 春 天

奇蹟

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

這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重、難點的理解和記憶。

以上是我對《觸摸春天》第二課時的說課設計,希望能得到在座專家和老師們的指導與肯定,謝謝大家!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今天聽了三位老師關於“語文園地”專題教學,再加上俞老師的專家點評及引領,真覺得吃了精神大餐。尤其是朱雅慧老師執教的一下《語文園地四》的教學,構思精妙又高度整合的教學設計,其精闢又帶鼓勵性的評價語言,都給我很大的啓發,真是一堂成功的課。有以下幾個方面很值得我學習:

一、練習密集,豐富實在

語文園地的學習應在調節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基礎上,對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梳理、積累與拓展的過程。朱老師的課堂充分體現了這個主旨。“日積月累”短語教學板塊滲透了短語的構詞方法,並引導學生讀準、讀好,並能進行運用。老師借她可以用上8個詞語說一段話,既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並巧妙地過渡到“我會讀”環節,此乃獨具匠心之舉。在整堂課中,讀的形式多樣,學生參與面廣。如此大的容量,靠着形式多樣的“花招”,學生學得紮實又充滿樂趣,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整合,放大語用

朱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對詞語運用能力的培養,總是最大限度地進行資源整合訓練,有統籌意識。其一表現在讓學生用一兩個短語來說以兩句話。學生回答巧妙,說出了“蜻蜓停在綠油油的荷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等許多詩意的語句。其次在最後的積累運用環節還融合了第一板塊的內容,真是學以致用,令人佩服。

三、優秀的老師造就優秀的學生。

在整節課中,老師那帶挑戰性、多元的評價語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學生好學、樂學,回答問題吐字清晰,不卑不亢,讀文頓挫抑揚,有效培養了學生語感的良好發展。

但個人覺得有以下小小的缺憾:在“日積月累”短語板塊學習中,詞語教學稍顯平均用力,缺乏整合。若把時間節省下來留到後面進行有感情地理解朗讀,效果會更好。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說分析

《難忘的八個字》是三年級語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突出了“愛”這一主題。體現了人世間互相信任,互相關愛的濃濃真情。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受到愛的啓迪。

《難忘的八個字》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寫的是一個小女孩因相貌醜陋,左耳先天失聰而遭人嘲笑產生自卑心理,後來由於受到倫納德老師愛心的撫慰而改變了對人生的看法,鼓起生活勇氣的故事。課文感人至深,讀後使人怦然心動。 課文情節雖然簡單,但是因爲學生心理年齡特徵,以及學生所生活的環境和自身身體狀況的不同,所以要想真正理解小女孩的處境以及自卑的心理,體會倫納德老師說的八個字的真正用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說目標

《新課程課標》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針對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相關詞語;

正確、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技能目標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文本,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悟倫納德老師愛的教育力量,“八個字”對小女孩健康成長的深遠影響。

  說難點

體會倫納德老師關愛學生的高尚情操,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體會小女孩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倫納德老師說的八個字的真正用意和情感。

  說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說過程

一、開門見山,質疑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生:《難忘的八個字》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難忘的八個字是?生:我願你是我女兒!相機板書

3、師指板書問:那這我指的是?這個“你”又是指誰呢?

4、我願你是我女兒!對“我”又產生了什麼影響,而使我終生難忘呢?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用畫出來。生自由讀文。

5、交流。課件出示“這八個字彷彿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這八個字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這八個字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個句子,然後根據這個句子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2)學生質疑,師隨機梳理。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幼小的心靈受傷呢?

 二、分層閱讀,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這是一個這樣的“我”?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告訴我嗎?相機理解:與衆不同、令人厭惡

課件:我是一個 小女孩。

2、哪些句子寫我的長相與衆不同、令人厭惡?請同學們用筆劃下來,並讀一讀作者是怎樣寫“我”的與衆不同的。

課件:一個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難看的嘴脣,彎曲的鼻子,傾斜的牙齒,說起話來還結巴。

師:嘴脣、鼻子、牙齒這些都是人最重要的五官,單一樣有缺陷就很可怕了,而我有……有……有……,說起話來還……。

3、同學們,如果在你的身邊,在你的同學中,就生活着這樣一個小女孩,你覺得別人會怎樣看待她?

課件出示:當我走在上學的路上,我會聽見別人說 ;

當我來到校園中,我會 ;

每當下課後我 。

4、師:如果你就是那個小女孩,面對同學們的嘲笑,你會有哪些感受?請你帶着這種感受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5、師: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我越來越不自信,甚至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所以我越來越敢肯定,(指一生讀句子),齊讀:除了我的家人,沒有人喜歡我。課件:我越來越敢肯定:除了家人以外,沒有人會喜歡我,更沒有人會疼愛我。師煽情,反覆指生讀這一句話

6、師:這時你最需要得到什麼?小女孩的願望實現了嗎?

 三、品讀語言,感受倫納德老師的美麗可愛。

1、師:在同學們和我的心目中倫納德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倫納德老師?指導朗讀。

課件:倫納德老師胖胖的,很美,也很可愛。她有着金光閃閃的頭髮和一雙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

2、這樣美又可愛的老師同學們喜歡嗎?課文中是怎麼說的?

3、那麼小女孩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四、一句令人難忘的話,感悟倫納德老師美好的心靈。

1、但是,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她?“更”字說明了什麼?我爲什麼更喜歡倫納德老師呢?生:這裏面有一個不一般的故事。

2、師:這個不一般的故事發生在一次“耳語測驗”的時候。

3、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7自然段思考這個怎樣的不一般的故事?

用自己的話把這個不一般的故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故事敘述清楚。)

指導學生在敘述的過程中,體驗小女孩的心情。

師:“我”長相醜陋這個事實已被同學們看見,如果我的左耳先天失聰再被同學們發現,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爲什麼這麼多的不幸同時降臨到了一個小女孩身上。那一刻“我”一定特別——(害怕,緊張)

師:來,送到句子中來讀一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什麼?你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的?

師:是啊!爲了掩飾自己的缺陷,我不得不最後一個去做耳語測試。“我”的心情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自己先試一試。

師:小女孩多麼自卑,可是自卑的人也是有自尊的,爲了讓自己好受些,小女孩是怎麼做的?(撒謊和作弊)爲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不惜對同學撒謊、在耳語測試中弄虛作假,讓受傷的心不再受到傷害。

4、課件:

我把左耳對着倫納德老師,同時用右手緊緊捂住了右耳。然後,稍稍把右手擡起一點兒。

請同學們把表示動作的詞語圈劃出來,並做一做。

同學們讓我們也捂住右耳和小女孩一起聽聽聽聽倫納德老師說些什麼?師:“我願你是我的女兒!”你們聽到了什麼?

師:正是這麼的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對這位可憐的一個小女孩說了八個字: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1)如果你就是這個小女孩,當你聽到倫納德老師親切、溫柔的對你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時,你有什麼感受?

(2)師:是啊,母親最愛自己的孩子了,因爲她喜歡我,愛我,所以纔會希望我是她的女兒。每個孩子聽到這句話都會感到歡欣和感動的,更何況是一個從小就缺少關愛的小女孩,她聽到了這樣的話,她的心靈受到了怎樣的的震撼啊!

(3)帶着你的感動,帶着你的震撼讀讀這個句子吧。

師:所以說——

生:這八個字彷彿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我的心田。(課件)

師:爲什麼我會把這八個字比作一束溫暖的陽光?

師:所以說這八個字,撫慰了——生: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

師:改變——生:我對人生的看法。

師:令——生:我終身難忘。

師:在這一束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從此:

5、課件:

一跨進校門的時候我 同學們的嘲笑。

耳語測試的時候我 。

上課的時候我 。

的時候我 。

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爲很美、很可愛的倫納德老師對長相與衆不同、令人厭惡的我說出了這溫暖的八個字——我願你是我的女兒!所以說這八個字令我——終生難忘。這真是一位( )的老師!

正是是這份愛撫慰了“我”受傷的幼小的心靈,是這份愛,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帶着倫納德教師的愛,小女孩在她人生的道路人艱難的前進着,二十多年過去了,小女孩,最終成爲了加拿大著名的作家。

五、拓展延伸、讓世界充滿愛

師:同學們,讓我們都像倫納德老師一樣,獻出自己的愛,把愛的火種,撒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愛充滿人間。

佈置作業:(點擊課件)相信你能行!

1、請你儘量用上課文中的優美詞句以瑪麗.安伯德德的名義寫一封感謝信給倫納德老師。

2、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誦給父母聽。

3、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小學教師,馬大龍。38歲、大專、小教中級。現任四年四班班主任。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羣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啓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閱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爲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爲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 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 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採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屏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裏?爲什麼稱爲“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後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說說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閱讀,細細品味,從自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爲,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爲什麼這裏會成爲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溫暖,土地溼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於氣候溫暖溼潤,穀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裏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繫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爲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想辦法蒐集一些有關材料,爲導遊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蒐集材料,練“查閱”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網、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說詞,練“習作”。爲“鳥的天堂”錄像配上適當的解說詞,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說詞,寫清楚導遊的身分,旅遊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遊,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爲學生導遊解說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說詞後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遊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遊,全程陪同作解說。然後在班級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板書設計: 特點 表達方式

樹大 茂盛 ;靜態

鳥的天堂 枝 葉 根

(大榕樹) 鳥多活躍 動態

聲 色 動

  關於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本課的板書,明確地體現了課件和課文的有機統一、始終着眼於“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始終着眼與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既培養學生的語文的實踐能力,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是以愛科學爲主題的,前兩篇是讓學生體會對待科學的態度,後兩篇是讓學生懂得對待科學的方法,《維生素C的故事》是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則富有情趣、生動感人的科普故事,文章不僅向讀者介紹了維生素C的發現經過,給人以科學知識的教育,而且以生動的情節讓人感觸頗深。

二、教學目標

爲滲透新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理念,通過對文本的解讀,我制定了本課時的三維教學目標爲:

1、知識和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憑藉語言文字,說出哥倫布情感發生的變化和原因;能運用文中的語言,或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說說維生素C被人們發現的經過,瞭解維生素C對人體的作用。

2、過程和方法

朗讀中感受體驗哥倫布的心情,朗讀交流中積累一些描寫心情的詞語,朗讀中理解奇蹟,知道維生素C發現的經過。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文領悟到對許多科學的新發現都是從問題開始的。

三、教學重難點:

爲了實現以上三維目標,使學生學有收穫,我依據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維生素C被人們發現的經過,認識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瞭解維生素C的發現過程,懂得任何發現、創造都離不開細心地思考與研究。

四、教學實施策略

課堂中實施目標時,我力求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爲一體,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以“知識與能力”爲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地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

五、教學設計意圖

第一板塊:複習導入。

讓學生先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說說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也就是VC的發現經過。學生通過回憶再次明確文章的脈絡。

第二板塊:認識“怪病”

讓學生在閱讀第一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具體介紹怪病,引導學生說出怪病的得病原因,症狀等方面的內容。體會“海上凶神”這種怪病的可怕。在此基礎上教師話鋒一轉說:怪病雖然可怕,但它阻擋不了航海家遠航探險的腳步,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哥倫布,跟隨他一起去經歷一次危險而難忘的奇蹟之旅。這段進入新授的導語,意在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爲新課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第三板塊:體會心情

這一板塊是學習課文3-6自然段,我採用讀中感悟來達到體會人物心情、理解奇蹟的目標。首先讓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找出描寫哥倫布心情變化的有關詞句,接着引導學生用首先、接着、然後、最後來說說哥倫布的心情變化。然後細讀每一小節,讀後交流哥倫布心情變化的原因,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的段落語句。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出遇到怪病時哥倫布既憂心忡忡,進退兩難,又茫然無助的複雜心情;體會到哥倫布聽了船員的請求後心中既感動,又自可奈何別無良策;體會到勝利返航時哥倫布傷心欲絕,悲痛欲絕的沉重心情;體會到奇蹟出現時哥倫布驚訝萬分又欣喜若狂的激動心情。

第四板塊:感悟道理

這一板塊也是以讀爲主,讀遠航結束時哥倫布的想法和做法,談體會。讓學生體會到哥倫布急於揭開祕密的迫切心情,結合幾句名人名言,從中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於思考,要多問幾個爲什麼,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問題往往就是新的發現開始。人們就是對哥倫布提出的這個問題經過長期的研究,終於揭開了野果子中的祕密。這一部分我只是簡單處理,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從研究成果中你瞭解了維生素C的哪些知識。

第五板塊:作業和課外拓展

設計了三項作業,第一項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複述課文,二、三兩項是爲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在觀察中學會思考,學會發現。

六、說板書設計

17 維生素C的故事 發現

十分沉重

噙着眼淚 思考

越來越沉重

又驚又喜

一……就…… 研究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呼風喚雨的世紀》是九年義務四年級小學語文 第7冊第8組中的第1篇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語文閱讀基本功訓練的重點本組課文訓練項目及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這些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能正確朗讀16個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4.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本單元對學生的要求,重點: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課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注意主體的參與,發展思維,培養學習能力,以達到教學目標,使用的方法爲: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品詞析句法、以讀帶講法. 2、學法:指導學生運用讀、思、劃、議、說,同桌互學,小組合作等方法

  三、說教學流程:

怎麼樣教學這節課呢?我採用: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悟課文—拓展延伸,情感昇華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我們齊讀課題。課題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樣,這句話是課文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我們一起把這句話寫下來,我寫在黑板上,你們寫在筆記本上。

設計依據: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生詞,讀通課文。

2.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是圍繞那一段寫的?用“”劃出來。

  (三)、抓住重點,深悟課文。

1.直入中心,引導質疑。(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這句話自成一段,簡要地點明瞭課文的中心。學生齊讀語句,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這句話質疑。

2、.細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設問句。理解“發明”和“發現”、“一百年”和“上百萬年”的區別。

3.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自學提示(出示課件):

動筆畫畫:劃出描寫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的生活狀態和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語句。

用心想想:課文用了什麼方法向我們介紹了20世紀人類科學技術成就的,用這樣的方法寫有什麼好處?

理解重點句子: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結合第四段內容,進一步理解“發明”和“發現”。(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體會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體會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好處。

學生舉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課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圖片。)

總結寫法和說明方法運用的好處。

4.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齊讀。思考:你認爲20世紀是一個怎樣的世紀呢?

(課件出示)20世紀是一個 的世紀。

  (四)、 教師總結:

同學們,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要想讓我們的夢變成現實,我們小學生現在應該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鑽研科學,爲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