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說課稿集合9篇大綱

關於說課稿集合9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說課稿集合9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解讀

課文從無聲的囑咐入手,到無聲的囑咐歸總。全文洋溢着着母愛的味道,這愛裏有甜蜜,也有酸楚。母親的愛,有的濃烈,有的細膩,有的壯烈,有的含蓄,甚至讓我們不易察覺的到。

本文的語言洗盡鉛華、樸素淡雅,至而,你可以說她是平鋪直敘不見有奇的。但細細讀來,你會發現這些文字卻能在波瀾不驚之中撥動你心底深處最深的那根弦。

所以,我希望打動學生的不僅僅是的內容與情節,更應該是的語言,那麼帶領孩子們品詞析句是第一要務。在這兒,我進行了第一次取捨,“舍”課文的情節內容,“得”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紮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將訓練與感悟結合在一起,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素養。我想,這也是一個語文老師最基本的最樸素的責任。

《囑咐》一文中,圍繞着無聲的囑咐,通過三件事情三次寫了母親的眼神。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對這三個故事進行了取捨。取其二、留其一到下節課上。在備課時,做這樣的取捨我的內心也很矛盾——這樣處理勢必使得結構不甚完整。但在反覆讀課文後,我發現課文這三個故事是有層次的,前二者講述的都是母親通過眼神傳遞給孩子,可以說是言傳的層次;後者則是母親的實際行動,是身教的層次。身教重於言傳,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更大,更深刻。可以分開處理。同時考慮到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這樣的處理能使課堂更充實更從容。再者,也給第二課時留下了進一步學習的餘地。

二、設計意圖

教學目標設定爲: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三次描寫母親眼神的話,感受到母親無聲的囑咐中包含着無微不至的愛。抓住重點句,初步去體會“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的意思。

要達成這個目標有很多途徑,中觸動人心的語言也有多處,就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所以在這兒,我必須舍掉這盛珠子的“玉盤”,而得一條將玉珠連成串的主線。這是第三次在舍與得之間徘徊。

我將“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母親無聲的囑咐。”這個問題做爲主線,開展教學。設計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將這三處描寫母親無聲的囑咐的話找到,讀通順。這一點是立足學生的學習基礎來說:一則,這是將五年級的教材放在四年級使用;二則,學生是上課鈴響之後纔看到教材的,缺少一個預習的過程。

第二層,逐句去讀,說說有什麼發現?結果孩子們讀出了這三句話的相同處:都是寫母親眼神的。此時推一步,說說從哪些詞句中反映出來的,孩子找到了:黑亮的眸子、閃着淚花的眼睛、目光這三個語言點,從而明白了同樣一種事物卻有這麼多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而感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多樣性豐富性。

第三層:讀出感悟,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標點符號改換訓練等。

三、課堂得失

課堂教學永遠是門充滿遺憾的藝術,正因爲此才令人爲之神往、奮鬥不止息。今天的課上,有一點特別遺憾:在體會句2中母親的眼神又囑咐我什麼時,孩子們馬上就聯繫了課文內容來說:媽媽希望我不要以大欺小幹壞事。可見,他們初讀課文是認真的,是有收穫的,已經瞭解了課文的梗概。而他們的老師,我,卻很煞風景地將孩子拉回到句2上來談。其實這個地方完全可以讓孩子們把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拿出來讀,然後再回到句2上去,那樣效果會更好。因爲我自己的應變能力不夠,所以在課堂上產生了與學生之間的拉力。這令我深思。

自己認爲比較好的一個環節是,抓動詞“舉”與“落”,一唱三嘆中語言文字落實到位。

在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母親粗壯的手臂高高舉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卻一點也不疼。這一舉一落之中,母愛的味道呼之欲出。這兩個動詞,體現了一張一弛、一緊一鬆的意境。在朗讀中,孩子領會了兩個動詞的意思後,感受到前半句該念重一些,後半句改唸輕一些,因爲舉起的手是很有力氣的;而落下的手卻是輕柔的。這樣的說法充滿了童趣。此爲一嘆。

在此基礎上拓展寫話,媽媽,我知道……孩子這樣寫道:媽媽是不忍心打我呀,媽媽很是疼愛我的;我錯了,我懂您的心意了,請不要再生氣了……此爲二嘆。

三嘆,將此句的句尾改成“!”或“?”將這一切定格在感嘆號的深刻中,定格在省略號的回味中。

我們說,囑咐無聲,卻聲聲如雷撞擊在兒心上,讓我們咀嚼出母愛的味道;囑咐無聲,聲聲落在文字上,定格在你我心中。

次此上課,在舍與得之間穿行。懷揣着舍與得走過今天,走向明天的思考。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x號選手,我參賽的課題是《鄒忌諷齊王納諫》。首先我來說課: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選自《戰國策齊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根據課標精神及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特點,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的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故事情節,理解鄒忌、齊王兩個人物形象。

3、認識古代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道理以及故事在今天借鑑的現實意義

我們知道,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兩點:一是要讓學生讀起來,誦起來;二是要落實重點字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立爲: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學生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的能力。難點是對故事情節的梳理以及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那麼,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的學習呢?《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與探究。所以,我將主要採用朗讀法進行本課教學。通過範讀、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理解課文內容。另外還將運用到圈點勾畫法、討論法、點撥法、談話法、比較辨析法、情景激勵法等方法來學習本課。

我的教學過程主要有六個步驟:

一是運用古語導入新課。然後設計了兩個小問題,一是說說課文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意思;二是說說《戰國策》的“策”字的意思。這樣高屋建瓴地把學生引領到對課文的解讀中來,也滲透了文學常識的教學。

第二步主要是講成語故事,整體感知文意。當然,首先我要檢查一下同學們課前預習情況,給幾個加點字注音。然後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理解文意,爲講述“門庭若市”的成語故事做準備。在學生講故事之前,我要講一講齊威王的另一個成語故事——一鳴驚人。這既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也爲學生講成語故事做了一個示範。這樣,我通過引導學生講述一個成語故事,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故事情節的任務。

第三步是識記重點文言詞,翻譯重點句子。這是本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我發現課文中“一詞多義”現象特別突出,所以首先引導學生用“比較辨析”的方法,編擬“詞義辨析”練習。還是先做示範,教給學生方法,再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活動。然後我還引導學生辨析了課文中的一組近義詞,體會課文語言準確、表現力強的特點。在學生充分辨析、翻譯的基礎上,我出示一組練習題,檢查同學們對重點詞句的翻譯,並着力強調難點、易錯點。

第四步是精讀課文,品味探究。這也將是本課一個很有分量的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大問題:你認爲課文中哪幾個關鍵字引動着故事情節的發展並表現了人物的特點?這個問題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引領學生深入解讀文本,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交流時間,把自主學習活動推向一個高潮。這一教學環節,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強化理解,也是對故事線索的全面梳理,還將完成對人物形象的準確把握。

第五步是學習課文剪裁巧妙的結構特點,提醒大家寫作時可以借鑑。

第六步是拓展與總結。學生討論從故事中得到的啓發。這樣有助於引導學生把知識與實踐聯繫起來,並且從古典文化中汲取人生的智慧。然後我將讓男女生分段朗讀課文,以讀做結。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那麼黑板也應該是屬於學生的學習陣地。所以,我只需要在黑板上寫出課題,其它地方留給學生編擬“一詞多義”練習。當然,教學中需要強調的內容,或者學生髮言中有價值的東西也應該及時在黑板上展示,以示鼓勵。說課完畢,開始講課: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父愛之舟》是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對兒子的愛的幾個場景,表達父親了對兒子深沉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愛與感激之情。文章語言質樸,感情深沉而濃烈,從小事中發掘偉大的情感,感人至深。

二、說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3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繪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文章的教學重點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教學難點是領悟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體會文中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同時,我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體驗生活中父親的愛。這樣既解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1.根據文本,選擇合適的教法。爲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在三維目標的指引下,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課件和點撥的方法來理解文本。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學、自讀、自悟,以讀促悟,使學生形成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採用充滿感情的語言進行導入。這種方法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

2.對於課文的理解。我首先讓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解決生字詞,然後在此基礎上把握課文的內容。通過讓學生概括主要內容,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我還設置了精讀的環節。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把握重點句子,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來達到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從而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

4.對於課外作業的佈置,我設置了“以小見大寫法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本課的寫法寫一寫現實生活中的父親,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的聯繫和統一。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我對本課的教材是這樣理解的:《絕招》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幾個小夥伴兩次比絕招的事:第一次,主人公小柱子和小夥伴比絕招,沒能取得好成績,感到很羞愧。於是暗下決心要練一種“絕招”,“鎮”住那些小夥伴。後來,在奶奶的啓示下,他認識到絕招是可以練的,終於他下了一番苦功夫練出了一手絕招:那就是速算兩位數乘法。在第二次比絕招時,小夥伴們都對他的絕招讚不絕口,羨慕不已。

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小柱子的形象鮮活欲出,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學生可以從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強,不服輸。因此學生在閱讀時很容易產生共鳴。課文中還蘊含着豐富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要練,就練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用的本領。這是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的一種價值認同,對學生很有啓發,也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

課標倡導閱讀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基於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對教材的理解,基於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爲基點,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我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體會小柱子兩次比絕招的前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和童真童趣。

3、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刻苦求知的願望。

我認爲本課的重點是“體會小柱子兩次比絕招的前後不同,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難點是如何去激發學生刻苦求知的願望。

二、說教法和學法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使得教學思路也越來越清晰了,教法和學法也就明朗了。先說教法:葉聖陶先生說:“略讀知道需要提綱挈領”。我打算在學生自學前,通過核心問題,減少學生自主學習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我儘可能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感受,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並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周圍的生活聯繫起來,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的道理。

朗讀、質疑、討論、評價和想象將成爲本節課的主要學習方法,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在品讀感悟中積累語言、豐富語言並運用語言。

三、說教學設計

緊扣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爲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髮展。我設計了這樣五個步驟的教學流程:

理解題意,激發興趣

初讀課文,梳理脈絡

一賞絕招,走近人物

二賞絕招,感知主題

迴歸整體,昇華內涵

根據以上教學流程,我將詳細展開以下教學:

第一步:理解題意,激發興趣

1、一開始,我直接揭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板書課題,在學生讀題後,我這樣導入:“招”這個字在這裏是本領的意思,那麼,你認爲怎麼樣的本領算得上是“絕招”呢?(根據學生的理解,可能會說:特別的,拿手的,很了不起的,超越別人的等等)

2、只要學生說的在理,我都一一給予肯定。隨後就切入課文:村東頭,大樹下,幾個孩子就在比絕招,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利用剛纔的這一兩分鐘,對“絕招”一詞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理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產生閱讀期待。讓他們帶着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第二步:初讀課文,梳理脈絡

這樣就順利進入第二步驟的學習:初讀課文,梳理脈絡。我請學生翻到64頁,先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再思考交流兩個問題:小夥伴們比了幾次絕招?分別是什麼絕招?

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讀,同時,我可以巡視並針對性指導幾個難讀字詞的讀法。學生帶着問題開始閱讀,很快就能找到文中的答案。在學生彙報交流時,我相機板書:首先是兩次,“第一次” “第二次”,然後相應地將各個小夥伴的絕招名稱板書出示。

【這一步我着力讓學生自讀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在整體感知課文,明理思路後,我帶着學生走近第三步的教學:一賞絕招,走近人物。在欣賞第一次比絕招,我將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與文本對話,體會人物心情,瞭解人物特點。

我先問學生:孩子們,在第一次比絕招中,你覺得誰的絕招最有意思?

[三胖]

1、學生們可能會說三胖的絕招最有意思。這時,我相機出示三胖的句子,這段文字確實挺有意思,我先叫一兩個學生讀一讀:三胖挺着大肚子,說:“咱們看誰一口氣憋的時間最長!”結果一個個先後都憋了氣,唯獨他,鼓着腮幫子,蹬着眼珠子,憋的時間比別人長兩倍。

2、學生讀完後,氣氛一定活躍起來了,我順勢讓學生想一想:要是讓你來演三胖的絕招,你覺得哪些詞語一定要演到位纔夠有意思。學生肯定能說出:挺、鼓、瞪、憋,在學生指出的同時,帶着學生一起在座位上連起來演一演,再挑一兩個特別生動的學生進行上臺展示。

3、在學生讀、想、演、看等體驗後,對三胖的絕招有了深刻的體驗,我再引讀:真是絕招,讓我們記住三胖的這個絕招,再來讀一讀。這樣一來,學生的

[二福]

讀完後,我這樣過渡:三胖的絕招可真有意思啊,我們來看看二福的絕招又是什麼?我出示文中描寫二福的句子:二福曾經練過武術,他站起來,剛來一個空翻,夥伴們就禁不住叫起好來。

1、我先讓學生齊讀這句話,然後問道:孩子們,你們看過空翻嗎?在哪裏看過,誰來介紹一下。

2、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我出示視頻的空翻動作。接着請學生藉助文中插圖和剛纔的視頻,具體地說一說二福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學生可能會說到類似於:二福信心百倍地說:“看我的!”只見二福拍了拍雙手,緊握拳頭,兩腳一蹬,身子凌空而起,隨即又穩穩地落地。當然,學生言語上可能沒有這麼緊湊精簡,還需要老師做指導。

通過看空翻和說空翻,學生領悟到了二福的本領。

[小柱子]

三胖和二福的絕招學習後,我直接導入:這回該輪到課文作者小柱子了,小柱子在露絕招的時候,遇到了什麼事?

1、請大家讀讀課文第四段,體會小柱子當時的心情。

2、在學生自由朗讀後,我引導交流:你體會到了小柱子怎麼樣的心情?

學生可能會說:垂頭喪氣、沮喪、灰心喪氣等詞語。我在學生說的時候指導讀好句子:小柱子覺得自己太丟人了,低下頭撒開腿跑了。

3、學生體會朗讀後,我順勢接話:“小柱子回到了家,心理在想什麼?”

相信學生在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後,會想到小柱子肯定不服輸,在暗想決定,一定要練出絕招。

【在這一步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主體反應,多元解讀文本,搭建起學生語言對話的橋樑,讓學生真真切切地走進人物,並引導學生初步體會小柱子是個不服輸的孩子。爲第四步教學架橋鋪路】

第四步:二賞絕招,感知主題

通過剛纔的鋪設,第四步的教學就水到渠成了。我先導入:小柱子有沒有練好一手絕招呢,我們去看看他們第二次的比試。

1、我先指名學生讀課文13-15段,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小柱子的絕招怎麼樣?

2、在學生讀完後,學生都心知肚明瞭,不難流露出對小柱子這一絕招的誇讚。我出示文中速算:99×76=7524,我們也來算算他到底對不對,老師計時,看看誰算得最快。

3、在學生競相驗算得出結果後,我將學生計算的時間和小柱子的“不假思索”和“脫口而出”進行對比,相信學生的羨慕之情也會油然而生,而小柱子這時候的心情也是不言而喻,學生已然體會到了這些,我就不再進行指導體會了。

4、接下來我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孩子們,小柱子的進步怎麼這麼大呢?想象一下,他是怎樣練習速算這一絕招的呢?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後進行交流對話。

【這一步的教學將目光關注到小柱子上,通過“聯繫學生生活體驗”,把靜止的文本變成充滿情趣的立體生活畫面,既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作者的絕招,又有效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第五步:迴歸整體,昇華內涵

下面,我說說最後一個教學步驟:迴歸整體,昇華內涵。我先這樣導入:孩子們,第一次比絕招給小柱子帶來恥辱,而第二次卻給他帶來了快樂。誰來幫小柱子總結一下練絕招的祕訣?

我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堅持、青學苦練、刻苦等詞語。

最後老師總結激勵:沒錯,大家說得都很對,有句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或者說“天下無難事,是怕有心人。”這些都告訴我們生活中,只要肯刻苦練習,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絕招,老師也很期待你們的絕招!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的準備部分。

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論指出:全面發展的特徵是個人的、自由的,充分的發展,也就是說全面發展是個體的發展,而不是個別的發展,是認識、情意、審美、社會關係等領域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後,不要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語文課堂的框框裏,不要讓教室的四堵牆壁把他們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爲世界的奧祕中包含着思維和創造取之不竭的源泉。”美國心理學家加納德的多元智能理論也認爲人至少具有八種以上智能,我們應該幫助學生髮現他自身各方面的才能,提高他們其中幾方面的智力強項。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這些理論,它藉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據此,綜合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綜合性原則。

(2)實踐性原則。

(3)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原則。今天,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組安排的一種學習形式。“遨遊漢字王國”是由“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個板塊組成。“有趣的漢字”分別從字謎、有趣的諧音、漢字小笑話、漢字的起源等方面揭示了漢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我愛你,漢字”分別從漢字的演變、錯別字的危害、漢字的書法藝術、漢字的魅力等方面,讓學生了解中華漢字的燦爛文化。

2、教學目標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標對學生綜合實踐性學習活動重視的具體體現。它相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通過本組的學習,學生可以瞭解到漢字歷史的悠久,知道漢字記錄並承載着中華的文明;同時還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漢字在今天同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明白漢語如今在世界上影響的逐步擴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根據本組教學的要求,結合實踐活動的特點,聯繫學生的實際,我在摸索中制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a、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音美、形美、意美。b、激發起學生探究漢字的慾望。c、讓學生能根據興趣愛好科學合理分組、分工,並能順利開展活動。

3、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奇、趣、美,激發起學生的探知慾。

4、教學難點:讓學生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有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究它的慾望。

二、說學情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長,對於知識的追求也與日俱增。五年級學生可以很完整地畫完一張畫,有些機靈的學生可以按照大人的意圖出色地完成一件事,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現實生活。但是五年級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有時受特殊因素影響會過於現實化,缺乏天真活潑、敢想敢幹的創造性心理。

三、說教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爲我們構建以學習者爲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前所未有的條件,因此,現代教育越來越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認爲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建構主義認爲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設計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1)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能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2)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3)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

四、說學法

新課改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本課學習中我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爲這樣能逐步改變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和書本爲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到豐富、生動的實踐活動中去,經歷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情,明確任務

導: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進行又一個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請看大頻幕(板書)。

1、運用多媒體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燦爛文明”中文字的精彩表演,教師誦讀《贊漢字》——中華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連綴成句,頓挫抑揚。書法字體,各具特長。篆書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正楷端莊。狂草奔放,鳳舞龍翔。對聯形式,漢字獨創。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志,又供觀賞。

預設時間: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燦爛文明”中文字的精彩表演視頻作爲背景,這段視頻在20xx年的那一刻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我試圖以此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同時,有形有聲帶學生走進美輪美奐的漢字世界,讓學生初步體驗漢字的美與奇妙。

2、用頭腦風暴的形式說出自己聽、觀後感受。

預設時間:2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漢字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個性得以張揚,大膽快速釋放自己的情懷。

3、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本的閱讀材料與活動建議,看看可以研究漢字哪些問題?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你想查閱哪些方面的.資料?

預設時間:10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

4、請同學們參考下表,並結合自己剛纔的思考與興趣,明確自己想要探究的內容。附

探究主題

研究內容

漢字之史

漢字的起源、漢字字體的演變、漢字演變的規律

漢字之奇

漢字特點、漢字的功能作用、漢字造字法

漢字之趣

字謎 、對聯 、漢字故事趣聞、漢字諧音、漢字笑話 、詩文

漢字之美

書法、篆刻、音樂、繪畫

漢字之情

中國人贊漢字、外國人贊漢字

漢字之尊

漢字的未來、校園裏的錯別字、街頭錯別字

預設時間:3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遨遊漢字王國”分爲“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大板塊,我把這兩大板塊融入到漢字之史、漢字之奇、漢字之趣、漢字之美、漢字之情、漢字之尊六大探究主題內落實。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大綜合性學習,對於研究內容比較陌生,很容易將研究內容定得過大,這時出示參考表格,旨在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內容。表格的出示是在學生的討論基礎之上進行引導,而非強制的灌輸。(板書)

5、教師展示部分研究內容。

預設時間: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1)漢字的史、奇、趣、美、情、尊並不是單一的,有時它們是互相穿插,相互滲透,綜合體現的,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活動方法及成果展示的方式。(2)用課件形式展示成果,將學生各種學科知識融爲一體,同時也順應了現代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二)確定目標、歸組分工

1、成立小組、確定活動內容。

同學們按想要研究的內容自願組合成學習小組,每組8人左右,選出組長以及記錄員等。

2、制定活動計劃

小組討論制定課題探究計劃,明確分工。計劃應包含下列內容:組長、組員、活動時間、地點、內容、過程、分工、成果展示方法等。

預設時間:10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

(1)充分尊重學生個體,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學生分組利於活動順利開展。

(2)人體有個性差異,學生有優、良、中、差,不同的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也應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充分體現了分層教學理念。也體現了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模式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特點。

(三)開展活動要求

1、小組成員間互相尊重,團結協作,共同探究。

2、用課件精彩展示,要求有內容,有感悟,有小結,有組內人員分工情況說明等。

預設時間:2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學生這隻風箏飛得再高,但這根主線始終攥在老師手中,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個性要張揚,但順應大衆潮流的思想不能丟。

(四)鼓勵、小結

師:“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學習潛力將在這裏得到充分的發揮。只要我們聯繫實際,因地制宜,周密考慮,放手活動,相信綜合性學習過後,你們的語文素養會得到多方面的很大提高。請相信自己,並對自己說:我能行!(板書)

預設時間:2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五年級學生有時受特殊因素影響,會過於現時化,缺乏天真活潑、敢想敢幹的創造性心理。發現孩子過於務實的表現時,家長與老師應多給予鼓勵。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它以簡潔、明瞭的特徵,能讓學習者一目瞭然。

綜合性學習

遨遊漢字王國

史、奇、趣、美、情、尊

我能行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有趣的馬夾袋》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一個生成活動。一日,我發現班上兩名調皮的男孩在你追我趕,一名幼兒將娃娃家中買菜的馬夾袋紮成一個氣球系在身上跑,另一名幼兒在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紙袋,在孩子們的豐富想象和巧手製作之下,變成了有趣的遊戲道具。

《綱要》中曾指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我便決定利用孩子們這次用馬甲袋當氣球玩的偶發事件,組織一次“有趣的馬夾袋”活動,讓孩子樂意嘗試馬夾袋的多種玩法,發展他們跑、跳、投等動作和萌發運動遊戲的規則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啓蒙性的,可以相對的,各個領域的內容又可以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1、樂意嘗試馬夾袋的多種玩法,發展跑、跳、投等動作。

2、萌發運動遊戲的規則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重點,難點

1、幼兒年齡較小,運動遊戲的規則的遵守方面不是很好,所以,我把這作爲本教學活動的難點。

2、中班孩子揮臂上肢動作能力還比較差,要訓練上肢力量和手腕的協調性,這是本活動的重點。

四、教學準備

首先,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本次活動準備的材料較爲簡單,是生活中易於收集的馬夾袋,輔助材料則是提供了廢舊報紙,兩種平日生活中經常看見的材料引發幼兒無限的想象,看似簡單的材料能玩出不簡單的玩法,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除了馬夾袋和報紙,我還藉助幼兒園現有的大型器械”滑滑梯“,在發現尋找馬夾袋時發展幼兒攀爬的動作技能。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種感知通道,比只開一個感知通道更能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談話引導法,示範法等。

①談話引導法將單一,回憶式的提問改成多樣性,啓發性,開放式的提問,既能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②示範法給幼兒正確,直觀的感觸,容易在幼兒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幼兒的學法:

(1)自主探索法

(2)觀察法

(3)遊戲法

五、說過程

第一個環節:通過熱身運動,拉開本次運動的序幕。

第二個環節:發現尋找馬夾袋,利用大型器械”滑滑梯“,讓幼兒在找尋馬夾袋的過程中發展攀爬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神奇的馬夾袋本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之處。它又分爲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爲:自由玩馬夾袋。教師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與馬夾袋充分互動,並沒有介入其中,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觀察着幼兒的不同玩法,之後的集中交流,促動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幼兒從同伴的交流分享中得到了啓發。第二環節爲製作泡泡、玩跑跑。此環節是在第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孩子們用馬夾袋製作泡泡,探索泡泡的玩法。第三環節:集體遊戲”看誰投得遠“,這是本活動的重點所在。教師出示了輔助材料”廢舊報紙“,引發幼兒思考:馬夾袋和報紙飯放在一起怎麼玩?幼兒想到了將報紙團成球放進馬夾袋可以做成”流星球“。在製作”流星球“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做一個硬硬的、重重的球。爲接下去投擲做好鋪墊。在集體遊戲”看誰扔得遠“,通過自由練習、分組、集體比賽,鍛鍊了幼兒投擲的動作技能。也完成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四個環節:整理、放鬆。通過整理活動,讓孩子們在高強度的運動之後,有所放鬆。

整個活動可以看到孩子們對馬夾袋的玩法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只是,在集體遊戲的時候,孩子們都很想分辨出誰投擲的更遠些,可是,因爲人數較多,風較大,孩子們都分辨不出是誰的球,教師可以在競賽這個環節開始時,給每位幼兒一個小標示,這樣就能輕鬆解決這個難題了。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內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着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方法,讚美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緻,第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段文字語言精確,說明方法多樣。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說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埃及金字塔瞭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所以,我的教學重點是:用讀、議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對話,我的教學難點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說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經歷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去咀嚼文本的精華,在師生對話中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回憶詞語、聽寫的形式,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同時用所寫的詞語概述課文內容,回顧上節課所學。

  二、話題導讀

1、由話題:金字塔是什麼?展開交流,實現師生對話。教師適時板書,激發學生說的意識。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重點品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三、探究意義

1、默讀課文,要求:勾畫出說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的句子。

繼續培養默讀能力,勾畫出重點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培養合作、表達能力。

3、集體交流

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

  四、鞏固拓展

1、回答相關題目。

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是訓練快速答題的能力。

2、書面練習:你想對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們說些什麼?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五、作業

運用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介紹生活中的一處景物。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上午好!我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在這裏展示我的教學設計。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等七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以“異國風情”爲專題,目的是讓學生從全人類的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並受到審美情趣的陶冶。本文作者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選編本文的意圖有三:一是讓學生了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二是積累優美語言,三是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教育。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文時,即將結束小學五年級的學習,在本學期所注重培養的閱讀能力方面,已經初步具備了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理解詞句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揣摩文章的表達意圖。但是仍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閱讀情感、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採取朗讀、默讀、瀏覽、配樂讀等多種閱讀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感悟,培養語感,並受到審美情趣的陶冶。同時,貫徹創設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四、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奼紫嫣紅”等詞語,並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文中優美語言;

3、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奇麗的景色。

教學重點: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景色的特點,積累文中優美語言。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五、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這篇文章精美雋永,但較爲淺顯簡明,五年級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我主要採用“朗讀、默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質疑研讀課文、重點讀議結合”,並輔助採用“圖文結合法、情境渲染法”。

2、說學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用“自主質疑—以疑促讀—讀議交流”的方法來學習,即課前收集資料,增進對季羨林和德國的瞭解,然後自主質疑,以疑促讀,做到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讀議交流。

六、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和準備,我計劃按照如下思路來開展本課時的教學。

(一)回顧舊知,質疑文題

由上學期學過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課引出作者季羨林先生,順勢簡介作者及留學經歷,因而引出課題。

接着引導學生針對題目質疑:“自己種的花爲什麼要給別人看?德國人怎樣種花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花?……”等等。這個質疑環節的設置,旨在引起閱讀期待,“以學定教”“以疑促學”,讓學生由“冷”變“熱”,帶着問題主動探究。正如美國教育家哈曼所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慾望的教學,就如同錘打着一塊冰冷的生鐵。”

(二)檢測預習,掃清障礙

1、在這一環節,我由字——詞——文,層層推進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掃清閱讀障礙。

2、首先我出示生字,先指名讀並組詞,然後讓學生齊讀,教師強調多音字、易錯字,在學生練寫後,讓學生提出難寫字,如“脊”和“嫣”,我在黑板上示範,教給學生如何把字寫漂亮。

3、在學生會準確讀寫生字的基礎上,我出示詞語“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頗、耐人尋味、莞爾一笑”,採取指名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正確讀出這些詞語。

4、在學生字詞全部掌握的情況下,檢測讀文情況,以及對部分詞語的理解,對於提出的難懂詞語,採取兵教兵,對解決不了的放在理解課文時處理。

(三)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基礎上,讓學生快速地瀏覽課文,並思考:季羨林先生幾次去德國?哪句話概括地寫出了季老先生對德國的印象?

引導學生捕捉重點句——“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並引導學生抓住兩個關鍵詞“奇麗”和“奇特”及標點符號來感情讀,讀出感嘆之情。在感情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奇麗”和“美麗”的不同。

(四) 細讀課文,感受景色的奇麗

有位哲人說過:“埋頭思考”遠勝過一千句誇誇其談。”

這一環節以“尋找奇麗——感悟奇麗”爲貫穿課堂學習活動的線索,請學生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藉助自學提示自主探究,研讀品悟。

爲了突破教學重點,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

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在學生充分的自學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景色的美麗?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大屏幕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擡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抓住關鍵詞“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花的海洋”“山陰道”來感受景色的美麗,抓住“任何”“家家戶戶”來感受景色的奇特。在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時,我結合“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圖片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然後引導學生想象“可能都有哪些花?可能有哪些顏色的花”從而體會到花的多和美,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花團錦簇”側重於花的樣子和形態,“奼紫嫣紅”側重於花的顏色。採取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讀等形式讓學生體會花的多和美。在學生體會到花既多又美后,自然體會到這就是一個“花的海洋”,然後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描述這美麗的景色,從而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也爲下面寫話作了鋪墊。

注重朗讀,內化情感。

這堂課,我抓住重點句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騰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品讀,在品詞品句的基礎上進行多次地、反覆地、有層次地讀,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出意境。

在學習“景色奇麗”這部分講解幾個重點詞語時,我問:你能不能讀出花的美、多?(讀好這些詞、讀好這句話。)學生藉助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朗讀課文;在教師簡介“山陰道”一詞後,緊接着又提出要求:這麼美麗的德國大街你想不想去看一看?接着,學生閉眼我配樂解讀。在輕柔的音樂中,通過讀、想象完全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的朗讀上升了一個高度,同時也爲下文的展開想象、隨文練筆作一個示範和鋪墊。

展開想象,隨文練筆。

我在教學中靈活採用“欣賞畫面入境,品讀想象中生情,深讀積累中拓展”等教學方法,盡力引導學生去想象場面情景,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去寫。引導學生想象時,因爲已經有了前面老師的榜樣示範作用,學生再寫就容易多了。學生寫好後,伴着音樂,叫2-3名學生說自己寫的話。最後兩次引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德國奇麗的景色。在感受景色的奇特時,採取教師引讀的方法感受“任何一條街”和“家家戶戶”,並結合美麗的街景圖片感受景色的奇。

當堂背誦,積累語言。

在帶着學生親自體味了這奇麗的景色之後,學生的內心已經鋪墊起足夠的情感,在這個基礎上背誦第三自然段,既達到了積累語言的目的,又爲下面的“小導遊”作鋪墊。

小小導遊,總結鞏固。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整體的理解後,讓學生寫導遊詞,介紹德國奇麗的景色,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鞏固背誦的文字,所以不要求學生寫得多優美,只要能複述文本即可。這既是對本課教學的總結,也爲下一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七、板書設計

這節課我設計的板書由主板書與副板書兩部分組成。主板書只有本節課教學始終圍繞的一句話“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副板書是兩個難寫的字。整個板書設計以簡潔明快,突出重點爲設計理念。大致如下: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 脊 嫣

奇特的民族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設計。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說課稿 篇9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外國詩兩首》,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版塊對本課的教學進列說明。

  第一版塊: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外國詩兩首》編排在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共有5篇課文,分別是《沁園春雪》、《雨說》、《星星變奏曲》、《外國詩兩首》和《桂林山水歌》,所選的都是詩歌,都是由尋常的事物激起心靈之聲,語言優美且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前兩課是講讀課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品味文中的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後三課是自讀課,在前兩課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賞析課文,掌握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意象之間的關係。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中的天然美景,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煉、優美的詩歌語言。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我把本課學習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識記積累生字詞,掌握作家作品常識。

能力目標:分析兩首寫景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欣賞和熱愛大天然,培養生活的情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會學生本人賞析文章,尤爲重要,我把文章的重點定爲兩點: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欣賞文章。2、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詩歌的主旨和感情。但是由於學生知識結構等的欠缺,爲此,我把有感情的朗讀以及把握意象、感悟詩歌內涵作爲本文的難點。

  第二版塊:說教法

教讀課文,重在引導學生揣摩語句,感受形象,通過聯想和想象進入詩的意境。教師只須作適當的點撥,爲學生創設充分的體悟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另外就詩歌的題材看,課文的兩首詩都是田園詩,可以從田園詩的角度,對比閱讀兩首詩,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基於以上分析,我採用下列方法,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1誦讀感悟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採取多種形式,有層次、有梯度地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

2聯想想象法;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像,解讀意象,促進朗讀的提升;

3比較閱讀法運用同題材詩的擴展閱讀,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鑑賞能力。

4探究學習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還預備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加大課堂的容量,以便促進學生的理解。

  第三版塊:說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據此,我預備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朗讀體會,聯想想像,記憶背誦。

  第四版塊: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導入:面對大天然,詩人總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極爲平常的昆蟲的叫聲,在詩人的筆下也會變得情味濃郁,富有內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詩人的筆下也能變得美麗而熠熠生輝。今天,讓我們走進英國詩人濟慈的《蟈蟈與蛐蛐》和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夜》,去傾聽他們用身心和天然熔鑄而成的美的讚歌。

第二步,研讀賞析《蟈蟈與蛐蛐》

1、作者簡介(各學習小組交流在圖書館、網絡、材料室等收集到的有關濟慈的材料,整理後推舉出各組發言人)。

作者簡介:濟慈,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最有才氣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維多利來時代詩人、唯美派詩人、“意象派”詩人都受到他的影響。

2、字詞積累(各學習小組組內交流補充,互相抽寫2——3個詞語,而後進列小組對抗)

此處完成知識目標

3、教師範讀,學生閉目聆聽,展開想象,用“我感受到”的句式講述聽讀之後的感受。

此處設計,在於讓學生抓住詩中的意象,想象詩中的畫面,進入詩歌意境。

4、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把握主旨。

進列朗讀感知,提出朗讀應思考的問題:在朗讀過程中,你在詩歌的情感表達上發現了什麼?交流句式爲:我發現了。或文中“藉助的意象,表達了的情感”。

此設計,便於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讓學生感受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全詩的主旨:這是一首大天然的頌歌,作者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讚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歌頌大天然美好如詩,永遠歌聲不斷,永遠充滿生機。

5、學生齊讀,生生點評,進而有感情的朗誦。

注意處理朗讀語調,注意語氣和輕重音的正確掌握,掌握讀詩的方法。

6、合作探究,賞析文章。

(1)各學習小組採用“朗讀詩歌提出見解或困惑”的方式展示本組朗讀能力,提出本組理解意見或困惑。

(2)學生自由發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