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語文說課稿範文合集八篇大綱

關於語文說課稿範文合集八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語文說課稿範文合集八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藉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第一課時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會寫“河”1個字。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瞭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有關動物尾巴特點的資料。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三爲主”原則,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爲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手段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原則。

4、課內外聯繫原則。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

上課開始,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麼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隻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17小壁虎借尾巴齊讀課題。)接着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會說:“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她像誰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嗎?”(有質疑的課堂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意識,也爲學習課文理清了思路。)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指導寫字。

讀課文前引導學生髮現這篇課文與前面的課文有所不同,那就是沒有拼音了,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可以問同學或老師,還可以結合圖畫或句子認識生字。(這樣做向學生滲透了學習的方法。)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提出要求: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的、盲目的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識本課的生字

A、首先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每個生字。

B、再由課件出示去掉拼音讀。

(認識生字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指名讀、同桌互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等。)

C、最後做識字遊戲,指名喊開始,字會不斷的變化,然後喊停,停到哪個字就要讀準哪個字,並組一個詞。(這樣設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並對生字進行了複習和鞏固。)

(4)指導書寫“河”字。課件出示“河”引導觀察,如何寫好它。師範寫,學生臨寫並評價。

(二)先扶後放,逐層精讀。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課件出示圖和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更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後,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由於抓學法來學習,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

學程序,這種設計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爲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讀句子。小壁虎爬到哪裏?看見什麼?通過讀與說,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着尾巴在河裏游來游去。

B、學習第3、4句。讀句子。小壁虎是怎麼說的,小魚是怎麼答的。學生很快就找到句子了,學生分角色讀對話。如果小壁虎這麼說:“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這麼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把書上的“對話”和這個“對話”比較一下,體會不同。

(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小魚也不是蠻不講理,她也是實在沒辦法,很爲難,並適時指導學生做到與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較好地受到教育教學效果,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原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C、思考:小魚爲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是因爲小魚要用尾巴撥水。此時相機板書:撥水

總結學法: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麼;再學習小壁虎怎麼說,小魚怎麼答;最後想想:爲什麼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

(這樣的總結,既對小學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經過起強化作用,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2)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引讀本節,幫助學生理順序。

B、指導朗讀。

C、討論老黃牛爲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爲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於。此時板書:趕蠅子

(3)放手自學第五自然段。

A、讓學生自讀這個自然段,找出第一、二句寫什麼,第三、四句寫什麼。

B、討論:燕子爲什麼不能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爲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此時板書:掌握方向

(三、四、五自然段採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於輕鬆、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藉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

(1)借不到尾巴的小壁虎心裏很難過,指導讀第自然段。

(2)齊讀第七自然段,讀後討論:你知道了什麼?(小壁虎有長出一條新尾巴了)從這裏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麼特點嗎?(可以再生)板書:再生。(在朗讀理解的基礎上突破了難點。)

3、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麼用?,讓學生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

(這個環節體現了課內外聯繫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語文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天窗》,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天窗》是文學大師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爲題材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寫了一個小孩子藉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觀看屋子外面的世界,並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祕的嚮往與追求,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內容通俗易懂,文筆生動而流暢,情感舒緩而真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根據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籍”,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

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二、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品詞品讀法和想象描述法。

1、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寫作訓練。

三、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1、先出示茅盾的照片,然後提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誰能談談你對他的瞭解?(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髮言完畢後,我將茅盾的資料簡單歸納整理,然後引出課題,讀題後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質疑,帶着疑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時能目標清晰)

環節2自主閱讀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一句話描述讀過課文後,與你初遇的天窗的印象。理清文章脈絡後,我再根據學生髮言,板書課文主要內容。(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朗讀和概括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環節,我將按以下幾個步驟來教學。

1、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天窗帶給孩子們慰藉。

2、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並朗讀。

3、仿寫練習。(出示課件)

()的時候,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你想象到();你想象到(),你想象到()。

第一、第二步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4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有了前幾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逐漸深入,在此基礎上,引入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學習。

1、自由讀第8、9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2、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的意思。

3、描繪自己心目中的“天窗”

這個環節既是對課文前幾自然段學習的回顧與檢驗,也是在解決課文的教學難點。有了上一個環節的仿寫練習後,學生對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已經有了比較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天窗,學生就能有一些個性化的發言了。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天窗

你是下雨時看風景的地方

你是給人豐富想像的小小空間

你是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

你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啊!天窗

你是……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語文說課稿 篇3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濃縮語詞,把課文讀薄

一度濃縮,把課文讀成幾個句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看老師寫課題。(師一筆一畫地板書:姥姥的剪紙,字跡端莊秀美。)

師: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語就一個字——姥,叫起來很親切。我們一起學着笑源,來叫一聲,姥姥。

生:(齊)姥姥。

師(微笑地示意一學生):你來叫聲,注意兒化。

生:姥姥。

師:你再來叫,就叫一個字。

生:姥。

師:好聽!挺親切的。同學們,笑源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

師:課文預習過了嗎?讀了幾遍?(學生回答略。)現在請大家在課堂上再讀一遍課文,這篇課文生字新詞比較多,特別還有幾個多音字,要力爭把它們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思考:圍繞着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嗎?好的,放開聲音,按自己的節奏讀,開始。(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我發現有的同學讀着讀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來,看來,你們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好,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詞學得怎樣?請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兩組詞語,左邊一組:嘖嘖讚歎、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右邊一組: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師:屏幕上有兩組詞語,左邊一組,右邊一組,大家一組一組地自己先讀讀。(學生自由讀。)

師:來,誰來讀左邊的這組詞語?

生:嘖嘖讚歎、刷刷刷刷、悅耳至極、清清爽爽。

師:讀得不錯。我們來看這組詞語,先看第二個詞語,“刷刷”一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兩次,老師把它們放在了一起,課文中指什麼發出的聲音?

生:剪刀剪紙時候發出的聲音。

師:這種聲音你聽過嗎?感覺怎樣?

生:聽到過。感覺很輕快,很短促,很好聽的。

師:是啊,這聲音帶給人的感覺是輕快的,短促的。那麼,這個詞語應該怎麼讀?你來試一下,行嗎?

生(輕快地):“刷刷刷刷”。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是聲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悅耳至極,誰來讀這個詞語?

生:悅耳至極。

師:大家請注意這個“悅”,爲什麼用豎心旁呢?

生:跟“心”有關。是說這聲音傳到耳朵裏,心裏覺得很舒服。

生:這美妙的聲音讓人聽來覺得無比得愉悅、快樂。

師:看來這種短促、輕快的聲音一直鑽到了作者的心裏去了。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是聲音在作者聽來還是——清清爽爽的,你來讀這個詞語。

生:生:清清爽爽。

師:師:清清爽爽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我感覺清清爽爽的聲音傳入耳朵,讓人覺得無比純淨,沒有一點雜音。

生:清清爽爽是聽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覺。

師:“爽”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請看屏幕。(點擊課件,呈現“爽”的三種解釋: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你認爲清清爽爽的“爽”應該選擇哪一種?

生:我覺得應該是第一種,是明朗、清亮的意思。

師:是的,清清爽爽的聲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們還要會寫這個字,拿起筆來,在課文後面的空白處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個“爽”字:注意筆順,先寫一橫,再寫中間的四個小叉,多像抱得很攏的四個小孩,最後寫人,一撇,一捺,要舒展開來,要不然,四個小孩待在裏面就不“爽”了!(學生隨老師寫一“爽”字。)

師:這種“刷刷刷刷”的聲音還引來了鄉親們的——嘖嘖讚歎,“嘖嘖”一詞是從口語中而來。(教師模仿口語中“嘖嘖”的聲音。)誰也來模仿一下?

生:(一學生模仿口語中“嘖嘖”的聲音。)

師:你再來讀讀這個詞語。

生:嘖嘖讚歎。

師:右邊還有四個詞語,誰來讀?

生: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師:這裏有兩個多音字,“左鄰右舍”的“舍”是個多音字,這裏讀shè。“擇菜”的“擇”也是個多音字,讀成zhái。大家跟老師讀:左鄰右舍、擇菜薅草。

生:(齊)左鄰右舍、擇菜薅草。

師:你幫助媽媽擇過菜嗎?

生:擇過。有時媽媽買菜回來,如果有空,我就會幫助擇菜葉。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麼回事?

師:“薅草”就是用鋤頭薅去莊稼地裏的雜草,是這樣一個動作。(教師模仿“薅”的動作,學生競相模仿。)

師:課文中還寫到了姥姥乾的哪些活兒?

生:洗衣服、納鞋底、淘米、餵豬……

師:後邊的兩個詞語,其實是姥姥的兩幅剪紙作品,是嗎?

生:(齊)是的。

師:一幅叫——生:(齊)“喜鵲登枝”。

師:還有一幅叫——生:(齊)“牛馱小兔”。

師:“馱”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點。

師:是啊,千萬不要畫蛇添足。來,我們來齊讀第二組詞語。

生:(齊)左鄰右舍、擇菜薅草、喜鵲登枝、牛馱小兔。

師:看來,同學們詞語學得不錯,現在請你選擇這兩組詞語當中的一個或幾個,聯繫課文內容說說:圍繞着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請大家先準備一下,自己在心裏想一想。

(學生靜默思考片刻後。)

生1:圍繞着剪紙,作者回憶了他“刁難”姥姥,矇住姥姥的眼睛讓她剪“喜鵲登枝”的窗花的往事。

師:哈哈,當時的我是個小調皮蛋。

生2:圍繞着剪紙,作者回憶了姥姥給我剪“牛馱小兔”的窗花的往事。

師:是呀,關於牛和小兔主題的窗花,姥姥可不止給我剪一張“牛馱小兔”呢!

生3:作者還回憶了姥姥剪紙時剪刀發出的刷刷聲和鄉親們的嘖嘖讚歎聲。

師:是呀,那聲音在作者心目中是如此得清清爽爽、悅耳至極!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讀着讀着,就把長長的一篇課文讀成了幾句話或者說是幾個畫面,我們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畫面,看到了姥姥幹活兒的畫面,看到了作者“刁難”姥姥的畫面,還聽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

二度濃縮,把課文讀成一個詞語

師: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令作者魂牽夢縈、欲罷不能,請再次快速地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的哪那一句話最能夠表達作者的這種魂牽夢縈、欲罷不能的感覺?

生:“事實上,我不管走多遠,走多久,夢中總不時映現家鄉的窗花和村路兩側的四季田野。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師:就是這句話,我們一起來讀讀。(大屏幕出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

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着作者的心絃;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一、學習目標

a.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2個偏旁“亠、攵”。

b.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個同學們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d.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和寫字

三、教具準備

遠程教育資源、生字卡片

四、課時劃分:一課時或兩個課時

  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但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基於這一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方法。

1、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良好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蹟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興趣不濃,因此,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非是生來就有的。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課文在時間上跨度大,而一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即使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後,感情仍很淡漠,運用了遠程教育資源教學能夠使聲畫並存,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於學生的感官。通過聽覺、視覺的協作作用,打開學生的思路,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遠程教育爲載體,創設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遠程教育的資源中,如互動探索和課外拓展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由於是農村小學,條件不好,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手頭上可供使用的教育資源都遠遠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發展對教育的需要,教學設備也跟不上,現在有了遠程教育資源就拉近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距離。對於小學語文來說,僅靠一本教課書是不可能讓學生學好語文的,只有利用現代媒體做幫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揮他們的潛能。

  說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思等幾個環節中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1、觀察交流、激發興趣、情景導入

爲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靜夜,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在上新課前一晚,佈置學生去觀察夜晚的天空,然後上課時把自己觀察到夜空的內容和感受,說給同學聽,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後引入新課:靜夜思。

課題引入後,給學生解釋下課題,讓學生思考一下,詩人是在什麼時候思念,又思念些什麼?提問後,把遠程教育碟片切到《靜夜思》這課,讓學生欣賞課文。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我設計這一環節,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去發現這課的生字,並在這環節中,要求學生利用拼音幫助自己讀準每個字,尤其是一些後鼻音,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欣賞完課文後,把整首古詩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把字的音讀準,並在讀的過程中,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指名朗讀,評議,注意讀準後鼻音,如:靜,牀,光,望,鄉,明,霜,上等。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帶領學生認讀生字的字音。請音讀的準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讀後,給學生一、兩分鐘的時間讀記生字。然後再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記字的方法,如:“夜”——亠,認識“亠”。“故”——“古”“攵”,認識“攵”。

“牀”——“廣”“木”,認識“廣”等等。

交流後,爲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把遠程教育資源切換到識字的畫面,把生字逐個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複習生字。先讓學生自己讀和組詞,讀後讓其他學生來評價,看他念的對不對,再在生字前顯示出正確的拼讀音節,全班一起念一遍,讀的不準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個別學生的讀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現“靜” 字,先讓學生拼讀,再顯示“靜”的讀音“jing”和詞組“寂靜”,“夜”——“ye”和“夜晚,黑夜”等,以供學生學習。

3、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爲了讓學生能跨越這道悠遠的時間長河,去體會這首古詩,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在生字複習後,讓學生自讀古詩,互相交流,都讀懂了哪些詞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麼時候見過“霜”,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等。學生表演後,在自由練習朗誦,練習背誦。在背誦是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如:學生個別背,全班背和分組背等。在背誦時,如有不記得的地方,可以引背前兩個字,再讓學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詩的背誦。還是不會背的同學,要求他們回家後要多朗誦,記住課文。

4、趣味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這一環節是爲了學生能掌握並正確書寫本課所要求會寫的4個簡單的漢字的筆畫順序。把這課的遠程教育資源切到寫字畫面,先讓學生仔細的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認清“目,耳,頭,米”這四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書寫要注意漢字的高度,不要超出田字格。先讓學生看一邊生字的書寫筆畫順序,再把自己的右手舉高,跟着遠程教育資源在空中書寫,練個一、兩邊後,讓學生拿出本子書寫生字,在書寫時要告訴學生注意“耳”是上橫短,下橫長的,寫“頭”和“米”字是要注意最後的兩筆是“丿”和“乀”或“丶”,這兩筆是相呼應的,要把“丶”寫得上尖下圓。學生在書寫是要隨時提醒他們要注意坐姿與執筆的姿勢要正確。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黔之驢>>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過描寫老虎懼驢、識驢、吃驢、淋漓盡致地刻畫出老虎和驢子的性格特點、警示人們不要被藐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獲得勝利、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裏理解文言文、

2、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背誦並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對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的方法、

(3)情感目標:理解本文老虎懼驢、識驢、吃驢的過程和本文啓發人們應該認識事物本質,克服對未知事物畏懼的心理,從而駕御並征服客觀事物、掌握真本領、真才幹的寓意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1)教學重點:多形式的誦讀,學會翻譯文言文並理解本文寓意、

確立依據:課文篇幅短小,句式緊湊,節奏鮮明,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興趣濃,多次誦讀後能較好地理解課文大意、本文啓發了人們掌握真本領,真才幹的`重要、所以把誦讀和理解寓意作爲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本文對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方法、理解黔驢技窮,龐然大物等成語

確立依據: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是學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時,詞彙的積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對成語的理解作爲本文的難點、

二、說教法

本課主要採用誦讀法,提問法、學生自主合作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1、誦讀法:誦讀是解讀文言文的敲門磚'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貫穿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以達到教學目的、

2、提問法:爲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覆朗讀中適時拋出、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後又通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三、說學法

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地學習、爲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2、一對一互譯課文、

3、以答問方式背誦課文,以幫助學生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設計板書表現課文,理解文章寓意、

四、說教學程序:

1、導人新課

2、作者簡介

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勾畫讀不準的詞語

4、讓學生提出不懂讀的詞語,師生共同合作解決閱讀障礙

5、請一到三位同學閱讀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指出讀不對的地方

6、讀完課文後、請大家分組討論文章翻譯、不懂翻譯的地方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

7、請1——2位同學完整的翻譯一下課文

8、課文寫老虎從畏驢,識驢、吃驢這個過程中,用了哪些語句描寫老虎的心理活動?有什麼作用?

9、課文描寫老虎的動作用了哪些詞語?刻畫出老虎的什麼心態?

10、相比之下、黔驢之技有哪些?

11、故事的寓意在哪裏?

12、如果你是那頭驢,在老虎面前你會怎樣做?

13、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用黔驢技窮,龐然大物這兩個成語分別造一個句子、

(3)寫一篇200字的讀後感、

11、故事的寓意在哪裏?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六國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二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屬於賞析示例篇目。

高二六國論語文說課稿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包括三個單元古代詩歌欣賞,共30首詩歌;三個單元古代散文欣賞,共18篇散文。所以,這冊選修教材的學習有利於夯實高中生古代詩文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文言文閱讀能力以及審美能力。本冊書每個單元課文都分爲三部分:賞析示例、自主賞析和推薦作品。本單元爲古代散文欣賞單元,單元教學賞析指導的題目-----散而不亂,氣脈中貫。即古代散文結構雖散,但是內在思想邏輯和情感邏輯是前後貫通的。在鑑賞古代散文時,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脈絡。《六國論》是宋代散文,結構嚴謹,論點鮮明,邏輯性強,借古諷今,是議論文的好範例。

二、說教學目標

關於文言文閱讀,《大綱》的要求爲:

1、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

2、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3、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要求:

1、學習鑑賞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個性化體驗。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基於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蘇洵其人其作

能力目標:

1、提高文言文誦讀能力;

2、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

2、體會作者借古諷今的寫作意圖;

考慮到大綱對古代詩文教學的要求及教材特點,我確定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培養學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確定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借古諷今的寫作意圖;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

三、說教法

爲了給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成爲課堂教學的主體,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

語文說課稿 篇7

《豆兒圓》是北師大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字與拼音(四)中的一篇韻文,它簡短而富有情趣,是孩子們鞏固拼音,學習識字的好課例。今天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和教學設計這兩方面對這節課的教學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從本冊教材的編排結構來看,8-12單元集中學習拼音,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用拼音識字。集中進行拼音教學容易枯燥,所以在8-12單元中出安排了很多韻文,其目的有二:一是利用生動有趣的韻文避免拼音學習的枯燥;二是通過韻文學習鞏固學過的拼音,練習拼音識字。所以在學習8-12單元的韻文時,不應該只是單純地進行韻文教學,而更多的是要利用韻文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爲學習拼音服務。比如10單元的《值日生》這課放在學完z、c、s和zh、ch、sh、r之後,就是爲了讓孩子們複習鞏固平翹舌音;《熱帶魚》這課放在學完聲母y、w之後就是爲了複習鞏固y、w及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讀;而《豆兒圓》這一課放在學完六個複韻母之後,其目的就是爲了複習鞏固已經學過的六個複韻母的認讀和拼讀。

其次,從課文中拼音顏色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8-12單元韻文的編排目的。在8單元之前,只有少數幾篇課文帶了拼音,而且拼音全部是黑色,沒有進行強調。而在8-12單元之間出現的韻文全部帶了拼音,並且拼音有了顏色的變化。比如《詠鵝》和《小書架》這兩首詩中音節中的紅色部分都是剛學過的單韻母;《對韻歌》和《畫雞》中音節中的紅色部分都是剛學過的聲母;而《豆兒圓》這課中音節中的紅色部分都是才學過的複韻母。老師可以利用音節中顏色的變化,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每節課確立不同的訓練重點,讓每節課的拼音教學更有目的性。由此看來我們在進行8-12單元中韻文的教學時,除了讀文、識字的教學外還要重視韻文中的拼音教學,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認學過的拼音,多進行拼讀,這樣才能讓孩子們輕鬆愉快地學好拼音。

另外,學習拼音的目的是爲了識字,但拼音識字不是識字的唯一方法,本冊教材中1單元的金鑰匙提出了看圖識字的方法;3單元的金鑰匙說明了聽讀識字的方法;7單元教會學生們在生活中識字;12單元的金鑰匙告訴孩子們可以用拼音識字……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識字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將識字作爲教學重點,綜合運用看圖、聽讀、拼音等各種識字方法,讓識字教學變得更容易。

基於以上原因,我將本課的教學目的確定爲1、繼續學習看拼音識字,並綜合運用原來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9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豐收的歡樂情景,體會詩歌的語言美。3、會寫3個生字,重點指導“在”。教學重點是:複習拼音、綜合運用識字方法認識生字、會寫3個生字。

  二、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的,我一共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1、複習引入。首先複習已經學過的複韻母,區別iu和ui,然後利用小禮物引出課題,認識“豆兒”兩個字。

2、初讀課文。首先老師範讀,學生聽讀識字;其次讓學生觀察拼音顏色,明確拼讀練習重點;然後讓學生拼讀生字卡,利用拼音識字;最後強調輕聲,齊讀。

3、讀兒歌,隨文識字。以老師引讀爲主,利用教具、多媒體等輔助手段,讓學生理解兒歌,認識生字。

4、寫字。強調學生學會觀察,認真寫字。

這四個教學環節看似簡單,但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內容非常多,如何讓孩子們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成了我設計時考慮的又一重點。所以我儘可能多地設計了很多富有情趣的課堂活動,希望讓孩子們邊玩邊學。比如:開課時送給學生一盒豆子,讓他們聽一聽,看一看,運用直觀形象引入新課;教學輕聲時,告訴他們這是讀好課文的祕密武器;理解“豆莢”和“粒粒豆兒跳出來”時運用教具;理解“秋天到”時運用多媒體圖片;讀“集合排隊動作快”時讓孩子們當司令員對豆子下命令;背誦時加入動作進行表演;鞏固認字時進行“撿豆子”的遊戲;寫字前做手指操;觀察筆畫時看誰有雙“火眼睛睛”……通過富有情趣的課堂活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一年級孩子也能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更快樂地學習。

在理解課文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這首兒歌生動易懂,不必過多講解,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有個性地讀書,就能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這也是對學生年齡特點的尊重,只要培養孩子們喜歡讀書,他們一定能在朗朗讀書聲中體會出詩歌的情感。

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特點。

《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組教材都是圍繞“壯麗的祖國河山”這個專題編寫的,單元中的課文及語文園地的安排,都是圍繞着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展現祖國發展成就,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一主旨編排的。而《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恰恰是在學習了講讀課文《富饒的西沙羣島》《美麗的小興安嶺》之後,看學生是否能通過以前學過的方法,學會獨立閱讀,感受香港的現代都市風采、體會課文蘊涵的情感。

(二)教學對象的特點:

本篇課文可是說是集美圖和美文於一體香港這座美麗的城市對於城市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可是對於我們城鄉結合部的以農民工子弟爲主的農村學校來說,並不熟悉。由於學生家庭環境、家長文化素質的影響,使學生知識面狹窄,爲了使他們認識這座美麗的城市,於是我製作了精美的課件,採取了小導遊的形式,在初步瞭解香港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走入課文中,體會其中的情感。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與感受、分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這節課的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香港被稱爲"東方之珠"的原因。

技能目標:

1、學會用小導遊的語言有表情、自豪的向大家介紹香港的特色。

2、提高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香港的美麗與繁華,產生愛香港、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重點、難點:

本課是屬於“歌頌祖國,體會愛國情感”的範疇,所以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便確定爲:通過閱讀使學生認識香港,瞭解“東方之珠”的含義,培養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一堂好的語文課就應當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爲學生求知的樂園,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語文中得到歡樂、得到滿足,讓課堂始終充滿情趣和童趣。基於以上新課程理念精神,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這節課我通過網絡技術做好了香港的風光旅遊課件,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本文文字優美,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因此,我在教學中通過範讀、小組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整體感悟體驗優美語句,再通過有表情地讀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合作學習法。

在學習二至五自然段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選擇同一個地方的同學可以組成一個小導遊組,讓他們自由合作,進行探究,找出特色詞語,相互鼓勵當好小導遊,相互評價,相互進步,目的在於讓學生全員參與,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優化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由學生較熟悉的歌曲《東方之珠》引入課文的學習,在美妙的音樂氛圍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再安排學生感興趣的卡通形象“小丁當”來選小導遊,就更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課文的急切心情,都盼着能夠當上這一次的小導遊。

(二)自主閱讀,讀中感悟。

1、聽一聽,整體感知。

爲了繼續牽好學生興趣的線,原本書中的課文變身成了遊覽香港的導遊詞,老師娓娓動

聽的配樂朗讀使學生有了對香港的初步印象,而且使每位同學都急於想告訴大家自己從導遊詞中瞭解到的香港的重要地位,“東方之珠”的含義不就被老師引出來了嗎,而且引得不露痕跡。

2、讀一讀,初步感受。

新教材倡導“一切爲了孩子的發展”,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學中體現一種新的教學

理念,創造師生平等,合諧交流合作的課堂新氛圍。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就設計了學生自己的活動,讓學生在聽一聽,讀一讀後,自主、合作朗讀:你們最想把香港的哪一方面介紹給你的遊客呢?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朗讀,回答得非常積極,而且也引出了香港的四大特色: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遊勝地、美麗夜景。

3、找一找,重點指導。

閱讀教學不是簡單的讀就可以了,它應該還要對學生聽、說、讀、寫、理解等能力的發

展有所訓練,在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活動,小小導遊組按照自己選取的景點,討論討論,導遊詞的描寫中,哪些詞語、哪些句子抓住了景點的重點,讓人覺得流連忘返,印象深刻呢?這樣,學生有重點地找,抓住了重點詞句,使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帶着問題去讀書,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學生找得快,而且各有各的想法,回答不一,這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4、演一演,內化感知。

學生通過前幾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對香港有了較全面的理解,當然趁熱打鐵,引導他們

進行創新表演讀,通過自己的繪聲繪色、充滿激情的介紹,打動其他遊客,爭取獲得優秀小導遊的殊榮,這一環節,學生都躍躍欲試,許多同學爭先恐後地上臺當起了小導遊,而且架子十足。下面的遊客也聽得津津有味,這也使掀起了課堂一個高潮,是本課最大的一個亮點。

(三)趣味作業,展示個性。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在教學時我們應該“重文本”,讓學生理解、積累、運用,昇華感情、陶冶情操。同時也要“超文本”,所以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學校,激發學生說、寫,向大家展示芙蓉區的“東方之珠”西壠小學,並且安排了趣味盎然的其他作業:

1、愛寫作的你,不妨寫寫你“遊”香港的感受。

2、愛畫畫的你,不妨畫出香港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3、愛朗誦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讀出香港各旅遊地景色的特點。

4、愛文學的你,不妨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

這樣的趣味作業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展示了獨特的個性,學生的作業彙報課上,大部分同學的展示非常精彩,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稱讚,這也使《東方之珠》這節課達到了課後的另一個高潮。

四、說課後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特別是把全班分成導遊小組,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高,介紹得繪聲繪色,儼然成了一位盡職的“導遊”,學生在課堂上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相互合作,讓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鞏固。景點特色詞語的介紹,學生找得很好,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學習方法,對於以後的課文學習起了一個鋪墊加深的作用。我特別滿意的還有學生趣味作業的展示,他們在小夥伴面前自信地介紹,許多同學第二天一早就拽着我的手,要我欣賞他們的作業呢!所以這節課可以說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但我認爲做得不夠的是,因爲學生的知識面還有待提高,所以在導遊時,導遊詞不夠精彩,我想以後應多加強課外閱讀和學生的實踐感知,不斷加強學生閱讀能力,讓他們學會閱讀,這樣纔會在教學中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