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語文說課稿三篇大綱

關於語文說課稿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語文說課稿三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出色的老師》是六年級語文S版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題是“公平規則”,單元重點是瞭解公平規則,培養學生的公平正義及規則意識。爲此,本課設計了4個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生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情感與認識的變化及其原因,感受黑人學生拾金不昧、愛護環境的公德之心。

3.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梗概。

4.引導學生從文中受到啓發與教育,懂得用實際行動遵守社會公德。其中目標1、2爲重點,目標3、4爲難點。

二、說教法

本課我主要採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主要採取了創設情境導入法,三個板塊教學法,啓發設疑,循序漸進,扶放結合法。

三、說學法

教學中我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五步教學程序開展教學: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1.孟子曾經說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沒有規則,任何事情都無法做好。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國家的法律是一種規則,社會公德是一種規則,學校的規章制度也是一種規則,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纔能有序正常地進行,纔會更加和諧、美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個與規則有關的故事。2.板書課題,讀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目標

2.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生字,交流記字方法,強調易錯、疑難字形。

(2)指名讀課文,初步理解“這個出色的老師指的是誰?爲什麼稱他爲出色的老師?”

(3)指名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3.小結學法

高年級的學生看到一篇課文,首先要自學字詞,概括出文章內容,理清寫作順序。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找出中心句,引導質疑。

1.瀏覽課文,畫出中心句——“但那位黑人學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

2.引導質疑:一開始,我就認爲那位黑人學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師嗎?我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二)品讀課文,體會我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

1.出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我感情變化的語句,瞭解變化的原因。

(2)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2.學生分組學習。

3.集體交流,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深入品析、理解課文。

例句(1)“可是,這塊手錶卻在一次晚餐時丟失了,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多麼傷心,就像丟了自己的魂魄一般。”

①理解“魂魄”,明白“丟了魂魄”對一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理解這塊表對我的重要和我丟表後的傷心。

②去掉這句話中“就像丟了自己的魂魄一般”這半句,和原句比較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從中體會作者把自己傷心之情寫得真實、生動的寫作方法。

③瞭解丟失手錶如此傷心的原因。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任何時候遵守規則都是一種素養,它比所有的財富都要寶貴。讀了《出色的老師》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呢呢?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2.拓展閱讀《美麗的規則》,繼續感悟規則之美,人性之美。

(五)佈置作業:完成課後習題1---3。

總之,本節課由於準備倉促,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敬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司馬光》是省編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他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並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想的是缸裏的水離開人。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給第二課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二、說目標

1、通過看圖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2、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材中司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爲了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主體得到發展,結尾處設計了發散思維的訓練。

教學重點及難點:讓學生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聰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學的重點。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採用看圖法、質疑法、討論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體現以學生爲主的人文情懷。

2、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以質疑爲主線,運用討論反饋法,引導學生質疑——討論以及反饋解疑——想象,培養學生在求異中求佳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

1、從課件中質疑。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課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進入課堂情景。

(1)從課件中你都觀察到了什麼?

學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一臉驚慌的樣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近缸裏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2是誰救的他,他是怎樣救的?

學生所提問題正是目標1要完成的任務,通過看圖瞭解當時的情況,帶着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解決這些問題。

2、通過自讀、討論,突破重點解疑。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兩個問題,學生自讀1—3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帶着問題讀課文,可以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藉助課件弄清花園裏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後討論,孩子是“不小心”沒留神掉進缸裏的,啓發學生想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樣?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緊急。

(3)再讀課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個問題。以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1經過自讀,學生了解到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麼辦?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樣想的?

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麼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該怎麼辦,束手無策,而司馬光是怎樣做的?

爲了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再次讀課文,獨立思考當時司馬光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經過反饋得出當時司馬光想如何儘快讓水離開孩子。做法:拿起石頭使勁砸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來,小朋友得救了。從司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個敢想敢幹、機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1)爲了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方法,結尾設計了一個情景,“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發揮。

(2)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以下結果:

有人認爲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辦法。如團結起來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裏,因爲缸裏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來。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網子撈……

(3)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再與司馬光的辦法比較,發現只有司馬光的辦法能既快又保險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異中求佳,同時肯定同學們的想法。

五、說板書。

板書條理清楚,一目瞭然,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助於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 拿 砸 缸 得救

聰明 勇敢

語文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普童話,通過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訴小學生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爲線索:花生開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過冬——小松鼠始終沒見一個花生果——小松鼠懷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訴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裏。

教材配有兩幅插圖,再現了課文內容,可引起學生豐富的想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感知生活的情感,以及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學生在情景的語言文字中受到薰陶,訓練學生的閱讀。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瞭解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松鼠喜歡花生果!可他到花生地裏卻沒有找到花生果,這是

爲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6課。 小松鼠找花生果

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自讀第一自然段。理解“綠油油、黃燦燦”寫的是什麼意思?

同學們觀察圖畫,體會“真好看”的美麗景象。 指導朗讀

2、這麼好看的花是什麼呢?(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小松鼠“很高興”的心情?“一個美好的打算——等花生結了果,留下來冬天吃”。

3、松鼠的打算破裂了,果子沒找到(自讀第三、四自然段)先寫“找”的做法,“每天”、“都”是關鍵詞。再寫“找”的結果,關鍵詞是“直到……也……”。最後寫小松鼠的疑惑,主要通過表情和話語表現的,關鍵詞是“睜大眼睛”和“奇怪”。指導朗讀要讓學生聯繫上下文並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把課文語言變成小松鼠的動作、語言和神態。在此基礎上,還要讓學生一邊讀一邊跟着小松鼠去找花生果,去產生疑惑,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對小松鼠找花生果的動作和疑惑的心理有真切的體驗。

4、花生去哪裏了(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出示課件(花生在泥土裏)

5、保存趣味,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這些東西長在哪兒呢? (土豆、芋艿、紅薯、藕、絲瓜、青菜、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