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0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精選10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1

寂靜的夜裏,萬物都睡去了,告別了白日的喧鬧與繁華,心歸於平靜,手裏是一本餘秋雨文集,讀着《陽關雪》,我被深深打動。

我不曾到過陽關,只是在十五歲那年,離家出走,攜着少年的憂傷和孤獨,奔赴敦煌,在漫天飛舞的風沙裏,感受了幾許流浪的疲憊與悲涼,我不曾體會它背後深遠的歷史文化底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從課本上讀這首詩只覺得“陽關”很遠,腦海裏出現的是肆虐的風沙,和將要遠去的朋友,牽着馬離去的孤獨的背影,離別的不忍,只好勸朋友再喝一杯酒,陽關迢迢再無故人。

今夜,讀餘秋雨先生的《陽關雪》,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漫天飛雪的茫茫大漠裏艱難行進奔赴陽關,在他身上揹負的是一箇中華兒女厚重的歷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層疊的樹影,樹下流水不斷,不遠的山峯上呈現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陽關了!

自古屯紮兵馬之處,必是具備此條件的,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走進,視野裏坍塌的烽火臺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後的寒風裏佝僂着身子,悲壯地見證着當年歷史古戰場的慘烈。餘秋雨先生所觀看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神聖的廢墟,蘊藏着千年的歷史文化。

是一個懷着悲哀無言的陽關,一個響亮着戰爭號叫和將士吶喊的歷史呼聲的陽關。這兒是軍事聖地,這兒是浴血沙場,這兒是揮別一個個流落官,一個個文人的流放地。這兒有着無數個墳堆,這兒有着無數不屈的靈魂,卻在淒冷的風中孤獨地哀吟,歷史留給了他們的是什麼?是淡漠,是無情,是遺忘!那麼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

那麼深奧的文化,就這麼被深深地掩埋?餘秋雨先生不禁慨嘆大詩人王維的唐人風範,在這悽慘之地,竟纏綿淡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境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歷史“吹拂”下,終成廢墟,終成荒原,無人與他做伴,惟獨那幾個土墩。也許,再過幾多歲月,就連那土墩,那廢墟也將化作塵灰蕩盡!陽關,不正是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嗎?

曾經壯美,曾經輝煌,卻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的大雪之中。撥開濃重的歷史面紗,清掃沉壓在這歷史文化廢墟身上厚厚的積雪,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久遠的,悲壯的故事告訴世人,告訴我們的子孫後代,歷史的一頁不應被掩埋,我們有責任讓那歷史的廢墟上重新開出豔麗花朵,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決不能被“大雪”掩埋,陽關迢迢,征途漫漫,我們需早日動身!

文化的陽關寂寞着。肆虐的北風在耳邊吼叫,漫天飛揚的風沙狂笑着,枯澀的蘆葦柔弱地嘆着氣,還有那幾個土堆孤寂地哀吟。餘秋雨先生漫步長嘆,繼續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陽關大雪又呼嘯而立,文化的哭泣開始縈耳。這是誰在哭泣?也許是文化廢墟,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的人,更也許是感受文化廢墟後,又來悲憐文化的人……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2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是滄桑的,他對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盡全力保護但卻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運也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爲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他的思牽千載,行雲流水的記錄,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是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如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大爲浮淺,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決心來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

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

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簡單敘述至此,最後一餘秋雨的一句話來結尾:“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3

靜的夜空,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

《垂釣》是《餘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爲個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着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鉢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纔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爲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意味無窮。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纔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載而歸,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4

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先哲們用各種文字和言論告訴我們:“讀書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所深信的。然而“書”是個極大的概念,凡是印有字並且被裝訂成一個本子的,大概都可以被稱之爲書。

我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很淺。小時候只看故事書,尤其是童話書,唯一一本《唐詩三百首》算得上有涵養,但那是我兩三歲的時候老媽教的,不能算是我自己看的;後來不知原因地特別喜歡作文書。按理說,初中寫作文,比小學困難,似乎也更重要,但初中三年也才賣了兩本作文書,小學六年買的一定遠超過四本,而且每一本都看完了,有的甚至可以看兩遍。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除了作文書,還特別喜歡看校園小說,最崇拜的人是楊紅櫻,她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最爲出名,書一本一本出,我們一本一本看。那是在圖書館借書,這樣的書快則一星期,慢則兩星期一定可以看完。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的我眼中的書也就是這樣了。當然也會接觸重量級的“四大名著”和各國著名小說,但那些都是做奧語的時候遇到的,我瞭解到的也只是題做多了就記住幾個主人公,僅此而已。當然我也嘗試去看,然而結果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的書籤永遠夾在第一回的後面;《愛的教育》和《童年》接觸了一點,但在第二次(因爲初中有要求,後面會提到)接觸之前,我完完全全想不起它們講了些什麼。不再舉例,總之就是這麼個情況。當然,如果每個人都跟我一樣,那也沒什麼好講了。但那時我們班就有這樣的能人,對“四大名著”極其精通,外國的小說也頗有了解。我自愧不如哪!

在初中的我的世界裏,書,除了名著就是名著。暫不提半本半本地看過一些,也就只有看看雜誌的份了。加之初中的寫作要求與小學相比完全提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初二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那兩本作文書。相關地,會讀一些短小而精緻的文章。初三時間又緊,沒什麼空,這樣一來,初中三年,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收穫了。

我說我書讀得淺,就是這麼一回事了。

二終於有那麼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暑假,隨着新版《三國》和《紅樓夢》的熱播,我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接觸它們,喜歡它們,最終愛上它們。白天看電視,晚上再對着書看,一個個人物形象見見豐滿起來。我怎麼都想不到,千方百計想認識他們,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這件事視爲去年暑假最重要的事。畢竟,我補上了這節落了好久的課。更讓我興奮的是,我終於喜歡上大氣的書了,名著離我不再遙遠了!我忽然覺得,也許朋友們說的沒錯,我的心智一直不成熟,在某些方面很“幼稚”(雖然我每次都不承認)。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足以讓我對春秋戰國和封建社會的情況大致瞭解,這樣才能高興地接受我的兩位新朋友啊!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起,對歷史更感興趣。誰說女生不喜歡看打仗?我就特別喜歡《三國》里人們的鬥智鬥勇,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精彩極了。我越來越喜歡以歷史爲背景的電視劇,像《美人心計》、《明宮謎案》等,都可以從中找到那個朝代的影子。

只不過,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夠多,也不夠大。

高一第一學期,我“繼承”初中的喜好,依舊看一些辭藻華美,抒情性強或是形式新穎的文章,只是多了一本張愛玲的《怨女》。直到它的出現——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5

“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於作家餘秋雨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作家餘秋雨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作家餘秋雨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麼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爲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麼,“長壽”又是怎麼回事?一開始他冒着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着,後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纔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着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於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於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爲幟、中庸爲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於千載歲月滌盪,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爲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幹什麼?”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麼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讚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瞭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徒,毋庸議。這對於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爲“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後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於山西,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呢?總之餘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餘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餘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爲一名初中生,對餘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於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緻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鑑性,也必將成爲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6

說句老實話,我一開始並不喜歡餘秋雨的作品。理由出奇的簡單,我不喜歡他的風格,更不願去體會他所想表達的一切。他沒有冰心和藹,沒有巴金的可愛,亦沒有史鐵生的樂觀,有的只是一種苦澀的無奈!

我不喜歡他,直到我讀到他的《牌坊》時,我才發現原來我並不瞭解他。

我第一次接觸到《牌坊》是在老爸書桌上翻閱《文化苦旅》的時候。說真的,第一遍是完全沒有讀懂,不知道他那字句間淡淡憂傷的爲何而來的?更不知道那引用《熱冰》一段是何用意?煩躁了,也就沒了興趣,直到我第二次觸摸到它……

它突兀地放在我的書架上,很明顯,這不是出自於我的自願,但我還是自覺地拿起那本書認真地啃起來。直到這時,我才漸漸發覺這是一篇好文章,越讀越有意思。一開始不論我怎麼讀,都感到有一層膜隔橫在我和餘老先生之間,讓我總接觸不到他……許久,爸爸看着我百思不解的樣子,不由地笑了,道出石破驚天的兩個字來:“時代”。

在這番提醒下,我頓時醒悟過來。那冰封着的牌坊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融化了一角……

“原來是我的理解角度錯了……”,呢喃了一句後,我的思維一下子開闊了。正如文中所敘“把女兒悄悄封進冰塊的父親,你們一定會有的,我猜想,你是否企盼過那兩個揮汗如雨的青年,用奔跑的熱量,讓你們完全解凍,一起招向熹微的天際?”這個例子是多麼地好啊!那冰封的冰塊,牌坊中的,那虛假的只有空明的神聖如此重要?哪些可愛純淨的女老師內心是如此的簡單,美好而又令人嚮往,猶如天使般聖潔。可天使也會有自己的願望啊,她們是多麼希望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去看着長大,她們的內心也充滿了純潔的愛的渴望!可惜沒有人理解她們。她們只能在得知自己從未謀面的丈夫死去的消息後安詳地逝去,帶着純潔的夢被封在那“不透明的頑石”裏。她們的父親堅持着所謂的虛無的神聖和聖潔,把他們封在層層寒冰裏……

腦海中,那層寒冰竟又消融了一些,可依舊冰封着……

不由地,我陷入了沉思,難道被冰封住的僅僅是她們嗎?難道我們的心就沒有被冰封?兒時的夢想在現實的打擊下,被冰封在記憶深處;童年的興趣也在父母的厲聲呵斥下,被那些所謂的正科給冰封了起來。我們總是寄予期待,期待父母有一天能解開那層冰封,但事實是隻有我們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敲碎、去融化那層冰,才能擁抱那溫暖的太陽。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冰封着的牌坊”,只不過被冰封的不只是“牌坊”罷了。

此時此刻,我忽然感到心中的那層隔膜碎了,恍惚中,我看到了一個蒼老的背影,沿着夕陽的餘暉孑然而去。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7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

全書分爲“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霜冷長河”、“行者無疆”這五個部分。

餘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著,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脫俗,灑脫、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侷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歎爲觀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所要說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裏築窩的,飛累,在那裏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敘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象着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裏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只飛累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文章並不多。

仔細想想,蕭紅寫的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便是如此,也是自然,真實,美好。“太陽在園子裏是顯得特別大。花開,就像花睡醒似的。鳥飛,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牆頭上飛走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有這樣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中。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呼蘭河傳》,和餘秋雨的散文一樣美,簡單卻又不失味道,雖通俗卻又十分自然,自然中透着美好與真實。那種意境,遠比誇張的文章要吸引人得多,一個是外表華麗,卻找不到內在,另一個則是表面簡簡單單,普普通通,而只有細讀一番,纔可能品出其中的'自然美。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爲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衆不同。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8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餘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爲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爲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爲”“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於水利建設的傑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誇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鏡像,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爲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後親睹真容的震驚與歎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踊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爲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裏潛藏着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後,接着將視線聚焦於“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餘”,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後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涌着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9

歷史,穿越時間與空間,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嘆息,輕輕的,緩緩的,從遙遠的愛琴海,從法老的金字塔,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也從恆河畔邊傳來。當曾經的輝煌成爲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嘆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嘆》,跟隨他們的腳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中,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徹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各類文明的精華,尋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覺得這像是一次冒險。途中他們遇到很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荒草迷離,戰壕密佈,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餘秋雨寫到:“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一切,就像脫去手套去撫摸老人的傷痕。”於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的陳舊和任意的閒散。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閒散自如。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剷平古城重建遺址,卻連帶着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學校裏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着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任何一種文明都離不開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恆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爲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爲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嘆》僅500多頁,卻讓我的思緒跟隨着它橫貫了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正如《千年一嘆》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在飛翔。”聽着李白的歌,尋着屈原的夢,探尋着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着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着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它引導着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着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着全世界。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篇10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爲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裏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裏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閱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着心裏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閱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覺信馬由繮。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嫺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宏觀着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裏,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說,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裏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