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1

餘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書向國人訴說讀書的終極目的是爲了塑造良好的集體人格,這一點實屬可貴,因爲他強調出中國文化的重要;這一點又實屬可悲,因爲國人謀利而不謀義。此書中餘先生認爲的中國人應該有的人格九要素:君子懷德,君子之得風,君子坦蕩蕩,君子有禮,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知恥。

餘先生認爲這種理性化的君子人格設計應該成爲每個國人追求的標準,唯此纔可佑保我中華文化不絕,既壽永昌。

讀完後有兩個問題閃爍在我的腦海中?

其一,中國文化有無淪喪的和君子未死,人格未潰是否有必然關係呢?

其二,非君子人格就排斥嗎?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中國的文化果真沒有淪喪嗎?其實我們看看自己及周圍人所用,所吃,所穿,所學……就知道了。所以自上個世紀以來,國人一直吶喊民族復興。國人因文化淪喪就完全喪失了餘先生所說的君子人格了嗎?顯然不是,在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裏,仍有一批懷德之士步履維艱地前行。

第二個問題:非君子人格就要排斥嗎?我們可以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誰是歷史進步的第一個推手呢?

中國有句俗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些野蠻人,非君子往往承擔歷史推手的第一重擔。縱覽中國歷史的沿革,每一次王朝更迭的首發者(秦始皇、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等)是非君子,因爲他們懷土不必懷德,因爲他們敢於走極端不必謀劃中庸……這往往能迸發出新的創造活力。我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曾下達兩次無限制的移民令,結果大量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蜂擁涌向了美國邁阿密,正是這批移民造就了今天邁阿密在美國的重要地位。(邁阿密是僅次於紐約、華盛頓的國際性大都市,是許多公司、銀行和電視臺的總部所在,是文化的大熔爐,被稱爲美洲的首都)

所以非君子這種第一推手的作用不可否認,絕對不能忽視。

總之,餘先生的君子人格標準固然很重要,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國人人格的正向發展,但我更希望我們也要爲非君子的生活開闢一定的空間,他們的生活同樣精彩。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2

《君子之道》全書,旨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因爲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有君子之道長存,中國文化就會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談到李清照,從文革僞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辨析真僞,讓“君子”清晰的輪廓躍然紙上。

君子,是中國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爲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君子之道》明確揭示,就是要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說,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爲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這裏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說是“與人爲善”,而不便說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說,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閱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爲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爲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爲敏感。

中國人自古崇拜君子,嚮往君子。故此,孔子也多有論述,比如,“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爲一個真正的君子。

在物慾橫流而重塑道德的今天,做一個君子,與社會、與企業、與個人何嘗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必然能促進社會文明、家庭幸福、個人發展,必然能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必然能獨善其身、遵章守紀、自重自省,做好本職工作,磨礪人格魅力,關愛每個個體,營造和諧氛圍,贏得彼此敬重,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爲?但願,每個人都能以君子標準對照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純粹的、高尚的、有夢想的人。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3

本期先來聊“君子之道”九項裏的第一項。老餘這人,除了姿態上有些矯情,學問做的還是蠻紮實的,而且文采飛揚,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讀過至少兩遍,大學時期在圖書館草讀過一次,後來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樂,受益匪淺。

閒言少敘,老餘說第一道,就是“君子懷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然後請出說這句話的原創天尊孔子,“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德”和“土”爲什麼成了一個並列的概念?老餘考究《禮記大學》說,君子心中的輕重關係分五個等級: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財,第五是用。

然後老餘生怕古文淺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譯說:“作爲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纔會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纔會有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纔會產生財物;有了財物,纔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財物是末。”他這麼一通解釋,平某才若有所悟,原來孔子還是注重遞進的倫理關係的,原來,“土”是作爲“物”的滋生者而出現的。現在流行的把我們周邊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錢人稱之爲“土豪”,原來最早的出處也是這麼來的。

又談常見的,老子也說過的“厚德載物”一詞,有了老餘的白話,突然間也就更加明朗起來:培植德性,才能承載萬物;只有以厚重穩固的道德爲基座,才能承載萬物。可見人的“德性”是起點,原點,出發點。我也經常聽到一句話,說是在單位上班做事,忠誠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誠的背後呢?其實就是“德”,當然這裏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誠於個人,成爲誰誰誰的人,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而是忠誠於集體,忠誠於價值,忠誠於道義。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後臺老闆。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4

餘秋雨在《何謂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定義,那便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與引導,創建集體人格”。而中華民族在集體人格方面的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便是君子。把君子作爲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而做個君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結合儒家與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闡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種劃界確定法,將君子與小人定義出來。小人作爲君子的對立面,如影相隨。它們既可以存在於不同人羣之間,也存在於同一人羣,用可以存在於同一人身上。每個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時每刻,這兩個“我”都在鬥爭。西方的弗洛伊德說,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自我、本我與超我。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哲學家阿德勒說過,“人生就是自卑與自我超越的博弈。”這種博弈的直接體現便是我們所倡導的修身養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最終讓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盡善盡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懷德處於首位。因爲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個宏大的範疇,仁義禮智信可以作爲其臨近概念。君子懷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師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師德。

其次,君子中庸讓君子之道與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極端,允執其中,從而遠離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僅僅成爲生活中的方法論,而且成爲我們的價值觀。就教師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迴歸教育原點,關注人的發展。人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作爲一個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屬性,符合教育規律與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設置多樣化的課程,鼓勵個性化的選擇,搭建育人平臺,最終幫助學生,成就學生。這樣的教師,我們纔可以稱爲真君子。

最後,君子不器時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簡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儘量不要變成器物的奴隸,自己也不要變成器物。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道,“很多老師都是“年年歲歲人相同”,他們用完全一樣地語句和口氣複述着同一本陳舊的教材。雖毅力稱道,但未免太“器”了。因爲他們讓多彩的生命變成了複製之器。”教書到最終成了教書匠,匠氣十足。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鮮活的生命最終在教學生產線上變成了考試機器。而課堂模式化,更是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通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爲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羣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着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餘秋雨《君子之道》讀後感5

我讀餘秋雨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讀書功力及記憶力,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可能是一種讀書的高境界罷。我的疑慮主要是就作者爲文的總立意來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頌君子,褒獎傳統,拜服經典吧。然則,君子、傳統、經典就真的這麼重要麼?聯繫到20多年來社會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總在憂慮它們到底要將中國引向何處。於是,我開始認真閱讀此文,並將自己的思索追問逐一記下。

首先,餘秋雨談到了西方學者榮格,講到他關於文化的作用在於培養集體無意識的人格。這個觀點說得玄乎,其實從思想灌輸的角度看則很清晰:無非一個民族的觀念文化薰陶其後代所致的思想思維特點,並且由此而發的特定行爲方式和文明類型罷了。餘秋雨關注的可能在於榮格看重中國文化的態度,及中國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別還推出了道家物極必反法則遠超西方思想。餘的這段文字很值得質疑。現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極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於此(具體)所受益損究竟何在?

餘秋雨對於中西文化的總體屬性有一個簡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國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於其侵略性破壞性,王道文化者則是強調其自修德行圓滿。問題是這種概括似乎只是存在於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讀者只要稍微回到幾千年中西曆史的無窮事實中去想,從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導的發展趨勢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這樣的結論的。簡單的詰問可這樣下,請餘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於平等意識,王道文化建基於等級意識,何談後者之優?

當然,餘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無稽之談。實質上所謂內聖外王說到底還就是儒家的修齊之道。人們通過各自的道德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很有必要。但這種修養未必僅只中國人獨有。事實上,基督教的繁複誦讀經書、牧徒懺悔贖罪和現代心理學講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種修齊之道。從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後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註定了存有許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級意識就是一個犧牲多數的淵藪。由其執鞭,個體修養之域尚可,社會羣體卻是壓抑性的、無知性的、被動性的。

上述可見,餘秋雨的君子之道實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書生空議。要命的是像這種脫離實際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於儒家及崇拜者中。他們脫離的實際不是別的,就是中西文明發展不同類型及其趨勢下無窮對比鮮明的事實而已。在這個視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學說)之難: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維之淺。儒家最終追求沒有上升到純粹崇高的精神層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堅。崇拜凡人偶像,行爲缺乏神只監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勢必思維膚淺;進一步看,思維膚淺則造成了君子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