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蘇教版《這兒真好》說課設計

蘇教版《這兒真好》說課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這兒真好》說課設計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的課文《這兒真好》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述了一隻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小熊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部分寫小熊在雲兒的指點下,開始在島上種樹,第三部分寫小熊找到了朋友。關鍵在於通過讀書,學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繫,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與課文相配的插圖也形象地再現了課文。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發展考慮,根據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b)瞭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兒。

c)教育學生從小要愛護環境。

 三、教學重點

本着以人爲本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材本身的特點,我認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在教學中營造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在讀的基礎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準備

教師:磁帶、錄音機、小黑板、各種動物圖片、畫紙

學生:準備好水彩筆、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動物

 五、教學理念

1.教師作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創設師生平等對話的空間,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一種氛圍。

2.積極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課堂上,給學生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教學設計的特點

1.讀中品味,培養語感。

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我以讀爲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體味課文內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興和小島的荒涼與美麗。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在讀中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培養語感,瞭解這兒怎麼好,受到情感的薰陶。

2.激發興趣,提供語言環境與想象的空間

把學生看成發展的人,必須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一個平等、輕鬆、趣味的課堂,無疑會讓學生輕鬆自在,興趣大增。例如在教學中,多處出現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燃起他們看的慾望,說的慾望,讀的慾望。當教師變成“雲”的時候和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學生會睜大眼睛,興趣盎然,會把小熊問雲兒的話讀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處都是樹,是花,是草時,學生的興奮是不言而喻的,此時此境,他們會張開想象的翅膀,說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島景色。

3.創設情境,展示自我。

本節課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個舞臺,創設適當的情景,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展示自我的願望。例如,在出現小島的美景時,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畫筆,把自己心中的小島畫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從畫島,到說島,最後讀課文,感受與課文融爲一體。在朗讀中放飛想象,聯繫說話,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此外,這些環節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培植了創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在拓展活動中,結合本文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間,利用身邊的.教材資源,讓學生自由表達。如說一說家周圍或學校的環境怎麼樣?你滿意嗎?你打算怎樣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更好?又如佈置實踐作業,和家人一起去種樹。這樣的設計深化了課文,把想法變爲行爲,知識與技能、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開放的課堂。我想孩子們會有一串串童言稚語,一個個奇思妙想。課堂會真正成爲一個讓生命涌動的個性展臺。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由課題“這兒真好”引入課文,讀題後,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感知,說出“這兒”指的是小島,教師由“以前的小島是什麼樣兒的”引入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1.讀第一自然段,學生看圖片直觀地感受小島的荒涼,感受小熊的孤單,讓學生成爲小熊,說說小熊想要做什麼,加深體會,瞭解小熊的心理,朗讀時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學第二小節時,我自己變成一朵雲,學生很感興趣,適當的指點,如果你是小熊會對雲說什麼,然後出示小熊問雲兒的話,學生體會到小熊的心情,朗讀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學第三小節時,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雲兒的頭飾讓雲變成一棵樹貼到黑板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我讓學生討論小熊明白了什麼?學生的興趣很高。小熊是怎樣做的呢?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讓學生用畫筆畫出自己心中的小島,這樣既給了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機會,也給了學生創新的機會,緊接着讓學生說一說現在的小島。讀一讀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對如今小島的印象,進一步感受小島的美。最後讓學生齊讀第三節,整體感受。

4.教學四、五自然段時,由我變成小熊爲引子,引出“會有哪些動物來呢?”學生拿着玩具動物趕來和我(即和小熊對話),貼圖片,讀課文。這樣的設計學生自主地說,自主地讀,自主地解決問題,說出“這兒”究竟好在哪兒。

5.教學第六自然段時,學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興,齊讀第六節。

6.全文讀完後,我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再一次感受課文內容。

(三)總結

(四)拓展延伸

讓學生說說我們學校或自己家周圍的環境怎麼樣?你滿意嗎?你打算怎樣讓你周圍的環境變得更美?這樣設計,使知識與能力,課堂與課外有機結合,也體現了一種人文精神。

(五)作業

和家人一起去植樹,過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這個環節將學生的想法變成行爲,也是給他們一次實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