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略讀課文的教學常常成爲學校達標課的香餑餑,老師們普遍認爲略讀課文教學容量小,要求低,容易把握。於是,略讀課文的教學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當然還有似爲“熱烈的小組討論”。很顯然,略讀課文的教學被引上了歧路。那麼,在提倡高效課堂、學本課堂的今天,在以學定教、以學促學的今天,我們的略讀課文究竟該如何上?在執教《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後,我彷彿找到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捷徑”。

五年級語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一、教師:順手牽羊——要敢於當“甩手掌櫃”,會當“引路人”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第四組“生活的啓示”中第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學生學習了兩篇精讀課文《釣魚的啓示》《落花生》之後,略讀課文我採取了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制訂預習內容,老師根據預習情況篩選一個小組,安排課文展講,其它小組作補充發言的課堂學習模式。

有的小組預習內容是: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這是我們常規預習內容。

有的小組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理解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而我選擇了樑燦組:

集體任務:

1、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

2、質疑。

分工任務:

草:重點句理解。

根、葉:完成導讀任務。

花:理解重點詞。

(我們班根據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態度將四人分爲一個學習小組,學優生爲“草”,其次爲“根”,待優生爲“葉”,待進步生爲“花”。當時爲待進步學生取名爲“花”,意即希望他們在新學習模式下能“如花綻放”。)

選擇展講小組後,我和樑燦組商量,將展講順序作了安排:

1、讀生字、詞。(方式:點學生讀)

2、讀課文(方式:展講小組讀,淘汰讀[“淘汰讀”是我班本學期試用的一種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的方法:從“草”開始每人讀一句,如果讀錯了則被淘汰進入復活賽,如果在復活賽中仍然無法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則被要求“雙線過關”即先找組長過關,再找老師過關。這樣的檢查方法在班上頗受學生歡迎。因爲是常態教學,所以樑燦組在商討“讀課文”的方式時,四名同學不約而同提出了“淘汰讀”。)

3、概括主要內容。(這個任務樑燦組未做,我選擇了雨婷組作展講。)

4、理解個別詞的意思。

5、理解重點句。

6、“導讀”問題解答。

7、質疑,解疑。

樑燦組接受任務後,利用課間時間做準備,包括安排主持人、每個環節的中心發言人、展寫人。

學生進入第三學段後,閱讀、理解、表達、寫作的能力都應該上升一個臺階,當我的學生在課堂上時而熱烈爭論、時而用求知的眼神望着我時,讓我不止一次感受到了孔子“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的先進更應該是常態的教學理念帶來的益處,也讓我認識到我的學生已經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從各小組制訂的預習內容看,學生已能在小組學習模式下把握基本的預習內容,這就意味着學生的略讀課文學習老師可以放手。但是,學生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所以老師的“引”是必不可少的。一要根據各小組的預習情況選擇展講小組。只有小組每個成員認真完成預習內容,展講時才能注意聽其他組員的意見。二要引導展講小組安排展講順序。這樣更是爲了讓其他小組學習按幹什麼順序進行展講。三要幫助展講小組觀察課堂,小聲提醒展講小組把握展講節奏、確定問題解答或補充人,並協同學生進行評價。在“理解重點詞”環節,樑燦小組展講的重點詞是“星羅棋佈”“絡繹不絕”,很顯然他們抓到了關鍵詞,此時我小聲提示樑燦組要求學生用詞說話,並說出“絡繹不絕”的近義詞。隨後,清澡小組提出他們還找到了一些詞的解釋。在聽到他們的詞後,我告訴學生:在理解詞語時,同學們已經能理解的詞語不需要再作解釋。課堂上,我只是順着學生的思路作些小提示,學生便能解決問題。這樣的“順手牽羊”,更能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

二、學生:厚積薄發——讓“精讀”爲“略讀”鋪路

“理解重點句”環節:

樑燦(草):下面我來說說我對這個句子的理解: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好好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和藹地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這句話的表層含義是:到達教堂的路有很多條。結合下文“‘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深層含義是:生活中,成功的方法有很多。

(樑燦的回答話音還未落下,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時,展寫人將“表層”“路”“深層”“成功”這些關鍵詞寫在了黑板上。)

課堂上學生的掌聲是對樑燦同學答案的肯定與讚賞,但又何嘗不是鼓掌的同學自己的答案?他們鼓掌是因爲他們知道樑燦的答案是正確的,全面的。爲什麼鼓掌?因爲《落花生》一課的教學剛剛又複習了理解重點句子含義的方法,從“表層”“深層”兩個方面去理解,大家都因數樑燦的發言而再一次體會到這個方法的實用。展寫人在答案完善後適時寫下關鍵詞,正是我們在精讀課文的課堂上常用的速記辦法。

“導讀”問題解答環節:

張全績(根):下面由我來解答“導讀”中的問題:說說“我”是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的。第一次“我”遇到的困難是……(說了半天,也沒抓住要點。這時,下面的同學急了,紛紛舉起了手。主持人樑燦點了一名學生)

生:我從第九、十兩個自然段知道,“我”遇到的問題是不能在兩個星期內完成四十件毛衣。

生:我覺得用“‘我’不能如期交貨”更簡潔。

(聽到這個答案,同學們都點頭表示認同。甚至還有同學忍不住說“是,是,是”。接下來,張全績按照同學們的方法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張全績:“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時裝展開始前,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跑光了。

(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補充組的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

生:張全績,聯繫十一、十二自然段,我肯定地認爲‘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是上一個故事裏的,請大家看到第十二自然段“後來,我計劃舉辦一次大型時裝展,但在離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在另一家時裝店的挑撥下跑光了”,這告訴我們“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是:在時裝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跑光了。

(這時,張全績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不好意思地重新整理了答案。展寫人寫下“不能如期交貨”“縫紉姑娘跑光”。)

補充組的同學在發現張全績同學的答案錯誤後,不僅給出了答案,更能說明答案是如何得來的,這也是我們精讀課堂上訓練的結果——不僅要得出答案,並且要說明解決的方法、思路。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應用。”略讀教學是對學生精讀後的能力運用與檢測。課堂上,不僅是樑燦小組,鼓掌的同學不是都具備了或者被喚醒了將精讀課文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略讀課文學習的能力嗎?

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精讀和略讀之間充分體現着“基礎”與“運用”的關係。所以,第三學段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該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降低學習要求,在學生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之後,老師樂當“旁觀者”,略讀課文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在教學中真正做到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爲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