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五年級《題西林壁》說課稿

人教版五年級《題西林壁》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人教版五年級《題西林壁》說課稿

大家好!

  一、說教材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組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題西林壁》。

這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題西林壁》不僅寫出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啓示。它是蘇軾在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峯怪穴,流泉飛瀑山亭雲閣,可說是氣象萬千,不可勝數。奇怪的是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緻,卻另闢蹊徑,抓住廬山姿態,談遊廬山的感受。詩的前兩行寫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峯迴路轉,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優雅?可詩人卻還說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爲什麼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釋。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本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認識並會寫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壁、緣”兩個漢字

技能目標:理解詩句的意思,明白詩人在廬山觀察時,因爲地點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默寫古詩。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本詩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其教學的難點:爲體會詩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說教法、學法

我採用了閱讀感悟法,即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行爲,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閱讀實踐。先引導學生融入詩境,領悟詩歌的意境,品味詩歌的語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感悟所得,並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然後逐步引導學生學習詩文,把握詩意。

  三、設計理念

1、《基礎教育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大國推進遠程教育設施與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遠程教育設施與資源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發揮遠程教育設施與資源技術優勢,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2、《語文課程標準》中3-4學年段目標對古詩的要求是:誦讀優秀古詩文,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本節課中利用遠程教育設施與資源,去體現教學時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積極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詩歌世界,讓學生在讀——想——說的過程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對古詩的熱愛,從而繼承併發揚中國的燦爛文化。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生活中的事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而且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發現萬物奧祕。老師今天帶同學們去看看那廬山風景,可也要細心觀察纔會有發現。(多媒體展示廬山風光)

面對如仙境一般的廬山風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優美的詞語呢?請說說。在學生的回答上師加以感慨,是啊,真美!這裏山高水常,這裏古樹參天,這裏是鳥語花香,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詩人蘇軾來到這裏寫下了我們今天要學的古詩《題西林壁》(指導“壁”字的正確書寫)。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知的畫面入手,喚起學生對景的遐想,激發學生對詩文的閱讀期待,從而使他們逐漸進入詩的意境,帶着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2、交流資料,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