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心願》教學反思範文

《心願》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心願》教學反思【1】

《心願》教學反思範文

《課標》中指出:教學中要以讀爲主,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思想。因此,我是這樣設計《心願》的教學過程的:

一、初讀課文,理清寫作順序。

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預習情況,弄清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作的。在這個教學步驟中,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確實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以自學爲主,給他們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條原則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二、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文章緊緊圍繞“心願”這條線索展開,在理解的過程中,有一些反映法國人民心願的句子我把它作爲重點來處理。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時要聯繫上下文,把句子放在文章的整體中去理解。

1.讀。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從課文整體入手,根據課後閱讀要求,找出反映法國人民心願的句子,並帶着感情朗讀。“我完全理解小姑娘的語言和感情了。是那些不說話的中國人,把真誠的友誼帶進了一個普通的法國人的家庭,而且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這個句子感情充沛,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和感情,“不說話的中國人”、“真誠的友誼”要讀重音,“生根發芽”既要讀出重音,又要放慢速度,通過朗讀讓學生從中體會句子的意思。維勒尼克的爸爸從中國帶回了泥人,陳列在家中,所以小姑娘一眼就認出“我”是中國人,表明了爸爸對中國人民真誠的友愛,連小姑娘也成了“中國迷”。

2.想。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些反映法國人民心願的句子。維勒尼克的爸爸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永遠值得引以爲榮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現在確實需要發展。你們的國家有巨大的潛力,這是誰也比不上的。”說明爸爸對中國燦爛的文化和現狀瞭解得很清楚,對中國有着深厚、誠摯的感情,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對於這類句子的理解,可設計幾個問題分層理解。

3.議。以小組或同桌互議的形式,交流學習體會,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和認識。“我希望她學中文,以後到中國留學,做架設友誼橋樑的工程師!”通過朗讀,討論弄清什麼是“友誼橋樑”,“架設友誼橋樑的工程師”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表明爸爸希望女兒長大後做促進法中人民友好的工作,爲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表達了鞏固和發展兩國人民友誼的美好心願。

4.講。以討論小組爲單位選派發言人,講解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和體會。教師點撥,給學生以正確答案。

本單元教材的重點是圍繞“心願”這一主題,抓住這一點,進行《心願》這課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朗讀,自主去體驗文章的重點內容。

  《心願》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在法國工作時寫的一個隨筆,文章寫得很長,但是內含的東西卻很少。我從重點句子“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切入課文。先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以“爲什麼一箇中國人和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的會有‘共同的心願’?”這個問題導入課文具體內容的學習。在探尋答案的過程中,瞭解這個法國家庭被中國的文化深深地吸引,從“廣東的涼蓆、福建的紙傘、蘇州的刺繡、景德鎮的瓷器、毛筆、算盤”,還有“北京的故宮、桂林的山水、洛陽的龍門”等這些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具體符號中,體會作者的自豪,體會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和爲我們贏得的友誼。

在課堂實施時,發現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我作爲重點的中國的厚重文化和中法兩國人民希望友好的心願,而是這個法國家庭中小姑娘的言行。我的解讀與學生的興奮點有很大的差別。我覺得這不能怪孩子,這篇文章在表達上與學生現階段的認知,尤其是與現在我們習作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課堂上,我只能用很大的氣力去牽引,課雖然一節半的時間上完,但感覺很累。

  《心願》教學反思【3】

《心願》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在巴黎街道公園裏同一位法國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友好親切的談話,表現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表達了鞏固和發展中法兩國人民友誼的共同心願。教育孩子們愛好和平,做和平合使者。

文中維勒尼克的一家人都是“中國迷”,她的父親從中國帶回了廣東涼蓆、福建紙傘、蘇州刺繡……我巧用課件給學生展示了這些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物品圖片,配上了古箏曲<高山流水>,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此時,我利用了文中“有的藝術品他們連名字都叫不出來”,讓孩子們去發揮充分的想象,父親帶回的這些藝術品還會是什麼呢?孩子們的答案非常多,有北京糖人、中國字畫、京劇臉譜、中國唐裝……在增補了想象空白之時,孩子們更加體會出小女孩的父親是個“中國迷”,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出祖國燦爛文化的具大魅力。

在文章結尾處的處理上,我考慮到今年是中法建交40週年,我巧妙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在課後延伸時給孩子們播放了中法建交40週年之時,也就是2004年1月23日,中國農曆猴年春節時,中國人民在法國香榭里舍大街進行舞龍、扭秧歌等極富中國民族特色的表演錄像,看了錄像後,孩子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兩國之間的文化、經濟各方面都在擴大交流,修建一座友誼的橋樑,是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從而進一步從感性和理性上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深層次理解,激發了學生做友好使者的強烈願望。整堂課學生不僅在知識、技能和方法上有所收穫,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了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