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1: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

我十分喜歡《尊嚴》這篇文章,課文語言樸實,卻蘊含着極深的人生哲理,讀後令人深思。課文敘述了在一羣逃難的人中,有一位年輕人——哈默,他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別人施捨的食物,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還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後來成了傑克遜大叔的女婿,併成爲美國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訴人們:尊嚴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嚴,就有可能擁有財富乃至一切。但對於一個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讀了它可能只能悟到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吃自己的勞動賺來的就是尊嚴。而我們則不一樣。課堂上,爲了更充分的使孩子們體會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貴品質,我採用了聯繫上文對比體會的方式。

我先請學生劃出描寫逃難人們的語句,這裏包括外貌描寫及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只有一句,“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我引導學生仔細讀這句,然後提問: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這兩個詞中讀出了什麼。學生們,有的說我讀出了他們很累;有的說讀出了他們很餓;有的說讀出了他們缺乏營養,急需食物……我問:從那些語句,你看出他們確實急需食物?孩子們立即找到了後面的動作描寫。我說,是啊,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因此課文中用了一個非常確切的詞來形容------顯然。到這,孩子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應該說很到位。此時我又節外生枝了一點,如此飽受飢餓的逃難人,此時就在我們眼前,對於我們每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來說,他們的這種行爲,我們能理解嗎?學生一致認爲能。此時,我把話鋒一轉,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特殊的年輕人,學生讀出對年輕人外貌的描寫,我寫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兩個詞。請大家注意,年輕人與其他逃難的人一樣的缺乏健康,營養,食物。可當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依然拒絕了。此刻引導學生練讀兩人的對話部分,最有助於體會人物的心情及高尚的品質,所以我讓學生之間互相練習。結果,孩子們體會的很深刻。故事中,這個年輕人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

由於,這裏教學處理得當,後面的那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上這課時,我立足於“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力圖讓孩子們進行獨立閱讀、感悟、理解並從中明白道理。併爲他們創設展示的機會,讓孩子們能大膽、主動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在整體感知了課文主要內容後組織孩子們緊緊圍繞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緊扣他們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年輕人在怎樣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尊嚴。在孩子們談體會時,發現孩子們僅僅停留在體會這幾句話上,這時我適時提醒“他不吃因爲還不是很餓吧?”孩子們一聽紛紛用“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嚥”等來反駁。從而學會聯繫全文來讀書並加深了對哈默自尊的體會。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努力把自己當作哈墨,用自己的心去體會,讀出哈墨的自尊。這種聯繫上文對比體會的方式更充分的讓孩子們體會到石油大王哈默的高貴品質。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2: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爲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爲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於教材挖掘不深,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讚美了哈默?是怎樣讚美他的?二是爲什麼會讚美哈默?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後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於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後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並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後,我認爲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於“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後,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傑克遜大叔其實並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後會成爲百萬富翁,而只是讚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對於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爲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着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爲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並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並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我認爲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並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後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四年級語文下《尊嚴》教學反思3:

《尊嚴》是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講了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裏幹活,成爲莊園裏的一把好手。目的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尊、自強、自立的精神。執教下來,以下幾點感觸較深:

1、組織學生認真反覆地讀,讀中感悟。新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課我設計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指名分段讀、齊讀、默讀,等朗讀形式,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教給學生體味人物情感的方法。例如:“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學生在朗讀這句話時只是照貓畫虎的帶着前一句的感情朗讀。而忽略了人物的內心活動。於是問學生如果你被告知沒有活兒需要你做,你會怎樣想?引導學生感受到人物失望的心情。

2、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二、三、四自然段時組織小組自學,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審視我的教學設計,我以問題“從什麼地方讀出哈默有尊嚴?”爲教學主線,緊扣這個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自己尋求答案,然後來交流討論。由老師提問學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課的內容始終圍繞着一箇中心在展開,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得以融會貫通。

3、這節課學生狀態很好,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完全地進入故事當中。那孩子們爲什麼這麼自信呢?回憶與孩子們接觸的整個過程,我發現“蹲下來”和孩子交流,成爲他們的朋友;及時抓住優點,有針對性的評價是關鍵所在。例如:“你能結合着一些詞語來理解句子的含義,這個方法可真好!”當學生默讀完課文後,大家都默默無語。我並沒有責備孩子們,而是說;“老師最佩服勇敢的孩子!”片刻之後,學生們開始了暢所欲言。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可見評價作爲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新審視我的教學設計,還有許多不足,有待改進。

1、在導入時,我由世界上許多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痛苦的話題引入,出示非洲災民的圖片,幫助學生直觀感受災民的生活處境,爲理解詞語,感悟人物品質埋下伏筆。正當我爲自己的導入設計沾沾自喜時,而白主任的一句話又問得我啞口無言:“難民與災民的區別是什麼?”對呀。這兩個詞雖然都指遭受災難,生活艱辛的人,但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在教學時,忽略了這一點,是多麼的不應該呀!

2、在朗讀傑克遜最後說的那句話時,我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來讀並談一談對“富翁”的理解。學生興致很高,說出了“富翁”的含義。而且敘述清楚,表達富有邏輯性。當我正沉醉在自我感覺不錯之時,白主任的點評一針見血點醒了我。是啊,這裏的富翁不是擁有億萬財富的人,而是指擁有尊貴人格的人,哈默憑他的骨氣和毅力將來能創造出財富。應該尊重學生,讓他們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

3、對於課後延伸,我最後向學生推薦幾個關於尊嚴的小故事。讓孩子們找來讀一讀。白主任和泥主任的一翻話語又使我對課外延伸有了新的認識:知識的延伸不一定放在課尾,也可以放在教學設計的中間,以幫助孩子理解文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