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1

《尊嚴》講述了年輕落迫的哈默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最終也獲得了成功。對學生來說,“尊嚴”是一個較爲抽象的概念,如何引導學生了解“尊嚴”的含義,成爲本課教學中的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解讀,在第二課時開始,我就借複習詞語而引入了“尊嚴”這個詞,讓學生先從字典中瞭解它的大概意思,之所以堅持讓學生先查字典,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學生可以對“尊嚴”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化的認識。

二、讓學生了解到理解一個詞語有不同的方法,而結合文章來理解會更加具體,更加深刻。爲了使整節課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我設計了一個主問題,即:“文章從有哪些詞句最能夠體現尊嚴,請用橫線劃出,並談談你的感受。”根據這個主問題,學生先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竊以爲,這個問題既能將整個教學過程串聯起來,也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生彙報時,老師根據學生彙報的內容靈活教學,而不拘泥於講解段落的順序。

在學生理解“尊嚴”含義的過程中,滲透寫作的方法的指導也是至關重要。故此在教學中我也引導學生從神態、動作和語言這幾方面來理解哈默的尊嚴,特別是對“仰”字的理解,幾乎所有同學都沒有注意這個動作的意義。

於是,我出示了兩張行乞人的圖片,讓他們進行比較,使他們發現哈默的不卑不亢。爲了拉進課文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能聯繫現實生活來理解課文,在教學的最後,我準備了一個小故事,並讓學生交流了關於“尊嚴”的名言。總的來看,這節課還是比較有條理,比較完整的。但是,在老師們的提醒下,我開始反思:是不是學生說到哪教師就講到哪,這個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對於不同的文章,或許應該有不同的解讀。對學生來說,理解“尊嚴”是有難度的,所以當他們根據個別段落來談感想時,老師總是要做過多的引導。

在整個教學中,我始終沒有把哈默的言行進行整合和比較,從而使學生對“尊嚴”的理解是來自片斷而非整體。其實哈默的“尊嚴”就是體現在他一次次的堅持,如果能將三次對話呈現出現,學生的理解可能會更到位,也會更節省教學的時間。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2

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裏幹活,成爲莊園裏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傑克遜大叔尊重和賞識尊嚴。在設計上抓住傑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當學生讀完這句話時,並不理解,隨之問到爲什麼大叔說哈默有尊嚴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呢,讓學生畫一畫,把讀書的'感受寫出來。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能引導學生來理解感悟內容,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思維空間比較大,這樣有利於學生整體感悟,實現有效閱讀。

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方面,做到了幾個“充分”,一個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二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讀書體會、對問題看法的機會。三是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薰陶感染。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整體通讀,整體感悟,體驗交流心得,感語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找不同的語句,體會不同詞語,從而感悟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落實了詞語的教學,“面呈菜色”、“骨瘦如柴”、“臉色蒼白”等詞語,體現年青人及逃難人飢餓至極,對狼吞虎嚥“對比讀,體現出年輕人及逃難人飢餓至及。就這樣年輕人仍堅持以勞動換取食物,寫出了年輕人是有尊嚴的。對兩個“狼吞虎嚥”進行了對比讀,體現了年輕人吃的心安理得,進而理解他講尊嚴之可貴。二是重點細讀,引導學生重點讀哈默的三次語言,邊讀邊感語,深入體會哈默以勞動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這樣的情感和態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對這句話做了重點指導,通過齊讀、同桌讀、指名讀等形式,讓學生走近哈默,體會心理活動,學生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語氣反而顯得更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學生自讀自悟中,學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動作,語言,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到了他是一個自尊、自強、自愛的人,也感受到了傑克遜大叔是個尊重他人的人。此時再次回讀2-5段,再次感受到哈默與傑克遜大叔的人格魅力,此時也達到了語文教學的共聚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在理解傑克遜大叔語言時,我抓住了“富翁”與“尊嚴”的關係,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這句話,此時,孩子們課文已學完,對一開始的“不是很理解尊嚴,此時已有了新的認識,再問學生你又如何理解大叔對哈墨的評價的話,加深了理解,說的很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是在課尾應該讓學生說說有關尊嚴的事例,學生髮言不夠熱烈大膽再次體會尊嚴,從而在生活上能以此約束自己,樹立自己的尊嚴。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3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爲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爲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並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於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於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讚美了哈默?是怎樣讚美他的?二是爲什麼會讚美哈默?對於第一個問題,由於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後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於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後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

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並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後,我認爲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於“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後,再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自己對於“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傑克遜大叔其實並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後會成爲百萬富翁,而只是讚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最後昇華主題,讓學生對於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於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爲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課上,卻是教師在“牽着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爲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並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並且沒有更好地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我認爲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並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後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以上就是我上《尊嚴》一課的體會和總結,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克服自己存在的缺點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學反思4

《尊嚴》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以誠待人”。課文主要講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上課前,鑽研了教材,覺得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是弄懂什麼是尊嚴,體會什麼纔是真正的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表現人物品質。因此,在設計第一課時時,就着重抓住了這兩點。

教學設計一開始,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簡單地告知學生課文的主要內容: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曾經和一羣逃難者來到一個小鎮上。年輕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疲憊不堪,此時,他是多麼希望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飽飯啊!可是,當傑克遜大叔遞給他食物時,年輕人卻堅持先勞動再吃飯。二十年後,這個年輕人住進了豪華的別墅,擁有讓所有美國人乃至全世界都爲之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用課文開頭和結尾的內容描述主要內容,是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目睹並感受逃難人的境況,爲學習奠定情感基調。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很快就進入課文的學習。

接着,我試着用一種全新的方法檢查預習作業。之前的教學中,我試着讓學生自讀課文後,再檢查,但這次,一上課,我就馬上出示詞語檢查學生的字詞認讀情況。我還試着用“故事《尊嚴》發生在(),主要人物是()和()。課文主要敘述了()的事。”因爲這篇課文相對比較簡單,故事情節也容易理解。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有利於促進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中年級的重點訓練目標,學習內容的解讀應該有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過程,所以在進行深入探究錢,讓學生回顧全文主要內容,同時也鍛鍊學生用凝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回顧文章內容後,我試着聚焦“逃難者”,通過其他逃難者“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和年輕人“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兩者外貌描寫的學習,初步感知年輕人的與衆不同,同時也試着提示學生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可以刻畫出人物品質,爲深入瞭解人物形象作鋪墊。但這個環節,我花費的時間過多,而過多注重語言的本身,對語言形式,和運用方面沒有做過多的引領和點撥,也是處理不當的一個方面。

最後,整堂課的重點就落在了年輕人和傑克遜大叔的對話上。對話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我能抓住“不能”“不能不”等關鍵詞,體會雙重否定是更加強調的語氣,兩個“不”和感嘆句包含的豐富的情感。教學過程中,還穿插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男女賽讀,師生合作讀等努力使學生讀得精彩,說得有情。這是學生情感與語言交融,共生的結果。學生的情感是根植於品讀、辨析、體驗、表達的基礎上的,是層層深入的。課堂上專注投入地讀,積極得體地說,由此讀出獨特體驗,悟到讀書方法,牢牢抓住培養語文能力這條主線。

課上下來,卻感覺簡單的內容被複雜化了,而沒有體現“輕負高質”。聽課下來,給的建議是:(1)課堂內容比較簡單,能不能把兩課時壓縮在一課時,另一課時用於提升。(2)在年輕人和其他逃難人作比較時,是否可以點撥“爲什麼作者在寫年輕人時還要寫其他的逃難人呢?”(3)上課不要注重內容,而可以從提高學生寫作方面做功夫。

小結:以後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還得注重細節,注重效率。不要爲了教而教,而應讓學生學有所得,習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