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蘇教版四下《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

蘇教版四下《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1

蘇教版四下《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

“和美語文”,是在借鑑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礎上所追求的語文教育思想,旨在克服小學語文教育(特別是閱讀教學)中諸多的極化現象,“以兩極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賞之美。”構建兩極融通之和的小學語文綠色的“生態”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賞的“和美”課堂。

而沈老師執教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意在達到“形神融通”的和諧狀態。這是一篇託物喻人的文章,雖在描寫兩棵香樟樹,實則寫宋慶齡身上的那種“香樟樹”精神。而沈老師便抓住了香樟樹的“香”,使整篇課文達到了形神融通。這“香”雖是樟樹“形”的一部分,又是樟樹的“神”之所在,更是宋慶齡的“神”之所在,整堂課結構互相融通,首尾呼應,特別是以關聯詞爲突破口,並且能巧妙運用,讓學生在習文、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樟樹的形象美,進而用自己的語言去創造樟樹的精神美,再而遷移至宋慶齡的精神美。

一、 繪樟樹之形。

沈老師首先抓住樟樹枝幹粗壯、樹葉稠密、始終保持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這三方面,慢慢地使學生腦海中,兩棵樟樹的形象越來越清晰。特別是在“蓬蓬勃勃”環節中,老師抓住“無論……總是……”這一關聯詞,讓學生體會樟樹一年四季旺盛的生命力:

師:蓬蓬勃勃是一種什麼感覺呀?

生:旺盛的生命力,朝氣勃勃

師:你能讀好蓬蓬勃勃嗎?(生讀)

師: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只是存在一天兩天嗎?如果不是,那你從哪裏感受到的呢?

生:無論……總是……

師:樟樹一直都是這麼蓬蓬勃勃的,你能讀好這種感受嗎?(生讀)

師:一年365天,這兩棵樟樹要面對大自然的哪些考驗?你能想象一下嗎?(學生想象) 師引讀小結:是呀!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樟樹總是(蓬蓬勃勃)

是呀!無論它遇到寒風凜冽的冬天,樟樹總是(蓬蓬勃勃)

是啊!無論在暴風驟雨的日子裏, 樟樹總是(蓬蓬勃勃)

板書:蓬蓬勃勃

學生通過“無論……總是……”這對關聯詞,不僅感悟到兩棵樟樹始終如一的蓬勃朝氣,還能在想象環節中靈活運用這對關聯詞,藉助學生富有感染力的朗讀,使本來就抽象的文字帶給學生的卻是具體形象的兩棵極具生命力的樟樹,能不讓學生喜愛嗎?

二、 悟樟樹之神。

沈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對樟樹的喜愛停留在表面,而是把重點放在感悟樟樹的高貴品質上。並又抓住了“即使……仍然……”和“只要……就……”貫穿於整個環節,品悟樟樹的高貴在於它永久保持的香氣和拒蟲的特性:

師:樟樹的高貴的品質表現在哪裏?拿出筆來,把句子劃下來

生:(……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

師:到文章中去找找,這種香氣能保持多久呀?

生: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

師引讀:是呀,即使當它枯枝葉落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

即使當它已經作爲木料製成傢俱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

即使過去一年,香氣仍然……

即使過去十年,香氣仍然……

即使過去百年,香氣仍然……

師:這就是永久保持的香氣,這正是樟數的高貴之處。

師:宋慶齡捨不得的僅僅是永久保持的香氣嗎?再看看第5自然段,她捨不得還有什麼呢?

你覺得呢?

生:不容易招蟲。

師:你從哪個句子中讀懂的?

生:只要樟樹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師: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

生:只要樟樹還活着,蟲類就會怕它,不敢接近它。

師引讀:是呀!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年,蟲類就————

只要這木質存在十年,蟲類就————

只要這木質存在百年,蟲類就————

沈老師通過讓學生讀文,再讓學生想象,無論是在文本內外,都在不斷地強化這組關聯詞,也不斷地加深學生對樟樹那種種高貴品質的印象。讓學生深深感悟到宋慶齡之所以不捨這兩棵樟樹的真正原因。

三、借樟樹喻人。

宋慶齡是喜愛這兩棵彰樹的,而前來瞻仰宋慶齡故居的人們也會懷着崇敬的心在樟樹前留影,他們也喜愛這兩棵樟樹啊!因爲他們覺得“人如樹,樹如人(宋慶齡)”。與人們一起留影的已經不是單純的兩棵普通的樟樹了,而是那位一直蓬蓬勃勃,永久讓敵人畏懼的偉大女性——宋慶齡了。沈老師能解讀到此,確實下了不少工夫,但如何讓學生明白,得更下工夫了:

師:同學們僅僅是這樣嗎?他們還愛的是什麼?宋慶齡和樟樹有什麼相似之處?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相信你會懂的更多的。

出示資料

宋慶齡(1893—1981) 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她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孫中山逝世後,她仍然堅持孫中山的革命立場,勇敢頑強地與蔣介石、汪精衛的叛變行爲作鬥爭。國民黨以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戰的罪名傳訊和監禁愛國救亡運動七位領導人時,她在法庭上大義凜然,目光逼視法官,並親自到蘇州向高等法院要求與“七君子”同服“愛國罪”,保護和營救了大批共產黨員和反蔣愛國人士。建國後,她擔任着繁重的國家領導工作。

師:你讀懂了什麼? 宋慶齡和樟樹有什麼相似之處?

學生慢慢地從老師出示的資料中,明白宋慶齡身上就有那種一直讓反動派懼怕的震懾力存在。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沈老師並不是把這段課外資料用到這裏就結束了,她又把課文中那兩組“即使……仍然……”、“只要……就……”關聯詞又巧妙運用到資料中,讓學生不僅能加深對宋慶齡高貴品質的印象,更加深了學生對兩組關聯詞的掌握與運用。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一種藉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策略。而後,沈老師再次回到“樟樹之形”這一自然段,讓學生再來想象這兩棵樟樹,我相信這兩棵樟樹已不再是剛開始的那樣普通了,而是凝聚着宋慶齡精神的兩棵獨特的樟樹,兩棵樟樹已植根於學生們心中,也許他們有時看到路旁的樟樹,便會想到曾記得有這樣一位中國最偉大的女性。

沈老師在整堂課中,讀中悟形,形中悟神,把樟樹的“形”與“神”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讓學生得到了有效的收穫,更是一次獨特的體驗。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兩棵樟樹的'讚美之情,又滲透着作者對宋慶齡深深的懷念之情。

今天聽了張老師上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一課時,學到很多。老師把課堂分解爲三個板塊並能有機地融合爲一體:揭題審題、檢查生字詞初讀課文、學習課文感受樟樹外形美。每個環節都顯示出教師紮實的教學功底,有效的課堂教學本色

一、激發學生興趣。平時的教學,我多把字詞的教學作爲課前的自學。本節課,張老師上課伊始,就讓學生從讀字詞開始,學生一下就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學習的氛圍和諧了,活躍了。於是就能精神抖擻、興趣盎然地上好這節課。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後面的教學自然就被激活了,給學生注滿了生命的活水。

二、夯實基礎教學。本節課,張師將基礎知識的教學貫穿課堂的始終。如:換詞、講解疊詞、填關聯詞、對比手法的理解,以及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背誦第四段,長期下去,學生的成績定能上一個新臺階。真可謂:高樓大廈平地起,腳踏實地登高峯。

三、朗讀教學實實在在,指導朗讀“樟樹不高,但他的枝幹粗壯,而起伸向四面八方,深得遠遠的。”這一句時,老師通過聲音的大小讓孩子們讀懂了“粗壯”,用她不斷向前伸展的手臂,讓孩子們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體會了怎樣才叫“伸得遠遠的。”孩子們口中誦讀的是優美的文字,口中看到的事老師優美的身姿,“耳醉於音,心同其情”此時再讓他們理解什麼是“蓬蓬勃勃”也就不言而喻了,這就是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妙境吧。

四、是既關注了言語的內容,也關注了言語的形式。表現在第四自然段對樟樹的外形教學時,老師揭示“這是兩棵  的樟樹”,讓學生在課文中圈畫出重點詞語填空,學生分別在橫線上填出四個詞語:枝幹粗壯、樹葉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老師能對學生說的四個短句引導學生整合,從而變成了“這是兩棵枝幹粗壯、樹葉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樟樹。”這樣的訓練,既關注了言語的內容,也關注了言語的形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體現了教師紮實的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值得我好好學習。

本節課還注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領悟文章內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過閱讀感受揣摩文本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一方面藉助課外資料體會品味宋慶齡崇高的人格風範和高貴的精神品質.。有人說:語文課是一節讓人遺憾的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如果時間允許,張老師對於宋慶齡和樟樹兩者之間的聯繫一定會進行更巧妙地引導,我想這樣會更好。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評課3

今天,聽了 王麗平老師執教的四年級語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一課時的課堂教學,現談談自己的粗淺想法。

這節課乘着課改的強勁東風,順應課改的需求,設計了較有價值的導學案,特別是學生的展示人小志氣大,展示環節一環扣一環,滴水不漏,讓人驚歎,長此以往,我校的課改工作將邁上新的臺階,具體來說:

一、學案設計:目標小而實,學生一看就心中有數,導學思考緊緊圍繞目標,使學習目標得到了有效落實,達標測試抓住學習目標和導學思考進行鍼對性的測查,真正把學習目標落到了實處。

二、導學過程:步驟清晰,設計合理,學生能在學習小組中自主學習,並能通過合作交流達成共識,學生學得認真,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展示自然流暢,教師引導科學得法。

三、課堂實效:縱觀整個課堂和最後的達標測驗,課堂效果很是明顯,85%的孩子達成目標。

除此之外,王麗平老師在課堂上關注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關注了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但是整個課堂沒有一次完整的讀文展示,語文課堂沒有琅琅的讀書聲,實屬遺憾。建議合理設計學案,語文課堂切實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出書的韻味,還語文課堂本色。另外,教師還要注重課堂細節,例如:學生展示過程中的語言表達、站姿要求、習慣養成等,切實讓每個學生學有所獲,真正提高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