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碌、削”等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舒、柔、甩”等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課文,感受鄉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鄉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

課前留意觀察田野的風景。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

五月田野風景的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課題。談話導入:現在正值五月,你眼裏五月的田野什麼樣?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瞭解。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觀。

3、師:看過之後,你最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4、師:美麗神奇的田野多麼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五月的田野,去體驗體驗鄉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可以抽讀生字卡片,引導學生利用已經熟知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田埂”、“竹管”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忙碌”、“噴香”、“清香”等詞語可以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5、學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讀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印象。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關鍵的語言文字來品味與理解。

a: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地笑了”一句。“它們”指誰?它們會笑嗎?爲什麼這樣寫?你感覺此時誰的心裏也在笑?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自由練習一下怎樣讀才能表現田野的廣闊和美麗,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重點抓“噴香的飯菜比什麼都可口”,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認爲什麼樣的飯菜是噴香的”,再和文中“噴香的飯菜”做比較,引導學生要向鄉下孩子們那樣善於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熱愛生活。

d:第五自然段主要通過朗讀體會“大地當牀,藍天當被”的意境。尤其要讀好最後一句。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舒”、“甩”、“籃”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寫一寫自己童年生活中快樂的事。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2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介紹了自己一次怎樣的經歷。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部分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思考並理解媽媽告訴孩子的道理,體會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認讀生字詞,教師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剛剛看到《金色的蒲公英》這個題目時,你想到了什麼?

那麼這篇課文,到底講述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

1、認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障礙。

2、利用生字卡片,瞭解學生認字情況。

3、讀完課後和你剛看到題目的想法一致嗎?說說你的想法。

4、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惟一、滾瓜爛熟、委婉、振作、會心等詞師生共同解決。漫不經心、意味深長、可放在分析課文中去理解。

5、指名讀課文。

三、深入讀文。

1、默默地品讀課文,看看從讀文中,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說出。

①從開頭和結尾兩部分,能夠讀出來,這篇課文是對過去的事情的回憶。

②學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經過:“我”開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臺就忘詞,後來老師安排“我”演敘述者;我很傷心,媽媽借蒲公英給我講道理,並鼓勵“我”,“我”終於成功了。

③媽媽是如何幫助我的:假裝要拔掉蒲公英,從而開導我: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麗帶給我們快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丟臉的事。

2、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能讓你體會到濃濃的愛意。

①在“微笑、、慈愛、意味深長、不厭其煩”等詞語中體會到母親對孩子的愛,朗誦相應的語句。

②媽媽漫不經心地彎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實是別有用心。(理解詞語漫不經心)

③媽媽不是直接給“我”講道理,而是通過養花的事來教育“我”,體會媽媽對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拓展延伸

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家長聽。

五、指導書寫

1、“勵”可以跟“厲、歷”對比學習。

2、“練”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東。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3

一、文本解讀

1、與文字對話

《夥伴》一文,主要講述了發生在獵人馬哈多和他的夥伴——獵狗和烏鴉之間的故事。要讓學生在學文過程中,感受到作爲夥伴。他們的互相關心,和對彼此的牽掛。本課應從兩方面來把握故事,一是獵人馬哈多和獵狗一起救助了一隻受傷的烏鴉。(體會夥伴們在一起生活的快樂)二是烏鴉幫獵人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獵狗。(體會夥伴之間的關心,互助和牽掛)。“夥伴”是理解課文最關鍵的一個詞。讓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夥伴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並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處。

2、與編者對話

《夥伴》是冀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以“感受真情”爲主題。“理解與關愛”貫穿於本單元的.幾篇課文中。《傾斜的傘》一文,讓我們感受到我與外公那種愛的傳遞與延續;是《夥伴》讓遇險的獵狗最終獲得搭救;《信任》一文中,無人看管的桃林,讓我們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們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點點滴滴的用心;其實,愛是無處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園》盛開美麗的花朵……學習本單元,要讓學生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蘊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體驗滲透在字裏行間的真情。

二、教學目標

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文中5個生字,會寫11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中講了關於“夥伴”的哪些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勾畫重點語句,情感朗讀,來理解課文。

2、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繫,談出自己的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夥伴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珍惜夥伴之間的情意,與夥伴友好相處。

課前準備:預習本課,瞭解大意,解決生字詞,師準備生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學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好夥伴,那你們覺得夥伴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中的夥伴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二、細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文中的生字、新詞。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認字情況。

3、師生共同理解“巡邏”,“焦急不安”等詞語。

4、瞭解學生讀文情況。(指名讀)

5、說一說,文中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寫了夥伴之間發生的故事,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誰是誰的夥伴?他們又爲自己的夥伴做了些什麼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畫出有關語句說一說

A、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談談感想。(課後練習三的三句話)

B、如:第4段,抓住重點詞語,“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得了大病”等,體會馬哈多對獵狗的關心和牽掛。

3、出示課後練習四的兩句話。

獵狗,你究竟在哪裏呀?

烏鴉叼着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後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讀讀這兩句話,談談體會之後,說一說兩個“究竟”的不同含義。

4、情感朗讀。

四、拓展延伸。

學習了本課之後,同學們應該更瞭解“夥伴”的含義了吧,那你覺得夥伴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你又是怎樣做的?說一說,並寫下來。

五、指導書寫。

1、“抹”右邊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後一筆是提。

3、“獵”可以和“借、錯”等字對比來記。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4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諒、誘”等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偷、請、躲”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的美,受到美與情感的薰陶。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後,你認爲“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印象。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來品味。

重點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體驗和詩中的“我”是一樣的,比如你有沒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經歷,玩得怎麼樣?開心嗎?要回家的時候你擔心大人責備嗎?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味詩中所蘊涵的情感。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躲”、“誘”、“叔”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小練筆:回到家裏,“我”會挨媽媽一頓罵,甚至一頓打嗎?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會怎樣對待孩子呢?代替媽媽給孩子寫幾句話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名師推薦教案5

一、直接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山溝裏的孩子》一課,再去感受山裏的孩子他們是怎麼上學的,他們走山路爲的是什麼?

二、仔細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劃一劃相關的句子,最後再說一說孩子們在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可以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四人一小組交流。)

全班彙報:

時間長:山溝裏的孩子們從黑暗走進黎明,又從黃昏走進黑暗,可以說是起早貪黑。(板書)

路不好走:要翻好幾座山那,看(課件),同學們是怎麼翻山越嶺去上學的?誰能看着圖給大家講講?如果要是遇到惡劣的天氣呢?看來他們上學的路真是太難走了!(板書)

不安全: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市區裏,不到動物園或是在書本、電視上我們是不可能看到狼的,那就讓我們聽聽狼的叫聲,來感受一下,孩子們放學回家聽到狼叫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課件)怎麼樣,很可怕吧!再加上天黑,路滑,真爲孩子們捏把汗啊!(引讀)

樂觀:可是他們自己好象並不在意,書上是怎麼描寫的?(課件)因爲能去上學已經是孩子們是快樂的事了,所以克服困難也就變成了一種習慣,艱難跋涉也就變成了一種樂趣。(讀)

對應的句子:清晨,天還沒亮,山溝裏還黑着。傍晚,太陽落山了,山溝裏很快暗下來。讀讀這兩個句子,你發現什麼了?生答。

師:他們句式上的結構是一樣的,而在內容上也是相對應的。你找找,課文中還有哪幾個句子,也是前後對應的?

師:這些相對應的句子,在向我們每一個人訴說着山裏的孩子上學有多難!清晨,孩子們迎着晨曦上學;夜晚,孩子們披着夜霧回家,多不容易啊!小結:看,(課件山溝小道)這就是山區孩子們平時常走的一條山路,這條路每天早晚承載着孩子們求學的夢想。當天邊還是一片隱隱漆黑時,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同學們就背上書包,行至離家幾百里路的縣城去上學。他們不怕困難,因爲他們心中有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學習,只有學習纔能有出路。這是一種多麼頑強的信念,又是一種多麼執着的追求啊!

指導朗讀:

讓我們大家再把孩子們克服困難去上學讓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感情朗讀。(讀給小組同學聽,指名讀,試着背一背)

三、聆聽孩子的心聲。

師:就是這種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激勵着孩子們起早貪黑的去上學,那麼除了學習,他們還有什麼願望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6、7自然段,然後在小組裏跟同學們說說你們讀懂了什麼?

(1)金鑰匙指什麼?(指的是知識)

(2)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的尋找指的是什麼?(指不怕困難,不停的發奮學習。)

(3)理想的燦爛的黎明……表明了作者對山溝裏的孩子寄予了無限的期望。同時也對他們一定能改變山溝的窮面貌充滿了信心和決心。

(4)……:說說省略號省略的句子;描述一下未來的學校什麼樣;暢想山村將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未來的教育更加普及化。教育的春風吹遍神洲大地,偏遠山區的孩子都坐進了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教學樓,大家都會使用電腦,說着一口流利的英語。“貧困山區”已成爲歷史名詞,“希望工程”成爲善良人們記憶中的名字。)

師:或許是山裏的風清新,山裏的水潔淨,才使得山裏孩子的夢更自然;或許是山裏的人堅強,山裏的人淳樸,才使得山裏孩子們的夢更誠懇真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讚美山裏的孩子們,一起預祝孩子們的夢想能夠實現,好不好?齊讀第七段。要讀的深情!

四、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同學們,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山溝裏的孩子,“天還沒有亮”,孩子們已經揹着書包去上學;“從這座山樑,翻過那座山樑”,直到“遠遠近近,初升的紅日把他們擁抱”時還在上學的路上,下午放學回家時“月亮”像燈籠在迎接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山裏的孩子就是這樣還堅持上學,他們就是要用聰明和才智去“改變村莊”,“改變山溝的窮面貌”。聯繫到我們每個學生,和他們相比,你覺得你做得怎樣呢?(使學生通過比較體會自己優越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從而受到啓發向小朋友學習,認真刻苦讀書掌握更大的本領,建設自己的家鄉。)

五、抒情結尾

在我國有許多地方都十分的貧窮和落後。那裏的孩子沒有好衣服穿,沒有好房子住,更沒有零花錢。他們每天的生活重心是放羊、砍柴、餵雞、種地,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漢堡包,也不知道什麼叫摩天輪,不知道安徒生是誰,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但他們知道一點,那就是學習,只要努力學習,他們所有的不知道都會變成知道,所有的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讓我們深情地呼喚,山溝裏的孩子,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