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觀書有感》課後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觀書有感》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觀書有感》課後反思之一

《觀書有感》感覺最難處理的還是題目中的“觀書”和詩中的“半畝方塘”所寓含的哲理間的聯繫,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大理學家朱熹“觀書”的感觸,在反覆誦讀揣摩之後,我覺得還是要讓學生在反覆誦讀後,去發現其中的聯繫。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觀書有感》課後反思

課堂上,我首先在讀詩題上下功夫,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明白“觀書”即讀書、看書,再讓學生幾讀詩題,明白詩人是要談讀書的感受。同時,聯繫平時的閱讀指導、習作指導,提醒學生讀文學詩一定要首先明瞭題目,因爲題目可是文章詩篇的眼睛、靈魂,是對文章詩篇最精煉的概括,要牢記。

在學生反覆誦理解了詩意後,讓學生明白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表層意思,並通過誦讀末句強化源頭活水讓半畝方塘保持了清澈的道理。再讓學生結合詩題完整地誦讀這首詩,提醒學生:做個有心人,你發現了什麼?多讀幾遍。學生在認真地誦讀後,不少同學都發現題目是”觀書有感”,可全詩卻根本沒有提到讀書的疑問,我讓學生再讀,看學生有什麼新的收穫。在學生再讀後,不少同學朦朧地感受到理學家朱熹好像在借“半畝方塘”說讀書,此時教師再指出詩人是把讀書做學問喻爲“半畝方塘”,是詩人在讀書時聯想到人的心智就像這半畝方塘,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吸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加聰明睿智。至此,詩中寓含的哲理、詩人巧妙的借喻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說到底要想讓學生真正地讀懂文字背後的意思、體會其精妙一定要給學生充分讀的時間、深入體會的機會。

  《觀書有感》課後反思之二

《觀書有感》的寓意很不明顯。詩從頭到尾都看似在寫塘水,怎麼就扯到讀書的學問了呢?如果不憑藉任何的參考資料,學生自己是很難領悟到這一點的。怎樣把學生的思路印到那一頭去呢?我決定從題目上下文章。

一開始,我出示了這首詩的內容,但不寫題目,只說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學家,(即哲學家)。隨後,理解詩句的意思。第一二兩句,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淨,三四句,通過與學校池塘的比較,明白源頭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淨的根本原因。學至此處,讓學生回過頭來說說正首詩在圍繞什麼寫。學生都能發現,寫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爲什麼這麼清澈。那我就問,如果讓同學門給這樣一首詩加個題目,會怎麼加。開始,由於受了課本的影響,都說不出。後來,只說根據剛纔理解大的意思來說,有同學就敢說了,“水”,“水塘”,“源頭活水”,當然有同學還說了“觀水有感”,篡改得不錯。總結了一下,就是題目總與水有關,但就是與書聯繫不上。

隨後,出示課題,讀讀,想想,這水塘,怎麼與書聯繫起來了呢?打開課文,看插圖,來體會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學家此時的想法。教室裏安靜下來,沒有人舉手,顯然,都覺得是個難題了。片刻,終於有一隻、兩隻手舉起來了。一位學生答得很好,大意是水池裏不斷有水流進來,就能使水更清澈;我們人多讀點書,就有知識不斷補充大腦,使人變得更聰明。說得不錯呀!大家也能明白了。最後,給大家總結了一下,作者是用這水來譬喻讀書的道理,這就是哲學家的高明之處。隨後有列舉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再次說明“讀書使人明智”的道理。至此,詩的含義算是揭示出來了。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本課教學中,我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充分的讀、大膽的想,勇敢的說、盡情的演。我採取了多種朗讀的形式,充分的給學生讀書的空間,讓他們在讀中感悟,讀出當時小朋友們的心情。同時,我引導他們大膽的想:小朋友們會喊些什麼、叫些什麼,他們心情怎樣?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大膽的演,進一步體會到了小朋友們慌張的樣子。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們能入情入境的學習,真正理解了課文。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之三

《觀書有感》是蘇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的主題是“讀書有方”。這一課選取了兩首關於讀書的古詩,這是第二首。這首詩是寫作者由讀書而生髮的感情。教學重點是理解詩中講的讀書的重要性;體會詩的意境美。詩中通過水塘的形象來作譬,將人的心智比作明鏡般的半畝方塘,又進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廣袤的天光雲影來比喻心智容納之廣,鑑理之明。後兩句以方塘作譬來說明心智開豁的'緣起,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方塘變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於不斷讀書,不斷汲取知識而得來的,詩的後兩句,纔是詩人讀書後產生的感想。詩中無“書”,詩題卻爲“觀書有感”,從景悟出“理”,這是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一、學生會的學生講。對於詞句、修辭的理解,學生藉助工具書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教師不需要多費口舌。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做老師,把自己的理解、預習的成果到臺前講出來,並通過其他同學的質疑來完善“老師”的講解,以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只對其中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作一引導和點撥。作爲“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

二、巧妙突破難點。針對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是課後的問題:爲什麼詩中無書,卻以“觀書有感”爲題。我採用了從題眼入手,抓住重點詩句,設計分層練習分化難點,引導學生悟出詩中讀書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學以致用,教材只是個例子,老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會用。我選取了報道中的一段文字,體會詩句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並選取了一些說理詩,供學生課後閱讀,積累,把知識的學習延伸到課外。

走下講臺,心中有很多感慨,特別驚訝於孩子們的表現,深深感到,作爲一名教師,如果不時刻往自己的這半畝方塘中注入知識的清泉,是不能夠滿足孩子們的那一杯水的。

一、只有更透徹地鑽研理解教材,才能恰當地處理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抓住學生的疑惑點,引導,疏通,從而啓迪思維,培養能力。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學生提出了“徘徊”這個詞語的理解:爲什麼是來回地動,雲在空中怎麼會來回地動?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問題。但我馬上想到,這是暗示了水面在動,水流的注入使水面來回晃動。通過讀詩句,引導,學生馬上聯繫後兩句就體會出來了。試想,如果連教師都理解不清,又怎能引導學生去感悟呢?

二、缺乏整體體驗後的讀。本詩設計了三讀:一讀通,二讀景,三讀理。但由於時間的關係,匆忙之中沒有進行第三讀,這應該補上。因爲讀出理,纔是這首詩的學習重點,要讀得引人思考,耐人尋味。

講這課後最深的感受是,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一定要把握好教學重難點,並從學生理解的角度出發,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這要求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識的關鍵處,才能引導孩子們深入淺出地在語文課堂的樂園裏愉快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