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戀家麻雀散文

戀家麻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麻雀,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鳥,也是我最熟悉、朝夕得見的近鄰。麻雀屬於留鳥,無論春夏秋冬,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不似某些候鳥,季節一換,便仍下剛安好的家,遠走高飛。老北京人都將麻雀稱之爲家雀兒。成年的稱老家雀兒,幼鳥自然就叫小家雀兒。

戀家麻雀散文

世界上鳥的種類很多,但在野生的鳥類中,其名字前冠以“家”字的卻極少。家,總是溫馨、自由、安逸的。麻雀能以“家”字冠之,我想,不僅是由於其與人類的'親近並視其爲家庭的一員,更因爲它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土著,是人類對其世代守望這爿家園的認可和尊重。

依現代人的審美標準,麻雀的確不入流。與羽毛豔麗受人尊崇的壽帶鳥或相思鳥相比,麻雀要遜色得多,其膚色令我們想到華北鄉村沙褐的土地,左右臉頰的黑色圓斑,彷彿戴上一副深色的墨鏡,將機警的眼神隱藏起來,只有脖頸上的一圈白色羽毛似戴了條美麗的圍巾透着些許時尚。

在百囀千啼的金絲雀或百靈鳥面前,其鳴叫聲略顯聒噪和單調。特別是每當夕陽西下,它們便三五成羣地集結於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吵個不停,有人說,它們是在臨睡前,交流彼此一天的所見所聞。

麻雀對我們的評判及好惡似乎毫不知情,也許壓根就沒當回事,從來都是我行我素,不似八哥、鷯哥那樣,以學舌和斑斕的美色取悅人類。

按老北京養鳥人的話說,“家雀兒難養,氣性大”。這意思是說,麻雀的野性強,一隻成鳥一旦被捕獲,無論怎樣好生相待,依然不吃不喝,寧可絕食而亡,也不願成爲人類的籠中寵兒。我以爲,老家雀兒之所以如此倔犟,一是其視自由勝於生命,絕不屈從於人的圈禁和豢養。另一個原因一定是它還惦念着巢中嗷嗷待哺的雛鳥!

麻雀的世界並不大,覓食、築巢、育子幾乎構成了其生命的全部。當晨光熹微時,麻雀們便趕在太陽升起前從巢中飛出,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據我觀察,麻雀一天的大部時光都用於覓食,在地面上的時間往往多於樹上,只有飽餐後才飛上枝頭。它們將黑硬的短喙像農婦在水缸沿礪刀般,於樹枝上反覆擦拭,似乎總是對喙的鋒利度缺乏信心。

築巢、育子,盡享天倫之樂,是麻雀生命中最快樂的事情。老家雀兒一生到底哺育了多少雛鳥,我不得而知,但其對幼鳥的呵護確是有目共睹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說《麻雀》中描述過一隻老麻雀爲保護墜地的幼仔,與一隻大獵犬抗爭,寧願犧牲自己而不退縮的感人一幕。

在我很小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是一個雨後的早晨,我看到院子的水坑裏有一隻黃嘴角、絨毛未退的小麻雀,“吱吱”地鳴叫、掙扎,便跑過去欲抓捕之。當我剛走近這隻小鳥,正要伸手時,一羣老麻雀突然自天而降,“喳、碴、喳”地鼓譟着、俯衝着,大有置我於死地之勢。我被這陣勢嚇得雙手護頭哇哇大哭。母親聽到我的呼喊,急忙從屋中趕來,轟走了羣鳥。後來,母親的一句話至今我還記得:老家雀兒最護犢子!

古人云,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也許古人說得對,麻雀沒有高貴的血統,其家族與這塊土地一樣古老,勤勞、善良、勇敢。它們 自出生起,便沒離開過自己的村莊。無論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儘管也曾受盡屈辱和傷害,但其對故土依戀的秉性卻世代相傳,從不遠飛。

作於丁酉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