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發伢爹爹散文

發伢爹爹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發伢爹爹曾是我家鄉一個普通的人物。那時比他年長的喊他發伢,我們這些娃娃尊稱他爲“爹爹”。或許是爲了更明確些,就約定俗成喊他“發伢爹爹”。

發伢爹爹散文

發伢爹爹是舊社會逃荒要飯過來的。過慣了苦日子,人長得有些老氣,腰上常年系一根草繩,冬天估計是爲了暖和些,夏天就權當褲腰帶了。但他爲人很和氣,又很勤勞,幫人家忙只需要粗茶淡飯便可打發了,所以在我大曆山腳下的故鄉,他很有人緣。

從我記事起,印象中的、五十多歲的他就有些佝僂着背,走起路來,總讓人感覺他在尋找什麼。當年的生產隊長也很照顧他,從不讓他挑擔子。但他幹其他活兒照樣很有勁,所以他的工分社員會有專門研究,比壯勞力僅少1分工(當年生產隊是一個工記10分)。發伢爹爹非常知足,讓人總覺得勞動是他發自內心的感恩。

沒有文化,自身條件有些限制,但又想爲家庭多掙收入的發伢爹爹,也是很有個性的。他追求自身價值,樂於讓社會承認。有一年“雙搶”期間,生產隊安排他用“耙”平整水田,便於婦女同志“插秧”。這是個技術活,又值三伏天,掌握不好水平面,就容易造成田塊一邊乾硬,一邊水淹。插秧時誤時誤工。發伢爹爹總是精“耙”細作,經驗豐富,別人都回去吃午飯了,他還在田裏加班。待下午婦女隊長帶領一班大姑娘、小媳婦插田時,當衆表揚了他,他臉上樂呵呵的像開了花似的。那天晚上開社員會他還主動請纓:生產隊一季“耙”田的活兒由他全包了。隊長高興壞了,當衆表態年終評他爲“五好社員”。因爲“耙”田的活兒最辛苦,三伏天站在“耙”上,行走在水田裏,像上了蒸籠似的。隊長每天派這活時很傷腦筋。

發伢爹爹生活困苦,衣食粗糙,但他樂於助人,懷揣一顆金子般的心,照耀後人。當年他家兒多母苦,常被一些好心的鄉親接濟,他只能默默的接受了。時值上山下鄉年代,上海知青落戶家鄉。按照當時的要求,每戶每月要上繳十擔糞到集體田地去。上海知青就是完不成任務,原因是怕掏大糞。隊長大會小會的.批評,教育得幾個知青都哭了。發伢爹爹心疼這些年青的娃娃,顧不上自身條件的限制,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硬撐着身體、一擔擔掏空了知青點廁所裏的大糞,幫助知青們完成了任務。知青們出於感激,拿出從千里之外的大上海帶來的、僅有的一點白糖和肥皂送給他,他堅決不接受。知恩圖報的知青扔下東西就走,無奈地發伢爹爹只好拾起東西,又轉手送給了隔壁生病的五保老人家。第二天,五保老人逢人就誇發伢爹爹好。有好事的小夥子一看肥皂上有“上海”字樣,就趕緊報告隊長,說發伢爹爹有盜竊知青財物的嫌疑。隊長二話沒說,就專門安排小夥子一個工,跑步報告公社派出所,要求查清此案。一查,查出了這件好事,查出了發伢爹爹的好名聲來。

無事時總愛叭嘰着黃菸袋的發伢爹爹爲人低調,行事不張揚,但他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敢於挑戰人生極限。俗話說:吃米筋,養鬼精。粗茶淡飯讓他出落地很有筋道。這點,我至今仍很佩服他。大集體年代,循規蹈矩,樣樣都等待分配。就連過年吃條魚,也要等到臘月二十四以後,集體抽乾山塘水庫,抓魚分魚。寒冬臘月,寒風刺骨,下水抓魚這項差事是極富挑戰性的。生產隊也很有策略,每年那個時候就會花錢買來“八角三”的好酒,讓下水抓魚者飲酒取暖。就是這樣,敢於應戰者寥寥。每當這時,大家自然想起了發伢爹爹。發伢爹爹也總是低着頭應承着。只見他,腰裏緊箍草繩,叭嘰幾口好酒,在圍觀的上百雙眼睛注視下,像明星一樣拿着魚筐下水捉魚。那整筐整筐的魚兒擔上來,彷彿是擔上了一筐筐吟唱發伢爹爹的讚歌。至今想來,當年那個場面不就是中央電視臺《挑戰極限》欄目的前身麼?

發伢爹爹也不失幽默,常常也冷不丁地冒出些渾素笑話來,惹人捧腹大笑。那時的我雖然不太懂,但跟着大人們大笑後,總覺得還有些餘韻。當年也沒有生理衛生課可學,發伢爹爹的笑話或許成了我彌補生理知識課的第二課堂。潛移默化中,幫我成熟,助我成長。

發伢爹爹離世的時候,我在外求學,沒能趕往送行,這點很遺憾;據說,那天大曆山腳下的鄉親們都自發的幫助他的兒孫們,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這讓人心慰。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似乎已很遙遠。但每次回到家鄉,走親訪友,仍不時想起發伢爹爹。發伢爹爹是一位既普通又很有個性的人物,猶如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沙子那樣不顯眼。若你彎下身子走近他,用棍子一撥弄,會發現它是一粒會閃光的沙子,惹你追憶,令你深思,讓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