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怎麼教?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怎麼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一、用物質獎勵來促使他們遵守紀律,比如小紅花(這個最有效,牆上和學生手裏同步發放)其他可以用適當的學習用具來獎勵,比如作業本、鉛筆、橡皮等等。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怎麼教?

二、端正心態,如果不是對你的的工資有大的影響,千萬不要生氣,也不要怕別人說你教不好而面子上過不去,臉皮要厚一點。因爲現實生活中的學生就是這樣子的,跟電視上差別很大的。

三、樹立威信,這一點尤其重要,只是個人見解,不喜勿拍。

樹立威信不是靠黑臉,也不是懲罰,或者獎勵什麼的,可以經驗不足,可以業務不熟,可以教錯了拼音,但是絕不能沒有公平和正義。老師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不是淵博的知識,而是偉大的人格魅力。

1、關於文本 課本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師和學生實施課程標準的重要憑藉。語文課上師生憑藉它進入作品所描繪的紛繁世界,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獲得多方面的啓發和薰陶。忽略了文本的語文教學,就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空洞而膚淺的。葉聖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想有些人可能曲解了葉老的意思,以爲“例子”就是一帶而過,不需多花工夫的東西。其實,這些“例子”大都選文精美,富有時代氣息和文化內涵,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很值得探究鑽研。可以說,課本對學生的教育功能,是其他媒介無法取代的。因而我認爲,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立足文本,引導學生領略不同的風景,應該是語文教學的前提與核心。

2、關於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自從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來,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了,學生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動的接受知識了,教師給了學生很多的討論、發言、表現的機會,一節課常常在熱鬧的小組討論中悄然流逝。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一節課下來,學生說了很多話,討論了很多問題,常規的生字認識、聽寫、說話、仿寫等基礎知識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它們現在幾乎成了課堂“被遺忘的角落”。那麼,教師不予以較多的關注,學生掌握的情況如何呢?看看學生的看圖寫話、看看學生答題的語言你就一目瞭然了。錯別字、病句、詞不達意,語序混亂等情況,在語文作業與考試中大量存在。新課標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其中工具性爲語文所特有。在義務教育階段,面對中小學生,我覺得語言文字的教學應該始終是語文課的核心任務,也是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前提。無論課改風雲如何變幻,教學理念如何更新,字、詞、句、段的語文基本功不能丟。否則,就會造成學生素養之廈根基不穩。

3、關於問題的提出。新課標鼓勵探究,提倡自主,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總覺得,我們的放手 還不夠。比如問題意識的培養。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獨立的思考與創造性的想象力。然而,我們給了學生多少自主提問的時間?很多時候,我們擔心學生找不到關鍵問題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所以乾脆還是由老師精心挑選引導討論。這樣做可以集中時間與精力,解決學習重點,但不足也很明顯,因爲你無從瞭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就難免會做學生不懂的沒有講到,學生懂的我們卻講得很辛苦的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如果問題總由教師指出,不知道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何時能得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何時得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思維何時能得到真正的'鍛鍊。

當然,問題由學生提出,對老師的教學水平、知識結構、駕馭能力等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4、關於課堂上的鼓勵。實施新課改以來,課堂變得生動了,學生參與積極了,各種獨特的體驗 與理解也出現了。與以往被動的吸收的課堂相比,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而教師真誠的鼓勵也會使學生迸發出更大的學習熱情。但是鼓勵也不能濫用。學生所理解的東西也不一定就全有道理。我總覺得我們的鼓勵有點多了。《中國教育報》的資深記者李建平女士就曾對這種現象發表過看法。她說,“一味的表揚與一味的懲罰一樣不可取。”又說:“老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表揚會使學生形成淺嘗輒止隨意應付的態度。老師不能做一味的叫好者,要做出客觀的評價。”啓而能發,發而能收,恰當鼓勵,適時引導,這些都是新課改實施中對我們教師素質提出的一項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