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該怎麼上?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該怎麼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一年級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幾點方法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該怎麼上?

———《面向全體,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最基本的教學內容。課堂授課是識字教學的主要手段。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讓學生按教學計劃學好生字,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師思考,下面是本人授課過程的幾點體會。

一、設置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按照新教材要求,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要克服這一難度,就必須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爲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識字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生字。

1、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對後,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字謎,小朋友猜對“手”字謎後,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手”字謎的啓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裏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啓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小時四條腿,長大兩條腿,老了三條腿”,謎底“人”;“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2、編兒歌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爲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叫“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磨”編成“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早)。“草—草頭=?”(早)以次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 “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現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爲“姐妹字”。如:“蛙、哇、娃、窪”“請、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繫,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二、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啓迪心智。

1、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詠鵝》、《春曉》、《村居》這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2、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採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並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後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塗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三、創設“遊戲樂園”,鞏固識字

一年級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我認爲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1、開火車(分小組進行)

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從我們這裏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2、交生字朋友

教師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後,選擇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教師也可以把生字發給若干名學生,請他們分別拿着生字找朋友(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學生讀後交朋友。教師隨機給予表揚、鼓勵。

輕鬆的教學環境,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孩子們愉快地學習,加深所學知識印象,鞏固識字教學效果。

語文公開課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爲了展示語文教學過程的細化的一種教學示範課,它比之平時的語文課課堂教學要求的更嚴謹,更細膩,更充分的多,因此,其課堂內容的廣度及深度應是提前預測和設計時要注意的。結合多連的教學實際,筆者拙筆成文,談一點上好語文公開課的體會,共商榷。

一、 開場的震撼力

文章的開頭重要,一節公開課的開頭更重要,如何把握住課堂教學的開場是備課時應着重把握的一環,且從多種課堂開場方式中,摘幾種來看:

1、主問題設置式

主問題是語文教學活動中一篇文章的整體構件,它是語文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的問題,它“一問能抵許多問”,運用的好,能有效的避免課堂上的繁複的碎問碎答的教學過程。因此,課堂開場主問題的設置就成了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一個好的主問題既可拓展教者的思路,也可領起學生學的主動性。主問題的恰當設置可以直接將學生帶入到很好的“思”的氛圍之中,對整節課有較強的開場震撼。

2、故事情景引入式

這種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用的較多,利用小故事渲染氣氛,間接的穿插本節課的有關內容,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一種“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效果,能對一節課中學生的思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3、談話式引入:

談話式引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較好把握,這種方式能使教者和學生很好的融爲一體,充分體現教學的雙邊關係,通過談話、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氣氛的親切和自然,同時,通過談話,也能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中。

4、預測式:

預測式是指教者首先打埋伏,讓學生先不看課文,而去猜想課文內容,並說出所猜想到的東西。藉助預測可使課堂教學開場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最佳狀態,帶着好奇,學生思考的節律拉緊;帶着新奇,學生的思維在無聲中蕩起,給人一種較完美的冥想空間。

二、中間的整合力

語文課堂教學的`內蘊如何,關鍵之處還在於課堂中間環節的整合力,它既包括教者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整合;也包括學生與課堂教學內容本身的整合;還包括教者、學生、質疑、釋疑的整合,同時,也還有教學內容與課堂時間分配的整合,與媒體應用的整合等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可見,教者在備課過程中對課堂教學中間環節的整合力的思考,尤爲重要。 例如:在教授《看雲識天氣》一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表演天賦,各自扮演不同的雲,然後做自我介紹,這樣,就將課文的文字形象化了,學生從中受益匪淺,在講授詩歌時,讓學生從詩中領悟圖畫的美,可以放手讓學生以“美在……”的短語開頭做旁批,此時的學生是思緒放飛的學生,此時的學生也就成了有話可說、有內容可想的學生了,課堂活動的中間環節也自然的展示了出來。當然,還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加強整合力。如:畫圖式、討論式、猜想式、運動式、質疑式、剖解式等多種方式。

三、結尾的迴旋力

寫文章要求結尾給人留有回味的餘地,上語文課結尾也應給學生一種回味的空間。在這裏,且稱之迴旋力,語文課堂教學結尾的迴旋力關係到一節課給學生的影響的深度,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尾方式多種多樣,如:拓展式、回顧式、練筆式、探討式、研析式等。

拓展式能以課文爲藍本讓學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展開思維的翅膀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思考,這對於課堂上現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有很大幫助的,能很自然的在課堂結尾激起迴旋得浪花。

回顧式是指課堂教學內容完結之時所作的總結,領着學生一起回顧課文內容,一起填補課中印象不牢的空白。這種方式在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較廣。

練筆式是指從課堂教學活動中析出較爲精闢的內容,要麼讓學生模擬成片段,要麼讓學生體會其寫法,要麼讓學生明其要義並歸納成片段,這種方式可以較好的定格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也更全面的將課堂教學內容運用於實際。

探討式、研析式也是結尾迴旋力的最好表現方式,這裏不多作介紹。

總之,上好語文公開課應緊扣以上三方面來考慮,加大45分鐘的力度,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使學生真正在45分鐘內獲益。其實,公開課如此,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