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是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悽美的經典童話。主要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閤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着微笑。她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在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做的。

1、課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結構相似,我選擇第五自然段作爲範例進行教學後,再引導學生總結學法,把學法遷移應用於餘下的四次幻象的學習,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有章可循,就比較輕鬆了。

2、在教學中我採取多種朗讀方式:自由讀、指名讀、配樂讀、師生合作讀、想象畫面讀等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領會,在朗讀中昇華感情。以讀代講,適時點撥,使學生走進文本能夠深深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濃郁的情境中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通過出示天寒地凍、小女孩流落街頭的圖片,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幻象及描寫殘酷現實的語句,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通過對比反襯,感受到現實的殘酷,激起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對舊社會的痛恨之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 篇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善於鼓勵學生自由地有創意地表達。在撰寫《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設計時,設計了上面那個教學片段的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過大年夜時的幸福情景,從而使學生們體會到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慘遭遇,讓兩者進行強烈鮮明的對比。這一適度的說話練習,培養了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深刻性,在學生的侃侃而談中,他們深入理解了課文,課文的中心也從而得到了昇華。

最後順着課文延伸想象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的情形,學生的情感被充分調動起來並形成高潮,一聲聲發自肺腑的話語,表達了學生同情他人、關懷他人的美好情感。這又一開放性的說話練習,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同時,更適時有效地對他們滲透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說實話,最初看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在六年級的課本上,我感到很驚訝:一年級的小朋友都看得懂的童話,居然讓六年級的學生來學,是否太幼稚了?然而,當我深入研究了教材以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首先,我瞭解到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的虛構故事。故事中的種種幻想都植根於現實,是生活的一種折光,亦虛亦實,似幻猶真。《賣火柴的小女孩》是19世紀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傑作。這篇童話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餓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深刻地控訴了當時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專制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多采用誇張、擬人、象徵等表現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也是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

我執教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二大段,學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的光亮中看到種種幻象,從而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領悟作者基於現實合理想像的表達方法。

靜下來的時候細細反思這堂課,總結了以下幾點成功之處,需改進之處以及困惑之處。

一、成功之處:

1、教學能緊扣文章

痛苦是小女孩的現實生活,幸福是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所幻想到的,這正是現實與幻景相結合的寫法。教學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展開。

2、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情感

創設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慾望,推動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因此,我在課堂中,努力創設情景。

3、文本對話,領悟課文內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教學時,能夠引導學生領悟課文的內涵,感受小女孩的悲慘。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能夠引導學生去體會,幻景越是美好,現實越讓人感到悲涼,學生也能領悟到到小女孩只能通過幻想來滿足一下她對幸福的渴望,太可憐了。學生在一次次地與文本對話中,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一次次從美妙的幻想回到痛苦的現實生活中。從中,深刻體會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二、須改進之處

在引導學生感受小女孩的痛苦命運時我的語言不夠煽情,學生體會不到位,朗讀缺乏感情。

三、值得思考之處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兩大屬性,工具性是基礎,人文性是核心。雖然明白這一點,但是上課時如何很好的去操作卻很難,總有一種眼高手低的感覺。所以如何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課上達到完美統一,教師該如何操作是我在將來的教學中需要思考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的傑作之一。它講的是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作者通過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的重點是講這個小女孩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下,爲了暖和暖和快要凍僵的身體,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並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而這些幻象又恰恰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 篇4

在第一個班級上課並不太順利,學生在我進教室的時候才匆匆進教室,他們在清潔衛生大掃除。我的導入新課很簡單,《賣火柴的小女孩》爲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學生能回憶起課文的主要內容,基本都能回答這個問題。接着我們進入了下個環節的教學,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比較茫然,我那個問題的導入並沒有多大的作用。看來,時隔太久把課文分裂開來的教學效果並不太好。

第二個班級我換了種方式導入,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小女孩的“可憐”?孩子們比較消極地對待我的問題。寥寥幾人舉手回答問題。看來這堂課的導入依然是失敗的!

幸好這篇課文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因此,導入的失敗雖然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教學,但是,後來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課堂效果並不太壞。

本來,這篇課文我們小時候就開始讀了,而且,我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這篇課文。但是我覺得今天的教學效果並沒有我設想的那麼好。一是導入的失誤,二就是上節課和今天的課跨越的時間過長,其三就是我沒有認真備課,自己熟悉的教材,也教過很多次,因此輕視了這課的教學。

以後還要認真備課,這是自己對自己的警戒!

賣火柴的小女孩語文教學反思 篇5

今天的聽評課是孔xx老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傳世之作,從我上小學時就有這篇課文,幾十年來,不知道多少賽課活動中聽到這節課,但是,今天聽了孔老師的課,卻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節課的“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思路新。

孔老師這節課突出了單元主題——走進世界文學寶庫,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孔老師抓住“單元導讀”,從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之王”的成就、地位、影響等方面入手,引領學生走進他的童話世界。課文比較長,孔老師摒棄了 “從頭捋”、“牽着走”的傳統教學思路,把學法的指導放在前面,每個環節的學習都“有方法、有要求、有提示”,使亙長的課文變得清晰、短小、精煉,大大減輕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也體現了訓練的系統性。

2、情感深。

本單元的訓練目標是把握內容、體會情感、關注命運。孔老師用動情的語言引讀“課文講了一個小女孩在大年夜五次划着火柴,產生了美好的幻象,凍最後卻凍死街頭的悽美故事”。“悽美”一詞把學生的心一下子帶入到了那個遙遠的童話世界。孔老師低沉的導讀,舒緩的語調,奠定了悲傷的情感基調,以此去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文章。自學中抓住“可憐”引起學生的同情之心,通過情感朗讀使學生對小女孩由憐生愛、由愛生悲,使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