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1

教學第一課時後,感覺是不怎麼理想。學生沒有興趣,課堂的氛圍是沉悶的。

我想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我預設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吻合。

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是:1、瞭解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從而掌握分段的技巧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2、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一、從學生的學情以及表現出來的狀態來看,瞭解課文的大意,掌握分段的技巧,他們是不感興趣的。因爲之前不少課的第一課時,我基本上也在側重這方面的訓練,所以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都沒有新鮮感。而且我也相信大部分同學都已具備這樣的能力。可我總是不放心,還在反覆練習,學生當然沒積極性了!

第二、在課的引入環節,我讓學生讀課題“鼎湖山聽泉”後,質疑,學生都說:我最想了解鼎湖山有哪些泉聲?那兒的泉聲是怎樣的?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需求後,我並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去好好地感受泉聲,只讓學生帶着這樣的疑問去自讀了一遍課文,把它作爲引入課文的一塊墊腳石。然後又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讀生字、讀詞語、讀自然段,並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這樣的做法,置學生的需求於不顧,機械地照搬教案,我想學生一定覺得這樣的課堂對他們是沒有吸引力的。

看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也不能掉以輕心。作爲老師,不能認爲:第一課時麼,不就是學學生字、讀讀詞語、讀熟課文,對課文有整體的瞭解嘛!其實不然,第一課時的教學,教師也必須瞭解清楚,學生的閱讀需求是什麼,哪些需求是可以在第一課時爲學生解決?哪些適合放在第二課時進行?千萬要避免,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又滿足不了他們的渴求,這是很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其次還要思考,哪些知識、技能是教師想給學生的,而這些知識、技能,學生是不是已經掌握了,或掌握了多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是否適合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如果適合,怎樣訓練?訓練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些問題都應該認真地考慮清楚。

總之,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要綜合學生的學情、課文的特點、單元的訓練點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一個複雜思維的產物,也應該是一個精美的藝術品!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2

利用語文課這個課堂陣地教會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看、多聽、多思,從身邊的事物中獲取學習語文的信息資源,這無疑是個很好的方法。另一方面,閱讀是一個感悟、積累的過程。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引導學生品味、朗讀、乃至熟讀成誦更是積累語言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這課的教學中我就是重視了這方面的訓練。本文的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學習生字和詞語,初步讀通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進行一、二、三自然段的教學;第二課時是教學高潮進行四、五自然段的教學。課文的朗讀訓練主要放在第二課時。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鼎湖山的泉美和文章的語言美。

有效的朗讀訓練,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想讀。如:在第二課時進行復習導入時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隨着作者,披着薄霧,踏着泉水,穿過密林,來到了嶺南古剎慶雲寺。一路上,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鼎湖山的泉聲。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剛過寒翠橋,就聽到……”

學生自由的朗讀了起來。

這樣的導入,顯然比我以前那種“同學們,我們上一節課學習了第一、二、三自然段,現在我檢查一下大家的朗讀情況”的程式話導入更有情趣,更有吸引力。在這樣的情境之中讓學生複習學過的內容,無異於對愉快旅行的美好回憶,學生怎能不愛讀?

還有要把握課文的情感的基調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

如在朗讀第四自然段時是以心定氣寧的情緒去影響學生:“同學們,入夜,山中萬籟俱寂。這時候,作者躺在牀上,正在用他的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而且,在心裏不斷地對自己說:啊……”說這一段話時,從表情到手勢到語氣,都要表現安詳寧靜的氣氛,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泉動而夜靜,心動而氣靜的美妙意境。生活有酸甜苦辣,心境有喜怒哀樂,在讀書中能遍嘗各種體驗,是吸引學生讀起來的又一魅力。

充分把握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法來引導學生讀課文,如

請大家自由輕聲讀課文第四段,體會這段課文中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裏?

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樂隊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請大家再次讀這四句話,體會這四句寫泉水的話美在哪兒?

這裏的四個句子都採用了比喻句

(默讀課文)這兒四個句子分別把什麼比作什麼?

把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比作小提琴輕柔的聲音;把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比作琵琶的清脆的聲音;把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比作大提琴厚重回響的聲音;把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比作銅管樂隊雄渾磅礴的聲音。

四個句子的句式都基本相同。

句子的形式都是“那像_______一樣的,是_______的聲音。

設計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他們充足的閱讀、思考空間。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受泉水的美,感受四句句子本身在結構上、修辭上所具有的魅力。

如文中“泉水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這句,它有着明顯的擬人效果,怎樣才能讓學生也悟到這一點呢?先請一個朗讀比較好的同學連續讀三遍,然後留一點暗示,給一點啓示:“老師第一次讀到這裏的時候,眼前出現的是清純的泉水,第二次再讀的時候,彷彿這些泉水都有了生命,第三次再讀的時候呀,眼前看到的彷彿已經不是泉水,而是……什麼呢?現在請你們也來讀讀,看看能讀出什麼形象來。”學生很快就想到了“頑皮的小孩”、“天真活潑的小姑娘”。這就說明學生已經讀懂了這句話,體會到了它的表達效果,這樣豈不是既知道了“擬人”這個表達方法又進行了朗讀訓練。

抓住作者的寫作目的再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如朗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聯繫全文說說泉水對於鼎湖山的作用,然後有感而發:“是啊,清泉使鼎湖山草豐林茂,清泉使鼎湖山成爲風景名勝,清泉使鼎湖山上的慶雲寺裏繁花似錦,古樹參天。清泉滋潤了大山上的草木,清泉養育了大山廠的人民。”學生就隨即深情地朗讀:“朦朧中,那滋潤着鼎湖山萬木,蘊育出勃勃生機的清泉,彷彿汩汩地流進了我的心田。”說明學生從課文中讀出弦外之音來——要珍惜水源。願它永遠清澈明淨,願它永遠音樂般美妙,願他永遠流進我們的心田。

閱讀教學,是要讓學生讀出情趣,讀出方法,讀成習慣。不光讓學生在課內愛讀,課外也愛讀;不光愛讀課本,也愛讀其他讀物;不光是在有人要求的情況下愛讀,沒人要求的時候也愛讀;不光現在愛讀,將來也愛讀。那纔是語文學習的最高境界。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3

師:請大家自由輕聲讀課文第四段,體會這段課文中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裏?

生: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樂隊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師:(出示這四句話)

請大家再次讀這四句話,體會這四句寫泉水的話美在哪兒?

生:這裏的四個句子都採用了比喻句。

師:(默讀課文)這兒四個句子分別把什麼比作什麼?

生:把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比作小提琴輕柔的聲音;把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比作琵琶的清脆的聲音;把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比作大提琴厚重回響的聲音;把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比作銅管樂隊雄渾磅礴的聲音。

生:四個句子的句式都基本相同。

生:句子的形式都是“那像_______一樣的,是_______的聲音。”

[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設計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他們充足的閱讀、思考空間。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受泉水的美,感受四句句子本身在結構上、修辭上所具有的魅力。]

師:欣賞一段音樂,請大家細細聆聽、辨識、品味,聽完後用這樣的句式說話:(我聽到了______的聲音,多像______啊!)

[評:利用多種媒體,調動多種感官,創造說話氛圍,讓學生樂於表達,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通過句式的說話訓練,讓學生回味課文,爲學生背誦課文作下伏筆。]

師:泉聲這麼美,請自由練讀這四句話,讀出泉聲的輕柔、清脆、厚重回響、及她的雄渾磅礴。

師:(指名讀)

(分組讀):一個組讀第一句,增加一個組讀第二句,再增加一個組讀第三句,最後一句全班讀。

[評:小語“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學生充分讀之後,通過人數遞增的形式模擬出不同泉水的不同特點:輕柔、清脆、厚重回響、及她的雄渾磅礴。學生入情入境,情緒高漲,效果頗佳。]

師:文中還寫到了哪些泉水?

生: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的泉水……

師:作者在這兒用到了哪些表示動作的詞?這樣寫你覺得好嗎?

小組討論後彙報)

生:作者通過“繞過”、“拍打”、“穿越”、“流連”把泉水當作人來寫。

生:賦予了泉水生命,泉水就像頑皮的小孩。顯得非常可愛。

師:默讀第四段後小組討論:作者爲什麼把鼎湖山的泉水描寫的這麼美?這給了你什麼啓發呢?

生:作者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不僅是用耳,更是用心在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

生:我們也應該用心去聆聽、辨識、品味周圍的事物,只有這樣,我們的作文才會真實感人。

……

師:同學們,這麼美的段落,要是能背下來變成自己的語言,那該多好呀!輕聲背誦。

評析: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綜合性學習”,這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四人小組學習的形式,同學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發揮了他們合作學習的主動性。

(2)人間處處有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因此,利用語文課這個課堂陣地教會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看、多聽、多思,從身邊的事物中獲取學習語文的信息資源,這無疑是個很好的方法。另一方面,閱讀是一個感悟、積累的過程。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引導學生品味、朗讀、乃至熟讀成誦更是積累語言的一個重要方面。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4

課前播放《泉水叮咚》歌曲後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聽了剛纔的歌,說說歌中唱的什麼?

生:泉水。

師:請看一個字。(師書寫繁寫的“聽”字)

師:這是聽的繁體字,古人在造字時想提醒我們什麼?

生:聽要認真。

生:用心聽,下面是心字底。

師:下邊有個耳字,用心去聽。平時你們喜歡聽什麼?

生:長笛。

生:鋼琴。

師:除了樂器,還有喜歡聽其他的嗎?

生:水流。

生:樂器。

師:老師帶來幾段音樂,聽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用耳用心去聽。

師先後播放小提琴、大提琴、二胡、鋼琴、琵琶等樂器演奏的樂段,學生猜。

一、導入,激發興趣

生齊讀課題,師點撥“鼎”是後鼻韻母,生一塊兒再來讀一遍。

二、初讀,理清脈絡

師:大家已預習課文,文中哪些部分是具體描寫聽泉的呢?

生:第二段。

生:第四段。

師:瀏覽2——4段,想想他們聽泉的地點、方式有什麼不同?

生:第2段是寫白天聽泉,第4段是寫晚上聽泉。

師:快速朗讀1、3、5自然段,看看描寫的是什麼?

生讀課文。

生:寫聽泉旁邊的景色。

師:具體說說1、3、5自然段寫的什麼?

生:第1段寫鼎湖山的位置,遊覽時的天氣,第3段寫慶雲寺的風光,第5段寫作者遊覽的感受。

三、細讀,感悟美景

師:這是一篇遊記,作者寫了他一路上的所見所感所想。讓我們一起遊覽鼎湖山的風光吧!

(配樂播放鼎湖山風光,師解說。)

師:美不美?

生齊:美。

(一)學習第二段:

師:作者用怎樣的妙筆把這種美呈現出來的?請你們讀第2段,用筆圈畫出描寫泉水的詞語。看看哪些詞語具體描寫泉水的聲音?哪些詞語具體描寫泉水的樣子?

生自學後全班交流。

師:(投影該段)指名說圈出的詞語。

生:我圈畫了“淙淙、清亮、不絕於耳、歡快”。

師:還有嗎?

生:我圈了“時隱時現……“

師:這些詞語都是描寫泉水的,如果給這些詞分類的話,可以怎麼分?

生:可以分2類,描寫聲音的和描寫樣子的。

師:(出示分成2類後的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淙淙 不絕於耳 清純悅耳 歡快活潑

清亮 交錯流瀉 遮斷路面

師:第一類詞是作者聽到的,稱之爲入耳;第二類是作者看到的,稱之爲入目。(師板書入耳、入目)

師:誰來讀一讀寫聲音的詞,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生讀,師正音“清純悅耳”。

師:你從這些些詞中感受到了什麼?

生:泉聲好聽。

師:有一個詞就是講好聽的,“悅耳”;好看稱爲“悅目”。想起成語“賞心悅目”,一起帶着賞心悅目的心情讀一讀。

生齊讀。

師:下面這些詞看出泉水的樣子有什麼特點?

生:泉水清、多。

生:泉水四處流淌。

師:泉水是那麼清澈豐盈。師引讀第二段,生補詞。

師:作者聽的時候在看,看的時候在聽。寫的時候是把看到的、聽到的揉合在一起寫的。讓我們一起邊聽邊賞。

師生齊讀第2段。

(二)學習第四段:

師:就這樣聽着泉水,踏着鐘聲,我們來到半山腰的慶雲寺。

師配樂範讀第4段,課件出示第4段內容。

師(板書“聆聽”):聆聽是怎樣的聽?

生:用心聽。

生:靜靜地聽。

生:仔細地聽。

師:讓我們也來用心地、仔細地、靜靜地聽聽泉水的聲音吧!

(播放泉聲,學生閉眼靜聽。)

師:同學們聽得這麼仔細,一定辨識了不少的泉聲。把你聽到的泉聲美美地說給同桌聽,說說你們都聽到些什麼?

(同桌互說。)

師:把你聽到的美妙的聲音和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聽到瀑布的聲音,很有氣勢。

生:我聽到叮咚叮咚的聲音。

生:我聽到小溪的聲音,有交錯流瀉的感覺。

生:我聽到小河的聲音,他忽快忽慢,忽急忽緩。

生:閉上眼睛聽泉聲,感覺很舒服,想起第二段的一個詞語“清純悅耳”。

課件出示第四段中的3、4句。師引讀前半句,生接讀後半句。

師:讀了這句話,請你用一個字說感受。

生:美。

師:趕快讀一讀這四個句子,去發現發現美感受感受美。

師:誰最先發現了美。

生:那象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是那樣柔和。

師:想到柔美。課前聽到的小提琴聲彷彿又回到我們的耳旁。(放小提琴曲)

師:這聲音有什麼特點。

生:柔美。

生:優美。

師:伴着這柔美的聲音讀讀課文。

指名配樂讀,師起頭生齊讀。

師:還有那種泉聲迴盪在你耳旁?

生:像琵琶樣的聲音很清脆。

師:你的聲音很清脆,用你的聲音讀一讀。

師:還有那種泉聲你想讀讀看?

生:大提琴的聲音好聽,我想讀一讀。(生讀。)

生:那象銅管的聲音很好聽。

師: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就是飛瀑流入深潭的景象。用詞形容一下。

生:壯觀。

師生齊讀。師小結板書“品味”。

師:看來同學們都品出了泉水的美。課文的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這種美的,讀讀四句話,一塊讀讀看。

生讀四個排比句。

師:作者通過怎樣的方法寫出泉聲?

生:把泉聲寫細,寫成樂器的聲音。

師:具體說一說。

生:第一種把泉聲比作小提琴。

師:這是在打比方。其他的三種是把什麼比成什麼?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說。)

師:作者通過打比方的方法把泉聲寫細了。還有什麼方法?

生:排比句式。

師:排比句式有什麼特點?

生:每一句都是相似的。

生:每一句都有相同的地方。

師:排列的句式一樣的。排列得很整齊,讀起來感覺更好。

(分男女聲讀排比句,女生讀那象,男生接後半句。)

師:用朗讀讀出各種聲音的特點。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讀看。(師指名讀)

師:讀得多流利啊!大家把掌聲送給他。(生鼓掌)還要注意些什麼?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生:我建議小提琴的聲音讀得更輕更柔一些。

生:琵琶的聲音讀得更清脆一點。

指名讀後全班分角色讀,一二句女生讀,三四句全班讀。

師:鼎湖山就像一隻神奇的手,調弄出不同的聲音。還有一些泉聲(課件出示第4句),請你讀一讀,然後寫一寫你的感受。

師:此刻——

生:此刻我眼前的山泉彷彿在聯歡,在唱一支美妙的歌。

師:此刻——

生:此刻我眼前的山泉美麗而寧靜。

生:此刻我眼前的`山泉就是一羣歡快活潑的孩子。

生:此刻我眼前的山泉象音樂的指揮官,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生:此刻我眼前的山泉象一幅美麗的畫。

四、小結,交代任務

師:下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討泉水與水、樹的關係。我用作家謝大光的話結束本課。(師深情吟誦片斷,課件同步出示。)

語文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5

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 得煙雲而秀媚。” 《鼎湖山聽泉》一文中,作家謝大光以細膩的筆觸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畫:細雨濛濛,薄霧漫漫,泉水淙淙,綠樹鬱郁。本文記敘了遊覽鼎湖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其中的第八自然段因對泉聲傳神的描繪而成爲文中的最精美之處!在本課教學中我要解決的就是讓學生如何得“魚”(體會到作者描寫之精妙),並學會去“漁”(運用方法分析此類文章)。我要讓學生不僅能夠充分欣賞到文章的優美意境,而且能夠學習作者準確傳神的語言表達,使學生的思維完全放飛。

 一、自己感。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學會捕捉事物的特徵,激發想象,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作者精彩的描繪片段之前,我播放了各種各樣的泉聲,或低吟、或激昂、或雄壯、或深沉地縈繞在學生的耳畔,並配以泉的各種姿態的生動畫面,學生彷彿真的穿越空間來到了古樸、幽雅、寂靜的慶雲寺和作者一起美美的聽泉呢!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引導學生,都聽到了些什麼,泉聲都各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不同。如果用比喻的手法,你會怎麼比?由於學生已經如臨其境,所以他們的感受豐富而又新鮮,表達時暢所欲言,都能有所比較地說出泉聲的不一樣之處。

二、感作者所感。

這個環節我分兩步走。

(1)聽感。教學開始,我抓住“聽”字,從繁體的“聽”字入手,猜猜這個字念什麼,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理解古人造字的意思:聽不僅要用耳,還要用心。通過上學生“聽泉、說泉”的活動,學生有了體驗的基礎及表達的慾望,這種情況下我再讓學生學習作者描寫自身聽泉感受的語句,文中作者把各種姿態下的泉聲比做小提琴,彈撥,貝司和銅管發出的樂聲,可學生並沒聽過這些聲音,所以對於“輕柔”“清脆”“厚重”“雄渾”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在這裏我分別播放這些器樂的樂聲,既讓這些優美的音樂豐富了學生的體驗,也使得學生很好地感受了作者的文字對泉聲特點的準確把握。

(2)讀感。讀是一個深化理解的環節。朗讀既能加強對文本的印象,同時也是表達自己對文本解讀的一種方式。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感知能力、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因而,在閱讀過程中就會有不同的感悟,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獨特感受,尊重他們的閱讀習慣,思維方式,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聲音。在這裏我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因此學生朗讀“夜聽泉聲”這段精妙的文字時,真情流淌,讓人感動。有的同學讀時語調顯得活潑輕快,有的讀時語調又低緩沉鬱,這都是他們用自己方式在傳達獨特的體驗,我欣賞這樣多樣化的凸現個性的朗讀,這正是我所期望達到的效果。!

三、對比感。

謝大光把泉之聲比作樂之聲,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那麼樂之聲怎麼去表現呢?我把這段的內容簡化爲:那輕柔的泉聲,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清脆的泉聲,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厚重回響的泉聲,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雄渾磅礴的泉聲,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看看作者是怎麼以豐富的想象,準確的語言給我們表現泉聲的。在這裏先讓學生說說都有哪些比喻,從這些比喻中看出泉聲有什麼特點,並模擬該音樂變化的旋律。在此環節中大家的情緒都是十分興奮,積極地摹擬着。課堂上一片樂聲。豐富的想象,精美的語言,準確的表達,此時帶給學生的是無以能說的感受。之後學生運用寫景文章的方法學習《黃果樹聽瀑》,從而體會出寫法。

以上教學設計環節環環相扣,步步相連,循序漸進,由表及裏,在反覆聽,品,讀中體會對事物特徵的準確把握,豐富的想象及創意的表達。讓學生經歷了主動發現,感受,建構的實踐過程。再加上本課教學成功地利用多媒體和語言情態創設了課文情景,使學生獲得了來自“語言、情感、氛圍”等的全方位感受。

但在教學中,沒有抓住學生的生成,讓學生的情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中。今後的我還將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學,不斷反思,敢於反思,及時反思,長期反思,使自己不斷聰明起來,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