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優秀)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優秀)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回聲》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非常有趣,同時回聲這一現象,學生也有感受。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第4自然段,這一段講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課文從這一自然現象入手,引導學生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我運用課件,化難爲易,變抽象爲直觀,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效果。

具體操作如下: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與同桌交流回聲是怎樣形成的,指一名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然後要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回聲的句子。接着,教師打出課件:隨手扔起一顆小石子到水池裏,要求學生觀察、口述水面的變化:池裏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池塘岸邊,又蕩了回來。最後,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口述過程,展示課件,想象回聲並反覆進行。由於學生對回聲原理了解清楚、透徹,很快地就能把這段課文背下來。

展示課件,展示水面波紋活動的景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一、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着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薰陶的好材料。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做到以讀爲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小組合作讀、齊讀、男女生賽讀課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通過一遍一遍地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源源不斷、清如明鏡、甜似甘露、美同琴聲的山泉一路潺潺地流淌着,一路歡樂地歌唱着,它樂於助人、樂於奉獻,它爲能幫助別人而快樂、自豪、幸福。同學們喜歡泉水嗎?”讀後還讓學生圍繞“是否讀出了泉水的.自豪、快樂”進行互相評價。在學生互動交流、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抓住時機進行點撥,使學生的閱讀感受由表層趨向內部,感悟泉水的奉獻之美。對有感情地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達到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以學定教

教學本課的時候,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學定教,因勢利導,採用師生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讓學生注意學習夥伴給提出的問題,再指名讀學習夥伴的問題,然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充分發揮師生雙方互動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依據課文語言特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本課所描繪的畫面很美,課文的語言文字也很美。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如“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靜靜的山谷”等詞語。在此基礎上還通過說話、寫話練習,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裏的語言,在運用中積累語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如在課的結束階段,讓學生展開想象,仿照課文說說寫寫“泉水流到(什麼地方),(遇到了誰),泉水說:“()。”促使學生學習的遷移,爲學生思維、語言的發展提供機會。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紮紮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小學二年級語文六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旨在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在幼小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從老師設計的教案看,初步達到了這個教學目標。在指導書寫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握要領再詳細些,這樣對學生們寫好字的'要領掌握的更詳細些。

在讀中感悟詞語的意思,抓住了識字教學。對關愛他人有一定的感受,效果很好。

在指導書寫方面,可以把生字的掌握要領再詳細些,這樣對學生們寫好字的要領掌握的更詳細些。

對子(對聯)是漢語言的精華,說對子、寫對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兒童就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儘管他們還沒有正式學過關於對子的知識,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有了一定積累。因此,在設計課的進入時,考慮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做到了向課前延伸。這既有利於溝通課內外聯繫,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對於相對的詞句讓學生多練習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幾個生疏和重點的詞句的大意,試着運用到句子里加深印象會很好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六教學反思

我執教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識字六)。本課是圖文聯繫,詞串組成的韻文。教學中不要在理解上多花時間,而要在反覆誦讀中把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爲一體。反覆誦讀中,把學生帶入想象鄉村夏夜意境,引起學生的遐想。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學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仍然激動不已。現在,我將結合本課的教學環節,談談我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標中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創設了愉悅可持續型的氛圍,小朋友,春天過去了,什麼季節到了?喜歡嗎?

咱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識字6,就是描寫夏天晚上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想學嗎?這樣學生主動地學習,又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趣味識字,培養學生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爲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爲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我的引導和啓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1.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4.讀書形式多樣。有自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打亂順序讀,小組比賽讀等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今天下午吳主任給我評了我《泉水》一課,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於是便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了這篇教學反思。憑或許這篇文章算不上什麼教學反思,只是“爲賦新詞強說愁”。這個形容也不貼切,應該說只是我在吳主任評課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篇類似反思的文章。但我真的很謝謝吳主任——我過去和現在的老師,這也許是“一日爲師,終生爲師”的最好例子。她讓我知道了很多上課和聽課應該注意的東西。

首先,她跟我說了我的課的一些優點。

 1、環節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特別是在理解從“衝”字體現出來的,泉水爲人們做事的歡快,急切心情上。首先是對比,然後讓學生從歌聲中體會心情,接着是填空,最後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心情說出來。教學層次感較強,以後再環節設計上要多用這樣着的方式。

2、教師語言比較有特色。吳主任用“淡然”來形容我的教學語言,其實我自己是不太覺得的。但以後我可以多向這方面發展。教學語言可以比較抒情,有文采,淡然的風格出現。她還讓我多看散文。晚上偶然發現家裏的書櫃裏有一本《朱自清散文全編》翻了一下,感覺裏面的文字確實是很抒情,但給人一種淡淡的感覺,猶如一杯清茶,食之無味卻令人回味無窮,口齒留香。這或許這就是讓我向詩意語言,詩意課堂的方面發展吧。

3、注意生成教育。在上課時,黃麗芳的爲人們做事一直都成第二聲,我叫了她幾遍,她還是錯,於是我讓敲琪教她讀,最後她終於讀好了。於是我藉此機會,過了一下爲這個多音字。其實在上課時我以爲這會是我課堂中的敗筆,沒想到卻成了亮點。吳主任還告訴了我更好的處理方法。在學生剛出現錯誤時就應該打住,幫助學生糾正過來,回頭再來檢查學生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在學生學好後,要注意表揚,給與他心裏的補償。比如讓他當小老師,教全班讀她剛學會的知識。

這種做法讓我想起前陣子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數學很差的女生,在一堂數學課上,老師因爲她一道題無法做出來,讓她受到了莫大的恥辱。而下一堂課是歷史課,歷史老師也讓她上黑板做一道體,她知道歷史老師是特地讓她上去做題的,因爲她的'板書漂亮,因爲她歷史成績好,因爲她知道在數學課堂上發生的事情。雖然歷史老師什麼都沒有跟她說,但她的做法卻勝過千言萬語。讓她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成爲她影響她一生的是一堂課。或許這就是心理補償吧。真的是教育無小事啊!

要更好的處理這種課堂上的突發事件,就要求我們備課的時候要通讀教材,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先預設學生可能會錯,會不懂的地方,把教材吃透,這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另外吳主任還給我幾個教學方面和提升自身素質方面的建議。

 1、多聽錄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朗讀指導不應該單靠課堂而要靠平時。一個星期最好能有一節課(其實只要有時間)就多放錄音給學生聽,而且是提前放給學生聽,讓學生跟讀,模仿着讀。

 2、一節課如果有朗讀指導,那絕不能草草而過,至少要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1)自己範讀。

(2)指導差生讀。重點指導學生讀通句子,有語速、輕重音的變化。不必多,其中一方面就好。(這是朗讀指導的重中之重)

(3)指導中層生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出語氣,讀出情感。(這是側重點)

(4)優等生讀,這是成果展示。

(5)全班齊讀。這是從點到面的全方面指導。

3、多練字,特別注意筆順、和橫豎的寫法。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1、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個媽媽,看到媽媽們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着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着唱歌,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爲他深知,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在教學中我們不必給孩子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導、啓發、點化、調動學生讀書、感悟、交流的熱忱,學得生動有趣,讀得入情入境,說得真切真實就可以了。

2、在教學設計上,我着意對學生進行質疑能力的培養:

通過對預習時學生提出問題的梳理,直接切入主題——圍繞兩個重點問題展開教學,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初步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能力。圍繞這兩個問題,把老師的教成和學生的學成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教學的主要內容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學生的學習也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

3、學生理解能力和進入問題(文本)的`能力快:

原因是因爲提出的兩個問題是孩子們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全班近半的孩子提出,第二個問題“……”,除了五六個孩子之外,三十多個人提出疑問,所以問題來自他們自己,是他們想迫切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專心,學得開心。

4、教學的預設文本和課堂的實施整合得和諧而有實效:

學生在課堂中的理解、朗讀、思維、說話都很不錯,上課的情緒和發言很棒,全情投入。許多環節可以體現,如:你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水桶很重?一般的孩子找到的都是第八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但是我們有一位平時學習一般的孩子站起來說:“我認爲第七段也寫出了水桶的重,‘老爺爺跟在她們後邊慢慢地走’說明媽媽們拎的水桶很重,走得很慢,所以老爺爺自然也跟着慢慢地走。”說得多精彩呀!那麼細小的細節描寫他竟能發現,可見這節課他學得如情入境。類似的問題還有許多:“媽媽們拎着這麼重的水,這個時候你就是媽媽,你的心理會想些什麼?”;“如果是你的媽媽提着這麼重的水,走在你的前面,你的心裏會有什麼感受呢?”……學生們發言真切的、積極的、精彩的。

5、在解決第二問題“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時,還可以進一步設計教學點,將這個問題挖掘得更透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課文,它生動地講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秋遊的情景,描繪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下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課文篇幅短小,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將大體意思表達出來,能結合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因此,課伊始,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天高雲淡,雁過留聲,美麗的秋天到了,在這金風送爽的時候,你們最想幹什麼啊?”學生們各有各的說法,也勾起了學生的美好回憶,都向往着想出去遊玩。接着,我在朗讀上作了示範,讓學生聽我讀課文,孩子們都非常認真,並且有幾個學生還跟着我一起輕輕地讀,見此情景,我便乘熱打鐵,要想像老師這樣在大家面前一展你的朗讀水平,那就讓老師先來考考你們的預習情況,孩子們興趣很濃,紛紛舉手,他們基本都能正確讀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有幾個還能在識字的基礎上,對這些詞中難懂的進行了解釋,加上我給予的評價,其他的孩子對他們更是佩服不已,沒花多少功夫,字詞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看來,教師的引領,語言的激勵,榜樣的示範,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很有用的,不僅興趣足,而且也學得快。

這篇課文的還一特點就是圖文結合,形象生動。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這些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打滾兒”、“逮螞蚱”熟悉不過,因此,我一邊結合課文插圖,一邊和孩子們聊聊自己成長的生活經驗,個別的孩子還進行了語言的描述,以及動作的表演,使孩子們彷彿已經來到了野外,在盡情地玩耍,從而體會了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開心哪!”另外通過“有的……有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把課文引入生活中,讓孩子們學以致用,也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書面表達,從而爲寫話打下基礎。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寒號鳥》講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結果。喜鵲天天辛勤勞作,冬天來臨之前早早做好了窩,最後安逸地度過了寒冷的冬天,而寒號鳥卻過一天算一天,最終耐不住冰凍嚴寒,最後凍死在崖縫裏。這個故事說明了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故事告訴我們幸福的生活要靠也必須靠勞動來創造的道理。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我先通過描述帶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引入了課文的時候,利用課題,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然後讓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並要求學生進行兩次有層次的閱讀課文:首先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們基本瞭解了文章大意,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此後,精讀課文內容,朗讀喜鵲兩次勸告寒號鳥的語句,比較分析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態度,以及最終決定的不同的結果。還要讓學生弄清時間的順序——就是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

二、成功之處

我認爲在本節課中,我的以下做法是比較成功的:

1、授課過程中,我按抓重點詞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圖片觀察法來體會寒號鳥的處境,通過角色扮演和朗讀法來體會文中感情,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2、我以描述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借用古詩《明日歌》幫學生更好地理解寒號鳥的遭遇及處境,進一步啓發了孩子們。

3、課堂上,我緊緊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在課堂開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4、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感悟讀來感受寒號鳥的下場,進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三、不足之處

1、整節課,課堂評價語有些單調,沒有使用能激勵學生的.高效的評價方式。

2、課上碰到難點,有些急於求成,沒有做到循循善誘,把更多的說話時間留給學生,把課堂放手給學生,沒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應該結合課文,深入地去對比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處世態度,不同的做法,讓學生交流一下他們的對與錯,這樣或許更能深入人心!

四、改進措施

我認爲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語速要慢,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爲對於低段學生很重要,可以通過評價語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備課中要反覆分析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和自己更輕鬆地完成教學任務,使課堂更加流暢。

3、在教學碰到難點時,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更多的說話時間留給學生,敢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北京絢麗多彩的夜景,文中有很多美詞佳句需要學生去理解、學習,這篇課文也是學生練習朗讀的好教材。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自主研讀,讓學生獲得獨特的個性體驗。

學生有了疑問纔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纔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爲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打破文章原有順序,讓學生在通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重點朗讀,在朗讀中發現問題,自主質疑,大膽發問。同時,對於學生比較生僻、難與理解的詞語例如“金碧輝煌”、“銀河”等詞語藉助課件增加直觀感受,讓學生理解意思,感悟、內化。

二、巧用掛圖,讓學生有直觀、具體的感受。

北京那麼美,可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學生很難單純從讀課文中獲得直觀、具體的美的感受,自然談不上對北京夜景的美的熱愛了,因此,我巧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能清楚的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三、以讀文爲基礎,尊重學生的個性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爲了落實以讀爲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本節課開始的初讀,到重點段落的研讀,最後對課文的美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範讀、評讀、指名讀、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且激發學生對於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最後,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析詞品句,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

四、聯繫實際,激發學生愛故鄉的感情。

本課的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感情,我覺得更應該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都不愛的話,愛國也是一句空談,因此我在拓展環節安排了一組我們家鄉的夜景圖,一方面可以讓不太瞭解的'學生多瞭解一些家鄉,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出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從側面達成本課的情感目標。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也有許多的缺憾。

一、環節安排的很緊湊,但是在完成時還是沒有突出重點,在學習課文主要的4個段的時候,沒有抓住“長安街”和“王府井”這兩個地方重點理解,而是一溜學過,重點不是很突出。

二、因爲上課時是最後的一節課,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不是很高,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儘量去調動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氣氛不是很好。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在上畫風這篇課文之前,沒能及時與同年級科任老師進行深入交流,也沒有經過集體備課,聽取其他老師好的建議,僅僅是自己個人看了幾遍課文後,根據教參的要求,以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經驗來上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由於自己本身的水平有限,上完課之後,聽課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現就本節課來做如下的教學反思:

1、雖然自己基本上能按所設計的教學思路來上課,但由於課堂開始自己比較緊張,導入語沒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反而也導致學生跟着老師緊張,課堂上出現冷常教師也沒能儘快的調整,課堂語言比較平淡,沒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前準備了一些課件,有三位小朋友一起畫風的圖片及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老師沒能結合課件,充分引導學生感受到風,並且把風吹物動的畫面有感情地讀出來。而且朗讀的方式不夠多,學生沒能真正做到在朗讀中感悟。

3、在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吹,風藏在-裏”的句式說話時,因爲模式差不多,但是教師採用訓練的方式一樣,單調,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訓練目的,課堂上激勵性的語言用得不較少。

總之,這節課上的不是很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一定會好好吸收課後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很多寶貴的意見。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好的教學方法。並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多鑽研教材,認真備好每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爭取本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坐井觀天》是二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思維方法”這個主題編排。《坐井觀天》這一課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基本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相機進行隨文識字,初步感知他們爭論的問題。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字詞教學還是比較紮實的。但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後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緊扣大問題情境逐步展開教學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大問題意識,還要緊扣大問題逐層展開教學活動。比如,在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中,教師就應該緊扣對話的內容,讓孩子很明確的認識到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對話。對話的清晰度要更強些,畢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對話形式的課文沒有深入接觸過。

努力營造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

課堂是一個不斷推進的一個過程,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學校努力打造“三小課堂”,就是爲創造動態課堂服務的。課堂中教師就要放下身段,把學習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教學中,我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時,有學生說8次、6次,當有一個學生說到正確答案3次時,我雖然讓這個孩子說了自己的想法,但當時的評價語卻有失偏頗。我當時是這樣說的:你把老師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你真了不起。然後進行什麼是對話的教學。而應就讓該生說說什麼是對話以此展開教學,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成爲小老師,真正成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典型的錯誤思維要及時呈現

課堂資源生成豐富,老師就要能根據目標的制定做好預設,對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源及時迴應,並能合理轉化爲互動性資源,課堂有推進感。在孩子上講臺擺放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時,我誤以爲孩子是擺錯的,就着急讓另一個孩子上臺糾正,而沒有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對理解“井沿”一詞也是很有幫助的。

當孩子的錯誤資源緊扣教學難點時,教師應該腳步慢一些,不要爲了呈現完整的教學過程而匆匆收場。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處的處理。例如,當聽說的句子較長時,教師就應該說兩遍,多讓幾個學生說句子,真正達到聽說的實效。孩子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還要常抓不懈,讓一些執筆姿勢不對的孩子及早糾正過來。

總之,低年級的課堂板塊要清晰,教學不必太複雜,要簡單、紮實,有實效。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進行課改一月有餘,我們課改組10名教師經過認真學習,多輪課堂教學打磨,包括了一輪亮相課,要求每位課改組的教師都要跟上,進行互聽互評,共同提高;之後進行一輪過關課,此刻過關課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大家的用心性到達了空前的高漲。已經有3人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比較成型了。

在這天的聽課中,我覺得教師們的課堂教學提高很大。表此刻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明顯,自學深入、交流有效、彙報與補充深刻。

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找準落實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在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就應從課文的資料入手,從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從主要問題的設計等方面入手。要求我們教師能夠定準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選取教學資料,選取適合學生的.學法。

2、關於加強朗讀指導的教學。語文教學少了朗讀,總讓人覺得有缺憾,也沒法實現語文教學各學段中對有感情的朗讀等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最缺少的就是指導朗讀,很多教師也都提出了不知何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我想是否能夠單獨加一個朗讀展示的環節?或者放到小組展示中彙報到重點語段時,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是否能夠在小組展示後其他小組補充時進行展示?

理解課文資料是一項最重要的教學任務與目標,而朗讀是理解的開始,也是快速有效地檢驗學生是否理解透徹了課文資料的手段和方法,當學生能夠理解課文資料,品悟到情感後,自然能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確十分重要,在我們所進行的這種課堂教學方法中,將有感情的朗讀加入進去有十分多的困難。可是無論有多麼困難,我們都不能夠缺少了朗讀指導,讓我們共同實踐,找到最適宜的指導朗讀的時機與方法。

3、關於我們駕馭課堂的潛力。在上週召開的教研員培訓會議上,對導課、結課、抓住課堂生成等方面,領導爲我們指明瞭一些有效的做法。一是我們要精心準備導課,導語或導入新課的問題必須要讓學生產生興趣,引起學生探究和學習的慾望。二是關於結課,我們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當學生討論或者交流的時間很長,還有很短的時間就要下課了,這時我們必須要及時進行總結、引導,引向當堂檢測環節,然後按時下課,在我們的展示課上絕對不能拖堂,這是常規的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關於課堂生成的問題,我們要抓住生成點,也就是學生潛力的增長點了。這些稍縱即逝的時機需要我們有很敏銳的能夠發現並抓住的眼光和潛力,更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我的課堂教學的應變水平。積累經驗,產生敏銳的觀察力。這些就應都是在我們十分熟悉教學資料,心中有清晰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的。

任重道遠,共同努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植樹的季節》,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章,萬物復甦,一切充滿了生機。這麼清新優美的文字,如何讓孩子們入腦入心,備課方面我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星期一,孩子們還沒有完全從週末的愉快中靜下心來,如果僅是單純的說教孩子們肯定散若盤沙。新課程倡導把課堂變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場所,強調讓學生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來認識世界,感悟自然萬物,生本語文也強調“你讀懂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等這樣一些發散而又統領全文的問題引領學生思維的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從而提高課堂參與率。今天這節課亦是如此,雖然準備了大量精美的'圖片資料,可孩子要有自己的想象纔好,於是在他們充分讀文識字後,老師真情朗讀,請孩子們邊休息邊想象畫面,然後與同伴交流,有的孩子看到了大家植樹的情景,有的孩子看到山坡上一片青蔥翠綠,有的則通過讀文知道了我們要多多植樹,保護樹木,綠化環境,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事可想,有空間可拓展,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動情感受、動口表達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一方面堅持以讀爲本,將各種形式的讀貫穿於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另一方面我立足文本,着眼課外,精心設計拓展訓練,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及圖片資料,讓學生充分地說一說植樹對人類的好處,當學生都瞭解到植樹能給人類帶來很多好處時,再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最想對小樹說些什麼,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種樹、愛樹、保護樹的重要性。最後則是將寫落在實處,既有基礎知識的鞏固應用,也有寫話練習,這是根據孩子們因多讀少寫而書寫速度較慢的一項新舉措,同時也是爲今後進入三年級寫作文、應考做準備。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它們由於站的角度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課堂上,我圍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會從課題中提出“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二、以疑引讀,思後釋疑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着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

從直觀、形象的圖畫讓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並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麼位置;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繫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裏,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並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

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後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纔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爲了讀好角色,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有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並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現行教材中的許多事物對小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這時候若光靠教師講解,學生是不易理解的。藉助多媒體課件就能爲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化難爲易,並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北京》,要求學生說清楚天安門廣場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建築物,這對於大多從未去過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天安門廣場四周的景物,學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容易地完成學習任務。

又如在教學《看雪》一課時,課件依次出現雪後的各種美景,用逼真的.畫面使學生領略到北國風光的壯麗雄偉,感受到瑞雪兆豐年的喜人氣氛。這樣一來,情景交融,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怎樣把語言文字的美也能展示給孩子,吸引他們激情徜徉在文學的殿堂中呢?我針對這個目標,精心計了導入和朗讀過程。導入效果出乎地預料得好。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一.教學效果:爲了讓學生更加有目的地學習課文,所以在課前預習時我和大家一起背誦了識字4,並且拓展學生的思維,說出更多的成語,讓他們知道一般的成語故事都能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然後學生很自然的就帶着對於這課的疑問進入了學習。對於二年級的學生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那如何才能讓學生從看似簡單的文章中體會出道理?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讀書。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明確目的要求,推薦思考的角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時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朗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刻意地要求學生哪個字重讀,哪句話必須拖長音或輕讀,而是充分地給孩子朗讀體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指名讓學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讀對話,其他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相互比較朗讀的效果,自然就能體會出什麼樣的語氣適合這個角色,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二.成功之處: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着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爲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裏,爲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寓意,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通過我隨手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理解“井沿”,並讓學生指出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麼位置;從“一百里”入手,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天的無邊無際;理解“無邊無際”並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三.不足之處: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想象。

四.改進措施:在以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爲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