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學歌詞和學歌譜相互交替”的學習新歌的方法,從學習的過程中來說,按照“綜合——分析——再綜合”的`模式,進行新歌的學習。這有利於將歌曲情感的感受、體驗貫穿於學習歌曲的全過程,避免了把感受、體驗歌曲情感作爲一個環節放到學習歌曲的最後階段去進行的缺點。這樣的學習新歌方法改變了傳統的“先學歌譜,後學歌詞”的模式,比較符合初一學生對歌曲的認知規律。在學習歌曲曲譜的時候,先從節奏入手,這種方法也值得提倡,因爲它“先易後難”切實可行。用類似於指揮動作的單手劃“旋律線”的方法,使學習讀譜與身體動作相結合。這些都有利於提高讀譜的效果和減低讀譜的難度。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學生的探究性和創新意識;注重在實際觀察、記錄的體驗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注意了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活動過程設計細緻而有層次性,活動內容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選擇,活動流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我感覺這是一篇能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綜合性學習課。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1.運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階段主要由學習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長評價;學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階段主要由教師評價和學生推舉代表來進行評價。

2.運用分項評價的'方式。可以分別對蒐集查閱資料、口語交際、寫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發現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強弱,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取長補短,重點加強。

3.既關注過程也關注結果。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態度、行爲表現尤其是情感態度的變化和能力的提高。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遊其實也是一種“閱讀”,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通過旅遊我們可以瞭解未知的世界,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祕。足不出戶,我們照樣可以知天下事,賞人間景。因爲有文字可以帶着我們去旅行,我們的身體和靈魂始終要有一個在路上。 《登勃朗峯》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新增課文,屬於第五單元遊記散文中的一篇。本單元記敘遊覽見聞,描摹山水風光,吟詠人文勝蹟,抒發作者的情思。所以,學習本單元的課文,學生要能夠隨着作品去想象和遨遊世界,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這就要求學生了解遊記的特點,把握作者的遊蹤、寫景的角度和方法,並揣摩和品味語言,欣賞、積累精彩語句。 根據單元目標,我設計了本課的教學步驟,研學部分主要是:整體感知,理清遊蹤;品讀課文,賞山中奇景;細讀課文,遇奇人奇事三個部分。

課後反思如下:可取之處:

1.教學目標設計合理且易於落實,具有可操作性,三個教學目標逐層深入,學生的課堂活動緊緊圍繞學習目標進行,目標明確,做到了有的放矢。所以,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一定要小而精。

2.預習檢測環節以試題的形式呈現,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願意挑戰,展示自我。並且把易錯的'字音、字形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們印象深刻。

3.整體感知,理清遊蹤的環節,以山的簡筆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首先就把學生吸引了,然後學生通過讀課文,劃出旅遊地點,整理線索,確定遊蹤,把代表地點的小紅旗插在山中相應的位置上。這一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本課教學重難點突出,主要讓學生掌握寫景的角度,學習寫景的方法。所以,在“品讀課文,賞山中奇景”這一環節,設計了微小組討論,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質疑、答疑等活動,反覆品讀課文,體會寫景的角度和方法。剛開始,學生有些迷茫,進過提示,引導,討論,交流,孩子們漸入佳境,課堂氣氛活躍。

需要思考的問題和改進的地方:

1.學生課前的預習不是很充分,對作家作品的理解不完全到位,所以預習反饋很重要。

2.由於時間限制,課堂前鬆後緊,對山中奇人奇事的賞析不太充分。

3.馬克吐溫的語言幽默很有特色,本課時對作者的語言品析設計較少,可以推薦學生課下閱讀馬克吐溫的相關作品,厚積而薄發,只有充分閱讀,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蘊,才能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今天教授的是陶淵明的《五柳先生》。是初二語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這篇文言文並不難,初二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而且他們對陶淵明也並不陌生,所以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上這堂課,讓學生教學生,學生不會的,老師才引導。這樣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自學慾望,和探討的熱情,讓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了光彩。有幾點心得總結如下:

一、自由朗讀,疏通文意,提高自學能力。

學生的學習熱情,需要教師點燃。在上課開始,通過與學生互動營造了一種輕鬆愉悅的氣氛,然後讓全班自由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在朗朗書聲中走進課文,走近陶淵明。接着讓學生結合課下註解,自己口頭翻譯課文,不懂的字句做記號,然後小組討論,把小組成果展示出來,最後全班交流,教師引導。這樣學生互助後教師指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動了起來,自覺投入學習活動中,提高了自學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合作探究,品讀人物,提高語文素養

文章一定是學生讀懂的,而不是教師教懂的,教師要做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走進文本,感知人物。所以,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我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課文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讀人物的精神,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很快就明白,陶淵明“性嗜酒,好讀書,常著文”,並從中看出了他是一個性情率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雅士。於是,陶淵明的形象就在同學們熱烈的討論聲中栩栩如生了。

當然,在本堂課的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比如在指導朗讀時,匆匆帶過,生字詞分析也不太到位,可能導致學困生掌握不夠紮實。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也不夠,以致討論不能充分展開,可能導致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來不及思考與發表看法。再有就是教師的課堂點撥挖掘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雷電頌》是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一個片斷,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靈獨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詩,文章通過對風雷電的呼喚表達了主人公對光明和渴望和對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徵意義,這是本文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前,我雖然仔細地備過課,但總覺得知識點繁多,也沒有把握能夠講好,似乎不管怎麼備,心裏也沒底。

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介紹和課文關的文學常識,如戲劇的知識、作者情況和主人公屈原的相關信息(提前佈置學生回去蒐集),介紹完這些信息已經過去了半節課的時間。接下來,我給學生範讀了課文,並儘量做到聲情並茂,其實在讀課文過程中我腦海裏反覆在想下一步怎樣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課文讀完後,我發現學生好象沒有馬上從課文意境中回過神來,於是停了片刻,沒想到片刻之後學生竟然鼓起掌來。這是事先沒有料到的,於是抓住這一契機,說道“謝謝大家的誇獎,但是讀的好在哪裏呢?”“語調、語氣處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經大家這麼一說,我問道“那你從我朗讀中聽出了什麼感情?”學生舉手人數衆多,發言踊躍,有“一種強烈的憤怒”,有“對好的事物的追求”,通過互相補充,歸結爲是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嚮往。”其實這就是這篇文章內容方面的重點,緊接着我們根據這兩種感情將課文內容分爲兩個部分,並概括出了兩部分的主要內容。

結束這節課之前,照例有一個質疑問難的環節,我“這節課同學們都表現得相當好,那麼誰還有什麼疑問嗎?”這時一個平時並不愛發言的,起來問道“老師,文中對光明的渴望表現在哪裏?”雖然象徵這個知識點沒有涉及,但從表面上來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有就回答說“因爲文中反覆在大聲地呼喚風雷電,而風雷電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後我總結說“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有價值,也是們下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就這樣一節本來沒有多大把握的課,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重點,並自然過渡到了下一節課的內容。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個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前提必須是要充分地備好課,將教材的內容裝到腦子裏,只有這樣纔會在思維的火花閃現時及時抓住並有機地融會貫通。教師我的學生學生說的的說的說的我我我我的的的有學習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這節課成功之處,在於“理解課文”環節的大膽放開,把主動權和時間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以前訓練的方法,藉助工具書和資料自己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學生在自學和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了互相補償的目的,老師僅針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點播或講解,這樣就很好的達到了新課改理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做到了市教研室倡導的“三講、三不講”,從而真正達到了“高質高效”.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爲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導語我做了精心的設計:生物學家法布樂關於毛毛蟲的實驗。大自然中,有一種奇怪的蟲子,叫列隊毛毛蟲。顧名思義,這種毛毛蟲喜歡列成隊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個負責方向,後面的只管跟從。法布樂誘使領頭毛毛蟲圍繞一個大花盆繞圈,結果其他的毛毛蟲跟着領頭的毛毛蟲,在花盆邊沿首尾相連,形成一個圈。這樣,整個毛毛蟲隊伍就無始無終,每個毛毛蟲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蟲爬呀爬,周而復始。直到幾天後,毛毛蟲被餓暈了,從花盆邊沿掉了下來。這一精美的畫面告訴學生毛毛蟲的失誤在於失去了自己的判斷,盲目跟從,進入了一個循環的怪圈。由此導入本文:人在有些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一設計確實有列於豐富學生的見識,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除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應立足語文本位,語文意識,強化教學本文。爲此,我在讓學生很快的領會文章主旨的同時,緊扣文本,強調字、詞的學習,揣摩語言,要求學生探究作者在寫法上的四大技巧:1、對比手法;2、擬人手法;3、排比手法;4、直接抒情。學完之後,配以鞏固練習,以使學生真正將知識轉化爲技能。課堂爲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與人交流的機會。在語文課堂中能夠真正的爲學生着想,單純的讓學生交流讀文的感受,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們纔可以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的真性情。

由於自身的原因,總覺得自己不能給學生太多,不能給學生精確的引導,在部分問題的理解上也不解的比學生高明,點撥的也不夠到位。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並創設一種良好寬鬆的學習環境和討論環境,誘發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並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適值巴金老人百歲壽辰之際,引導學生對文學做一點積極的思考、質疑、探究,也算是一份特別的賀禮吧。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爲了參加全市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最近我校組織了校內選拔賽,其內容之一就是上課,於是我選擇了上《與朱元思書》這一篇課文。

以前,對於文言文的教學,我一般是按部就班,按照下列流程來上的:導入新課,簡介作者,範讀課文,教學生字詞,翻譯課文,理解內容,處理練習。從教學的時間來看,翻譯課文的用時就要佔課堂時間的一大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多,可謂辛苦,學生聽的打瞌睡的也多,無動於衷。爲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我嘗試着一些改變,現在算是找到了一點成功的喜悅。

我今天教《與朱元思書》一文,就沒有花以前那麼多時間去做翻譯課文了。在上這一課之前,我用了一節早讀課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尤其要藉助工具書和書下注釋基本能夠翻譯課文。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我先範讀了課文,接着讓學生結合課文下的註釋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行小組(四人)討論,由組長負責記錄本組的疑難問題,之後進行全班討論,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翻譯課文的時間,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習慣。然後,讓學生齊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課文緊緊圍繞兩句話來展開的,請從課文中找出這兩句。

2、課文着重描寫了“自富陽至桐櫨”的“奇山異水”,哪些是描寫山“奇”的,哪些是描寫水“異”的?

3、想想自己身邊的山和水,與課文中描寫的山和水作一比較,是否真如作者所說的“獨絕”?接下來,我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思考,文章的結構有“總——分”、“總——分——總”、“分——總”等,這篇文章是按哪種結構方式來行文的?最後,我讓學生齊讀課文,要求學生劃出課文中的這些語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體會這些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一堂課下來,學生都在積極的動手、動口、動腦。上完了這篇課文,我沒有一句句的教學生翻譯,但學生卻基本能翻譯了。以前要花兩課時的課文,今天用了一課時就基本完成了。我感覺這堂課還是成功的,也符合新課標新課程新課改的要求。今後,我將繼續這樣去實踐。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新學期的第一次彙報課結束了。

我們本次執教的課文爲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浪之歌》一文。這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組歌》的其中一首。是敏感的詩人以象徵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聲的美文。

或許有礙於自己平時的閱讀傾向,或許受到“期待視野”的負遷移作用,我在初讀文章之後竟茫然不知其所云。於是又連讀三遍,之後似乎對作者通過海浪與海岸這對情人形象所要傳達的情感纔有所領悟。這樣的閱讀經驗,使我對教授此文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於是,在做教學設計時,我謹記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儘量順着他們的感性思維一點一滴引導,逐步向上攀升進入對文本思想內涵的理解。首先,在導入部分,用孩子們生長在沿海城市的生活經驗,喚起他們對大海那些熟悉的記憶。接着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浪是以海岸的情人形象出現,讓學生明白文中的浪所唱的首先是她與海岸的一首熾熱的情歌;然後深入文本,作鑑賞品讀,進一步領會浪還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而她所唱之歌的深層含義則上升到一首寬廣博愛的讚歌。從而總結出作者通過這篇散文詩所要表達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博大的愛。這樣由淺入深的學習探究過程,大概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通過前後兩次的授課實踐,預先設置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但其中仍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問題還在於課堂不夠形象、生動。導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要學生調動最大的生活經驗,進入與海浪、海岸的溝通,但由於我沒有給學生以視覺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聲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遠離學生的課堂學習。而在問題設計上,教師的語言尤欠生動,過於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其次,對文本主題的探究還不夠全面。第一次授課時,我在引導學生挖掘這首散文詩的第二個層面的主題時,對作者紀伯倫做過相關的簡介,但沒能結合他的身世和經歷,從詩人與祖國的情感方面來探究。雖然這點在第二次授課期間得到了補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層面主題與第二層面主題之間。但從課堂的總體架構來看,這部分內容的加入破壞了課堂設計的整體性,有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感覺。而這個愛國主題又不得不說,因此左右爲難,最後只能將愛國主題放在最後——由詩人出生地環境與文中的海的環境做一聯繫,再用創作背景的相關說明做一個巧妙的過渡並出示詩人流亡海外,爲祖國的獨立而奔走呼告的經歷,那麼讓學生理解文中所表現的那份對國土的思戀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還要學會對課文相關資料與課文內容的結合與轉化運用。而有時一個巧妙的過渡就能讓左右爲難的事變成兩全齊美。這也是師傅經常向我強調的。

最後,就是朗讀問題。總所周知,語文學科的朗讀非常重要,更何況是這樣優美的散文詩。雖然知道教師的朗讀能夠帶動學生的品讀,調動學生的情感。但是,在我們自己做學生時,默讀、速讀已經成爲習慣,對於高聲朗讀確乎十分陌生。然而我還是相信“勤能補拙”這句話,反覆的練習定能夠提高我們現有的朗讀水平。

以上是我通過本次彙報課所得的反思和感悟。但是,對於《浪之歌》這樣的散文詩,從作爲一名中國讀者的角度去考慮其手頭上的文本本身的優劣,我認爲還是有待商榷的。倒不是對紀伯倫這樣偉大的詩人及其作品有所非議。然而,再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要被介紹到中國,必需先被翻譯成中文,而漢語的語義和語境畢竟不同於英語、法語等拉丁語系,部分帶有文化背景和民族審美意識的東西是無法被完整地翻譯的,就像中國的《紅樓夢》,再好的英美譯本也無法傳達其深藏於文本字裏行間的東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更何況譯者本身又有自己的思想傾向,在他們翻譯的過程中就已經給文本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因此總不如讀原著來的更加原汁原味些。而我們課本中的《浪之歌》,在部分語句翻譯的遣詞用句方面有一些值得改進之處。因爲,有些語感強的學生就在朗讀這篇散文詩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覺得譯者用詞不夠恰當。

當然,凡事不能處處求完美。就像我們的課堂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在講授時更注重的是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本領智慧。學習目標設計爲:1.指導學生朗讀,力求讀得活靈活現,再現人物之奇和語言之奇。2.賞析生動活潑的人物語言、敘事語言,品味巧妙的'情節安排,學習抓住一事,神韻畢現地寫人的技巧。

教學內容上,第一部分,先自由朗讀,全方位感受課文。同學們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圈點生字。第二部分,反覆練讀,分層次體會課文。以小組爲單位,確定喜愛的語段,研討讀法練習朗讀。並推薦小組優秀代表演讀課文精彩片段。第三部分,再現人物之奇。一、講述兩位奇人的傳奇故事。思考:用什麼方法能講得扣人心絃。二、可以從“這兩位奇人的奇都表現在哪裏?”。三、對描寫高超技藝的語言品析。第四部分,趣味練筆,遷移反思。嘗試速寫你身邊的一位奇人。

整堂課設計,主要爲了讓學生在朗讀中熟悉人物,體會人物,並從中領略奇人之奇。好的方面,學生對這裏面的奇人很感興趣,通過讀,更能體會深刻,整堂課上下來很流暢。不足之處就是由於文中人物離現在孩子們有些久遠,所以當讓他們寫自己身邊的奇人時,有些不知所措,找不到合適的素材,容易寫一些身邊同學等不太相稱的內容。在後來聽完組內烏老師的研討課後,我認爲他引用沙畫來引導學生結合現實來寫非常好。今後可以借鑑過來。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20世紀80年代,中國已走過了災難深重的十年xxx,社會呈現青春的朝氣,詩人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了生活中出現的真情,用自己的筆對它們加以謳歌。

空氣看不見,摸不着,看似可有可無,其實和人關係密切,詩人是怎樣將它寫得可感可觸的?空氣的`深層含義是什麼?這是本課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作者經歷人事滄桑,詩歌寓意深刻豐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教師要幫助學生挖掘詩歌內涵,尤其是空氣的象徵意義。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今天的語文課,我與學生共同預習魯迅先生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一上課,複習了作者魯迅先生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之後,我由學生初一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引入本課。先請學生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然後讓學生說課文寫了哪些事?學生踊躍發言,回答說寫了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外形的特點、以及作者討厭她的一些事例,最主要講了她給作者買《山海經》這件事,最後寫作者對她的懷念。講到這裏,我沒有像往日那樣進入課文,而是話題一轉:同學們,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學生興奮而活躍起來,紛紛舉手發言,這個說我討厭她告狀,那個說討厭她那麼多的規矩等學生說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說:大家看看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時已46歲了,他卻和同學們的感觸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作者是以一個兒童的眼光與心理來寫這篇文章的。講到這裏我又拋出第二個問題:從“我”討厭阿長的事例及她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有什麼樣的學識與地位?學生稍一醞釀,很快回答出:她沒有讀過什麼書,地位比較低下等。緊接着我又發一問: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名都說不清,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這本書的?學生又一次興奮起來,有的說她一個店一個店地去看,去問;有的說她爲了買這本書走街串巷,穿破了三雙草鞋等。我又問學生:假如你是阿長,當你抱着《山海經》給“我”送來時,你的心裏是怎樣想的?有的學生說:我會想,我把哥兒想要的書買來了,他一定高興極了;有的`說:我會想,哥兒再也不用爲看不上《山海經》發愁了一節課就在學生們這種熱烈而積極的參與氣氛中結束了,別說學生,就連我都感到一種興奮和輕鬆。

這節課並不是根據我的預設教案來上的,而是根據當時的學情臨時確定的,我認爲這節課上的較成功的原因在於:

第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合作學習中自己主動去思考。在整節課中,教師點撥、總結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其餘的時間都由學生來參與,所有問題都在學生主動思考、醞釀中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要將問題設計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繫。從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到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鬆。問題的設置:從假如阿長是你的保姆,你討厭她的哪些方面?緊接着提出從我討厭她的事例及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可推測出阿長什麼樣的學識及地位?最後提出:如此沒有文化的一個人,連書名都說不清,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買到書之後她是怎樣的心理?這些問題的設置就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現。

第三,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她買到書後心理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覺得有話說、有意思。

通過這節課,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潛力說無限的,他們的想象是豐富的。他們討厭阿長的地方正是作者兒童心理的正常表現,阿長學識、地位的研討正揭示了她爲何有這些令人討厭的舉止的原因,她如何給我買到了書,把想象的空間交給了學生,也展示了阿長熱情,關心孩子,淳樸的性格。對阿長心理的揣摩使學生又一次進入情景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情感。

這節課留給我的印象是比較深的,它將給我今後的教學以啓迪,讓我不斷反思、提高、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這節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現在提倡國學,古典詩詞是國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有一個責任就是傳承好古典文化,培養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鑑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