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5篇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5篇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篇很簡短的課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採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嚮導,終於自己找到了養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人。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徵。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繫,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教學中還可以要求學生藉助想象,在畫一畫列寧住處,引蜂人住處,路邊花叢,園子的'圖畫,即進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方法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與感的培養!,但是我的方法就把這個簡單化了。我直接出現的是相關的詞語,這樣好多方面就沒有訓練到,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由。

原本是要講生字的,因爲沒有時間了所以就沒有講。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所以我應該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獨立識字寫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因爲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從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善於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但是由於自己的失誤就沒有完成寫字教學。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2

《獅子和兔子》是十單元《動腦筋》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寫的是獅子被螞蟻叮咬,不勝其煩,兔子啓發他開動腦筋,跳到水裏,擺脫了螞蟻的故事,從反面說明不動腦筋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簡潔、淺顯,孩子們理解起來比較容易。獅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畫非常傳神,特別是二者的對話、神態、語氣都非常生動,想象空間也比較大。因此,這篇課文正好爲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班學生經過近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已能自主地閱讀淺顯的文章。因此根據年段目標、教學要求以及我班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首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次,理解重點詞語:“吼、蹦、翻滾”“筋疲力盡”、“惱羞成怒”等,體會人物對話時的心理活動。最後,通過學習課文,認識解決問題不能光憑力氣和發脾氣,要動腦筋的道理。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充分感知了這篇課文的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充分利用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帶着問題進入新課學習,教學中我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了主人翁精神。這篇課文較爲簡單,所以在引導孩子有感情地朗讀這方面,我主要是採用邊讀邊評,在對話中揣摩怎樣讀好課文的方法。因爲我們班的孩子平時有養成對話的好習慣,所以這個環節還是比較輕鬆地達到。我把重心轉移到以表達爲中心來,自我感覺“又疼又癢”“筋疲力盡”“惱羞成怒”這幾個詞語教得比較飽滿:孩子們想象的空間比較大,他們自由的發揮,讓課堂充滿了活力。通過學習學生也明白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光憑蠻力和發脾氣,應該冷靜的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存在問題:首先是指導朗讀不到位,不深入,重點字詞學生掌握不紮實。其次在培養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上顯得過於急躁,學生掌握起來還比較困難;對於發散學生思維的培養方面做的不夠好.比如“兔子笑什麼?”獅子趕走螞蟻后,想對兔子說些什麼呢?”課後還可以補充提問“學完課文,你想對獅子和兔子說些什麼?”再讓學生同桌互相說,然後全班交流。最後讓學生動手來寫話,這樣孩子就覺得比較輕鬆,寫出來的話,也變地生動活潑,孩子在寬鬆的氛圍中寫話激發了他們寫作的興趣,這也是老師所期望的。

我相信,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只要我勇於前進,繼續努力,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是會改善的,教學技能是會不斷提高的。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3

《小兒垂釣》描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浪漫的神態躍然紙上。是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的勾畫出一個天真浪漫的小孩兒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親切。

放手讓孩子自己瞭解詩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導,自學前讓孩子們回憶通過什麼方法來理解詩意,“看圖猜、聯繫上下文”等,孩子們按自己歸納的方法在小組裏展開熱烈的討論。從反饋的情況來看,孩子們學習的效果是很好的',一個孩子起來說詩的意思,很多孩子爭相發表不同的意見,相互補充。學生看到圖上小孩子頭髮梳得很是整齊,所以有學生說:蓬頭的解釋不能是頭髮亂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種髮型。看看書上的圖片,倒也覺得這種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叢中釣魚,頭髮可能整齊嗎?班上爲了這個展開了討論。最後大家達成一致,的確應該解釋爲頭髮亂蓬蓬的。這首詩寫的是孩子們的同齡人,學生倍感親切,童真童趣躍然紙上,理解詩的意境後讓孩子們分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豐富對詩歌的感受。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4

《最後的玉米》講述的是最後的玉米在經歷自信、不灰心——心灰意冷、抱怨——感激這樣的心路歷程後,最終明白了成功有時候需要等待,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道理。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增強了,生活認知仍然很有限,對玉米“自信—灰心—抱怨—感激”的心路歷程很難有深入的感受。於是,我抓住了文中的重點詞句,通過不着痕跡的引導,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生活中的心理體驗來體會,或通過與老師、夥伴的交流來感受。這時,學生不僅走進了玉米心裏,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也順勢引導學生帶着問題來讀文,他們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到了玉米的心情。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學中,我給了學生們充分讀文的時間,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要求一以貫之,讓他們讀深入、讀紮實。自由練讀: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和個性;男女生賽讀:讀出玉米過去樣子和現在樣子的`鮮明對比;變成玉米說說抱怨的心裏話,扮演老婆婆誇誇很棒的玉米:入情入境地體會心情,表達感受;還有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等,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全方位的接觸文本。並讓學生學會評讀,在評的過程中學會傾聽、欣賞、改進!給他們充分的信任,讓他們在讀中不斷思考,加強感悟,讓他們讀有興趣,讀有收穫。爲什麼老婆婆一直不摘走最棒的玉米?爲什麼說最後的玉米獲得了最高的榮譽?不需要老師步步緊逼地設問,枯燥乏味的講解,通過朗讀,通過在朗讀中思考交流,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5

《最大的書》這篇課文是以人物的對話爲主要敘述方式,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氣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的故事。本篇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將地質知識融於課文之中,字裏行間充滿着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課文的學習以此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因此我在教學中着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通過抓標點符號(!、?、??)、語氣詞、重點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

心情,能讀出人物的語氣。讓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教過之後反思如下:

 一、以“刨根問底”展開有序教學。

在這一課時中我把教學目標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2、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抓住“刨根問底”展開教學,全文始終圍繞“川川是怎樣刨根問底的?”這個主問題展開教學,第一大塊川川刨根問底中瞭解岩石就是一本書;第二大塊川川刨根問底中知道岩石書上有字有畫,岩石書能說明地殼運動的漫長過程;第三大塊川川繼續刨根問底,瞭解“書”的作用,在回味整課對話中,讓學生再次感受“刨根問底”的意思。每一大塊的內容都是以對話展開,讓同學們通過對話體會其中情感。

二、讓課堂教學始終充滿語文味。

這是一篇帶有科普味道的課文,怎樣讓這樣的課文充滿語文味?在這堂課裏我採用圖片展示的.方法,讓學生探究岩石“書”的內容時,想象雨痕、波痕的樣子,通過一番想象,學生區分“雨痕、波痕、礦物”就水到渠成。然後運用書上的語言介紹這些“字”,讓教學始終圍繞語言文字展開教學,又如讓學生欣賞岩石“書”上還有哪些畫,在孩子們的好奇的猜測中,進而讓學生圍繞這些圖片進行拓展說話“你看,這兒有( ),有( ),還有( )哩!整堂課氣氛還是比較好的。

 三、唯材“適”用,讓課堂更加充實。

在這堂課裏,我選擇了適合課文內容的相關資料進行拓展,有對岩石“書”中還有哪些畫進行拓展,有對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書進行拓展,特別是對大自然中的書進行拓展,我選擇了“動植物化石、岩石”等圖片,從不同層次進行拓展,在欣賞中學生充滿了驚訝,輕輕地低呼着“這也是書呀?”在我的徐徐地敘述中,孩子們的視野更開闊,他們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書,都需要孩子們細細去讀,從而激發他們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這堂課裏,我們班的學生學得比較投入,對課文比較感興趣。儘管整堂課也是落實了重難點,但是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機智還有待於提高,對於學生隨機生成的問題沒有及時的引導,錯過了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機會,老師們給我提出建議:讓學生閱讀文本後自己找出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解答,最 後老師點明重點。我覺得這點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對學生這頭把握不夠多,缺乏相應的針對措施,我想這就是我對文本的研讀還不夠,課堂的機智還不夠,這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6

《雷雨》是部編版第四冊的一篇看圖學文。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下面談談自己教學後的一些想法。

在這篇課文中,雷雨前和雷雨後的景象寫得較具體,而雷雨中的景象相對來說寫的簡單了些。因此,在教學時,雷雨中的景象我講得比較少。重點講的是雷雨前和雷雨後的景象。爲了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我在每一段課文引入上下了功夫。教學“雷雨前”時,我讓學生聽雷聲,看閃電,感受“雷雨前”的緊張氣氛。教學“雷雨中”時,我讓學生看課件,聽大雨嘩嘩的聲音,並不時穿插轟隆隆的雷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教學“雷雨後”時,我請學生欣賞課件,聽蛙鳴、蟬叫、鳥啼等各種自然界的聲音,並配以優美動聽的音樂,看精美的圖片,彩虹,太陽……感受“雷雨後”的美麗。就這樣,我把學生帶進文本,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引領他們感受大自然的變化,激起他們探究自然奧祕的慾望。“雷雨中”這一段我用請學生欣賞課件的方法引入,讓學生身臨其境;“雷雨後”這一段我採用的引入方法是:請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配樂朗讀,引領學生展開想像。

在本文中,有些句子用詞非常精煉。於是,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出示圖片讓學生看(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着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隨即引導學生:在這個句子裏,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爲什麼?滿天的烏雲壓下來,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然後又引導學生把這種害怕的感覺方到句子裏讀,充分感受雷雨前的緊張氣氛。再如理解句子:“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我先請學生欣賞課件,理解蜘蛛爲什麼要垂下來。然後請學生來噹噹這隻害怕的小蜘蛛,讀讀這句話,體會“雷雨前”小動物的不同反應,從而進一步理解雷雨真的要來了。……現在想想,學生那天的朗讀真的很精彩,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是精彩絕倫。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7

法教師一樣教字(一個一個的),可是行不通時間不太夠。我想這是因爲我原來沒有認真教偏旁的原因吧,現在我把每個偏旁的寫法都重新教一遍,希望學生能夠有所得。也許這樣教是慢了點,但我覺得當學生把偏旁的寫法掌握了之後速度會快,而且自己會寫得不錯,我就不用面面俱到的講了。我原來注重的是每個字的寫法,沒有這樣成系統過。這學期我還要利用活動課加大對寫字訓練的力度,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寫得一筆好字。而且我加了一步:讓學生板書,之後大家評。學生們很踊躍。不過他們有時會笑別人,而且因爲不習慣板書寫得不好看。我告訴大家我們應該以一種幫助同學的心理來看別人的'字,心中想的應該是我怎麼樣才能幫助他寫好字呢?雖然他們小,可是我覺得他們有一點點明白的。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8

在上畫風這篇課文之前,沒能及時與同年級科任老師進行深入交流,也沒有經過集體備課,聽取其他老師好的建議,僅僅是自己個人看了幾遍課文後,根據教參的要求,以及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經驗來上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由於自己本身的水平有限,上完課之後,聽課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現就本節課來做如下的教學反思:

1、雖然自己基本上能按所設計的教學思路來上課,但由於課堂開始自己比較緊張,導入語沒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反而也導致學生跟着老師緊張,課堂上出現冷常教師也沒能儘快的調整,課堂語言比較平淡,沒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前準備了一些課件,有三位小朋友一起畫風的圖片及描寫他們畫風的句子,老師沒能結合課件,充分引導學生感受到風,並且把風吹物動的畫面有感情地讀出來。而且朗讀的`方式不夠多,學生沒能真正做到在朗讀中感悟。

3、在引導學生用“風來了,風把吹,風藏在-裏”的句式說話時,因爲模式差不多,但是教師採用訓練的方式一樣,單調,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訓練目的,課堂上激勵性的語言用得不較少。

總之,這節課上的不是很理想,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一定會好好吸收課後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很多寶貴的意見。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好的教學方法。並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多鑽研教材,認真備好每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爭取本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9

《學棋》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篇課文,源於《孟子?告子(上)》。故事描述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的生動故事,啓示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教學過程中,兩個教學環節給了我極爲深刻的印象。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這個道理,教學中,在學生研讀了第二段的基礎上,設計以下練習:你能分別說一說爲什麼一個學生能成爲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棋藝卻一直沒有長進呢?學生熱烈討論、踊躍發言,有的引用了課文中現成的語言,有的運用了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彙。隨着學生對成功者成功原因的描述,老師邊板書邊總結:正是因爲他耳朵認真聽(板書“耳”),兩眼認真看(板書“ソ”),用嘴問不明白的地方(板書“口”),那麼的專心致志(板書“心”),所以能成爲出色的棋手。當一個完整的“聰”字展現在學生眼前時,學生就會明白,聰明需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隨着對平庸者失敗原因的描述,“耳、ソ、口、心”被逐一擦去。當“聰”字消失於黑板時,學生也就明白了專心致志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含義。

在教學中,要盡力去打破學生頭腦的“平靜”,激發學生思維活動“波瀾”。也就是激發學生的疑問,引發他們在生疑——置疑——釋疑的循環往復中探求新知,發展智能。設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一開始就請學生提出疑問,“爲什麼兩個人同拜秋爲師,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學生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被激發起來,讀書時特別的投入。學生在尋疑中產生求知慾望,形成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動力,使學生學習具有自覺探索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學生解決之前的疑問後,用一個“聰”字將兩個學生的不同表現串聯起來,進行正反對比,啓迪學生積極思維,在比較對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礎上加深記憶。

同時“聰”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真切地感受到要想有所作爲,必須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才能越來越聰明。更深切地體會到良好學習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從而反思自己上課的現狀,不斷改進。着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教師在教學中時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興趣高漲,積極性大爲提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率較高。這主要應該得益於新穎的教學手段及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接受、理解所教的內容需要一個過程,知識就像掛在樹上的蘋果,老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就是爲學生的學習鋪設臺階,使他們摘到蘋果,享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在處理時想的不夠周到。

作爲課堂教學的結尾,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口頭填空的練習:“一個學生因爲,所以後來成了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因爲,所以棋藝。看來,學習、讀書時都要,不能。

安排該口頭練習的意圖是使學生在研讀課文、瞭解了故事的情節後,通過自己的表達,進步掌握課文字詞的使用,並能明白“專心致志”對於學習成敗的重要性,從而深化課文的教學和教育意義。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情緒、課堂的氣氛卻顯得有些沉悶,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課文哲理的洞悉似乎均沒有達到預期的深度,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課後反思,該環節表面上學生通過口頭填空而主動參與了課堂的教與學,但由於練習設計上廣度和深度的侷限性,本質上學生仍然是在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作業,是前面課堂內容的簡單重複,並沒有包含自己的思想和創新,沉悶和乏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有效提高。《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母語進行交際,最爲基礎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學生將所學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是一個由內化到外化的過程。低年級學生詞彙量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些影響了學生說話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是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事,怎樣去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說話,使學生樂說、善說,真正做到“能說會道”呢?

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時有的班級學生躍躍欲試、爭相發言,有的班級卻星星點點、“千呼萬喚難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我們老師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機會,沒有給予適當的引導。作爲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對圖片、故事、動物、遊戲感興趣的特點,爲學生運用課堂所學,提高表達和交流能力搭建寬廣的舞臺,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慾望。

就比如上面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詞彙,也具備了初步的表達能力,我完全可以利用教材的特點,在教完課文後,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介紹一下文中的三個人物,甚至還可以加入自己對他的評價。

這種具有一定深度的人物介紹、故事複述、事物描述,往往帶有了學生的創造性活動,這就需要他們不僅瞭解課文的表面敘述,還要了解課文所蘊涵的更深層的哲理或教育意義。通過這種表達和交流,學生也將其中的道理吸收和內化,使得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0

這首古詩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詠物詩。本詩讀時琅琅上口,思時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我在設計本節課時,遵循了我校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整合模式,即“巧妙引詩詞——初讀知大意——品讀悟詩情——擴讀升情感”。首先我藉助白居易創作這首詩的故事導入教學,極大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初讀古詩時,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指導,做到有層次性地提高朗讀能力:通過自讀,清除朗讀障礙;示範加指讀使學生朗讀不但準確,還上升到有節奏這一層次;齊讀曉韻律,爲後面深入品味詩文做好了鋪墊。

品味詩情體會意境一直是古詩詞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它,使學生充分感悟詩詞的意境美呢?在“品讀悟詩情”這一環節中,我藉助了多媒體和圖片等手段,採用了讀中悟、悟中讀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昇華情感。前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理解抽象,於是我藉助圖片引出詩句,使學生的理解更形象化。

我首先借助古詩圖片,啓發學生感知古詩描繪的是哪裏的草。學生都齊答:草原。 “離離原上草”這句中哪個字是草原的意思?這樣“原”字就形象理解了。 “離離”是學生理解詩句的難點,我又引導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草原上的草長的怎樣?同學們說:很多,很茂密,很茂盛。我乘機再問:古詩中的哪兩個字說明小草在遼闊的草原上長得很茂盛,同學們都能回答“離離”。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啓發,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離離”的意思,同時我引導學生讀出茂盛及草原的一望無際,同時藉助手勢輔助朗讀,提高了朗讀效果。

接着,我又出示四張不同季節小草的圖片,讓學生辨認,並用語言描述不同季節小草的特點,既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形象感知了什麼是“枯”,什麼是“榮”,理解的難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詩與畫的結合,讓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古詩、品位古詩、感悟古詩中的意境,學生學起來也輕鬆多了。後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理解,我配以圖片,同時重點抓住了“燒不盡”的是什麼來加以引導, 詩句的理解就這樣水到渠成了,通過反覆讀使孩子們體會到了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

然後,我又藉助描述意境,引導學生針對性地齊讀不同的詩句,最後又齊讀了全詩,從而昇華了對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的體驗,整體感悟了全詩,使本課教學達到了一個**,學生讀的能力真正達到了顯著的提高。

“擴讀升情感”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向學生還原了本詩的原貌,並鼓勵孩子課下讀一讀後四句,蒐集相關資料,感悟它們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進而培養了學生對古詩詞探索學習的精神。

我覺得本節課最成功之處一是形象感知,二是讀得到位。當然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朗讀如果再配以音樂,可能效果會更好,學生更能入情入境。擴讀升情感這一環節,如果再準備一些課外的內容,如白居易的其它詩詞,可能知識拓展得會更深入些。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1

《岩石書》教學反思

文章以人物對話爲主要敘說方式,告訴我們: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在地質勘探隊員眼裏,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裏。本課的訓練重點是認讀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岩石書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探究自然的興趣。

一、在交流中導入新課

教學開始,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一方面是無聲的組織教學,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興奮起來;另一方面拉近了師生距離,找到適當的楔入點。然後,以情爲先,用最能發送教學信息的導語: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本很特別很特別的書來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以營造最佳的課堂氛圍,同時,自然地融入教學的下一個環節。

二、在情趣中識字學詞

從某種意義上說:起步階段的課文閱讀,只是爲識字提供更爲廣闊的語言環境,以便隨語境的變化進行獨立識字。在集中識字這一環節裏,我首先鼓勵孩子們通讀課文,想怎樣讀就怎樣讀,然後請學生默讀課文,幫找不着家的生字寶寶圈出小房子,以便達到在語言環境裏自主識字的預期效果。我認爲,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讀書能力,這樣的訓練能爲學生升入中高年級獨立識字學詞作出較好的鋪墊。事實上,教學中,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表現欲已促使他們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接着,師生在遊戲中鞏固字詞:如對照實物找字卡“印”、 “痕”,觀看課件讀準會意字“冊”,猜字謎記憶“刨”……當孩子們思維被激活時,不失時機地放開手給足時間,讓孩子們自由地做識字遊戲。最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刨根問底,通過反覆讀句自主發現“藏”的不同讀音。

當然,識字教學應貫穿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始終,因此,初步掌握了生字詞的音形義之後,我又把生字詞重新送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在讀文中領略語言文字

的魅力。

 三、在自讀中感悟“書”的內涵

低年級閱讀教學應避免繁瑣的分析講解,承認學生在閱讀中佔主體,讓學生進行自讀嘗試,教師的主導也不可忽視,應在自讀嘗試前給學生營造一個入境悟情的氛圍。在這一環節裏,我安排了兩次自讀嘗試活動。分別這樣營造氛圍:①從題入手,自讀解疑,讓學生根據題目提出問題,爲什麼叫岩石書?岩石書裏面都有哪些內容?等等,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帶着這些問題請大家再讀課文,②角色變換,合作探究。在師生分角色感情朗讀1~4自然段後,我作爲文中川川問:這本岩石書有字嗎?有圖嗎?有用嗎?如果你是地質勘探隊員,該怎樣告訴我?請拿起書,在小組裏和同學商量商量吧!在這種生生互動的氛圍裏,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們讀句悟情,如:“岩石就是書哇!你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一句的朗讀,我從標點!與?入手,告訴同學們!和?提醒大家讀時注意他倆呢!讓抽象的符號也擁有了活力與感情。我採取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方式,鼓勵學生反覆地讀書。在學生明瞭書是岩石時,隨機指導書寫生字“巖”。課文中的“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是一片長滿樹木的陸地。後來,陸地沉下去了,這裏就變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萬年,海底慢慢上升,這裏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山。”在這種情況下,我設計導語:放聲讀吧,想着看到的,讀出看到的!在指名讀後,我引導學生抓“很久很久”、“很多很多”進行感情朗讀。至此,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讀,領悟文情已是水到渠成了。對於生詞“寶藏”的理解,則是請學生把它放進句子裏,結合上下文在讀中想:這寶藏指什麼?之後,請學生幫省略號說“讀懂了這本岩石書,還會找到什麼寶藏?”從而潤物無聲地教給學生讀文解詞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書”的內涵,思維也得到發散。再以石油開採的熱烈現場這一段錄像掀起課堂高潮。讓學生帶着隨之而發的自豪、興奮、激動之情自讀自悟最

後一自然段。

 四、在活動中放飛思維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此時的學生正處於較疲乏狀態,因此,我設計了輕鬆的課內活動。即:各抒己見談理想,分角色放聲讀課文,自由讀課後小知識,持放大鏡研究石頭,聽音樂觀看網上資料。還鼓勵學生課外活動——到大自然裏去讀最大的書,讓學生思維在無拘無束的空間裏放飛,把語文學習延伸到生活實踐中去。

總之,本課教學,我追求一個“實”,即實在、實際、落實。本課的實,一是讀文字內容,使之流暢;二是讀文字含義,使之理解。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單元訓練重點融進了課堂教學,而且把讀課文、品詞句、悟感情的學習方法春風化雨般地教給學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爲培養低年級學生獨立識字學詞、獨立閱讀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2

《我爲你驕傲》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雖小,卻真實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文中的孩子 “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愧疚的心理始終伴隨着“我”。 內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緻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着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課文中有兩條線索:“我”的情感變化爲明線,老奶奶的情感變化爲暗線,考慮到學段特點,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我”的情感變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以下談談對這堂課的教學認識。

一、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低段學生的教學重在字詞句的理解。教師的傳授教學並非單方面的授予,而是讓學生能夠習得、理解並運用。根據低段學生的特點在理解字詞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比如“驕傲”一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還停留在“自以爲是”的貶義理解,而因此在課堂當中的我爲你驕傲則是褒義。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讓先說說自己對驕傲的理解,再出示運動員圖讓學生理解驕傲還有另一種褒義。最後讓學生再舉例說說班級中還有誰值得我們驕傲的,並自豪地對他說一說。再是“不自在”的.理解,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有過不自在,再放入課文中朗讀理解感悟。

二、緊抓情感主線,理解課文

課文的理解認識主要以男孩的心裏變化爲主線貫穿始終。因此課堂中我以“開心、害怕、不自在、輕鬆”一組詞語出示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主線進行大概的梳理整體感知。接着根據情感主線讓學生感悟“開心、害怕、不自在”三個心情變化的理解。通過比喻句“……像……又像……”、“像……一樣”的抓讀,感悟。做做動作,體會男孩的開心,害怕。聯繫生活實際、換位思考理解男孩心裏的不自在。

當然課堂當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課堂朗讀指導不深入,課堂關注生本不清晰,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3

識字4的教學內容和識字3的'內容比較相近,重點內容是讓學生區分形近偏旁:日、目、兩點水、三點水。其實還是用識字3中學到的形近字的構字規律來進行區分,所以小朋友學習時覺得駕輕就熟,比較簡單,能利用偏旁表達的意思進行區別,後來的默寫中也反映出小朋友掌握得比較好,只有三個小朋友錯了,只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我想識字教學要注重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學用結合。只有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瞭解偏旁本義,探究構字規律,才能將識字與認識事物、發展思維、發展語言緊密結合起來。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4

《泉水》以兒童化的口吻寫了泉水從衝出石縫到匯入大海經過的地方及發生的故事。本課出現了比較幾個難記、難寫的'生字,學生學起來可能會感覺比較困難,可以藉助直觀形象的圖片幫助學生記憶,同時進行難寫字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突破識字教學難點。

學生現在雖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但課文中讓學生體會、模仿、自己揣摩泉水的“心態與神情”仍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在第一片段進行範讀,引導學生感受泉水流過的詩一般美麗的意境,同時引導學生想象“歡快的泉水彈着琴跑下山去,她還會經過什麼地方,會遇見誰,會說些什麼”,讓學生在想象中實踐對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精神的理解。此外,背誦課文是有規律可循的,在學生背誦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背誦方法的指導。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15

一、用謎語導入,提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同學們對猜謎語非常感興趣。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用謎語導入。果然,我的謎語一出,同學們就興奮起來,他們紛紛猜測謎底,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於是,我趁這個機會,引入了這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生字教學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生字教學中,我注重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生字的訓練,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讀。讀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還能讓學生對生字有個初步的理解。在讀的'過程中,我讓同學們自讀、齊讀、指名讀,這樣一來,絕大多數同學能很流利地把生字詞讀出來。不僅如此,我還用不同的方法幫同學們記憶生字。這樣用總結的方式記生字效果非常好。

三、小組合作,共同討論。

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還能儘可能的讓每個孩子都參加到學習中。所以這節課我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我先把問題呈現給大家,然後讓他們合作完成,再由小組長彙報。效果出乎意料每個小組不僅完成了任務,還有更新的收穫。比如,有的小組還想象了一下蜘蛛看到蜈蚣時的動作、心理等,充實了課文內容效果良好。

不足之處在於,同學們對蜘蛛性格把握得不夠準確,思考原因,可能是由於我在課堂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字詞教學中,對蜘蛛的形象把握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全方位把握內容不能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