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檢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檢測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一、積累與運用。 (31分)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檢測試題

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2)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3)《赤壁》中詩人接起興來對前朝人物和事蹟慨嘆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現在用來比喻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的客觀規律的句子是: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5)《山坡羊潼關懷古》中的主旨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6)《水調歌頭》中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

2、指出下邊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D)(3分)

A、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B、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C、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C)(3分)

A. 《送東陽馬生序》一一《宋學士文集》一一宋濂(明初文學家)

B.《馬說》一一《韓愈文選》一一韓愈(唐代文學家)

C. 《與朱元思書》一一《吳均文選》一一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藝文類聚》】

D.《五柳先生傳》一一《陶淵明集》一一陶淵明(東晉文學家)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D)(3分)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

B.全國人民支援玉樹災區的事實充分表明:人間有情,大愛無疆。

C.在節能環保型社會裏,人們的低碳意識正在逐步增強。

D.據剛剛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國男子乒乓球隊再次獲得世乒賽團體冠軍。

5、爲配合班級擬開展的“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試題。 (12分)

(1)古詩中有成語,請你指出下列詩句中的成語。(4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悲歡離合)

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 (青梅竹馬)

(2)風花雪月是古詩中永恆的主題,請你各寫一句吟風和詠月的詩句。 (4分)

吟風的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 柳枝詞 朝代:唐代 作者:賀知章 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月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3)歌曲《煙花三月》中有歌詞“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揚州……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裏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歌曲《濤聲依舊》中有歌詞“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顯然.這兩首歌詞各是依據一首唐詩而創作的,請你寫出這兩首唐詩的作者和題目。(4分)

《煙花三月》依據: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而創作

《濤聲依舊》依據:張繼的《楓橋夜泊》而創作。

二、閱讀理解(39分)

(一)課內閱讀(17分)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6、我能解釋下面加點的字詞。 (6分)

①弗之怠放鬆②門人弟子填其室充滿

③援疑質理詢問④卒獲有所聞終於

⑤同舍生皆被綺繡通“披”,穿⑥腰白玉之環腰佩

7、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 (4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我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2)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我卻穿着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之間,一點也不羨慕他們,因爲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

8、本文中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自己求學的勤且艱?(3分)

幼年讀書的艱難;成年從師的艱難;求學生活條件的艱難。

9、文章給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作者求學的經歷給了我們怎樣的啓迪?(4分)

圍繞逆境成才、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有正確的苦樂觀等來回答即可。

(二)課外現代文閱讀(1 2分)

沒有一棵小草自慚形穢

①被人邀請去看一棵樹,一棵古老的樹。大約有五千年的歷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彎折了

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們尊敬的注視。

②我混在人羣中直着脖子虔誠地仰望着古樹頂端稀疏的綠葉,一邊想,人和樹相比是多麼的渺小啊。人生出來,肯定是比一粒樹種要大很多倍。但人沒法長得如樹般偉岸,在樹小的時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樹枝、樹幹折斷,甚至把樹連根拔起,樹就結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樹長成了大樹,歸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種各樣實用的物件。長的好好的樹,花紋美麗木質出衆,也像美女一樣,紅顏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於是很多珍貴的樹種瀕臨滅絕。在這一點上,樹是不如人的。

③樹比人活得長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絕對活不過一棵樹的。樹並不以此傲人,爺爺種下的樹,照樣以碩碩果實報答那人的孫子或是其他人的後代。

④通常情況下,樹是絕對不傷人的。即使如前幾天報上所載一些村民在樹下避雨,遭了雷擊致死,那元兇也不是樹,而是閃電,樹也是受害者。人卻是絕對傷樹的,地球上森林數量的銳減就是明證,人成了樹的天敵。

⑤樹比人堅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樹卻裸身生長着,不需要爐火或是空調的保護。樹會幫助人的,在飢餓的時候,人可以扒樹的皮來充飢。很多書籍記載過這棵古樹,若是在樹羣裏評選名人的話,這棵古樹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詩人詞人詠頌過這棵古樹,如果樹把那些詞句、當作葉子一般披掛起來,一定不堪重負。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壓倒,這些讚美會讓它撲在地上。

⑥樹的壽命是如此長久。在我們死後很多年,這棵古樹還會枝葉繁茂地生長着,一想到這一點,無邊的嫉妒就轉成深深的自卑。作爲一個人活不了那麼久遠,傷感讓我低下頭來,於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長在古樹之旁的小草。只有細長的兩三片葉子,纖細得如同嬰兒的睫毛。樹葉縫隙的陽光打在草葉的幾絲脈絡上,再落到地上,陽光變得如綠紗一樣漂浮了。

⑦這樣一株柔弱的小草,在這樣一棵神聖的樹底下,一定該俯首稱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從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順眼的謙卑,最後以失望告終。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無疑問是非常渺小的。就壽命計算,假設一歲一枯榮,老樹很可能見過小草五千輩以前的祖先,就體量計算:老樹抵得過千百萬小草集合而成的大軍。就價值來說,人們千里萬里路地趕了來,只爲瞻仰老樹,我敢肯定沒有一個人是爲了探望小草。

⑧既然我作爲一個人,都在古樹面前自(zì)慚(cán)形(xínɡ)穢(huì)了,小草你怎能不頂禮膜拜?我這樣想着就蹲下來看着小草。在這樣一棵歷史久遠聲名卓著的古樹旁邊爲鄰,你豈不要羞愧死了?

⑨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氣,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氣息一盡,它就像彈簧般伸展了葉脈, ( )地抖動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氣,它還是在彎曲之後( )。我悲哀地發現,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氣絕倒地的一刻,小草卻( ),

⑩草是卑微的,但卑微並非指向羞慚。在莊嚴大樹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慚形穢地生活着,何況我們萬物靈長的人類!

10、第⑨段空格處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B)(3分)

A.怡然挺立 快樂 安然 B.快樂 怡然挺立 安然

C.安然 快樂 怡然挺立 D.怡然挺立 安然 快樂

11、從修辭的角度,分析第⑥段中畫線句的作用。 (4分)

運用了兩個比喻句。用“嬰兒的睫毛”喻小草的葉子,既寫出了葉子的“纖細”,又表現出它的稀少。用“飄浮”的“綠紗”喻從樹葉縫隙透過草葉脈絡落到地上的陽光,寫出了小草葉片的單薄、透明。這些比喻,生動細膩地展示了小草的形狀。

12、明明寫“小草”,爲何用大量的篇幅先從“一棵古老的樹”寫起?(5分)寫樹是爲寫小草作鋪墊和襯托。以樹的高大顯出草的渺小,以樹的長久顯出草的短暫,以樹的偉岸顯出草的卑微。此外,樹是草的生存環境,彼此有關聯,在巨大的反差中,凸現出本文的主旨。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10分)

李賀作詩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后。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鈰①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

援②筆輒就如素構,自名曰《高軒過》③。二人大驚,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④,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爲詩,如他人牽合⑤程課⑥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弔喪日率⑦如此。過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心乃已耳!” 《新唐書》

【註釋】①皇甫鈰(shí):唐朝著名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參與者。②援:拿。③《高軒

過)》(xuān):題目名。過,拜訪意。意思是高貴的車子來臨,指韓皇二人來訪。④奚(xT)

奴:童僕,奴僕。 ⑤牽合:指受到束縛。 ⑥程課:固定的格式。⑦率:大概,大略。

13、解釋下列詞語。 (4分)

①皇甫鈰始聞未信 信:相信 ②援筆輒就如素構 就:完成

③每旦日出 旦:早晨 ④及暮歸,足成之 及:等到

14、下列句中與“及暮歸,足成之”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2分)

A.鞭數十,驅之別院B.至之市

C.故時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15、翻譯下列句子。 (2分)

是兒要嘔心乃已耳!

翻譯:這孩子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16、李賀在孩提時代的作詩軼事,對你寫作有哪些啓示?(2分)

注意積累好詞佳句。平時多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創作。(以上答出任意兩點即得分)。

譯文: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的後代,七歲就能寫文章,韓愈、皇甫湜開始聽到還不相信,到他家時,讓李賀寫詩,李賀提起筆馬上就能寫好,並且就像早已構思好的一樣,他自擬題目爲《高軒過》,二人大吃一驚,李賀因此而出名。每天清晨太陽剛剛初升時,就騎着一頭瘦弱的馬,帶着一個小書童,揹着破爛不堪的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錦囊中。不曾有過先確定題目再寫詩的事,就像其他牽強附和舊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來,就整合成一首詩。若非大醉時或弔喪的日子他都是這樣,過後也不怎麼反省這樣做對身體的傷害。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裏面的草稿,見寫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chēn)怪道:“這孩子啊,要嘔出心血了才罷休啊!”。

三、作文。 (50分)

請以“讓 走進心靈”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橫線上可填寫,

如:“音樂”、“善良”、 ”快樂”、 “感恩”、“崇高的精神”、“燦爛的陽光”……

2. 品味生活,寫出你的真情實感。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4.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