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論獨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問題

淺論獨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開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家庭子女的數量日益減少,並且出現了一些獨生子女。時至今日,我國獨生子女的絕對數量已大大增長,獨生子女家庭在我國家庭中的比例也大大挺高了。據有關部門統計表明,我國每年大約要生育獨生子女1000萬左右。獨生子女的大批出生,是我國兒童、少年中獨生子女所佔的比例逐年提高,兒童、少年成分逐年發生變化。獨生子女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獨生子女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淺論獨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問題

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問題。獨生子女身心發展狀況如何,首先取決於奠基作用的家庭教育的成效,因此,每一個獨生子女的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當作是一件大事來抓。所以,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顯得尤爲重要,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已成爲一個重要的話題。

一、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優勢

(一) 獨生子女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

經濟條件是家庭存在的物質基礎,是家庭教育維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家庭教育得以正常運行、兒童身心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般情況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便捨得投資,儘可能地爲孩子提供更爲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其次,家長也會盡量的滿足兒童心理的發展需要,保證了獨身子女的智力開發用品,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此外,家庭條件好,家庭關係和諧,家長不爲生活的奔波勞碌,也就有培養教育孩子的情趣、積極性和精力,這一切都對獨生子女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 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

一位心理專家曾提出“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此可見,父母的愛對孩子的重要性。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幼兒是在父母充分的愛的陽光中成長的,這種愛會使孩子的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思想活躍、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多數幼兒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做的性格特點,有利於兒童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三) 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比較重視

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關心子女的教育。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隨着對早期教育的研究,家長逐漸認識了早期教育對於幼兒成長的重要。因此,家長總是擠出時間帶孩子參觀、旅遊、做遊戲、教孩子學習、供給智力開發的各種玩具,所以,現在獨生子女的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也比較寬。

由以上分析可知,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優勢是明顯的,但這種家庭教育對獨生子女就沒有不利的一面?事情都存在着兩種可能性,在這裏也不例外,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着相當多的問題。

二、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並不是由“獨生”所引起的,而是不當的家庭教育的結果。

(一) 錯誤的教養態度導致幼兒不良性格和行爲的形成

家長過多的疼愛,過分的保護和照顧使幼兒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逐漸養成了“一切以我爲中心”的人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膽小、不合羣的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地認爲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後盲目的誇獎孩子,長此以往,養成了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爲是的個性。

(二) 錯誤的思想導致獨生子女身心發展失調

不少家長認爲要使孩子健康的就要多增加營養,於是就給孩子增加各種營養品,讓孩子增強體質,很少有家長會去勸說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這樣,有些孩子雖然長的白胖,可身體素質很差,動不動就傷風感冒,甚至由於營養過剩導致了大量“肥胖兒童”的出現,給孩子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還有的家長只管孩子的學習,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兒童的各個方面聯繫在一起,導致孩子用盡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習成績,其中包括很多不正當的方法,如考試作弊等,但家長從未管過。把學習成績作爲衡量孩子的唯一可信標準。這樣,就忽視了孩子品德的發展,容易養成這種愛佔便宜、通過不正當的途徑達到目的的不良習慣。

(三) 由於“獨生”導致孩子的交往障礙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容易形成感情上的“自我中心”,養成不善於團結,比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缺乏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爲樂的品質和行爲。

另外,缺乏在同齡人相處過程中的逆境鍛鍊,同時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兒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容易形成他們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的早熟傾向。事實上,他們成人化的行爲,不論在和兒童或成人的交往中,都會產生困難,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三、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改變觀念,擺正家長與獨生子女的關係

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驕。愛子女不但應體現在對孩子生活上,更應該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上,使孩子在體、智、德、美、勞各方面健康成長,爲此,對孩子要嚴格管教,精心培養纔是愛。

在家庭中,千萬不要把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儘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和其它成員的地位是平等的,做到這一點,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是關鍵。

(二) 加強獨生子女之間的友好往來

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要通過他們之間相互的交往而發展的。兒童良好的行爲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最好的對象是兒童夥伴”,這種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

大多數孩子是好集體生活的,特別是遊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因此,家長要放心得讓孩子到小夥伴中去鍛鍊,培養強烈的自主精神,這種能力將會隨着他們的成長遷移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三) 鍛鍊堅強的意志,培養健全的人格

獨生子女身上大多存在着嬌氣,要克服這種“嬌氣”的辦法,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吃一點苦。因此,在物質方面,家長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還應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務,特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有時,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讓孩子去鍛鍊。這樣,孩子就容易形成自立、自強、擁有堅定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的孩子纔會勇於面對生活帶來的壓力,纔不會被困難所擊倒。一旦孩子形成自己的主體意識,具有批判思維能力,他就會敢於承擔責任,表現自己,形成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環。完善自由的個性,挺拔的人格,正是將來迎接挑戰的根本。

(四) 對獨生子女的教育要有堅持性和一致性

成人對孩子的教育要使他們感到合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家長多孩子的要求要有堅持性。從小到大讓幼兒形成一種習慣,此外,家庭成員之間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要一致,要有原則,作好孩子的榜樣。這樣,家長的威信纔會高,教育的效果纔會好。

綜上所述,我國的獨生子女是在特殊的家庭生活環境中成長的,這種特殊的環境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作用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也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爲儘可能的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並克服其消極作用,揚長避短,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獨生子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