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七年級課件 >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第9課課件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第9課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攢、拗、確鑿、輕捷、相宜、方正”等詞的讀音、字形及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瞭解《朝花夕拾》。

⑶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長的足跡,體味童真、童趣。

2、能力目標:

⑴學習本文寫景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⑵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⑶體味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

3、德育目標:

學習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追求新鮮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對事物的準確描摹、對動作的準確表達及寫作思路的條理性。

【教學難點】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瞭解插敘。

2、揣摩三味書屋這一部分的思想內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詞語。

3、引導學生從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

【教學方法】

四步教學法。自由質疑──討論質疑──審美鑑賞──遷移運用,自主研讀與合作探究並重,閱讀與鑑賞共存,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鑑賞能力同步提高。

【教具準備】

多媒體、三味書屋掛圖、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總體思路;重點研讀文章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掌握抓住事物特徵、有恰當順序、融情入景的寫法,體味作者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體驗與反思,回憶童年生活,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1、設計一: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在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飛所有的希望,可以播灑一生的幸福,可以盪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記憶都會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們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瞭解魯迅先生童年的記憶。

2、設計二: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請談談你對美好童年生活的記憶吧。(學生活動)爬樹抓知了,乘夜色捉螢火蟲,採摘剛開的花,偷嘗未熟的澀果,或者在一塊空地上種空心菜、扁豆,或者在有風的天氣裏放風箏,沒風的日子裏和朋友相邀出遊……今天,讓我們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世界,體味童真童趣。

3、設計三:

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那裏卻是另外一道風景: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日裏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長的足跡吧。

二、作品及背景介紹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1、寫作背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寫於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慘案以後,魯迅被反動當局列入擬通緝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單,魯迅難以公開和反動勢力進行鬥爭,被迫於1926年應廈門大學的邀請離開北京。魯迅到廈大正值暑期,學生還沒有開學,魯迅回憶起少年時的往事,寫下了這篇散文。最初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後來魯迅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編入《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中。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四十多歲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憶往事。對於《朝花夕拾》全集的寫作緣起和本意,魯迅有過明確的說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道,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定,其時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爲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絲安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正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的,當時他“是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後”,只好借這樣一朵兒時的“小花”,來排遣寂寞。《小引》還說明,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後改爲《朝花夕拾》。這組散文,正是浸透兒時故鄉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魯迅書桌上的那盆“水橫枝”,樹葉青蔥得可愛。所以魯迅把這美好的回憶散文,比做一組晨光裏綻開的花朵。拾來自賞,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

學生閱讀文字資料,增強對課文的感性認識。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各自摘錄需要掌握的詞語,同桌之間交換,教師任選三四位同學進行全班交流。

學生整理的詞語有:

確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輕捷(jié) 油蛉(línɡ)纏絡(chán)攢(cuán) 珊瑚(shān hú)豁(huō)斂(liǎn)腦髓(suǐ) 陌生(mò)覓食(mì)竹篩(shāi)秕穀(bǐ) 人跡罕至(hǎn)蟬蛻(tuì)書塾(shú)淵博(yuān) 人聲鼎沸(dǐnɡ)宿儒(rú)盔甲(kuī)倜儻(tì tǎnɡ) 竇(dòu)

3、教師提示掌握以下多音字。

多媒體顯示:

拗:拗斷(ǎo)宿:住宿(sù)折:折斷(zhé) 拗口(ào)一宿(xiǔ)折本(shé) 執拗(niù)星宿(xiù)折騰(zhē) 攢:攢動(cuán)系:關係(xì) 積攢(zǎn)繫鞋帶(jì)

4、教師選一男一女兩位同學讀課文,女同學讀百草園部分,男同學讀三味書屋部分。要求讀音響亮、抑揚頓挫、節奏分明,讀出形象感、情趣感。其餘同學點評。

5、教師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1:本文寫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

生2:本文寫作者童年時的遊戲、玩樂和長大讀書的情形。

生3:本文寫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過程。

其餘同學評價:第3位同學的表述較好。

教師順勢引導學生了解閱讀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驟:從題目《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從……到……”表示這篇文章主要以空間的變換爲記敘順序,大致包括兩大部分,並且暗示文章前後兩部分的內容。

6、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學生明確:從開始“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爲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四、研讀賞析文章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第1段到第8段。

2、學生自由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共性的問題有:

⑴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確鑿”?

⑵百草園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來又井然有序,作者寫景有哪些高妙之處?

⑶百草園是樂園,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⑷課文爲什麼要寫“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

3、學生分四組討論,每組負責一個問題,要求人人發言。然後各組選代表依次進行全班交流,其餘同學評價:

第一小組:“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確鑿”好像是矛盾的,實際上準確表達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對百草園依戀的深情。因爲“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所以對百草園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確定;然而追憶童年生活,種種景象歷歷在目,故用“確鑿”表肯定語氣。

第二小組:百草園中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何首烏”“木蓮”“覆盆子”。百草園中景物如此繁多,作者寫景獨具匠心。首先,表現在寫景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爲經年累月地使用,多次好奇地觸摸;黃蜂“肥胖”,體現兒童獨特的視角;叫天子“直竄向雲霄”,既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又表現兒童的豔羨心理;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有兒童特有的感受。其次,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鳴蟬“長吟”、蟋蟀“彈琴”是寫聲音;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寫味道。同時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節的更迭,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叫在秋天,冬日雪景,構成了完整的四季圖。最後,寫景井然有序,渾然一體。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是……”的句式,勾畫園中景色。兩個“不必說”,這撇開的說法已經勾畫出了一幅色彩絢麗、情趣盎然的百草園景物圖,“單是”一詞提起,強調了泥牆根一帶的無限趣味。

第三小組:百草園是樂園,“樂”體現在“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鳥的樂趣。一個“樂”字體現了作者對百草園的無限熱愛之情。

第四小組: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感,豐富了百草園作爲兒童樂園的情趣,表現出兒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徵。

4、教師總結:

這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園──百草園。作者抓住一個“樂”字來寫,有樂景、樂聞、樂事,滿溢着生機和活力,情趣盎然。

5、仿句練習:

請同學們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的句式寫一句話。

學生自由發言。

生1:不必說放假的輕鬆,也不必說週末的一天,三五個好友的促膝長談,聽音樂時的愜意心情和逛街時的悠閒自在。單是看着書桌上擺滿的輔導書,層層疊疊的練習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紙,一支支用完的油筆芯,就有一種滿足的快感。

生2:不必說那些怪模怪樣的英語單詞,也不必說那些抽象難懂的定理公式,單是那些艱澀拗口的文言文,就有無窮的煩惱。

五、體驗與反思

請同學們口頭說說你童年時期聽到過的最吸引你的有神怪色彩的民間傳說或你小時候特別喜愛的一項遊戲。

學生任選一題作口頭交流。

其餘同學評議,如體態是否自然大方,口齒是否清晰,語句是否連貫,表情是否得當,有無感染力等。

六、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加深印象,體味魯迅先生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

七、佈置作業

1、閱讀課文第7、8段,完成下列題目:

⑴解釋下列詞語:

①鑑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秕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7段詳寫了捕鳥的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穫、經驗等,這樣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7段的中心是()。

A、寫冬天百草園比較無味。

B、寫冬天雪地捕鳥的樂趣。

C、寫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的體會。

⑷請用原文詞語組成一句話,概括下雪後在百草園“只好來捕鳥”的原因。(不超過11個字)

⑸第八段回憶閏土父親關於捕鳥的答話,對答話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告訴“我”捕鳥不能性急。

B、告訴“我”捕鳥要有耐心,要等鳥雀走到中間去。

C、閏土父親的話啓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靜,這也是一種樸素的啓蒙教育,所以作者難以忘懷。

2、把課堂上的口頭訓練整理成一篇短文,收入《成長日記》中。

3、閱讀《我的樂園》,回答文後題目:

直到現在,我還是常常想我的外婆家。

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我又夢到了那座梅溪鎮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經消磨了整個童年的那間“藤花書屋”,依舊沒有改變一些樣子,一種不知名的藤科植物,從窗檻外爬起來,帶着那些綠得可愛的葉片,一直爬上了屋檐,窗外便好像張了一個綠色的帷幕;有時開出幾條小小的淡紅花來,更是美麗得叫人不忍離開。

春天,書屋前面花壇上的大理花開了,紅的、紫的、黃的、白的……一叢叢,把這樸素的院子,點綴成一間新娘的洞房似的,一羣羣的蜜蜂,從牆外飛來,盤旋在這些花上,不住地唱着頌歌。

書屋後面,是一個大竹園,一竿竿的翠竹,不時發出颯颯的響聲,彷彿它們在絮語着。當我們走進這林子去的時候,腳下踏着那永遠照不着太陽光的泥土,軟軟地,真比踏着富人們廳堂上珍貴的地毯還舒服。夏天,我們常常攤下一條席子,帶着一壺涼茶,躺在那裏讀故事書,要是沉沉地睡去了,不妨來一次“午倦拋書晝夢長”。

牆外人家,盡有搭着瓜棚、豆架的,秋天到了,晚上明月如水,從那些棚架上的綠葉叢中,不斷地送過絡繹的歌聲來,“沙沙!沙沙!……”很容易地,把我帶進了甜蜜的夢中。

冬天是最寂寞不過的,但是,在這書屋的火爐邊,我曾經和表姊妹們烤過山芋吃;在這書房外的一片大雪中,我們曾經張起一個竹籬,捉過麻雀玩。

一切的一切,在昨天晚上的夢中我又到過一次外婆家。

⑴用自己的話來概括第二段的大意。

⑵用“藤花書屋”代指古老的屋子有什麼含義?

⑶怎樣理解“午倦拋書晝夢長”的意思?

〖參考答案〗

1、⑴①鑑賞:鑑定和欣賞(藝術品或文物等)。

②秕穀:長得不飽滿的穀粒。

⑵條件方法這樣寫暗示百草園是樂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樂趣

⑶B

⑷“這是荒園,拍雪人等不相宜”或“拍雪人和塑雪羅漢不相宜”

⑸C

3、⑴交代活動場所,描寫“藤花書屋”的藤與花。

⑵暗示“我”的讀書經歷。

⑶中午疲倦,把功課丟到一邊,去做一個又一個白日夢。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瞭解作者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文章兩部分之間的關係,進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揣摩語言,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品評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課文第一部分寫百草園,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充溢着生機和活力。慢慢地,“我”長大了,“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似乎是無奈、迷茫,“我”被送進三味書屋,隨先生讀書。

請大家齊讀閱第9段,體味作者的情感。

請同學暢談讀此段的感受,其餘同學點評。

明確:“也許是因爲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爲將磚頭拋到了間壁的樑家去吧,也許是因爲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都無從知道。”作者用了表推測語氣的“也許”,說明“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之所以對此進行揣測,是爲了表現“我”對百草園的深情眷戀和被迫離開它時的依依惜別之情。“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流露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留戀。

請一位同學範讀本段,注意情感的表達。

二、師生共同研讀“三味書屋”部分

學生自由閱讀本部分(第9段到結尾)。

教師設計相關題目,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作者選取了哪幾個片斷,真實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

其中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私塾教育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如何評價私塾教育,

你滿意現代學校教育嗎?

3、課文第一、二部分之間的關係如何?談談你對本文主題

思想的認識。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然後以學習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合作探究。教師安排6個小組,每兩個小組一個題目,第一小組發言,第二小組補充評價,依次類推。各組選代表作總結髮言。

第一小組明確:課文選取三個片斷,真實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提問“怪哉”一蟲一事,可以看出私塾教學內容的陳腐落後;到三味書屋後面的小園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反襯出私塾教學生活的單調;趁老師讀書入神,學生“做戲”“畫畫兒”進一步表現出私塾教學效果的低下。作者藉此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表達了作者的厭惡、反抗之情。

第二小組補充評價:作者曾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的三味書屋中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從先生來說:先生態度和藹,長得高而瘦,鬚髮都白了,還戴着大眼鏡,品質極“方正、質樸”而且“博學”,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學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有探求新知的慾望;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斷可以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這些地方充滿着歡樂、天真的情調。總之,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兒童時代熱愛大自然、熱愛新知識以及天真、歡樂、幼稚的兒童心理。

第三小組明確:感謝一、二小組的精彩發言。在綜合一、二小組看法的基礎上,參考課文內容,本組持以下觀點。私塾教育是時代的產物,它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於傳播祖國文化、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啓蒙兒童,使學童在讀書識理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教學內容以識字習字爲主,還十分重視學詩作對,在啓蒙教育階段,強調兒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這些都已成爲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教學方法,基本上採用注入式,以老師講授爲主,學生聽講、複述、朗讀直至背誦。

現代學校教育是在私塾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以私塾教育爲傳統,並糾正了私塾教育的偏頗,彌補其不足。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學方法由老師講授爲主轉變爲以學生課堂活動爲主,注重研究性學習和合作探究,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提高,注重與他人交流。我們站在這裏盡情發言就是實例。不過,這樣說並不意味着現代學校教育完美無缺,我們有切身體會。但我們相信它會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步趨於科學、完善。

第四小組補充評價:第三小組同學談得非常好,我們基本上認同這種看法。不能一說舊的,便一棍子打死。舊的私塾教育應時代而生,自有其合理的地方。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生活是傾注了深情的,七年的時光基本上是歡樂的、愉快的。魯迅先生豐厚的學養正源於此,可以說,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精神樂園。

第五小組明確:課本P10提到三種看法: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我們組經過認真研究,認同第三種看法。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前後描寫無法形成對照,它們在敘述格調上是渾然一體的,都是歡樂的、天真的。

第六小組補充評價:文章的美在於其模糊性,其實前兩種看法也有道理,魯迅在文章中也寫到了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教師總結:各小組代表的發言異彩紛呈,讓我們一飽耳福,到底哪一種看法正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採摘到思維的果實,我們體會到智慧碰撞的快樂。再一次感謝六位代表的精彩發言,感謝同學們的合作交流!(掌聲)

三、揣摩語言,品味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並遷移運用

1、多媒體顯示:

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入適當的動詞:

_______一塊雪,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

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_______些秕穀,棒上_______一條

長繩,人遠遠地_______着,_______鳥雀下來啄食,走到

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_______,便_______住了。

學生自己填寫,然後對照課文,品味其用詞的準確。

2、同學們小的時候,都捕捉過小昆蟲或玩過各種遊戲。請模仿魯迅先生描寫冬天捕鳥使用一系列動詞,也用五個以上的動詞描寫你親自做過的一種活動。

教師選幾位同學全班交流,看誰說得好,也可以邊說邊表演。

四、體驗與反思,暢談童年之樂

教師提示:童年是美好的,請用形象化的兒童語言說說自己快樂的童年,好嗎?

學生暢所欲言,教室裏一時談笑風生。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選較好的發言人面向全班交流。

五、課堂小結

如果說,人生是一首詩,那麼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節;如果說,人生是一幅畫,那麼童年是其中最寫意的一筆;如果說,人生是一首歌,那麼童年是其中最動人的音符;如果說人生可以重新來過,那麼童年是人們的首選時光。魯迅先生用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調,回憶似水流年,獲得些許溫馨,以沖淡現實的不調和。我們從中不但可以捕捉魯迅先生成長的足跡,體味他的一腔深情,而且還可學到他那高妙的寫景敘事技巧。

六、佈置作業

1、課外閱讀《朝花夕拾》中反映魯迅童年生活的一組散文,並且思考這些生活經歷在童年魯迅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影響。

2、用形象、風趣的語言描寫某位老師上課的神態、語言、動作,讓同學一看就知道寫的是哪位老師。

3、閱讀下文,回答文後題目:

家裏雖然一貧如洗,但母親情願節衣縮食,省下錢來請了一位先生。我到10歲的時候,讀的是“孟子見梁惠王”。到年底的時候,在母親的再三督促下,父親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課,在夜裏親自聽我背書,很嚴厲。桌上放着一根兩指闊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書,背不出的時候,他提一個字,就叫我回轉身來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來。我吃了這一下苦頭,痛是血肉的身體所無法避免的感覺,當然失聲地哭了,但是還要忍住哭,回過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處中斷,背不下去,經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嗚嗚咽咽地揹着那位前世冤家“見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嗚咽着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着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哭着。但她卻時時從嗚咽着的、斷斷續續的聲音中勉強說着“打得好”。在現在看來,這樣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蠻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親,因爲那個時候就只有這樣野蠻的教育法。如今想起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親。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腫得有半寸高,偷向燈下一照,通亮,好像滿肚子裝着已成熟絲的蠶的蠶身一樣。母親含着淚抱我上牀,輕輕地把被窩蓋上,在我額上吻了幾吻。

⑴這段文字重在表現()。

A、“我”幼年時讀書的痛苦。

B、父親對“我”學習上的嚴厲管教。

C、母親在教子讀書上深沉的愛。

D、當年教育方法的落後野蠻。

⑵看到“我”背不出而遭重打,母親爲什麼一邊飲泣吞聲,一邊又勉強說“打得好”?對此,“我”是怎樣認識的?

〖參考答案〗

3、⑴C

⑵對於我捱打,母親非常心疼,但她認爲這樣可以使我成才。我不怪母親,因爲這是當時落後的教育方法所致。

【板書設計】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第9課課件

【活動與探究】

1、組織學生暢談自己的童年生活,以中央電視臺《童年》或《實話實說》欄目爲範例,舉辦一次談話活動。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朝花夕拾》。以“童年的魯迅”爲話題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

3、在“難忘的童年”“歡樂的童年”“多彩的童年”“我的樂園”等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4、開放探究:

閱讀下文,回答文後題目。

童年讀書記趣

我出生在江蘇省邳州市的一個望族之家,乃宋朝理學家程頤、程顥的後代。這個世家早年也曾顯赫一時,名震鄉里,但到我的父輩,因受天災之害,兵燹之苦,便家道中落,淪爲平民。不過,我們這一代仍沿襲祖輩習慣,不忘讀書習字,葆有“書香門第”之譽。

我三歲喪父,只有孤兒寡母相依爲命,生活很是清苦,但因有衆多叔伯兄姊爲伴,並不感到孤寂。這些兄姊都從小攻讀詩文,耳濡目染,我在牙牙學語中,已認識很多單字;唐詩宋詞也能背誦不少。乃至我正式上學唸書時,對功課毫不費力,反倒有很多時間閱讀課外讀物,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和大量的古典詩詞及衆多的通俗小說。雖然囫圇吞棗,但於潛移默化中,也受益不少,在我作文時便表現出來了。下筆成文、當場交卷,是受益的最好證明。爲此,我曾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其中一次作文在我的腦海裏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響到我的命運,因而至今也未忘卻。

是我剛剛進入高小五年級的那年冬季。有一天早晨,天空突然飄起鵝毛大雪來了,紛紛揚揚,如柳絮飛舞,不多久,大地便如同鋪上了白色地毯,銀妝素裹,瓊樓玉宇,壯觀極了。當我們踏雪來到教室裏的時候,老師早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大大的“雪”字。不言自明,這是今天我們的作文題目。

在座位坐定後,我拿起筆來在構思這篇文章從何寫起。憑窗遠眺,想在茫茫銀色世界中,尋找切入點。忽然,我看到距離學校不遠的小河邊,有一隻小船孤零零地靠在岸旁,船頭上站着一位老人披着蓑衣執着長長的釣竿在垂釣。觸景生情,一首古詩的意境跳進我的腦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下子,我的“靈感”來了,文思如泉,一齊涌向筆端。於是,這篇作文一揮而就。文中,我除了以一個幼小的孩子的心靈,描繪了銀妝素裹的雪天風光,描繪了瑞雪兆豐年帶給鄉親們的喜悅,還利用那首詩作爲文章的內核和結尾。

這篇作文獲得老師很高的評價,並讓我謄寫下來,貼在牆壁上供同學們觀摩;我也因此受到老師的厚愛,這件事後來竟傳到我們程家的族長的耳朵裏。那位年過八旬、長鬚飄髯的前清末代老秀才撫摸着我的腦袋說:“你小小年紀,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將來會有大出息,你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爲我程氏門楣增光。”

從此,我更加認真讀書了,而且把心得體會隨時拿筆記下來。於是我的學習成績更加紮實了,每次學期考試,總是名列前茅。逢上作文課,我更是如魚得水,下筆成文,當堂交卷的習作,幾乎也成爲同學們觀摩的範文。後來,我成了作家,能夠著書立說了,我想,這些均得益於少年時代的讀書與好學。

1、文章最後說“我成了作家,能夠著書立說了,我想,這些均得益於少年時代的讀書與好學”。回答文中是如何表現他少年時代的讀書與好學的?

2、《雪》這篇文章是如何構思的?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3、這篇文章是以什麼順序記敘的?

4、文章的中心是()。

A、通過回憶童年讀書作文的趣事,說明童年讀書與好學的重要。

B、通過回憶童年讀書作文的趣事,介紹自己成功的足跡。

C、通過回憶童年讀書作文的趣事,強調了學習環境對於成才的重要性。

D、通過回憶童年讀書的趣事,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在於自己努力。

〖參考答案〗

1、因兄姊攻讀詩文,在牙牙學語中,便認識了不少單字,背誦了不少唐詩宋詞;上學後讀了不少古今著作;寫“雪”的作文,表明了善於思考,善於學習。

2、先看到自然景觀的雪和河邊老人垂釣的形象,進而聯想到一首古詩,再結合自己的心靈感受,寫出了這篇作文。

3、時間順序。

4、A。

【備課資料】

〖課文補遺〗

三味書屋

在浙江省紹興城內新臺門魯迅故居東邊不遠的對面,是清末秀才壽懷鑑(字鏡吾)的寓所內第三間房,用爲書塾。“三味書屋”原名“三餘書屋”。“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勸勉學者利用“三餘”之時刻苦勤學。後來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峯嵐將“三餘”改爲“三味”。宋代李淑《邯鄲書目》載有“詩書爲之太羹,史爲雜俎,子爲醯醢,是爲書三味”。太羹是不摻任何調料做的羹。以“太羹”之味來喻“詩書之味”,意謂讀經誦詩,一般人覺得是枯燥無味的。但無味之中含着深味,即“寓至味於淡白”。俎的本意是古代切肉的砧板或祭祀時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這裏是肉的代稱。“史爲雜俎”,即說史書之味猶如攝取各種肉食所含之味那樣豐富、博雜。醯是醋,醢是肉魚等製成的醬,均屬調味品。醯醢並列,見其調味品種類甚多。壽家書屋“三味”之名可能據此而來。另外,“三味書屋”匾額兩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清·梁山舟書)下聯與“詩書爲之太羹”是一致的。壽鏡吾的祖父將“三餘書屋”的匾改爲“三味書屋”,正是爲了使它與書屋中的對聯相一致。壽鏡吾之子壽洙鄰寫的《我也談談魯迅的故事》中認爲,“三味書屋”中“三味”的意思是“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這個回憶與上文所說還是比較接近的。

魯迅於1892年2月,即12歲那年到三味書屋讀書。第二年秋後,因祖父下獄,少年魯迅離家住紹興農村──皇甫莊、小皋埠避難,學業中斷。1894年夏間回家,仍返三味書屋讀書。一直到大約1898年往南京水師學堂學習前半年才離開,其間斷而復續,首尾竟達6年。

三味書屋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三味書屋”的匾和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後,黨派幹部想盡辦法才找回來。解放初期,當年和魯迅一起在三味書屋讀書的周梅卿、章祥耀、王福耀還活着。按照這三位老同學的回憶,三味書屋恢復了原來的佈置。屋子裏,好像是中國舊式的客廳。學生的座位一共有11個;魯迅的座位排在北牆邊,是一張帶抽斗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後面放着一張略嫌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比較潮溼。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其來歷是這樣的: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壽先生的批評,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自己。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魯迅逝世20年後的1956年盛夏,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因事到紹興,參觀三味書屋時,她特意看了魯迅原來坐過的那張課桌。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北牆,由於光線較暗,許廣平立即打開手電筒照亮,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早”字,一筆一畫都刻得十分清晰。

〖課文賞析〗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賞析:

⑴自然·社會·人: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關於百草園的描寫,不論是教師和學生,都能感到是一段極其美麗的景物描寫,但這裏的百草園是不是一個我們平時所認爲的“真實的”“客觀的”百草園呢?魯迅在開頭一段就動搖了我們的這種想法。在成年的“我”看來,“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

自然“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爲什麼“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呢?

因爲對於兒時的“我”,那是一個自由的世界,是一個自由嬉戲的場所。

在自由的心靈中,世界是美麗的,是魅力無窮的。

“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自己的心靈不受任何的約束、任何的限制,就是自己所有的感覺器官都不受任何約束、任何限制地自由活動着,外部的世界和心靈的世界進行着暢通無阻的交流,沒有外和內的差別,沒有天和人的界限,外部世界就在自己的感覺中,自己的心靈就在外部的世界中:“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一個個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形象,迅速地、不間斷地呈現在“我”的視覺裏,形象鮮明而突出,色彩各異,形狀各異。外部世界的形象是跳動着進入“我”的眼簾的,“我”的心靈也就跳動在外部世界的不同事物上;“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聽覺、視覺一起活動着,聲音、形象一起呈現着,動態的和靜態的幾乎同時被“我”所感知。我們感到了外部世界的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同時也感到了“我”的心靈世界的豐富多彩和生動活潑。這不是兩個世界,而是一個世界,是心靈世界和外部世界融爲一體的美的世界。“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在這裏,“我”只能聽到聲音,但卻看不到發出聲音的“油蛉”和“蟋蟀們”的形體,這就招引“我”去尋找藏在草叢裏、斷磚下的這些昆蟲,但翻開斷磚,找到的卻不一定是原來要找的“油蛉”和“蟋蟀”,反而可能是也在那些地方藏匿着的蜈蚣。這是一種意外的發現,一種在意外的發現中的意外的樂趣。“還有斑*,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多麼奇異!多麼有趣!“我”玩得多麼專注,多麼舒暢!沒有父母的指導,沒有教師的教誨,他對外部世界的興趣自然地吸引着他去觀察各種事物,認識各種事物,手腦並用,在不經意間,就獲得了在教科書中根本無法獲得的具體、細緻的知識。“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他對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徵的把握是多麼準確、多麼細緻呵!但這不是在教科書裏學到的,不是由別人教會的,而是他自己的觀察,自己的“發現”。在這種觀察和“發現”裏,他不會產生被動接受時的自卑和自餒,而是自然地增長着他感受世界、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是別人讓他知道,而是他自己願意知道。他要自己去看,去聽,去觸摸,去“探索”,去實驗。“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一個多麼忙忙碌碌的小傢伙呀!但他忙得愜意,忙得愉快。

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我”獲得了無限樂趣的所在,這是“我”在童年時就感覺到的,但是,當作者重新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他還不能不認識到,百草園同時也是他的一個知識的寶庫,是他認識這個世界的開始。我們看到,就在這短短的一個自然段裏,作者如數家珍般地敘述了多少種事物呵!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何首烏、木蓮、覆盆子,所有這些事物,都有鮮明的特點,都有神奇的色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量,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生氣盎然的百草園。

這也是當時的“我”的心靈的寫照。

最初的自然知識是在“我”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中獲得的,最初的技能訓練則是在閏土的父親這樣的成年人的指導下進行的。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纔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這是遊戲,但也是一種實際技能的訓練。在這裏,有經驗,有方法,有過程,要實際的操作,需要勞動也需要靈巧,需要細心也需要耐心,需要智慧也需要意志。“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對於兒童的身心,它是一種全面的訓練。

一個活潑潑的兒童在一個活潑潑的世界上活潑潑地成長着──這就是我們《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半部分的描寫中獲得的整體印象。童年是美好的,因爲童年是自由的。正是在這樣一個意義上,他不能理解家裏的人爲什麼要把他送進書塾去,並且是全城中稱爲最嚴厲的書塾。但從成年的作者看來,那時的生活卻不僅僅是快樂的,而且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知識。自然的知識,人生的經驗,實際的技能,都在充滿趣味的遊戲中得到了豐富和發展,身心是和諧的,求知慾是旺盛的。

⑵教育·人:

教育,是培養教育一代代的兒童的,是由教師實際擔當着教育的任務的,但教育的性質和任務卻既不取決於受教育的少年兒童本身,也不取決於實際擔當着教育任務的教師,而是取決於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對教育和文化的基本理解和運用。假如當時的社會就是以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假若學生的家長送學生入學讀書就是爲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科舉考試獲得一個更優越的社會地位,一個教師是不能不根據科舉制度的要求培養學生的。也就是說,教師在整個社會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面前是沒有自己的主動性的,我們評價一個教師不能僅僅從他施行的是什麼樣的教育,還應該看到他怎樣具體地施行了這樣的教育。我認爲,只要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看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先生”這個人物(魯迅的啓蒙老師壽鏡吾先生)對他的學生不是冷酷的,而是有着樸素的愛心的。這種愛心不可能不受到當時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的束縛,但我們仍然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對學生也有着潛在的影響作用。他對學生的態度在總體上是和藹的,沒有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學生也並不多麼害怕他。“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這使學生在他面前的心情是輕鬆的。總體說來,三味書屋的氣氛是沉悶的,但卻沒有嚴重的壓抑感,他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很難親切起來、活潑起來,但二者也沒有嚴重的對立情緒。“我”向他提出問題時他面有怒色,學生跑出教室玩耍時他在書房裏“大叫起來”,其目的仍然是爲了讓學生專心讀書,他的學生從他的表現中感覺不到惡意,所以對他還是尊敬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當時的社會和家長賦予了他這些權力,但他不但沒有濫用這種權力,並且表現出了儘量不使用這種權力的願望,這說明他對學生還是相當溫厚的。更爲重要的是,當時的教育不但束縛着學生,也束縛着教師。教師教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願意教的,教師做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願做的,但在當時的社會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之下,教師卻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教學活動。也就是說,教師也是受到它的壓抑的。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 ;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從壽鏡吾先生入神地讀着的這些文句,我們可以感到,他內心也是有着自己的苦悶和不滿的,但他在自己的學生面前,卻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他和學生之間,同樣隔着一層厚障壁,使他和學生的心無法相通。這是學生的悲劇,也是教師的悲劇,社會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把他們的心靈隔在了兩端。

(選自《語文學習》2003.2,有刪節,作者:王富仁)

2、兒童成長故事中的兩種視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成人和兒童的反向敘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半寫自己童年在百草園的快樂時光,後半寫學塾中的上學生活和老師。在對自然和學塾場景描寫以外,還寫了三個不同身份的故鄉人物。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文章首先破題,從百草園講起。這百草園雖然早已經是別人家的了,“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是以成年人的語氣講出百草園在作者記憶中的親切感覺。

接着的一大段描述一個生機盎然的百草園。魯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寫百草園的物什之多。他筆下的植物,“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這一層是靜物描繪,以各種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徵進行粗線條的描寫。“不必說”三個字正說明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兒童式的誇張語氣,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筆。“也不必說”引出百草園裏的動物,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簡單地選取三種動物,各以其叫、伏、直竄的代表性動作來描寫,說明這些動物在百草園中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這裏雖然用的也是鋪開的寫法,但是魯迅用得卻很簡明。“也不必說”也是欲揚先抑,爲下文作鋪設。魯迅這寥寥幾十個字,百草園裏各物的形影聲色便如活了一般。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魯迅極爲出色的繪影圖形的描寫能力。

接下來“單”字一轉,引出園子的泥牆來寫。不寫園子而寫牆,牆竟然也是能給孩子帶來樂趣的場所,用的是烘托旁襯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彈琴,既是擬人狀物,又暗示出園子裏既是各種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樂園。從蜈蚣、斑*到何首烏、覆盆子,這裏的動物植物都讓孩子感到新鮮。單是泥牆就有如許的樂趣,我們自然就會想到,這百草園會給孩子們帶來多少快樂了。

這一部分是描寫兒童在自然中的樂趣,重在表述自然給孩子的啓示和快樂。

這段中一句不大經意的話,爲下一步進入人的教育作了一個鋪墊: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

這裏,成人所說的話,引出了“我”的興趣。我拔何首烏的經歷,卻讓我對成人的教訓產生了懷疑。成人的教誨和兒童自己的生活體驗總是有着反向的結果。這是魯迅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們也知道,成人的教誨和我自己(兒童)的理解力之間總是有着差距,但是,這篇文章的許多地方講的都是一個相同的經歷模式:兒童從成年人那裏接受教誨,按照教訓到生活中去體驗,結果卻多是錯誤的。這是用反諷的方法說明成人在兒童教育上失敗,是一種典型的反向敘述。這種敘述類似於一個證明的程序,其中包含着一些隱蔽的結論,即知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爲師。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裏,魯迅就談到了成人教育兒童的方法在兒童中的反應,並引出長媽媽和閏土父親等故鄉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鳥的敘述則分別寫出了鄉下人迷信的思維和高超的捕鳥能力。重點雖然在寫作者和他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照應的卻是題目,“百草園”──鄉間和自然。寫的是自然中各種可愛的生物(包括愚昧的鄉民),自然和兒童間溫馨的親和力。

在對百草園的回憶作了非常節制的敘述以後,魯迅用了一種情境突轉的手法,在這種對自然的敘述漸入佳境時,在情緒達到高潮時,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講述他的學生生活:

“我不知道爲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

作者先以兒童哀傷的語氣發問,家裏大人爲什麼送他入學。然後,連用三個“也許是”外加“……都無從知道”,來加強兒童對成年人意圖的懷疑和不信任感。“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的語氣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戲仿。強烈地表達了作者離開百草園時依依不捨的心情。

而對書塾和老師的描寫,也是運用兒童無知的視點。除了對上學和學生戲耍場面的描寫,我們都會認爲這裏對先生的兩處描寫很精彩。下面我們來看魯迅對他的老師的描寫。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着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爲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這裏魯迅先用幾個代表性的特點(高而瘦、鬚髮花白、和藹)對老師作了簡要的交待,然後,用了很經濟的三個場景,很傳神地描繪出了老師最精彩的幾個側影。先說他的博學。“我”正好有典故去請教,卻不料老師說“不知道”“臉上還有怒色了”,這裏暗中有着與和藹和博學的交待的照應。“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這裏又是一種反向的敘述。雖然兒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博學”這種名號的揶揄。當然,這裏並不是判斷老師是否博學。魯迅設計了一個悖論式扭結在裏面。雖然是寫往事,卻是在戲謔當世成人的各種成見。事實上,無論是“我”還是讀者,是不能依“我”的敘述來判斷老師學問的深淺的。博學是成人的觀念,並無必備的標準。不知“怪哉”爲何物不能說明老師有沒有學問。無論何等博洽的人,也不能成爲通事解人。但在兒童看來,全城裏大人以爲是的,定然不錯,因爲都是大人們教導孩子事理。從兒童的角度,暗中點出成年人也有許多和兒童一樣的信仰。方之今世,成人們何嘗不也是迷信大人物、相信博學的大人物能解決一切難題嗎。這也是從兒童的幼稚來推知世人對名人尊崇現象的反諷。

而最精彩卻是對老師讀書的描述:

“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 ;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爲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這幅人物描寫,抓住了老師的幾個動作,便活現了一個質樸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師──一個鄉下的私塾先生,在現代社會,已經成了逝去的風景了。據魯迅弟弟周建人回憶,魯迅老師名叫壽鏡吾,確是紹興城內有名的秀才,正是個方正的塾師。想來魯迅的正直,也會有這位先生的影響吧。而魯迅,雖然有過在大學教書的經歷,卻總是不能和許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內心深處,一定有着這個老師的影子吧。

魯迅曾在《破惡聲論》中提到“僞士當去,迷信可存”。

在今天的學者看來,就是反智主義了。魯迅也大約總愛和文明人有些不平吧。在這篇回憶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對於曾對他的少年心靈產生影響的鄉下風景和人物,都給了以溫馨筆致加以描寫。而文章之外,卻似乎是處處對於居於文明地位的當代學者名流,進行着各種方式的諷刺。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纔是魯迅式的回憶文章的重要特點吧。

(選自北大論壇,作者王家康)

〖重溫經典〗

薦讀蕭紅《呼蘭河傳》(節選)

(一)

呼蘭河這小城裏邊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裏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花園裏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

太陽在園子裏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什麼黑暗的地方飛出來。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可是白雲一來了的時候,那大團的白雲,好像灑了花的白銀似的,從祖父的頭上經過,好像要壓到了祖父的草帽那麼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二)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個長得很高的人,身體很健康,手裏喜歡拿着個手杖。嘴上則不住地抽着旱菸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歡開個玩笑,說:

“你看天空飛個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上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給取下來了,有的時候放在長衫的下邊,有的時候放在袖口裏頭。他說: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們都知道了祖父的這一手,並不以爲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來爲止。

祖父常常這樣做,也總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總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沒有一次不是在這些地方把帽子拿出來的,好像他和孩子們約定了似的:“我就放在這塊,你來找吧!”

這樣的不知做過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講着“上山打老虎”這一個故事給孩子們聽似的,哪怕是已經聽過了五百遍,也還是在那裏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當祖父這樣做一次的時候,祖父和孩子們都一齊地笑得不得了。好像這戲還是第一次演似的。

別人看了祖父這樣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使用一種方法抓掉了孩子的帽子,這未免可笑。

……

後園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開花的。一直開到六月。花朵和醬油碟那麼大。開得很茂盛,滿樹都是。因爲花香,招來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樹那兒鬧着。

別的一切都玩厭了的時候,我就想起來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脫下來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時候,有兩種恐懼,一種是怕蜂子的鉤刺人,另一種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麼了。忽然異想天開,這花若給祖父戴起來該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幹什麼。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邊插着一邊笑,我聽到祖父說: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

我笑得哆嗦起來。我幾乎沒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還是安然地不曉得。他還照樣地拔着壟上的草。我跑得很遠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邊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藉機進屋去找一點吃的來,還沒有等我回到園中,祖父也進屋來了。

那滿頭紅通通的花朵,一進來祖母就看見了。她看見什麼也沒說,就大笑了起來。父親母親也笑了起來,而以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着滾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來一看,原來那玫瑰的香並不是因爲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緣故,而是那花就頂在他的頭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鐘還停不住,過一會一想起來,又笑了。

祖父剛有點忘記了,我就在旁邊提着說:

“爺爺……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來了。於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滾來。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颳了風,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樣,在我卻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沒有去處,玩沒有玩的,覺得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麼長。

(選自《呼蘭河傳》,序號爲編者所加,有改動)

提示:《呼蘭河傳》是蕭紅的童年生活錄。她以極其清新獨特的筆觸,寫出了一個聰慧、敏感的小女孩心中的故鄉記憶,讀起來非常動人。讀完文章,可試着讓學生把本文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比較一番,談談它們的異同。也可讓學生試着寫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描繪一個特別熟悉的人物,像蕭紅一樣,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