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九年級課件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故鄉》是一篇凝重的小說。魯迅將民族與個人命運發展之惑,圖畫般的展示在這長長的畫卷之中。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

《故鄉》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2、明確作者是如何運用“重複”、“對比”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主題的。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從細節、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等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特徵並由此推知文章主題的鑑賞方法。

2、能模擬運用“重複”、“對比”手法進行寫作。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感情。

2、珍愛新生活,樹立爲遠大理想而奮鬥的決心和信心。

教學重點:

1、人物形象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2、“重複”、“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

教學難點:

1、從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題的思維訓練。

2、“重複”、“對比”手法在實際寫作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如果說漂泊是人生,那麼旅途中人揮之不去的便是對溫暖家園的情感記憶。“月是故鄉明”,鄉情已積澱爲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飽經滄桑的魯迅先生對故鄉的體驗又何嘗不是如此?透過生意盎然、趣味無窮的百草園,嚴肅古樸又不乏樂趣的三味書層,景色優美、人情淳厚的平橋樂土,我們能觸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間的對故鄉的喜愛、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賣掉老屋,接母親及家眷舉家北上。這次訣別故鄉給了他怎樣的體驗呢?今天,我們就—起走進小說《故鄉》,去觸摸先生的喜怒情感。

二、資料助讀

1、《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成集於1923年。集裏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記》《藥》《故鄉》《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這部小說集爲革命現實主義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吶喊》寫於五四高潮時期,着重揭露宗法社會的殘酷統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惡,對農民的革命力量則在懷疑中進行堅毅的探索,它的戰鬥聲像號角一樣震醒了封建“鐵屋子”裏沉睡的人們,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時期思想革命的進行。魯迅小說的深刻性正是從農民角度來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義觀點來觀察和解剖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重大問題。

2、寫作背景。

小說寫於1921年1月。當時辛亥革命雖然過去十餘年了,但軍閥各霸一方。在帝國主義操縱下,混戰不已。各地軍閥自設關卡,自立稅局,自訂稅額,對老百姓橫徵暴斂,層層盤剝,生活在這種社會現實中的廣大勞動人民,身受雙重壓迫,在飢寒交迫中痛苦掙扎,農民生活日益貧困,農村經濟衰敗。《故鄉》描繪了近代中國農村破產的圖景,寫出了中國農民在“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層層逼迫下的深重災難。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課件

三、研讀,理解文意

1、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疏解下列字詞。

(1)注音

陰晦(huì) 腳踝(huái) 潮汛(xùn) 髀骨(bì)

嗤笑(chī) 瑟索(sè)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2)釋義

蕭索:荒涼,冷落的意思。

無端:無緣無故。

如許:這麼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吃驚的樣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轉:同“輾轉”。原指身體翻來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處奔波。

恣睢:放縱、放任。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

思考:

(1)好的文章總是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會讓你或歡喜或悲哀,或豪情萬丈,或鬱悒滿懷。那誦讀《故鄉》,你認爲籠罩全文的情感基調是什麼?

(2)小說以“我”回鄉遷居的經歷爲線索展開情節,哪些語句能揭示出這次故鄉之行給我的感受和體驗?

(3)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體會到的不是激動、喜悅。而是悲哀,究其緣由是故鄉景、故鄉人的變化。那麼文中寫了哪些人物?列一個人物表。在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較多?

(4)歸納二十年後的閏土、楊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呢?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明確:

(1)整個《故鄉》的色調,是昏暗、陰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歡快的語調出現在對兒時回憶的描寫中,但無論就謀篇佈局,還是就語言特色而言,籠罩着的是一種憂鬱和感傷。

(2)“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3)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我”母親、水生、宏兒;其中閏土、楊二嫂、“我”着墨較多,刻畫得比較詳細,人物形象豐滿。

(4)閏土:外貌的變化、與“我”的距離、生活的現狀、精神的麻木、寄希望於偶像;楊二嫂:外貌的變化、行爲放縱卑下、語言尖刻潑辣。

3、學生精讀,把握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閏土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作者運用前後對比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寫他的變化。那麼,作品是從哪幾方面來進行對照的?通過對比突出了什麼?

學生合作交流後回答,教師明確:

(1)外貌對照

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

(2)動作、對話對照

少年閏土:雪地捕鳥。月夜刺猹,“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聰明勇敢、活潑開朗

中年閏土:說話前的神態是“歡喜一淒涼一恭敬”;他說了七句話,前六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後一句還是用斷斷續續的話訴說自己的苦狀;說話後的神態是“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3)對“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對照:

對我:

少年閏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猹、拾貝、觀潮……——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將希望寄託於神靈

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把一個活潑的少年折磨成悽慘的苦人兒。

魯迅在這個人物的前後對比中,不僅從經濟上、政治上刻畫了閏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從精神上揭示了閏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識給他加上精神枷鎖,尊卑觀念愚弄淳樸的農民。見“我”時,強自按熄霎時間閃現出來的真摯友誼的火光;見面時,一系列精神變化細緻人微地刻畫了尊卑觀念給閏土心靈深處留下的創傷。對香爐和爐臺細節的描寫;進一步揭示內心世界,他虔誠地渴望神靈的賜福,擺脫貧困與苦難。這樣描寫,可清楚地看到:閏土對苦難根源有直覺,但不理解;希望改變現狀,卻又無可奈何;他憧憬未來,卻寄希望於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鮮明的對比中,揭示了閏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是舊中國貧苦農民的典型。

4、學生速讀全文,篩選信息,爲文中的主要人物寫一個小結。

教師指導、點撥,並提供參考示例:

楊二嫂小結:

20年前,楊二嫂開了一家豆腐店,爲了能賺到更多的錢,她擦着白色的粉,終日在店裏坐着,憑自己的年輕美貌招徠顧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過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村經濟的衰敗,她的家境已難以維持原來的殷實,在種種艱辛的磨礪中,爲了生存,她變得潑悍、放肆、尖刻、自私。當她見到在外20多年現在回到故鄉的迅哥兒時,就虛假吹捧,尖刻嘲諷;趁迅哥兒一家搬家的混亂之際,中傷閏土,還順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東西。

5、個性化閱讀,評價人物。

教師引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然後請學生用一兩句生動的話評價人物。對交流過程中閃耀着創新光芒的見解,要予以鼓勵。

教師歸結學生的評價:

閏土(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礪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閏土(2):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臺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楊二嫂: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不僅表現在從當年的“豆腐西施”變成了今天的“圓規”,而且還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着別人。

“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醜陋;爲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我”母親: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農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個20年前的閏土,20年後,他或許不會再成爲今天的閏土;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宏兒: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

四、情感體驗,探討主題

1、請學生聽讀全文,結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討小說主題。

歸結:

有關小說主題,也即作品表現的作者對“故鄉”的情感態度,主要看法有:

(1)“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從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衆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封建社會所扼殺。

(2)表現中國社會愚昧、落後、貧窮的輪迴。

(3)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質關係的新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對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謂衆說紛紜。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請闡說自己的見解。

(1)茅盾先生認爲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瞭解,隔膜”

(2)反映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揭示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3)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願望與信心。

五、佈置作業

1、課下收集有關研究本文的資料,與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參照,加深理解課文的效果。

2、課文中的水生和宏兒以後會有怎樣的命運?發揮想象,爲他們寫一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教師抽查完成情況,並適當予以點評。

二、品味情感,賞析景物描寫

1、學生默讀全文。

思考:

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過故事情節的安排,還要通過環境描寫那麼,文中對“故鄉”景物的描寫共有幾處?它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文中對故鄉景物的描寫有:

(1)回到故鄉時見到的“蕭索的荒村”;

(2)記憶中的“神異的圖畫”;

(3)“蒙嚨中”想象到的圖景。

記憶中的故鄉和眼前故鄉的不同,反映了故鄉的自然環境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揭示了舊中國農村日益衰敗的悲慘現實,以及農民生活的貧困。小說結尾再現記憶中故鄉的美麗圖畫,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徵,對記憶中故鄉的眷戀和懷念正反映了“我”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對新生活的渴求,對未來的朦朧憧憬。

2、學生仔細研讀文中三處景物描寫,互相質疑問難,小組內交流研討。

思考:

(1)“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句中“蕭索的荒村”前用了一個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橫”,請體會這個詞爲什麼用得好?“活氣”改爲“生氣”可以嗎?

(2)“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斷莖怎麼能成爲“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

(3)“月下西瓜地”一節的繪景奇異在何處?

教師明確:

(1)“橫着”是不整齊、不規則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種“被遺棄”的動感,“蕭索”是形容詞,突出了悲涼的氣氛,“荒”字描繪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這裏都是寫“我”看到家鄉的感覺。動靜結合,寫得具體而形象,這樣的荒村,自然沒有活潑的生活氣息,有的只是死氣沉沉,“生氣”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這裏不確切。

(2)句中的“枯草”“斷莖”“寒風”“老屋”渲染的淒涼景象突出的是一種氣氛、一種心情,“我”要永離故鄉,永離老屋,此時故鄉的頹敗、荒蕪、冷落更增加了惆悵、悲涼的情緒。這與上(3)明麗的色彩: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頗爲神奇的傳說:項帶銀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鋼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3、學生有感情誦讀並積累文中精彩的寫景語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討探究,深層理解文意

1、教師有感情範讀小說結尾的三個語段,請學生小組內交流研討:

(1)如何理解“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2)作者最後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話如何理解?

教師點撥:

(1)因爲還沒有找到實現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爲自己對新生活的希望彷彿和閏土對神靈的祈求一樣,是對偶像的崇拜,只不過閏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來,但對這個未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因而顯得“茫遠”。

(2)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鬥、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鬥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鬥,就會迎來新生活。

2、合作探究:

(1)“我”不願意宏兒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他們“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他們“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展開想象,說說“我”、閏土、別人這三類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樣的生活。

(2)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麼意義?

教師點撥:

(1)第一問抓住題幹對這三類人生活的概括進行合理地想象和補充;第二問可以反思閏土的現實生活,構建“新”的生活。

(2)小說以“我”爲敘述者,敘述中包含着強烈的感情色彩“我”飄泊在外,過着辛苦展轉的生活,在自己的“故鄉”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失去了精神落腳地。記憶中的美好精神家園被衰敗、冷漠的現實撕毀,面對精神各個分離,喪失了生命活力,喪失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幸福的情感關係的現實故鄉,“我”在精神上是孤獨的,但內心深處,還有着對故鄉美好未來的憧憬。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同情、熱愛勞動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說由成年人構成的“現實的故鄉”是魯迅極度失望苦悶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於作者。

3、學生自由誦讀,深入體悟文意。師生共同歸結課文寫作特色:

(1)通過對比突出主題思想。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的對照,反映農民命運的日益悲慘;“我”和閏土關係的前後對照,反映等級觀念的鴻溝難以逾越;楊二嫂前後生活的對照,反映黑暗社會病入膏肓;故鄉情景的前後變化對照,反映每況愈下的中國農村經濟。

(2)運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3)運用準確的個性化語言表現人物。

(4)巧妙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使小說結構流轉自如,疏密有致,濃淡相間。

四、課堂小結

《故鄉》是一篇凝重的小說。魯迅將民族與個人命運發展之惑,圖畫般的展示在這長長的畫卷之中。既有金黃色的幸福,又有蒼黃色的悲涼;既有人性的樸實善良,又有生命活力的喪失。細膩筆法下的故鄉故事,包孕着前行者的良苦用心,深刻思考。希望如地上的路的感悟,啓迪我們滿懷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

五、佈置作業

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二十年來日趨破產、貧困,你的故鄉這些年來有變化嗎?不妨作一次社會調查,把你瞭解的情況寫成一篇題爲“故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