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端午節日徵文範文(精選11篇)

端午節日徵文範文(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徵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徵文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日徵文範文(精選11篇)
  端午節日徵文1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當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我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可是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可是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可是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之後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終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日徵文2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奶奶家。爺爺奶奶都忙開了,整天忙裏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爺爺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爺爺不到一天就採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爲我沒有見過,所以纔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爺爺說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糉葉、肉、蠶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

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奶奶嚇了一跳。奶奶把肉放進醬油裏,然後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奶奶終於開始包糉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着。糉子包好了,奶奶把糉子放進鍋裏,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糉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奶奶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爺爺在插五端,我說:“爺爺,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幹什麼呀?”爺爺說:“不幹什麼,聽說這個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了,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爺爺,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誰說的,這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爺爺生氣了,爸爸把我拉進房間裏,說:“你別和爺爺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麼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麼東西呀?”奶奶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裏,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着五色線,於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風俗,我才知道呢。

  端午節日徵文3

六一節度過後,端午就款步而歸了。她從花明柳岸入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走來,從我深深的期盼中走來。

我的故鄉在河南,村莊都是羣山,山上風景都是那麼的美麗,一條清澈的小溪叢巍峨的山間溢出。

端午,是勤勞純樸的村民們的小憩的日子。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飯,在曬穀上圍城方陣。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盡情的跳舞、對歌,給平靜安寧的村莊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晚上,鄉親們會在曬穀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邊圍成一個圓圈。火光照亮了村莊,點綴着夜空。鄉親們各自從家裏拿來糉子,雞蛋,煮蒜互相品嚐、贈送。那熱鬧的場面,那淳樸的風情風俗令我至今忘懷。當送出最後一個糉子時,自己的身邊已堆了一大堆。這種古樸純正的民風一直保留在遙遠的村莊甜了一代的山民。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長滿了又大又紫的膿包,疼的我不的安寧。這時,爺爺說:“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葉和老鼠刺回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沸騰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過了幾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後我問爺爺。他說“你小子走運,逢上端午節,要不,夠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

其實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有甜有軟,每一次過端午節,我就要求爺爺給我買糉子。

哎,現在長大了,不怎麼吃糉子,總覺得小時候是那樣地幼稚。我是多麼想回到小時候,回到童年記憶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徵文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更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每到農曆的五月初五,媽媽和爸爸總會帶着我到鄉下奶奶家去過節。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見家家戶戶門楣邊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糉子,只見她左一下,右一下,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將三片糉葉疊在一齊,用手一捲糉葉便變成了一個圓錐形。

我學着奶奶的樣貌,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頭用力拉緊上頭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糉葉。之後,奶奶正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糉葉,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動,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糉葉包緊,我學着奶奶的樣貌,在糉葉裏插好一隻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也邊聽邊學。

哈哈!我的糉子最終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樣。糉子包好後,我就催着奶奶趕緊煮糉子。不一會兒,院子裏就瀰漫包糉子的清香。我打開鍋蓋趕緊找我包的糉子,我找到自我包得糉子,雖然鬆了,散開了,包的不夠緊。但那時出自我自我的手是我的勞動郭果實,吃起來異常香。家裏包了大包大包的糉子,總要送給親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謝意。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雖然超市裏有各式各樣的糉子,可是我喜歡奶奶家包的鮮嫩可口的糉子。我愛過端午節更愛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她象徵着中國的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

  端午節日徵文5

端午節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主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糉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裏。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划着龍舟往江裏仍糉子,意在:讓江裏的魚蝦吃糉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後,把這些繩輕輕地、鬆鬆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吒。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着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條件落後,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繫,最後,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戶戶以艾爲信號,插在門上。後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說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糉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鍊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戶戶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鍾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

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端午節日徵文6

端午節前夕,我的媽媽在朋友圈裏,看到許多關於屈原的故事,然後,她風趣地向我提問:“你最喜歡哪位詩人?”我把眼珠一轉說:“屈原!”“爲什麼呢?”“因爲要過端午節了!”媽媽搖頭,一邊說一邊咯咯笑:“因爲那麼多詩人掛了,除了詩歌,沒給我們留下什麼,只有屈原給我們多留了一天假!“哈哈……”

這個說法雖然是搞笑,但也證實了一個民間傳說,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跳江纔有了端午節。說到這兒,就得科普一下端午節的來歷了。當年的楚懷王昏庸無能聽信讒言,將楚國大夫屈原流放,屈原無法實現振興祖國的抱負理想,眼看着楚國被秦國蠶食,悲憤交加之下跳入了汨羅江。百姓們怕魚把他給吃了,就做了飯糰用棕櫚葉包着,丟入江中餵魚。久而久之,這成了人們的一種習俗,他們把這種飯糰叫做“糉子”。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糉子吃,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

說到糉子這種食物,我可喜歡吃了!每年的端午我都要吃許多美味的糉子。就說今年的端午假期,雖然前兩天都出門在外,不斷比賽,但也沒少吃糉子。就在比賽時就吃了好幾個,那滋味,別提有多好了!糉子口味有很多種,光我知道的就不下十種,鮮肉糉、花生糉、五穀糉、瓜仁糉、醬香糉……應有盡有,還有奶奶做的大雜燴糉呢!它們一個個像調皮的小精靈,要往我的肚子裏飛。見到美味的糉子,我就沒有抵抗力了,每次都是狼吞虎嚥好幾個,直到把肚皮撐破了才肯停下來。

此外,端午節還有划龍舟比賽、插艾葉、蒸大蒜、喝雄黃酒等等民間習俗,不管什麼,反正我就是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日徵文7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活動,例如包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薰蒼朮、喝雄黃酒……據說是爲了辟邪。至今,端午節在中國人民心中仍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賽龍舟。

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回到外婆的老家上虞看賽龍舟。只見岸上人山人海,河裏也有秩序地停着數十隻龍舟,不僅每條龍舟的裝扮各有特色,而且龍舟上的人穿的衣服顏色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十足。

“啪“的一聲槍響,龍舟就像離弦的箭衝了出去,龍舟比賽開始了。

只見鑼鼓手坐在龍舟前端,一聲聲號子,一錘錘鼓點,有時快有時慢,而划船的人聽踩着鼓點跟着節奏划着漿,河面的水隨着槳的划動而頻頻跳動,另有一把舵者坐在船尾把持方向,龍舟在衆人的配合下飛速地前進着。大家你追我趕划向終點。岸上的人也爲他們助興,高呼“加油,加油!”並用照相機拍下這精彩的瞬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大聲喊着:”加油,加油!”這時一條大紅色的龍舟在快要到終點時突然加速,一下超過了其他龍舟。其他龍舟見了紛紛加速追趕。我的心也隨着一下提到嗓子口,雙手不由自主地捏緊了拳頭,擔心大紅色的龍舟被別人趕上。“哦”一聲歡呼,大紅色的龍舟衝過了終點,奪得了第一名。緊接着第二條、第三條……在人們此起彼伏的歡呼雀躍聲中,龍舟比賽結束了。

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這一個傳統的節日,因爲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

  端午節日徵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的那天,人們都包糉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並且人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河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到了江裏,這樣魚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知道糉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後把美味的糉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常常,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指望你的心裏鑽,可香了。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後,人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了美麗的卦山,都爬到卦山的最高處,滿懷歡喜的在卦山頂上充飢,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照相、還有的去卦山的寺廟裏上香,保自己的子孫平安幸福,卦山的樹長得已經很高了,樹和草抽出了新的枝條,最好玩的就要算盪鞦韆了,我坐在上面也不想離開了。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人們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得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溼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你一定會飽眼福和口福!

  端午節日徵文9

今年的端午,與以往不太一樣

節日的前兩天父親就宣佈,今年我們不包糉子了,仔細想想也難怪,奶奶的身體每況愈下,爺爺還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時間來,震驚之餘,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時奶奶的身體還很硬朗,提前好多天,節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經買好了。此時家裏便瀰漫着糉葉的清香,不僅是端午,更醞釀着整個夏天的熱鬧。

我最喜歡的事還是看爺爺,奶奶包糉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選好糉葉,還要在水裏泡上一段時間,以此達到最佳狀態,棕餡也有很多種,紅棗,葡萄乾,花生……當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鹹肉糉。

開始包糉子了,其實呢過程說難也不難,可是自己做起來卻總是失敗。只見他們熟練地扯出兩片糉葉,雙手靈巧地一翻,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狀,在裏面塞滿糯米和糉餡,再用剩餘的糉葉將他們包裹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糉葉尖穿進針裏,以針爲引,將它從另一邊帶出來,一個不好,弄斷了糉葉,一切又得重頭再來,我也嘗試過幾次,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再熬過幾小時煮糉子的時間,我們終於能享受到那難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糉葉似乎都褪去了她們的青澀,泛着微黃。香氣也因此被完全的激發出來,老遠就能聞見。此時,我們也顧不上燙了,抓起一個,剝掉糉葉,張嘴就咬,糯米獨有的清香和鹹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經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卻再也沒感受到那種味道。

節日那天一早,我起來洗漱,竟發現桌上有兩個糉子,聽了父親解釋,我才知道這是他從街上買來的,算是營造氣氛吧。我只吃了幾口就不願再動,雖然也不錯,卻少了家的氣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與你重見?

  端午節日徵文10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爛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衛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包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人們吃糉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糉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糉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糉,一種是尖尾糉。媽媽是我們家包糉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糉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糉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端午節日徵文11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爲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爲命,我們家並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爲有我這麼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可是隻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爲力了,還好爺爺的建議,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糉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說說,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爲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說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裏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說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着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說是可以防止和驅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說起,端午節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說得好,吃過端午糉,寒衣件件送,就是說,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糉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着爺爺的樣子,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糉子的外衣後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裏,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糉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糉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的話語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糉吃了起來。嘉興肉糉,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