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精選7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精選7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司馬光》是省編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他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並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想的是缸裏的水離開人。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給第二課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二、說目標

1、通過看圖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2、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材中司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爲了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主體得到發展,結尾處設計了發散思維的訓練。

教學重點及難點:讓學生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聰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學的重點。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採用看圖法、質疑法、討論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體現以學生爲主的人文情懷。

2、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以質疑爲主線,運用討論反饋法,引導學生質疑——討論以及反饋解疑——想象,培養學生在求異中求佳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

1、從課件中質疑。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課件的出示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進入課堂情景。

(1)從課件中你都觀察到了什麼?

學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一臉驚慌的樣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近缸裏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是誰救的他,他是怎樣救的?

學生所提問題正是目標1要完成的任務,通過看圖瞭解當時的情況,帶着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解決這些問題。

2、通過自讀、討論,突破重點解疑。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兩個問題,學生自讀1—3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帶着問題讀課文,可以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藉助課件弄清花園裏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後討論,孩子是“不小心”沒留神掉進缸裏的,啓發學生想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樣?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緊急。

(3)再讀課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個問題。以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1、經過自讀,學生了解到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麼辦?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樣想的?

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麼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該怎麼辦,束手無策,而司馬光是怎樣做的?

爲了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再次讀課文,獨立思考當時司馬光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經過反饋得出當時司馬光想如何儘快讓水離開孩子。做法:拿起石頭使勁砸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來,小朋友得救了。從司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個敢想敢幹、機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1)爲了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方法,結尾設計了一個情景,“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發揮。

(2)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以下結果:

有人認爲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辦法。如團結起來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裏,因爲缸裏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來。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網子撈……

(3)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再與司馬光的辦法比較,發現只有司馬光的辦法能既快又保險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異中求佳,同時肯定同學們的想法。

五、說板書。

板書條理清楚,一目瞭然,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助於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 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課文生字教學我已經在第一課時完成。 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是考慮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 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本節課我設計了2個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遇事不 慌的孩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聽故事形式導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帶有豎心旁部首的字,增進學生對部首鞏固。並突出了以自學互動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互動自己學會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 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 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並在課堂中 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 同桌或小組相互討 論,相互糾錯等。

五、說導學過程

導學過程我設計了四個環節:激趣定標、自學互動、測評訓練。

(一)激趣定標方面我以二點教學方式。

1、先以講故事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這樣就能讓學生知道本 節課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他們就會樂意的去學,這節課就會達 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自學互動方面我設計了二個自學互動。(互動一)讓學生自己看課文插圖先了解插圖的圖意然後在根據圖意出示4個問題讓學生考,這樣有利地提高了學生認真看圖思考問題的能力。(互動二我 先讓學生小聲自由的讀全文解決互動一的四個問題,在解決問題的 同時我把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以小組討論或同桌的去思考、然 後在讓他們完成以上的'四個問題。因爲高校課堂提倡要讓學生在課 堂中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三)測評訓練,在測評訓練中我設計了4道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 力的問答題,這樣設計可以掌握到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是否真 正學會和懂了,爲下一節課做好改進教學方法的準備。

六、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思路清晰,學生看了易懂易明白, 這樣的設計有利提高學生的分析課文和能理解作者寫作的思路,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三年級上冊第24課《司馬光》正是這樣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的七歲男孩的形象。"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實爲文眼,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全篇內容簡單,言簡意賅,但故事情節完整。

本文是中年級學生接觸的簡單的文言文,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爲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對於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爲打好學習古文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爲他們進一步瞭解祖國文化做好鋪墊,並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爲難點來突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也是本課重難點之一。

四、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談話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讀寫結合--激發想象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本課的教學過程力求體現以學生爲主,運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對文言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感悟語言的藝術魅力,體會古文的韻味。運用啓發引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五、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以古代名言警句爲話題導入新題,解題。讓學生讀,比較與平時所學課文有什麼不同,發現文言文的基本特點,言簡意賅,使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興趣。然後導入課題,簡單介紹文中主要人物。

第二版塊:反覆朗讀,讀好文本。

本板塊除讓學生過好生字關外,應重在讀上下功夫。學生剛接觸文言文,能否正確斷句、流利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首先引導學生斷句,讓他們明白應怎樣停頓,然後通過自讀,抽生讀檢查。在朗讀不盡人意時,老師再逐句進行指導,給學生以停頓、語氣、語調上的暗示。並通過表情和適當的肢體語言範讀,還原語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實實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學習是一種樂趣。因爲好的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能激情激趣。

第三版塊: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板塊的教學,在學生依據註釋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採取尋找夥伴,自由結合的方式,理解內容。在彙報學習成果時,以簡驅繁,突破難點。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文言文的橋樑。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一個大問題:你讀懂了什麼?怎麼讀懂的?"讓學生彙報交流,出示句子,一句一句的讓學生彙報理解,並有意地進行學法的引導。在學生彙報的同時引導學生看註釋聯繫上下文,擴詞連句。理解之後大聲朗讀,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第四版塊:讀課文,初識文言文味道。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的動漫故事,激發興趣,學生自由讀課文、讀譯文。交流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並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哪個地方寫出了司馬光很聰明。在此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對司馬光的讚賞。

讀書要讀出味道來,抓住關鍵詞,帶着問題讀書,才能讀出味兒來,才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學生初識古文,初步瞭解古文的學習方法,剛剛讀出古文的一點味道來,一定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能考查一下學生是否能夠體會到語言的精妙之處,一舉兩得。

第五板塊:熟讀成誦,豐富積累。

人常說:"熟讀成誦更要緊",學完課文,然後創設情境讓學生誦背,更有利於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第六版塊:課外拓展,豐富閱讀。

隨着有效教學框架的不斷深入,課外拓展已成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可謂一舉兩得。

八、說板書。

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內容,突出了文章重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爲主,以讀爲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4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司馬遷》。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工具、教學過程和板書七個方面具體闡述。

一、說教材。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文言文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它語言凝練,卻不失生動。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奇葩,也是我們開啓聖賢智慧的金鑰匙。《司馬光》是部編新教材八單元裏的一篇精讀課文,以“人物美好品質”的單元主題爲依託,用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智的七歲男孩的形象。“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是文章的文眼,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

全文簡單短小,容易理解,對於初次接觸文言文的中年級學生來講,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從小學階段紮實傳統文化底蘊,學生在有滋有味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薰陶。同時教師將傳統文化融於語文課,構建現代語文課堂,全力提升語文素養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引導學生參考課後註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通過聯想和想象,整體講述課文內容是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做本課重難點來突破。

四、說教法、學法。

老師以啓發誘導,以讀代講爲主要教法,學生主要通過:質疑、合作、探究、交流來學。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力求體現以學生爲主,運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對文言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流利朗讀的基礎。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這篇小文言文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文言文很簡短,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話介紹了一個驚險的場景,第二句話用了連續的動詞表現出了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課文雖然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詞與現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讀和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但由於本文的文體特點,還是要以朗讀讀爲主。在理解詞意上練習邊讀邊想。

二、說學生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在讀和理解上可能會有些無從下手,但生活中也有過一些積累,如國學誦讀當中接觸過一些這樣的句子,所以也不會太陌生。教師可以採用圖文對照、結合註釋、查找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積累,初識文言文

(二)揭示課題,認識複姓

(三)初讀課文,培養語感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採用了範讀、學生自由讀、有節奏的讀,師生對接讀,你問我答讀,記憶比拼讀,去掉標點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四)理解課文,感知人物

在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學着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並設計了一個想象補白的創編,目的是爲學生平時要學會抓住細節寫一件具體的事而服務的,課後練習的佈置也是這種指向,

(五)整體感知,熟讀成誦

最後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背誦,希望同學們把這樣的文章記在腦海中。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本課是S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以“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爲主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講述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破大水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全文故事性強,情節曲折感人。文中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難點內容。本節課教學重難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識字方法,能正確書寫。

說教學三維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邏輯結構,本文教學分爲兩課時,本節課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1、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學習一個新筆畫臥鉤和一個新偏旁單人旁,掌握識字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所用方法的巧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知識少,處於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習能力還很薄弱。課堂上,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不長。朱熹說:“教人不見意趣,心不樂學。”因此,教學方法要新穎生動、妙趣橫生,要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學生通過一階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閱讀學習的方法,並且學生對這個故事也較熟悉,可以適當放手,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說教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直觀、形象的內容,生動、逼真的情境才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的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興趣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根據一年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課時的具體教學目標安排,我將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情境創設法”、“逐層強化法”、“談話法”、“趣味識字法”、“自主學習法”、“評價交流法”、“探究學習法”,從而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方法和習慣。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課堂導入得法,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順利地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爲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動畫《司馬光砸缸》的音樂曲子,再現教材的情境,入情入境,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們帶到課文中救人的緊張慌亂的場面和結尾救出小朋友的喜悅,看到了小司馬光的臨危不懼和機智果斷。再適時介紹司馬光。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主拼讀,老師範讀。

在學生自由初讀課文前,啓發學生交流閱讀方法: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拼拼音、問老師、問同桌等解決問題有效方法)讓孩子們從交流中養成不懂則學、不知則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給孩子們充足讀書時間,鼓勵自主讀課文。

朗讀往往需要老師的指導。朗讀指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師的範讀,教師範讀對於學生朗讀的影響可謂潤物細無聲,促使孩子們入情入境感受文本,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出示字詞,逐層強化。

創設生動有趣的識字情景,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幾排紅色的蘋果上都有字,字下面有一個水果籃,學生讀對了就會有蘋果掉下來,裝在籃子上。鼓勵學生比比誰摘的蘋果多。通過個別拼讀,指名領讀、同桌互讀等多種方式的拼讀來讀準字音,從帶音拼讀字詞到去音認讀字詞,以及再認讀單字進行逐層強化,爲下文讀通讀順課文做好準備。

3、趣味識字,掌握方法。

孩子們通過多次讀已多次感知生字的音形意,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還只是一種輪廓現象。尤其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對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爲了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引領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既給孩子們成功的體驗,又積累識字的方法。趣味識字法如

小學一年級語文司馬光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司馬光》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一課時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

認識13個生字,能讀通順課文。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採用質疑法、討論法、講授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在識字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體現以學生爲主的情懷。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自讀、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我們這一單元聰明的小一休有誰?可以說小動物,也可以說人。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位,你們願意麼?

2、板書課題:司馬光。介紹“司”的拼音和識字方法,“同字去掉一小豎”。

3、簡介司馬光,強調司馬光的姓,司馬光的事蹟。

(二)出示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把圈出的生字每個字讀三遍。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有的放矢。)

(三)質疑點撥

1、課文一共6個自然段。

2、圈出的生字在課件上出示,帶拼音認讀。一邊認讀,一邊想想自己的識字方法。

3、交流識字方法

(1)認識那個,會說哪個,就說哪個。

(2)換偏旁:塊——快救——球勁——經

(3)形聲字、偏旁相同的字、勁的拼音、多音字(假、得)的強調

(4)基本遵循:怎麼認的——結構———組詞

四、鞏固練習

1、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爭取給字組詞。

2、教師出示自己組的詞,學生認讀。

3、男生女生讀。

4、我來猜字謎。

5、遊戲:水缸跳字;假山跳詞

6、課件出示課文第4、5自然段。學生自由讀,尤其讀準紅色的字。

指名讀,全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