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說欣賞》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 《炮獸》。

  一、說教材

《炮獸》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說欣賞》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屬於小說。《九三年》是雨果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他晚年爐火純青之作,也是人道主義思想的巔峯之作。主要人物有朗德納克、郭文和西穆爾登。朗德納克爲解救孩子而自願落入共和軍隊手中;郭文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臺,放走朗特納克;西穆爾登在痛苦中開槍自殺。《炮獸》的故事發生在小說的開頭。描寫叛軍頭目朗德納克侯爵帶領艦隊從英國偷渡到法國旺岱地區,企圖勾結當地反動武裝發動xx叛亂。叛軍出師不利,還沒到法國登陸就瀕臨險境,遇到了極大挫折。然而,他以賞罰分明,指揮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軍暫時度過了難關。小說中那個被稱爲“鄉下人”的老頭,就是從英國去法國組織叛亂的叛軍最高統帥朗德納克侯爵。由於肩負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長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筆,設置懸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祕感。本文就是爲烘托朗德納克侯爵的“出場”而設置的。他將人物置身於一個混亂的危急時刻,考驗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現他們的精神和性格。在《炮獸》一文裏,作者通過對特定場景的描寫,巧妙地烘托出朗德納克侯爵的剛毅性格,塑造了一個鐵腕叛軍統帥的形象。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教學目標在於瞭解和認識場景描寫在小說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由三大場景組成,場景中又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所以,本文的教學目標是探究場景描寫與人物性格的關係以及場景描寫的作用,這也是小說的教學重點,而體悟作者人道主義思想在作品中的滲透是本文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響應課改號召,本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帆船模型,採用了自主探究學習法、朗讀法、討論法、比較法和歸納法來完成教學任務。自主探究學習法,旨在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探究和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教學千法,朗讀爲本。”朗讀法旨在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朗讀便於集中注意力,進而深入文本恰當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討論法,旨在激發學生思想潛能,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比較法和歸納法,旨在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便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瞭解和把握。四、說教學過程本節課,我設置了朗讀導入、溫故知新、教學目標、人物賞析、課內檢測和課外探究六大教學步驟,將內容集中於8張幻燈片中。

(一)朗讀導入選取文中主要人物的語言作爲朗讀內容進行導入,既創設了情境,便於引領學生進入文章意境氛圍,又突出了人物剛毅果斷的性格特點。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滲透。

(二)溫故知新對上節課內容做一簡單回顧,既鞏固了知識點,也便於深入本文的學習,起到了一個紐帶的作用。(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這一環節,省時不費力、一筆帶過,但起到了綱領性的作用,便於教學重點的把握。

(四)人物賞析人物賞析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便於學生對人物性格瞭解和把握,也便於運用人物之間的對照關係進一步瞭解雨果“對照原則”在文本中的體現;也便於巧妙運用人物與場景之間的聯繫,突出場景描寫的作用。

(五)課內檢測既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又藉助“朗讀”,對雨果的浪漫主義手法有了更深的感受。

(六)課外探究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我進行了分層訓練,由淺入深設置了三個問題。既鍛鍊和考察了學生的概括和整合能力,也考察了他們的應用能力。還將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探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七)課堂小結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以把課上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素質,也培養了學生善始善終的性情。各位領導、同仁,以上就是我對《炮獸》一文的教學設想。考慮不周之處,懇請各位的指導和幫助。謝謝大家!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藥》是一篇具有強烈時代意義的小說,作者魯迅以辛亥革命爲背景,描寫了幹革命者夏瑜的鮮血這被當成了平民華老栓爲兒子治病的“藥”這一發人深省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利用鋼刀鎮壓革命和利用“軟刀”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表現了羣衆的愚昧和辛亥革命嚴重脫離羣衆的弱點。這篇小說主題深刻,人物形象鮮明,情節安排精巧,環境描寫典型,既是魯迅短篇小說的代表,更是作爲小說教材的典範。編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說單元的第一篇對於教會學生如何讀懂小說,如何欣賞小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說目標

教學《藥》這篇小說必須實現以下三方面的目標:一是知識目標,職高學生在本學期第一次接觸小說這種文學樣式,要求學生了解小說的基本知識,比如小說的三要素;識記有關文學常識,比如作家作品;積累字詞。二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欣賞小說的能力,通過分析主人公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小說的主題。三是情感目標,體會作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對作品中人物的復雜感情。

 三、說重點、難點

《藥》是一篇揭露封建統治者鎮壓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的小說。重點確立在對這個雙手沾滿了革命者鮮血的劊子手康大叔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上。作者通過對康大叔的肖像、語言、動作的個性化描寫,充分表現了康大叔兇狠、殘暴、貪婪、無恥的性格特徵。醜陋的外衣裏包裹着一個醜惡的靈魂,通過人物的性格認識他所代表的階級的反動本質。教讀本文的難點是作者對作品中人物的複雜情感態度。小說描寫了一羣人,是一幅社會衆生相,作者對這些人物的情感態度是不相同的,這跟他所持的立場密切相關,他對當時的社會的認識是入木三分的。作者作爲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站到了鬥爭的最前線,用他那支犀利的筆同舊的勢力作不妥協的鬥爭。“橫眉冷對千夫指”,作者在《〈吶喊〉自序》中說,“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突破難點的方法是分析比較法,通過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來比較他們性格的異同,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之前,要求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職高一年級的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閱讀能力較弱,沒有課前預習,會浪費很多課堂教學時間,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完成以下任務:利用校園網瞭解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瞭解作家生活時代的特徵,利用工具書識記文本的字詞並積累部分詞語,瞭解小說的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寫出你的猜想。在課堂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可採用長文短教的辦法,檢查學生預習後,交流一下學習心得,師生之間共同解答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疑難,然後就抓住重點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突破難點,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就整篇小說而言,作者的情感態度是帶有強烈的批判性的,“恨”是作者的基本態度,但是作者對不同的人物恨是不同的,對康大叔是一種階級仇恨,是憎恨;對華老栓等社會平民是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怨恨,對革命者是一種帶着悲哀的惋恨。小說的主題也能夠通過作者對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表現出來。課後,要求學生完成練習,說說以“藥”爲題的含義。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纔會噴涌而出。 讀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我首先想到這樣一段話。誠如林先生所言,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這篇詩論中所給的結論是: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這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成爲一種“潛在的力量”,詩人“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成爲令人玩味無窮的“精妙”的詩歌語言。在吟詠之間,那些“潛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着讀者,感染啓發着讀者,讓人情思靈動,視通萬里。就比如文中所說的“木葉”,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然而,“木”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起了葉子”,這樣,也就有了“落葉”的暗示,還有顏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於是,“木葉”詩句便“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讀着它,甚至“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之於“樹葉”一字千里的差異。 林庚先生深諳詩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詩歌創作與鑑賞的玄機,撩開了詩歌神祕的面紗。我們將會在一種“潛在的力量”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地參悟深蘊其中的道理,走進詩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組討論研究。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整體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過詩歌鑑賞實踐,提高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文的教學目的是:1、理解中國古代詩歌中“木葉”意象的意蘊; 2、瞭解詩歌語言具有潛在暗示性的特質;3、培養學生把握詩歌中意象所表現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詩歌的賞析能力。教學重難點爲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和道理指導學生進行詩歌鑑賞實踐 。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裏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爲什麼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林庚的《說“木葉”》來解開這個迷吧。

二、整體感知 把握全文 (以“尋疑---追答—悟理”爲線來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組討論尋找你認爲能表現文章行文脈絡的疑問句,並加以整理。

2、 以小組爲單位追尋上述問題的答案。 問題設計 (1)詩歌的語言富於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鑑賞詩歌,不僅要品嚐言內的意思,而且要品嚐言外的滋味。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

探究學習: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本植物的通稱。而“木”作爲“樹”的概念的同時,卻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會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幹,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樣,“木”也就給人以落葉之感。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能給人以密密層層濃陰的聯想。 (2)課文說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成爲語言形象的潛在力量,這些潛在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結合起來,就成爲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文中說到的“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有怎樣不同的意味?

探究學習:“樹葉”,“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給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的感覺;而“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甚至還讓人彷彿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木葉”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屬於沉沉的陰天,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而“落葉”,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來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3)第4、5段是課文的中心段,文中闡釋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藝術特徵?

探究學習:“木”在形象上有兩個藝術特徵:其一,“木”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

(4)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而標題卻擬爲“說‘木葉’”,若改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爲如何?

探究學習:標題若擬爲“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標題擬爲“說‘木葉”’,文章選取古詩中的“木葉”意象作爲論題,在結構安排上由引古詩到探意蘊,先排除古詩人考慮文字洗煉的因素,再從它用於秋天的情景中探尋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後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並加以闡釋。這樣,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並滲透於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並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說‘木葉”’的擬題應該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5)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道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揣摩一下這對於闡發道理起了怎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話題;二是作爲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內涵。

3、 從課文看,“木”與“樹”的意味有什麼異同?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三、 探究閱讀 融會貫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

作業;可以以古詩歌中常用的物象爲例,如:月、鬆、梅、蘭、竹、菊、等進行有目的的詩歌鑑賞,仔細體味詩歌的精妙。

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爲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 (2)班級交流。 (3)鑑賞研究,寫成小論文。

參讀作品: 曹操《短歌行》,劉禹錫《石頭城》,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孟郊《古怨別》,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請找出來,作專題研究。

研究方法: (1)閱讀古詩,找出一兩個常見意象 (2)作比較賞讀。

(3)召開詩歌鑑賞研討會 參讀書目: 《詩集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詩集。 3.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於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時候,詩人把它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裏,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詩歌中寫 “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就不盡一致。請找出一些,試辨析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