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狗十三觀後感

狗十三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狗十三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狗十三觀後感

狗十三觀後感1

年少時,我們總盼着能快快長大,快點兒進入到大人的世界,做一些不受約束、爲所欲爲的事。而真正長大後才發現,成人的世界是多麼拘束和無趣,又不禁懷念起少年時的點點滴滴。青春的印記、成長的花絮,更是如同打開了塵封多年的記憶,令人難以忘懷。難以言喻的遭遇、令人窒息的壓迫、不堪回首的歲月,不光出現在每個人成長的記憶裏,更是如同影片《狗十三》裏的主人公李玩一樣具有代表性。花季少女和可愛狗狗相遇了,從陌生到熟識,本該是個溫馨且甜蜜的故事,而成長的枷鎖卻禁錮了她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與心酸,也折射出了當下家庭中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

《狗十三》所講述的故事頗有些耐人尋味,主人公李玩父母離異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親送給她一條小狗,她起名叫“愛因斯坦”。少女與狗狗之間的關係不斷升溫,從一開始的橫眉冷對到多雲轉晴再到親密無間,“愛因斯坦”的突然丟失,瘋狂找尋“愛因斯坦”的李玩,給家庭和長輩也帶來了傷害,當李玩徹底放棄時,卻不經意看到了“愛因斯坦”,而事件背後的真相卻如同縈繞在心頭的陰影一般,久久揮之不去……

片中的主人公李玩,是正處在青春期的叛逆少女,父母離婚後,她開始跟隨父親和爺爺奶奶生活,當父親再婚後,面對着熟悉的家庭和陌生的親人,李玩對家人產生了彷徨與迷惘,對未來更是顯得不知所措,直到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現後,這種感覺更是愈演愈烈。而“愛因斯坦”的出現及時化解了這種尷尬,這個活潑可愛又好動的小傢伙,總能在不經意間緩解李玩的迷惘和焦慮,陪伴“愛因斯坦”也成了李玩減壓和放鬆的唯一途徑,而“愛因斯坦”的不幸走失令這種依靠蕩然無存,李玩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審視整個世界,獨自面臨成長所帶來的痛點。

從“愛因斯坦”的失而復得到父親心態的轉變,從後媽和弟弟的登堂入室到爺爺奶奶的重男輕女,再到弟弟在家中的橫行霸道……李玩的生活,也在這日復一日中的鉅變中變得支離破碎。

整部影片,並沒有呆板的說教,也沒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極富生活氣息的故事,家庭氛圍濃郁的場景,以及主人公李玩的各種遭遇,來刻畫出青春期的孩子,面臨成長時的不知所措和種種陣痛。影片中的出場人物以及家庭組合,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當下家庭裏的真實寫照。年幼的孩子在家裏無法無天,家長多采取縱容的態度;青春期的孩子,不光要面臨學習的重擔,還要體會成長所付出的代價;父母們不是忙着生意就是各種應酬;爺爺奶奶更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在關懷與縱容之間找尋着平衡點。《狗十三》這部影片,如同一劑直面家庭生活的良藥,不光適合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人到中年的父母、還是年近古稀的爺爺奶奶同樣適用。

《狗十三》講述了曹保平眼中的青春,影片選擇的視角相當獨特,既沒有落入愛情的俗套裏,也沒有落入打架、酗酒的常規路數上,而是透過一個全新組合的家庭,一位十三歲的少女,一條名叫“愛因斯坦”的狗,將青春與成長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孩子內心的悸動和大人迷茫的世界,內心深處無聲的妥協以及中國式親子關係的陣痛,都彙集在了這部影片裏。

影片以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和家庭爲抓手,以青春期孩子的經歷和遭遇爲原型,透過主人公李玩的故事,刻畫出一個現實意義濃郁的家庭,尤其是對家庭中親子關係的描寫,極爲詳實。這個以現實題材編織而成的故事,不光是當下國人家庭生活的縮影,更能夠觸動觀衆的內心世界,每位觀衆都能在銀幕上找到最最真實的自己。

密封了五年之久,《狗十三》終於與全國觀衆見面了,這樣一部直抵人心的作品,別說是五年,就是再過十年、二十年,仍舊不會落伍、仍舊震耳欲聾。從《光榮與憤怒》到《李米的猜想》,從《烈日灼心》到《追兇者也》,曹保平早已證明了自己的獨樹一幟,而這部直面國人青春之痛與成長之殤的《狗十三》,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能否成爲下一匹票房黑馬,無疑更值得期許。

狗十三觀後感2

去看了《狗十三》,哭得斷氣,事實上我看什麼都能哭得斷氣。看電影還是得一個人去看,約了人就有偶像包袱就要忍住眼淚,如果還化了妝那更不能哭,看場電影卸個妝那還了得。

剛開始覺得李玩挺討厭的,就像青春期的你我一樣,吃飯時捧着個碗坐電視機前看電視,不吃的東西吐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以爲那就是全世界。更有代入感的是電影裏那個旱冰場跟我小時候常去的超像,裝滿了自以爲很酷的殺馬特少年,抽着煙。

少女李玩以爲,家人的愛是無條件的。他們愛的形式或許粗暴,但愛的投放對象一定是她。李玩的狗——愛因斯坦丟了,爺爺遛着去買菜的時候丟的。和全天下其他的少年少女一樣,她拼了命找它、衝着家人生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聽音樂排解苦悶。而家人處理的方式是,找一條長得像的狗來告訴她愛因斯坦找到了。她很生氣。她說狗找不到了可以一起慢慢找,爲什麼要弄一條假的非說是真的。我認爲這裏所講的.是“愛的方式”。中國的家長們,他們不願意和一個傷心的孩子朝夕相處,他們不願意處理你的情緒,不願意去理解一個孩子,不願意花時間溝通。你看起來不好的時候,他們總是想以一種最簡便的方式,糊弄或者暴力之類的,迅速地讓你“好”起來。

少女李玩離家出走了,找堂姐的男友喝了酒,堂姐的男友把她送回家。“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着呢”,他說。回家後,她爸打了她,大哭之後,他們又和解了。

到此爲止,電影也還是溫情的。後半部分就太殘忍了。

李玩的叛逆來自於她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都愛她,而李玩的懂事來自於,他們也有可能不愛她。他們告訴她,她的後媽和她爸爸有了孩子,他已經一歲了。

她爸答應帶他去看天文展,因爲一個飯局而沒能去。她爸因爲她喝酒而打過她,飯局上卻叫她敬酒;她的弟弟有媽媽保護着,而李玩只是一個被防備的外人;爺爺奶奶陪着她弟弟玩兒,弟弟頑劣,打了奶奶推了爺爺,卻被全家人寬容了;她的弟弟打了狗,狗咬了弟弟,狗被丟棄了;爲了不破壞氣氛,她在她爸爸的飯局上吃了狗肉。“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着呢”,那個男孩兒說完這句話,李玩人生的真相突然飛快地砸中她。沒有人等她,沒有人等她造出鎧甲,她只能被砸得頭破血流。

後來她拒絕了那個愛她的男孩兒,我相信她也愛他。他在脖子後邊兒紋了“玩”,她把世界地圖畫在橙子上送給他。後來在路上遇到了走丟的愛因斯坦,她掉頭走了。變成一個大人必須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有些東西再好,再喜歡,也沒有辦法擁有。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做好失去的準備,或者直接放棄。

電影有一些我非常喜歡的地方。

一個是李玩她生活富足成績優秀,她的成長不是建立在什麼死了親人破了產這種戲劇性的悲劇上,而是極其細膩地敘述了一個少女意識世界的根基如何不動聲色地倒塌,這很難。

還有一個是電影對所有人物都留有餘地。爸爸畢竟沒有把狗真的送去狗肉店,畢竟對讓她喝酒感到心虛,畢竟爲自己沒有做一個好父親而落淚。後媽畢竟還與她保持表面的和平。這些人太像生活中的成年人了,所以好像都值得原諒似的。但對我個人來說,“平庸之惡”也是惡。就好像電影裏李玩問“這個單詞怎麼讀?”“hypocritical,僞善的。”她重複地念道“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

還有一個細節。一天李玩回家的時候,樓下停着輛救護車,一個胖子被捆在擔架上運上救護車,他的手臂上彆着“大隊長”的標誌,他嘴裏發出鳥叫的聲音。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李玩和她堂姐說:“樓上有人養鳥,每天能聽到鳥叫。”堂姐說:“不可能,什麼鳥晚上叫啊。”

在電影的結尾答案揭曉,那個李玩想象中的鳥,只是一個被困在童年的精神病人。

可事情總是這樣。我們的周遭,我們的生活,這個世界,在你毫無保留的時候狠狠推開你,當你有了戒心,懂得距離,它纔會過來擁抱你。

狗十三觀後感3

《狗十三》講了十二歲剛上初中的李玩,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當父親焦慮着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爲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李玩將小狗取名爲“愛因斯坦”,但小狗在意外中走失,李玩爲愛因斯坦走失事情難過不止,四處尋找,所以家人爲此也不得安寧。爲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李玩起初不願意接受這支新小狗存在,但是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她不得不妥協,接受,她越來越沉默。

“你要懂事,要聽話……”貫穿在整部電影當中的,就是這一句話,這句話也許也貫穿了很多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李玩的表姐,也許就是很多大人心中的懂事聽話好孩子,成績優異,待人彬彬有禮,深諳中國家庭裏爲人處事的橫橫豎豎,她懂得如何一邊在長輩面前僞裝成一個乖孩子、一邊在私下裏遊刃有餘的爲所欲爲…

所以,在假的愛因斯坦送來家的時候,李玩的繼母給她使完眼色,她便迅速改了口。在得知她的小男友喜歡上別人之後,她也能很快的全身而退。在李玩弟弟的生日宴會上,想要禮物又假意拒絕,再懂事的去換成小男孩喜歡的蠟燭……這不就是中國教育中最受人歡迎的乖孩子麼。

“我打你是因爲愛你”,普遍來說,中國大人教育孩子是沒有定式的,發不發火、動不動手,完全取決於當天的情緒和忍耐度,這就讓中國的大人在孩子眼中,等同於一個的地雷式的存在,因爲你永遠預測不出他什麼時候會炸。

李玩和父親其實是很矛盾的,其實說實在的,我不能非常瞭解他們的感情。因爲我的父親一直是個非常溫柔的人,我的家庭對我而言也是非常的美滿,所以我無法理解這個一個離異家庭成長起來的少女。但是我能確定,李玩的父親很愛很愛李玩,爸爸離婚後擔負起了扶養女兒的義務;爲了取悅女兒給她買了一條狗,打罵女兒後又紅了眼圈跟女兒道歉;知道女兒考了高分後,非常興奮,要帶女兒去天文博物館;在妻子強烈要求把狗送到狗肉店裏時卻把狗送到了流浪狗之家和最後在車上與女兒並列而坐,痛哭流涕的樣子。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中國父親的形象,不輕易說出愛,愛女兒更愛家人,身上背的不僅是個人的情感,更有責任和義務。那場撕扯推搡打罵的場面是電影前半部分的情緒高潮。父親的暴怒,單手揪拎着女兒,女兒無助,慌亂,哭泣,弱小的像任人擺佈的布娃娃一樣。女兒想跑回房間,但又被父親再一次的拎回來,奶奶在旁邊緊張又焦灼的拉開勸阻着“娃娃還小嘛,娃娃還小嘛。”很幸運的是,從小到大我都沒有這個經歷,但是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深深地絕望。暴力過後一切都恢復了平靜。某種意義上,暴力是不是也蘊含着某種結束與新生?彷彿一切不可解的問題與情緒的積壓在一場暴力後都灰飛煙滅了。李玩從浴室出來,爸爸一個人默默坐在沙發,轉過頭看李玩,沒有了之前怒氣,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愧意的,紅了眼眶的臉,低聲說“你過來”。然後就是那句刺痛到不能再刺痛的一句話,“爸爸打你是因爲愛你”。挺難受的。我無比相信他這句話的真誠。親情這個東西,真的不好說。

家庭糾紛,多半是沒有明確的對錯的。

這個世界上唯一彼此不理解又相互相互羈絆的感情就是親情。大人希望我們懂事,而我們只想要快樂。什麼是懂事呢?懂事的李玩應該怎麼做呢?狗丟了我很傷心,但爺爺也是不小心的,而且阿姨還給我買了輪滑鞋,他們也挺不容易的,我應該把傷心忍下去,不吵不鬧。可是這個邏輯是大人的邏輯。小孩子的邏輯就是:我餓了我哭;我冷了我叫;我的狗丟了,我傷心我就要找、就要鬧。所以這裏面有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大人學會了隱藏情緒,而小孩子沒有。

所以後來,當叔叔笑意盈盈的夾了一塊紅燒狗肉給李玩,李玩沒有大鬧,她說:“謝謝叔叔。”然後慢慢咀嚼把狗肉和苦澀都一起吃掉了。

我們終將長大,在無奈中變成了大人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