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通用(15篇)

《目送》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通用(15篇)

《目送》讀後感1

看了龍應臺女士的《野火集》,當時我的心很沉重也很受震動。而且我以爲這位作家和柏楊先生一樣,是以揭露社會的黑暗面爲寫作任務的,是憤世嫉俗敢於鍼砭時弊而筆鋒毫不留情犀利無比的。但是事隔將近二十年的今年暑假,拜讀完她的《目送》,我卻熱淚盈眶,酸楚了整整一個暑假!想不到我一直敬重的這位作家也可以溫婉如許!

關於父親,關於母親,關於兒子,關於兄弟姐妹,關於朋友,關於自己;

關於生,關於死;

關於同存於這個世間的另一個國度人們的苦難,關於戰爭……

懷揣滿腹的柔情,龍應臺用一枝飽含深情的筆,寫滿愛與沉思。喜歡這樣的寫作風格,像午後在斑駁竹影中品茗清茶,有微風拂面,有清香襲人,有苦甜交融,淡,卻韻味悠長,令人深思。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段文字基本上表現的就是這本書的基調,也讓我怵然一驚!年近四十,正是父母已年邁稚子尚繞膝,工作上也是挑重擔的時候,驀然回首,那個梔子花開時滿山轉悠摘花覓果的孩子呢?那個傲笑春風情竇初開的少女呢?那個大紅棉襖做事利索紅潤潤的母親呢?那個朗笑聲聲英氣勃勃充滿幹勁的父親呢?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

人生如棋,世事難料!十五歲即隻身去省城求學,每次背滿母親的叮嚀,在沉甸甸的母親的目送中離開家鄉,遠遠地回首還見母親身影。在長沙工作後卻是心情複雜的看着母親探望我離別時背影離我越來越遠。就這樣不斷重逢不斷分離,我由懵懂無知的少年漸入中年,成熟而冷靜。父母的臉溝壑縱橫滿是滄桑,走路不再矯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大概就是這樣吧,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只是淡淡如水,卻綿延悠長,它就藏滿在每次長久的`目送中。

而我的櫻子,正在我身邊酣睡的櫻子。我又該如何面對這個上帝賜予我的最美的天使?

“你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延續的代表。”“他們經你而來但非爲你而生,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爲他們有自己的心。”“你可以給孩子一個家,但這不是他心靈的住所,因爲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他明天的家。”

也就是說,我必須像我的父母所曾經經歷的那樣,接受孩子每一次短暫的離別,接受孩子將來也許長久的離開,接受孩子離開我們精心爲他安排的這個家飛向自己的小窩。也就在我的注視中,在一次次的送別與重逢中接受孩子的——漸行漸遠

父母子女如此,兄弟姐妹如此,朋友亦如此,大至這個世界,何嘗不如此!我願我深情的目光,看着所有的親人朋友,隨意自然,開心忙活,平靜到老。

《目送》讀後感2

牀頭櫃上靜靜的躺着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每天閒暇之餘,都會翻上幾頁,輕輕的讀出聲來,細細咀嚼,慢慢體會,“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初次讀到《目送》是在初中的語文課上,那時候的我,因爲年齡和閱歷的關係,還不能對這篇文章有深刻的瞭解,慢慢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當我重讀這本書時,我似乎恍然間明白了作者所要描述的那種對父母、對子女、對朋友以及對人生和生死的豁達以及懷念的濃情。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講到了,逐漸長大的兒子,一次又一次的離別,留給作者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背影。字裏行間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對孩子離開的不捨之情,可同時她又是一豁達開朗的母親,她知道,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自己,她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像她在書中說的那樣“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這不由的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雖然父親讀書不多,但對我的學習卻很重視,回想起讀書上學的'那些年,一直有父親的陪伴與鼓勵。記憶中,每次結束假期即將返校的前幾天,父親都會再三地囑咐我,“到學校裏,要記得吃飽穿暖,喜歡的東西就自己買,錢不夠就打電話給我,給你寄錢,一個人在外面讀書,要好好照顧自己。”坐上前往學校的大巴車,揮揮手與父親告別,我暗自慶幸不會再聽到父親嘮叨的話語。然而,現在想起來,父親那時候懷着怎樣的心情送別我離開家,離開他的身邊,當時目送我離開的父親,一定也充滿了對孩子的擔憂和牽掛。當看着父親的鬢角一點點變白,皺紋爬上額頭的那一刻,我才知道,那個曾經高大威武的男人在慢慢地變老……

世上有多少婉轉的歌聲,卻唱不出父親的溫暖,世上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描繪不出父親的愛。都說,父愛是深沉而偉大的,他的愛沒有隆重的形式,沒有華麗的包裝,卻一直默默的伴着我們成長。歲月匆匆,時間就像指尖抓不住的流沙,而我能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常回家看看,陪父親吃吃飯、聊聊天,用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用愛陪伴他的喜怒哀樂,用事業感激他的精心培育。

《目送》讀後感3

目送讀後感我讀了龍應臺所寫的《目送》以後,有一些感想,我覺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後一篇《魂歸》跟“目送”有些關係,其餘都很雜亂,幾乎與“目送”沒有關係,所以,大致內容我也概括不出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讓人心酸和感動的'文字說了:年幼的孩子長大到成人,讓她牽掛、讓她失落、讓她懂得怎麼放手。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

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

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在《目送》這本書的第八篇:《母親節》裏,有一段有趣兒的文字,是一些對話,我一邊看,一邊想,貌似我和母親也有過這類的的對話……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臺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龍應臺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

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我”和“我”的母親深深地跪下,眼淚決堤。雖然我看得是“電子書”,有一些重複的,我不知道是故意重複還是無意重複的。但是,這“本”《目送》十分感人。雖然我還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這裏面有些路我可能會走,我希望我以後也有一顆感恩和回報的心。

《目送》讀後感4

全書七十三篇散文,寫父母佔了近半篇幅,這世間最厚重的情、最深長的緣,到作者筆下,卻成了幾筆寫意,勾勒得淡然。陪蒼老的父親念着詩學走路,爲父親細心清洗眼屎、清理失禁,讓兩個外孫設法逗外公多說話;陪失憶的母親耐心擺佈“胭脂陣”,“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掌心裏”,“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的身體”,“油條分成小塊,放到熱豆漿裏浸泡,泡軟了,再讓她慢慢嚼”。當忙碌成爲我們生活的主題,這些平凡的這些細節總被有意無意忽視,可當作者娓娓將其鋪陳於紙上,跳脫於筆墨時,觸動的不光是我心中最軟的角落,而讓我靜靜反思,這些年,我以“忙”的名義錯過了什麼。

也曾同樣犯過這樣的'錯誤,“電話響起,一把搶過聽筒,以爲十萬火急的數據已經送到,你急促不耐幾近兇悍地說‘喂’──那一頭,卻是他悠悠的湖南鄉音說:‘女兒啊,我是爸爸──’慢條斯理的,是那種要細細跟你聊一整個下午傾訴的語調,你像惡狗一樣對着話筒吠出一聲短促的‘怎麼樣,有事嗎?’他被嚇了回去,語無倫次地說:‘這個──這個禮拜天──可不可以──我是說,可不可以同我去參加憲兵同學會?’”有時即使看到父母這樣的表情還是選擇性忽視,“她垂下眼睛,是那種被打敗的神情,兩手交握,放在膝上,像個聽話的小學生。跟‘上班’,是不能對抗的,她也知道。‘”也曾無數次將父母小小的訴求關在“鐵門”背後,“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我們總以爲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去的路上。我們總以爲有很多的時間可以重來,不是在現在,就是在未來。我們沒有回頭地往前奔跑,也許因爲我們不曾細細算過一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留給父母,也許因爲我們不懂最後一次的目送就是永別,天真地以爲只要我們想回頭時,總有愛的人笑着站在來時的方向。將生活咀嚼一遍,包括生離死別,通達睿智如龍應臺者,也纔在失去後幡然頓悟“’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只給溫暖心愛的人”的真諦。她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可直到父親離開三年後,在飛機上看到有父親影子的老人時,還在癡癡地想:如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僅僅是一次機會,我會做什麼?

因此,趁一切來得及,當還能擁有彼此,把時間調慢再調慢,陪家人把風景看透,再看細水長流。

《目送》讀後感5

上井歸來在家時,偶然在妻子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書——《目送》,信手翻閱書序《你來看此花時》,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頓時躍入眼簾,讓我難以釋手。

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作者敘寫自己送兒子去上學,幼時手牽着手穿過幾條街,母親看着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兒子往前走,不斷地回頭;待到兒子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卻已是很明顯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作者一直等候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再往後,兒子就讀她任教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乘母親的車。此種落寞,讓她回憶起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大學報到,直到小貨車轉彎不見,她還站在原地。

或許是自己還年輕,作者傳達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徹底體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龍應臺能用冷靜、隱忍的筆觸,以真摯、樸素的方式,展現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並表達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銘心的傷痛。即使龍應臺說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但我依然感激於他的分享。

《目送》關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親情感悟,收錄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離逝、母親的衰老、兒子的成長、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失敗與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見刀光劍影,唯感清風拂面、動人心絃,處處都有我們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皆是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書中還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時間”的自拍照片,溫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兩次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讓身爲子女的我們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即將成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龍應臺告訴我們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這世上,路終歸要一個人走,只是希望我們今世的緣分能夠更長一些、希望我們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點……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誰也輸不掉曾經付出過的愛,再多的“傷逝”與“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在幻變的歲月中我們唯有心懷感恩堅定前行,學會懂得花滿春枝的悲歡,學會珍惜身邊至親的眷念,學會目送自己的時光和故事,學會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6

但願你的眼睛,只看得見笑容,但願你流下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願你以後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題記

“理想”這個東西,在我眼裏,總是虛幻莫測。幼時,在玩具堆裏,翻出那一把自己鍾愛的小玩具,別在腰間,彷彿自己真是一名警察;小時,在爺爺的軍帽,在電視的“升旗”“閱兵”儀式的影響下,總是憧憬着自己能成爲一名保衛祖國的軍人,戰士;等到上學後,又發現教師纔是最最高尚的職業,孜孜不倦,循循善誘,爲了學生,辛勤奉獻;爲了強國,教書育人;等到後來,讀過魯迅,讀過郭沫若,讀過林清玄,朱自清,老舍,冰心……的書後,竟然在墨香的書海里難以平復心情,又繼而勵志要成爲一名作家……

記得這本《目送》是和《繁星春水》一起買的,依稀想起買完這兩本書後,回來的路上正好下起了雨,那天我讀《繁星春水》讀的特別認真,之後,總是在作文中有的沒的提上兩句,覺得特別有文采。再後來,老師佈置寫一篇讀後感,我便寫了上述者,沒想到竟然還在丹陽獲了獎。這一次的作文書目中恰巧也出現了《目送》,我便翻箱倒櫃地找到它,有些灰,但裏面的書頁還都是嶄新的。

我隨手翻閱,僅僅讀了《代序》部分,就愛上了這本書。有些後悔,爲什麼讀繁星時,沒有發現竟然還有一本更值得閱讀的書籍呢,而把如此一本好書擱置在角落了。三天,我便把這本《目送》翻了兩遍。這是龍應臺的一本散文集,“人生三書”中的最後一本。七十三篇感性的`散文拼湊起來。寫了父親的患病離世,母親的年老失智,兒子的成熟離去,以及自己對人生所有的更爲深沉的思考……

《目送》的第一篇文章也叫《目送》,目送過父親和兒子(安德烈)的離開,我不知她當時內心深處到底有多煎熬難過,但是那平靜理性得讓人揪心痛楚的筆觸,彷彿是寒夜裏泛着冷光的碧竹,外界的蕭條瑟瑟,荒蕪慼慼,可能使竹竿也感到很落寞,但竹心依舊翠綠,龍應臺依舊冷靜,使得她,以及她所愛的人像竹一樣得以平行前進,依然向上生長。

可以發現她一向尖銳的筆鋒在這本書中明顯減弱了許多,是否是她也飽嘗人情冷暖,博閱滄海桑田,而對世界對親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呢?

我一剎彷彿讀懂了《目送》,讀懂了龍應臺,我若真成了作家,是否會像她一樣在平淡的日子中,品味出摯愛親情;在歲月的變遷中,醞釀出深邃哲理,在人世間的花開花落裏,而又唱出一首動人的歌呢?若她一般,一掬花葉便是一個世界了。

《目送》讀後感7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頭,不好做那個只能目送的人。”

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碗,眼前蒙起一陣水霧,模糊的視線中恍惚出現了一個身材矮小的老者,蹣跚着步伐。卻看不清面容,只是佝僂着背,很低很低。

視線漸漸清晰,轉移到了那本攤開着的,龍應臺寫的《目送》,全文充斥着的,是淡淡的憂愁,沒有過多的神態體現,卻能讓人體會到那種在背後目送的心酸,就像一隻小蟲,在你心上撕開一道口子,癢癢的,癢癢的,卻說不清那種痛楚。

文中的母親看着自我的兒子一天天長高長大,自我卻一天天的老去,原本總繞着自我轉的小蜜蜂似得兒子開始走遠,一點一點走遠,最後消失在天邊的晨曦中。可自我卻無能爲力,就如作者所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lz13)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想到了外婆,我輕輕摩挲着那只有無數細小裂痕的青花瓷碗,碗底燙着一個“福”字,小時候,每次我去,外婆總會用這隻碗給我煮手擀麪。上初中以來,我幾乎沒見過外婆,手擀麪的味道,早就忘了,只清晰的記得,是外婆身上的味道,暖呼呼的,讓人有安全感的味道。

這天早上,外婆竟來了,她踩着她生了鏽的自開車,給咱們送來了自我種的菜,母親下樓拿菜,我就站在窗口傻傻得看,外婆老了啊,背越來越彎,想起小時候,外婆在地裏種我愛吃的玉米,她的手上滿是繭子,走起路來直挺挺的,健步如飛。看着外婆有點吃力的爬上自開車,我好像懂了,“啊,原來是外婆老了啊。”對啊,我長大了,外婆老了,我目送着外婆騎着自開車慢吞吞的走了。想起六年級那個暑假,離開外婆家的情景。

“你要一向往前走,不好回頭,別做那個看別人背影的人。”我向外婆要了那個青花瓷碗,緊緊握在手裏,在小村黑黑的街道中,對着外婆重重的點頭,要上車的時候,終是回頭看了一眼,沒想,外婆卻也持續着剛纔的那個姿勢,看着我的,街道路燈壞了,看不見他的表情,只是見到他看到我回頭愣了一下,笑着對我揮揮手。

外婆消失在小區的路口,半晌,我才收回目光,成長就像一個人總要拔光毛毛蟲滿身自衛的倒刺時,毛毛蟲的感覺吧。像書裏寫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目送》讀後感8

說老實話,沒怎麼看懂。所以,光寫讀後感的開頭就用了良久。

剛開始,一直沒弄明白,龍應臺寫這本書是爲了什麼,爲什麼她總是說了這個說那個?爲什麼書一開頭說的“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和後文一點關係都沒有?《目送》這個獨一無二的書名又是什麼意思?

帶着滿心的疑問,我開始探索這個奇特的書的世界……

那些路,那些歲月的路

如果我想得沒錯,那麼第一章是寫對媽媽,對兒子,對生活的情感。

有些特定的東西,特定的事情,會在特定的'時間,讓特定的人來完成,而那些人,有時,是一羣,有時,僅僅一人,正是有了那些獨一無二的人,事,纔會有獨一無二的果,所以,就有了我們,七彩斑斕的生活。

不知不覺,想起了小時候,上小學時,小升初的那個暑假,讀初中的那段時光,路途中的風景截然不同,陪伴的人兒也有了細微的變化,甚至,辭去了舊面容,迎來了新面容,那一段段美好的時光,歲月,心中五味雜塵……

有些路,有些歲月的路,永遠不變的主角,是,我自己……

印,音,影

第二章,不得不說,有些雜。從香港到老撾,從詞語到詩歌,從保姆到朋友,無所不談,應有盡有。

像是面對面的,龍應臺就坐在我身邊,一杯咖啡,一盤糕點,就坐在那兒,看世界,我們聊怎麼煮粥,我們聊那些醫學常識,聊聊旅行時的見聞,再聊聊二戰時期的那些故事。不知不覺,第二章,就這麼讀完了。

沙中的印,風中的音,光中的影,幾人能夠一一捕捉?

有許多人忙,但是,他們都在忙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茶花、曇花、菊花

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設想一下,如果小瀋陽的“眼睛一閉不睜”是一位哲學家說的,你是否會覺得,很有道理?

每一個普通人,人生就像花,青年時像茶花,香氣撲鼻,含苞待放,漸漸,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汗水,到了曇花一般的中年,很少被別人看到最美麗之處,短暫,無聞;好似濃烈,好似平淡,時間從咖啡的熱氣中流逝,從斑駁的樹葉間像陽光般流逝,不知不覺,皺紋像小魚游到了臉上。不知不覺,變成了靈魂,變成了人們手中白色的菊花……

但,人們,那些手中捧着菊花的人們,應該怎麼面對呢?只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但嘴上說的總比做着容易,最終,還是會晚晚睡不着,頓頓吃不香,真正的平和,不容易。所以,我們纔會,苦苦追尋,心中的寧靜,纔會讓自己,像茶花一樣芳香,曇花一樣清亮,菊花一樣蓬勃。

目送自己的兒子去遠方發展,目送自己的兄弟去遠方生活;同時,又讓自己的母親無奈地目送自己去遠方,等待;又是一次的命運,讓父親,在天邊,永遠目送,自己的兒女,可望,而不可即;一句話不說,卻滿含感情……

《目送》讀後感9

上井歸來在家時,偶然在妻子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書——《目送》,信手翻閱書序《你來看此花時》,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頓時躍入眼簾,讓我難以釋手。

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作者敘寫自己送兒子去上學,幼時手牽着手穿過幾條街,母親看着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兒子往前走,不斷地回頭;待到兒子十六歲赴美去做交換生,卻已是很明顯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作者一直等候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再往後,兒子就讀她任教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乘母親的車。此種落寞,讓她回憶起自己當年由父親送去任教大學報到,直到小貨車轉彎不見,

她還站在原地。

或許是自己還年輕,作者傳達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徹底體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龍應臺能用冷靜、隱忍的筆觸,以真摯、樸素的方式,展現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並表達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

的感情、最刻骨銘心的傷痛。即使龍應臺說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但我依然感激於他的分享。

《目送》關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親情感悟,收錄的73篇散文,寫父親的離逝、母親的衰老、兒子的成長、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失敗與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見刀光劍影,唯感清風拂面、動人心絃,處處都有我們

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皆是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書中還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時間”的自拍照片,溫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兩次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以及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讓身爲子女的我們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即將成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龍應臺告訴我們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這世上,路終歸要一個人走,只是希望我們今世的緣分能

夠更長一些、希望我們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點……誰也贏不了和時間的比賽,誰也輸不掉曾經付出過的愛,再多的“傷逝”與“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在幻變的歲月中我們唯有心懷感恩堅定前行,學會懂得花滿春枝的悲

歡,學會珍惜身邊至親的眷念,學會目送自己的時光和故事,學會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0

《目送》是龍應臺整篇《目送》的開序篇,淡淡的文字蘊含了濃濃的父女情、母子情,幾許慨嘆,幾番唏噓,盡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自己的父親。

當女兒帶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向我涌來,我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獨生子女的標籤是他們特殊的符號,在前無版本可借鑑後無來者可重複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讀本都是紙上談兵。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現實與理想的的錯位,困擾着我這個摸着石頭過河的母親。

我清晰地記着女兒在我面前傾訴她的第一次被欺騙後的痛哭流涕,我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對女兒說:“只有經歷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經歷許多,才能返璞歸真。”當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是否已開啓了目送女兒的程序?在生命的長河裏,我目送着女兒從一開始的彷徨迷離到後來的堅定從容,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的漸行漸遠……在時間與等待中,我靜等花開。

在這裏,我不得不提我的父親,一個給我生命,帶我成長的男人。不知從何時起,父親迷上了種菜,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裏一放,就立刻啓程回家,從不做過多的.停留,跟他說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個便飯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頭犟驢。只是,我心裏知道,他怕驚擾我們太多,怕給我們添太多麻煩。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緣於我所說的一句話“現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他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裏,所以,種菜成爲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種的菜吃在嘴裏是安全的,含在心裏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靜放在家裏的蔬菜,想起他一個人躑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

從何時起,我細數自己額角的皺紋,卻驟然發現父親頭上日益增多的白髮;在感嘆歲月催人老,體力大不如以前時,卻兀地發現父親爬樓梯時的一步三歇。父親——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緊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目送親人遠去,目送時間流逝,目送歷史蒼茫。

龍應臺的《目送》,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瑣碎那麼真實,文字中帶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帶着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似燈塔,散發着光茫,照進心房。龍應臺寫盡了幽微處最顫人心絃的那種感覺。讀起來,賞起來,品起來,悟起來,讓我的心跳也充滿着共鳴的激動。

看着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與父母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惟有珍惜纔不枉他們對我的一次次目送……回家的時候一句“你們開車小心一點!”媽媽告訴我,她和爸爸都會感到很欣慰,覺得我懂事了,長大了。就這樣一句很普通的話,在我父母的眼裏。卻覺得我包含着許多的關心,每週日下午都是這樣,看着汽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現在,我才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變老,而我,在長大。目送,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都明白,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那麼,你就更應該善待父母,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佛說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那麼,遇見你們還成爲你們的子女,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總認爲我的人生之路漫漫,所以幾度任性地揮霍,時常惹你們煩心,偶爾讓你們氣憤不已,有時令你擔心,又有時使你萬愁莫展,當不懂事的`我將你們的關心與愛拒之門外時,你們卻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遠離……

不管你父母知不知道,你都要告訴他們;真正的愛我們,是讓我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因爲“有些事,只有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愛我們,就讓我們自己去體驗,就讓我們自己去解決,因爲有些路,只允許我們一個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說我們之間的緣分只是不斷地目送背影,我說這短緣後面是我們自己與父母彼此之間都不知道的,深愛。

《目送》讀後感12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我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好”,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推薦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母親,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理解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我走,正因——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我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我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我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我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爲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13

我不知怎麼評價一個人的文筆,我只是覺得龍應臺的文章很和我口味。她的文章沒有華麗的修辭,沒有絢爛的比喻。卻像坐在院子裏享受陽光的沐浴一般溫暖。給人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清澈,我認爲這種文章就應該坐在書桌前慢慢品味,伴上一杯清茶,慢慢享受心靈的旅程。

目送,是父母看着孩子長大,孩子看着父母老去。可悲的是被目送的人往往明白的太晚。父母看着我們長大,可我們長大了才明白他們的目送,只能暗暗惋惜自己沒有回頭去滿足父母的目送。當我們目送父母老去,他們卻已經沒有機會去看我們的目送了。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交替父母目送我們,我們再目送父母。我們目送着那個背影,那人卻用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是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句話。回想起來在一次次的目送中我與父母的距離竟越走越遠了。從幼兒園時的哭哭啼啼的道別,到小學的三步一回頭,現在卻頂多是一聲再見,有時甚至連這句最後的底線也沒有。不知何時起我就習慣走在父母的前頭,迎着朝陽大步向前,卻沒有,一次也沒有尋着陽光照耀下的陰影回頭。如果只是輕輕一瞥就會輕易發現後面還有兩個人默默的目送着我的.背影,可惜沒有,一次也沒有。

猶記得讀完這篇文章,父親送我去上補習班。在下車後我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轉進那個拐角,我的目光無意識的掃回了剛纔他停車的地方。車還在原處,只見父親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着我若有若無的回頭,他的嘴角浮起了不易察覺的微笑。可是這次我看到了,那微笑裏包含了許多東西,許多我無法描述的東西。我向他揮揮手,他愣了愣,大概是對於我的揮手感到驚訝,這種表情馬上又轉化成了微笑,只是這次的微笑全是滿足。我的心不經有些苦澀,我從來沒有想過只是我的一個回頭,帶給父親的卻是莫大的滿足。

又記起小時候父母出遠門時我趴在陽臺上,他們總是回頭對我招招手,我也和他們招招手。可現在的我們寧願寫微博和陌生人分享心事,也不願和最親最親的父母交流。我們寧願沉浸在耳機中的音樂,也不願意聽父母講的故事。寧願獨自坐在自己的房間,也不願給父母一個溫馨的擁抱。我們離父母越來越遠,和父母越來越陌生。

其實父母需要的不多,只是你的一句話,一張便條,一個擁抱,一個回眸......

這篇文章寫到了結尾我的心情卻沒有想象中的輕鬆,也許最後這句話可以稍稍彌補我對父母的歉意吧:

親愛的爸爸媽媽,對不起,還有謝謝你們這今生對我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4

寒假回家重新拿起了《目送》,想起當初是不是太衝動,將它買回家卻沒怎麼仔細去看看,或者是看了一點覺得乏味,擱置一邊;又或是看過之後記得不清,又忘記了。都有可能吧!再次翻開這本書,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傷感,一種悲涼又帶著無波的感覺。或許我已經開始明白龍應臺在書中寫的一話了吧。像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親身經歷過一遍了。那天的我不正是這洋送走爸爸;那天的媽媽不正是這洋送我離開。拿起一支筆,想了想,在書的扉頁上寫下:“雖然記不住什麼,但是會好好的去看。”可能只是一時的'感觸讓我一時興起。

昨天,我,回家了。在學校的最後幾天,一直在想,回去之後,怎麼和隔開很久的同學,朋友見見,聚聚;怎麼玩好;怎麼開開心心把所有的心情都給這個假期。在回家的車上,很無聊,很難耐,不知道是我在失望什麼。終於在四個小時之後,我打開了那扇隔別數月的門,看看沒什麼變化的家,原本激動的心情像是被什麼輕輕的靜靜地撫平了一般,很平靜。看著媽媽上來問了句“吃點什麼”,拎過行李,原本想了很多的我,卻只想好好吃點媽媽燒的東西,好好在自己的浴室洗個澡,好好地在椅子上坐著和媽媽聊聊天。

或許洗過澡之後,人變得清醒許多,我有點失落,有點後悔,有點不開心。只是對自己的不滿。果然,家纔是自己最好的歸宿,爸爸媽媽纔是自己最好的依靠。沒有特別的歡迎會,沒有特別的熱情似火,就像是平常地一件小事,真的很平常。

龍應臺曾陪著母親聊天,其實不算聊天吧,只能算是回答母親的問題,一遍一遍又一遍,好像很幸福。她也曾和兒子在英國遊玩,不是嶄露頑態,和兒子一起走過,讓兒子說說自己,好像很幸福。讓人羨慕,其實不必。我,我們不都已經在幸福之中!不想什麼偉大,盛容,繁華,驚心的纔是幸福,幸福一直就在這洋平凡地呆在你我的身邊。

將《目送》輕輕放下,看著封面上的那對母子,想著想著,是不是有很多感覺,卻又表達不了。

以下摘錄一些句段:

她曾經是個多麼沉溺於美的女人啊。六十歲的她和三十歲的我,曾經一起站在梳妝鏡前,她說:“小晶,女人,就是要漂亮。”。

當他垂老時,他可以回鄉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太深的草裏,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

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的透撤: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的“壞”去量時間。

三四個人。開始談起自己親身碰觸的經驗。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處不無魂魄。

《目送》讀後感15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目送》

《目送》,看得人心酸,幾度忍不住落下淚來。的確,並不只是爲書裏的描寫,而是想到未來可能遇到的窘境。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能夠自己掌控,方是有尊嚴有幸福,否則,即使是老來有靠,有龍應臺這樣的孩子照拂,也還是不夠的,無知無識地度過歲月,歲月其實沒有意義。

人生,在行到中途,所謂人到中年,會面臨種種尷尬,有時無比蒼涼。上有老,下有小,靈魂想要突圍,而肉身重重拘鎖。龍應臺的筆觸很淡,幾乎是純白描的手法,但是其中自有深情,讀來讓人悲愴。一代一代,繼往開來,新陳代謝,生命有其韌性,也非常柔弱,在走向終點的路上,老人漸如嬰兒,但卻得不到嬰兒般的關照,失憶、癡呆、不能自理、離世,這個歷程中的一些際遇,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但是畢竟,很多人是如此,而且,即使是健康,又有多少人能夠不受孤獨侵襲、內心始終平靜?

我在今天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爲,我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因此我心存敬畏,不敢輕忽。我看到老人時,我也會心存敬意,不敢怠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知道他們曾經幼小,曾經年輕,曾經走過曲折漫長的路,不應該因老弱無力而被輕視。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頭髮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叫你起牀。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的午夜倉皇的電話,什麼都不問,人已經出現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幸福就是,再一個尋尋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個城市的人來電話平淡問道,“我們正要去買菜,要不要幫你帶雞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嗎?”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堆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子下。” ——《目送》

一個人開始面對生活,不再有依賴,好難,但必須堅強。學會了一個人承擔,學會了一個人面對,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累的時候,委屈的時候,特別渴望幸福。書裏說:黑沉沉的海上,滿綴着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着水光盪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哪裏開始。兩個老人坐在水池邊依偎着看金魚,手牽着手。春天的木棉開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紅花,清晨四點小鳥忍不住開始喧鬧,一隻鵝在薄冰上滑倒,拙態可掬,冬天的陽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臉上。 幸福,還有多遠呢?

我想,現在的我,太低落,也許過一段時間,走過了這個坎,會慢慢好起來,再讀這本書,會有不同的想法。希望,一切好起來。目送的,也是這段人生路。

人生的課,直至死亡,沒有休止,所以,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