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集錦15篇

《目送》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後感集錦15篇

《目送》讀後感1

最近,我在看龍應臺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小學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脫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嘆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脫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臺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爲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脫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啓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爲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溫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小學、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爲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爲《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爲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說:“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說:“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說:“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臺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臺,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爲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爲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臺,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說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爲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讀後感3

讀龍應臺的書很早了,雜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樸實無華但內心赤城火熱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質和文學內核剝繭、刻畫得絲絲入扣,直指核心。她關心時事、熱愛和平,鍼砭時事,鞭辟入裏,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衆知識分子,大家對她的評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而我的感覺則是:如果說索爾尼仁琴被譽爲是“俄羅斯的良心”,那麼龍應臺可否說是“臺灣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溫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馬上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知道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知道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溫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爲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曾經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現在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可以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送別,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4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今生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才能換得來世的相遇?

合上書本,我方纔明白,這是關於人生的故事,關於生命的反思。

打開書本,扉頁上寫着這麼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讀完這段話,我內心一顫,是啊,從未有一段話讓我這麼爲之動容,緊接着我陷入了深思。

如果說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滴,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珠的雙手;如果說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在文章裏,安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動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原來有一種愛,是她默默地目送你離開。我的羽翼也漸漸豐滿,回想起母親對我的一次又一次送別,我也曾厭倦,也曾逃避。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道別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向我襲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說不停,我走得越遠她說的'就越大聲。可現在想來,這不是她無微不至的關愛的化身嗎?而我也和安華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我忽然沉重了很多,又釋然了很多,這是人生的輪迴,子女繼承着上一輩殷切的目送延續。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說。你以爲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着改變,在她目送你時一次回望,在她嘮叨時靜心聽從,都將不會讓她受傷。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但至少已不再遺憾。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纔是作者真情流露的獨白,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龍應臺則拿出了那份理性和坦然,發出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這番感慨。憂思如同肩頭的落花,有的人只是簌簌抖落,但有的人卻因爲它而降低了生命的高度。七十三篇散文,七十三個故事。一生這麼長,卻也這麼短,路上過客匆匆,是啊,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人生何嘗不是在擁有中失去,在失去中擁有呢?簌簌抖落肩頭的落花,期待明日冉冉升起的朝陽。再多的遺憾都不過詮釋着生命的意義,我們只能往前走,帶着愛和釋懷迎接新的開始。

在《目送》這本書中亦寫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龍應臺的筆下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正如《目送》的代序——你來看此花時所寫,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後來啊,我才漸漸的明白,我們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

《目送》讀後感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爲保護環境而努力,爲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爲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讀完《目送》,忽然想起幾天前車站的一件小事。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回想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則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在乎他們的點點滴滴。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6

“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目送》中的一席話。龍應臺用她溫柔細膩彷彿微風般的文字,寫下了這本《目送》。看完整本書,我思緒萬千,淡淡的心酸和無奈涌上心頭。每逢春節,爸爸和叔叔們都會回來過年。我想,這應該是爺爺奶奶最期盼、最高興的時候了吧,畢竟一年一次的大團圓早已讓人望眼欲穿。當年過完,兒女們又要再次踏上各自的征途時,他們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袋袋的東西,那些袋子紅紅綠綠的,甚至帶些淡淡的泥土味或魚腥味,但是卻很輕易地就裝滿了一整個車廂,也填滿了我們的心房……車子啓動了,我透過車窗回望,兩個步履蹣跚的老者跟着車子,一直笑着,露出了參差不齊且發黃的牙齒,兩隻乾瘦的手彎曲着懸在半空中緩緩地搖着,嘴裏喃喃着似乎在訴說些什麼。但爲什麼在那溫暖的笑容裏我分明看見了點點淚光?那兩個佝僂的身影越來越小,慢慢地消失了……很多時候啊,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朝着前方大步邁。但如果這時候回回頭,你會看見,在某個地方,有一個或是兩個人,一直在注視着你,帶着滿滿的不捨和期待,從我們到這人世,開始。

我也不禁想起自己,在家裏,我總是低頭玩手機或者玩電腦,不願和她交流,她給我燒的青椒炒肉,我是多麼不喜歡。偶然的一次,我看見她在廚房,仔細地將青椒一條一條地切開。夏日的廚房就像一個大蒸籠,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她額頭上冒出來,但她卻依舊不慌不忙地切着,直到把青椒切得很細很細。下鍋後就更痛苦了。濃濃的油煙,嗆鼻的辣味,整個空氣都油膩膩的,額上的汗珠不停地滴落下來。但她依然不厭其煩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調味,最後再端上餐桌。那一次,我才明白她爲我做的遠遠不止那一盤我認爲極其普通、隨意又不好吃的青椒炒肉,這一盤菜中,蘊含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疼愛。她每一個細膩的動作,都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讓我爲以前只知嫌棄的自己感到羞愧。那一次我吃下了一整盤的青椒炒肉,她很高興,也很詫異,欲言又止。我看着她,對她說:“很好吃,謝謝你。”

當我們漸漸長大,告別父母,踏上屬於自己的道路,這路上的艱辛,沿途的'風景,都要自己闖,自己看。父母,就站在這路的開端,目送着我們漸行漸遠的背影——摔倒,爬起,前行……眼裏是經歷大半生風霜後的不捨與不忍。他們很清楚這條道路上的艱難與困苦,他們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獨自承受,獨自療傷。但是啊,成長,總要義無反顧;傷痛,更不可避免;而夢想,定要執着追求。

《目送》這本書,讓每個人都能產生共鳴,讓每個人都心有所感。

“再多的遺憾都知不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的釋懷與生命的和解。”讓我們展開翅膀去飛翔吧,但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們一直都在。

《目送》讀後感7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爲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

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臺娓娓道來。正如作者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

本書闡述了一位母親的人生中的一段歷程,看到的是作者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長度,不過短暫幾十年,電光火石,僅是享受着自然吝嗇地賜予。降世,成長,結婚,生子,入土,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愴,但一切,只能面對。太疼的傷口,你不敢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承受着壓力,黑暗,你早已負荷;處在忙碌的弦上,你幾近崩潰;鐵錚錚的事實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時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時間,因爲你不感覺無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種體現,如果學會享受,你就真正成爲了時間的主人。

時間的沙漏·也就不復存在。當然,也有一種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輕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臟。任性道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惡,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蒼茫的世界,很多東西過於朦朧,但你不必費力去揭開它的面紗,朦朧美也是一種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淡然就好。

有些事,心知肚明卻不一定要點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卻不必等,做個“醒”的沉默者以利於混沌之世。至於相信,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嚮往,相信會走向不相信,不相信會逐漸相信,我,會站立在中立線,不會尷尬的地界。

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導致步伐不穩,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矇蔽罷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處事不驚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

《目送》讀後感8

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着笑一夜黑甜。溫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裏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佔據着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爲着叛逆,在高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脫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薺’的無邊着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裏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一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一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一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着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一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一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一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牀,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着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臺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小學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着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着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裏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蘊含着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臺眼裏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臺心裏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爲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閱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裏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着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啓迪,感謝龍應臺,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溫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溫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10

龍應臺在這本書中說過一段話:“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看着孩子小時候的照片,龍應臺不禁感嘆道:時光飛逝如河;當她希望孩子能在離別前能回頭一瞥,但現實中孩子堅決離去的背影令她感到心落。她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龍應臺目送父親從大學離開時,內心對父親的感恩及悲憐油然而生,當她目送父親的棺材進入火葬場的爐門前,更多地讓她明白生與死的課程。

孩子的成長,對於作者而言,更多帶來的`是無奈與孤單,猶如一隻孤零零的小鹿,迷茫、失望。當她去機場接孩子回家時,她遞給孩子的傘卻遭到了孩子的冷語拒絕;當她與孩子在英國街頭散步時,孩子的“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震撼、刺傷了她,她也感嘆道:“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裏,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面對生死,她感嘆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面對寂寞,她說:“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面對友誼,她說:“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面對家庭,她說:“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龍應臺不僅在表達親情、友情方面細膩,她的古樸的筆風在刻畫細節中也是可圈可點的。“車子騎到沙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能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反搶灘的尖銳木樁仍舊倒插在沙上,像猙獰的鐵絲網一樣罩着美麗的沙灘。”表面上看,這是對沙灘的環境描寫,但實際上,它反諷了當今這個時代的禍亂與危險。爲什麼這麼美麗的海灘卻不能過?因爲海灘上佈滿了隱藏着的地雷。爲什麼尖銳的木樁要倒插在海灘上?因爲那是一國與另一國的土地紛爭……她在這篇文章末寫道:“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你閉上眼,不忍注視。”

《目送》,是一個時代的人的深刻反思,它描繪了親情,友情,用幽靜的筆調寫盡了世態滄桑。她寫了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新的眼光看透人性。這是一本屬於這個時代的生死筆記,深邃、美麗。

《目送》讀後感11

我在合上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元代詩人王冕的《墨萱圖》。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到底是爲了誰吐露芬芳?我想你和我一樣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我是講書人王靜娜,我推薦龍應臺先生的《目送》。這本書收錄了龍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書中寫盡了生活百態——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遠離、友人的關心、兄弟姐妹的攜手。她用簡單直白的文字,透過生活常態去解讀人生,這是她對於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這開篇大作《目送》中,龍先生的開頭很有意思,從自己牽着年幼的兒子去上小學說起,到後青春期和兒子的交流日漸疏遠,從而思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漸行漸遠。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逐漸成了一方總是固執地給予,一方總是固執地拒絕。我們都認爲,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想試試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會不會進退兩難;一個人去外婆家的時候會不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不會結交新的朋友。。。那些一個人的時候,是見證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你之所以擁有一個人生活的技能,是因爲有人陪你經歷了千萬次的失敗,仍舊相信你值得擁有成功。

我在讀到龍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這莫名的分隔線,好似一把利劍,直扎我內心。

芳華歲月,我們拼搏、進取,努力成爲優秀,更優秀的人。我們說着偉大的抱負,做着關於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有着追不完的夢。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顯得彌足珍貴,我們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創造價值,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的時間漸漸地被工作填滿了。我們對雙親的奉養日漸遠離,而我們的音訊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至愛之人。

龍應臺先生在《兩本存摺》中,寫下一段話,她說:“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兌換。”

何爲孤獨?念而不能擾,擾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爲孤獨。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想必還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論身處何地,你永遠是他最牽掛的人。“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溫暖心愛的人。

從龍應臺先生的書中,我讀到了她對於父親逝去的不捨,對於母親日漸衰老的無奈,對於子女遠離的理解。顯然,在生命的刻度裏,每一次目送都意義深遠,每一份孤獨都飽含深情。都說“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我們在爲新生活拼搏的同時,也應該擔起家庭的這份責任,別讓每一份孤獨獨自前行。

《目送》讀後感12

日升日落,花開花謝,生命的腳步永不停歇。孩子長大了要遠航;朋友相聚了終會散去;父母老了終將要離去;而自己,也不再是當年的青澀模樣……

曾看過朱自清的《背影》,感受作者年輕狂少時不理解長輩關愛的懊悔;也讀過林非的《離別》,體會那種宏大的老一代對年輕一代不捨的別離;而龍應臺的《目送》,作者卻用女性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樸實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寫出對“離別”憂傷無奈的感慨,使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地被震撼着、共鳴着。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驀然回首,曾幾何時,也是這樣熟悉的'目光在人羣中佇立,目送着遠航的自己,凝望着那抹背影久久不肯離去。

對我而言,目送總是帶給我無盡的感動與點點希望。轉動時間的軸輪,多少珍貴的片段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從初中開始,我便遠離父母獨自住校,每次背上行囊遠行時,爸爸媽媽總是滿懷希望的送我上車,靜靜地佇立在那裏,看着車輪慢慢滾動,目送着我漸漸遠去,他們一直站着,站着,就是不願轉身離去。而我也從車窗裏向他們揮手,依依不捨地看着他們,當他們的身影漸漸變小、漸漸模糊、甚至消失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或許還沒走,但也看不見我所乘坐的汽車了吧。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大概就一天一天算着孩子再次回來的日子,而我也期待着,下次回家能遠遠看見那個在門口守望的目光與身影。

。時間的輪軸繼續轉動着,一轉眼我的孩子也上學了。每當上學時,我送孩子到校門口,目送着他一個人揹着大大的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看着他的身影逐漸變小,直到消失。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心裏即使有萬般的不捨,也只能目送到此,因爲人生的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一次,當他一個人緊張地越過川流不息的車輛,安全到達馬路對面時,然後,他回過頭向我揮揮手,給我一個微笑,一股暖流瞬間在心間流淌,我也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和微笑,也許他是用這樣的背影與回眸告訴我“不必追。”

而每當放學後,我也靜靜地佇立在校門口,守望着孩子走出校門的身影。我們是如此熟悉對方,在上千個孩子涌出校門時我總能一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個,而孩子也總能在千萬聲呼喚中辨別出我的聲音,並準確定位,當我們的目光交匯到一起時,我們是那樣的幸福。

生命,就是由這許許多多的目送和回眸編織而成,它連接着生命的序幕與尾聲。有期盼的目光爲你追逐,有溫暖的身影爲你守望,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啊!我越來越感到,我們都在走着重複的路。我們走着父母走過的路,孩子又沿着我們的腳印一路走來。

也許現在的人都在不停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很少回頭看看身後父母。但是父母卻從不埋怨自己的孩子,他們理解孩子的追求,他們只會在孩子偶爾的轉身中叮嚀幾句:有空就回來看看;他們只會靜靜地守候着,期待着孩子再次回家的身影。那就在他們滿眼不捨的目送中,在他們望眼欲穿的守望中,回眸吧。趁我們現在眼睛還看得見,趁頭還扭得回,趁熟悉的身影都還健在,匆匆人生路上,讓我們多幾次這樣的目送與回眸吧。

《目送》讀後感13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段:“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心酸:爲什麼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個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後來。

原來是因爲怕自己會想念,所以寧願離開。多無奈。

但有時候牽掛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覺間心就飄了我身邊。

牽掛牽掛,牽腸掛肚。

可我現在漸漸長大,膩煩於你的牽掛,認爲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緒便無邊際無目的地蔓延開去……

於是再後來,我看見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囑咐我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習慣。少了你的牽掛,似乎缺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曾經沒感覺,那是因爲擁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後,才發現你融入愛的牽掛,已經一點一滴滲透了我的日子,沒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親,則患了老年癡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了,卻一直唸叨着女兒的乳名。她居然還能記得。那是病之前殘存的記憶啊,如同被蟲啃過的葉子,儘管不完整,卻依舊有清晰的脈絡……

散漫的思緒被驚了回來。

我明白,牽掛在母親的生命裏,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習慣甚至於一種本能,她沒有辦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還是在現在,沒有再後來。

可依然覺得心驚肉跳。

因爲知道她一直在那裏,知道她會在家裏等我,知道她不捨得罵我打我對我嚴厲,就有恃無恐着,肆無忌憚地任性撒嬌發脾氣,索取着她的容忍、寵溺以及耐心。所以我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她不認識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記憶裏的母親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後,戀自己家,也戀父母家。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住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

這樣溫馨的場景,一輩子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重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萬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牽掛,害怕她找不到了?

於是我才醒悟,平日裏讓我厭煩的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其實就是她的牽掛。可我卻毫不留情推開她關切的手,這樣的我實在是不夠成熟不夠懂事,居然沒意識到母親的牽掛是這樣珍貴。因爲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她終究會走,終究會不能再牽掛。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學會去關心她,不辜負了那份真摯的牽掛?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後的你離她那麼遠,母親能給你她不忘的想念——牽掛已很好,其餘的,也只有你回報的感情,才同樣重要。

不論身在何方,母愛就是不顧一切、跨越千山萬水也要來到你面前的溫熱牽掛,所以請你,千萬別辜負了它。

《目送》讀後感14

如果說有一部作品會讓我深深地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莫過於龍應臺的《目送》了。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步入中年的邊緣,回想起父母跟自己的點滴,往往印象最深的要麼就是年幼時期的那段時光,要麼就是父母年邁後的歲月,至於中間的幾十年,爲何總是印象模糊?我總在想,究其原因,或許那段時光我們太過急於長大,太過急於擺脫父母的呵護。走着走着,我們從被目送者成了目送者。回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了,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撫之悵然,但卻又無處追尋。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熱愛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樣惋惜與你的錯過,不管我怎樣努力地要重尋那些成長的痕跡,所有的時刻仍然都要過去。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流逝。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日子,就這樣過來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成長、遠行、離別、重聚,或者再也無法相見,所有過去的歲月像是一張蝕刻的鋼板,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有空白,有幸福也有遺憾。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爲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的,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加清晰,所有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裏反覆地溫習,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一層更溫柔的光澤,那麼,不必追。

如今三五好友,靜坐閒聊,相比十五年前的.青澀少年,放在面前的不是冰鎮雪碧可樂,更能接受的是一杯清茶。確實,回憶總在不經意間沉澱,如風的往事,總會在腦海中劃出一段段軌跡,或淺或深,刻畫人生五味。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你和他,有些會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我傷害。於是我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往事。

所以,我要感恩,從我出生一刻開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擁有與失去。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我們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的人,纔會把感恩化做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

生命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更長遠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值得珍惜並且好好收藏的——一顆感恩的心!

《目送》讀後感15

老實說,作爲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爲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爲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爲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戶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爲《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爲,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