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9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饒有趣味的作品內容,很吸引幼兒。“夠月亮”的畫面和內容讓幼兒充滿好奇,產生了遊戲的衝動。因此這是一個可以“玩”、可以“遊戲”的作品,適宜在大班進行集體教學。

疊高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歡的活動,大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操作經驗,但對疊高中蘊含的“奧祕”卻不甚清楚。於是,我們藉助文學作品,設計了“夠月亮”活動,讓大班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引發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探究和發現。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並發現疊高時保持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起探究疊高的“奧祕”,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製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好奇

(通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積極性。)

1.這是什麼(月亮)這裏有一個關於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爲月亮是什麼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羣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麼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麼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藉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討論並發現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麼大,海龜這麼小,我們一起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下面的海龜不受傷,可以怎麼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現在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合適呢爲什麼這樣站比較好

(3)現在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爲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合適(推進)爲什麼小老鼠爬上去比較合適

(4)小老鼠爲什麼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麼辦法站穩、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保持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嚐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嚐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起“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藉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遊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祕”,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裏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麼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可以代替什麼(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可以怎麼玩遊戲呢(4人合作遊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纔會穩穩當當的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提供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可以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麼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衆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後,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可以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着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祕”。

2.在區域活動中,提供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玩遊戲,並記錄遊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反思:

一、目標定位偏難,幼兒基本掌握

針對三個目標來說,第一個目標偏難,但是在幼兒的掌握情況來說還算不錯,不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太過於去抓住目標進行教學,顯的有些死板,不夠靈活。第二個目標是感受夜晚大自然的美好意境,但是在活動中不太能體現出來,月亮本是夜空中的精靈,體現一種純淨寧靜的美,但是在活動中沒有營造起這樣的氛圍,這是有點欠缺的。可以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播放一點關於夜晚的輕音樂,讓幼兒彷彿置身於夜空中。

二、內容主體單板,幼兒興趣不大。

整個活動按照總分總的順序,比較老套,缺乏新意。導入部分過於着急的想去進入下一個環節,所以幼兒思考的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體現的還不夠,可以讓幼兒來說一說會在哪裏看到過月亮,看到的月亮是怎樣的。可能由於我教齡不長,我怕把問題拋出去之後會收不回來,還是要在以後的更多活動中自己獲取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請幼兒第一次欣賞完詩歌的時候,我提問的問題可以在廣泛一點,不要把問題框死在詩歌中,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揮想象力,讓他們想一想聽到了什麼,他們的思維肯定還會更加廣闊。

在活動中應該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回答,不能去否定幼兒的想法,在活動結束後我才發現,我過分的去強調了詩歌的題目是《月亮》,而一直去否定幼兒提出的“月亮和我好”,這也是一大忌。

三、延伸環節倉促,主題沒有昇華

過於倉促的去結束活動,忽略可以很精彩的主題昇華部分,可以在結束部分讓幼兒在說說,可以給月亮找哪些好朋友,在活動中也要突出夜晚的情感,安靜純淨。突然的讓幼兒出去給月亮找朋友也顯得有點不切實際。可能我的教育手法比較稚嫩,在幼兒面前也不太能放開自己,顯的有些拘謹,情感的表現還不是很到位,不能以感情以聲音來吸引幼兒,這也是我在以後需要繼續發展的方向。

關於這次的活動,王老師給予的意見和評價也是我以後繼續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這樣一片和諧的環境中,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不斷吸取成熟教師和有經驗的老師的良好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努力爲八幼的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還有,在活動中,我的目標達成度不夠,沒有詩歌的意境美;教師教的痕跡也較多,幼兒理解不夠;對幼兒的表述細節,教師關注不夠,“飄”“盛”,沒有及時糾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動手操作,能與同伴合作榨出果蔬汁,並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發現的結果。

2、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果蔬汁在顏色、味道等方面的不同,並能用不同的方法表徵紀錄。

3、知道果蔬汁有豐富的營養,願意多喝果蔬汁。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各種榨汁機若干

2、新鮮水果、蔬菜若干(西紅柿、橘子、香蕉、菠菜、芹菜等)

3、糖、蜂蜜等若干

4、圖文並茂的記錄卡紙若干、大彙總表一個

5、操作時用的各種小勺、小盆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橘子汁、西紅柿汁”引發幼兒探索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的手絹下面藏的是什麼嗎?”師幼共同說:5、4、3、2、1,老師打開手絹。

2、請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他認爲是什麼東西。

3、請幼兒觀察自己桌上的兩杯果蔬汁,通過聞味、觀察發現有果粒等方法知道是果蔬汁。

4、你覺得這會什麼水果、蔬菜汁呢?爲什麼?

5、到底是什麼呢?請幼兒品嚐。

二、鼓勵幼兒自選材料動手榨果蔬汁。

1、除了橘子和西紅柿,還有什麼水果、蔬菜可以榨汁?會是什麼顏色?味道的?

2、出示各種果蔬,提問:怎樣做?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榨汁活動,

⑴、活動前老師提出操作要求:

※每組幼兒自己分工,選出一名紀錄的小朋友,操作結束後,要將操作結果(榨的是什麼?有沒有汁?多還是少?是什麼顏色的?會是什麼味道的?汁裏渣粒剩餘的多少?)記錄下來。

※在操作是要注意安全,可以請周圍的老師來幫忙。

⑵、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指導觀察幼兒操作過程,引導幼兒及時紀錄觀察結果。

⑶、操作活動後,每組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介紹自己組的記錄結果。引導幼兒思考:爲什麼有的汁多?有的汁少?有的沒有汁?怎樣才能炸出汁來?

三、在品嚐活動中,感受果蔬汁的不同味道。

1、“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呢?”鼓勵幼兒用小勺隨意品嚐自己、同伴榨出的果蔬汁。

2、在品嚐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並將表示好喝或不好喝的標誌貼在相應的大統計表裏。

3、請幼兒觀察統計表。

※鼓勵幼兒說一說哪些果蔬汁是好喝的,告訴孩子們果蔬汁非常有營養,要多喝果蔬汁。

※和孩子們一起找找那些果蔬汁是不好喝的。提問:果蔬汁非常有營養,怎樣才能讓蔬菜汁變得好喝呢?

4、出示老師提供的各種材料,鼓勵幼兒進行嘗試,幼兒操作前,教師要提出相應的要求。

5、鼓勵幼兒再次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四、小結自然結束,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將用過的材料進行整理歸類,分別放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形象。

2.通過演唱歌曲進一步樹立向勤快人學習的願望。

活動準備:

“炒菜、煮飯、蒸饅頭”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媽媽在廚房裏辛勤地勞動

(1)T:你們的媽媽或者阿婆每天在廚房裏做些什麼事?(炒菜、煮飯、蒸饅頭)

(2)T:他們是怎麼炒菜 (煮飯、蒸饅頭) 的?我們一起學學看。

(3)T:你們覺得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T:那我們一起來學着勤快的媽媽在廚房勞動吧。(跟隨音樂)

二.學唱歌曲(通過聽、說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段

(1)看圖片,理解歌詞

T:有個勤快人呀,正在廚房勞動,仔細看一看,他在幹什麼?(出示圖片)

T:他在炒菜,他在煮飯,他還在蒸饅頭,

T:他一共做了幾件事情,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可請個別幼兒連貫的說勤快人所作的事情)

T:原來勤快人在廚房做了這麼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來。聽一聽,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幾次?(兩次)

(2)幼兒有節奏說歌詞(拍手)

T:你們想不想來試着唱一唱呢?先跟着老師把歌詞說一說吧!

A.跟着老師一起來說

B.老師說孩子接

T:這次我要增加難度了,孫老師說前面的你們接後面的,好嘛?

(3)幼兒嘗試着跟着鋼琴唱(音樂)

T:歌詞我們都會說了,那我們跟着鋼琴來試着唱一唱吧!(可以加上拍手動作)

(4)幼兒嘗試稍微加快速度演唱(音樂)

T:想想看,勤快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這樣做的?(教師拍手慢或學慢動作)還是這樣做的?(拍手快)那我們用快一點的速度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來好嗎?

2. 學唱歌曲第二段

(1)遊戲,學習第二段歌詞T:唱的有些累了,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吧!遊戲的名字叫說相反,是這樣玩的:孫老師說一句話你們要和我說的相反。比如:孫老師說他在拖地,你們就說他不拖地。你們也來試一試吧!師:他在炒菜; 幼:他不炒菜......師:他還在蒸饅頭 幼:他也不蒸饅頭。

(2)T:你們覺得剛剛我們說的這個不炒菜,不煮飯,也不蒸饅頭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啊?(懶惰人)

T:原來廚房裏還有個懶惰人,看看他在幹什麼?(出示睡覺圖片)他炒菜嗎?(繼續出示圖片)他不炒菜,他不煮飯,他也不蒸饅頭。

(3)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T:有個懶惰人呀,他不炒菜,他不煮飯,他也不蒸饅頭……(拍手)

(4)鋼琴伴學唱(慢)(音樂)

T:我們一起把懶惰人也唱出來吧。

3. 完整演唱歌曲

(1)師完整示範歌曲。(音樂)

T:孫老師要把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歌連起來唱,歌曲的名字就叫勤快人和懶惰人,仔細聽聽孫老師在唱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時侯有什麼區別?(速度一樣嗎?)爲什麼勤快人唱的快懶惰人唱的慢?

(2)幼兒嘗試演唱(音樂)

(3)用媒介退出的方法練唱歌曲。

T:如果拿走一張圖片,你們還會演唱歌曲嗎?而且要保證歌詞不會唱錯。

三.知道自己要做個勤快人

T:剛剛我們表演了勤快人也表演了懶惰人,那我們小朋友想做勤快人還是懶惰人呀?我們小朋友都想做勤快人,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感知物體會滾動的原因及特徵。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和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兩個海洋球、一大一小圓柱體、方形、三角形積木各一);兩大籃各種可滾動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1、“小朋友,請你玩一玩籃子裏的東西,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

3、討論:“剛纔玩的時候,這些東西怎麼樣啦?”(動起來了),“它是怎麼動起來的?”(幼兒講述並上來演示)。

二、幼兒滾動物體,探索會滾動物體的特徵及原因。

1、幼兒討論: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嗎?(幼兒討論,教師不做正面回答)。

2、請幼兒把筐子裏每一樣東西都滾動一下,相互交談發現了什麼?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會滾動,有的東西不會滾動。

3、幼兒討論;那些物體對滾動,那些物體不會滾動?爲什麼?(幼兒討論)

a、請幼兒分別摸一摸會滾動的物體和不會滾動的物體,比較它們的區別。

b、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圓的東西會滾動,因爲它沒有角。

討論:你是怎麼是圓物體滾動起來的?

教師小結:我們用力推了一下,圓的物體就滾動起來了。

三、幼兒繼續操作試驗,探索物體滾動時的特徵。

1、幼兒第一次滾動實驗,探索不同物體同時滾動的速度差異。

請小朋友左、右手各拿一件不同的物體,同時滾動發現了什麼?

2、幼兒第二次滾動實驗。探索相同物體同時滾動時的速度差異。

請幼兒左、右手各拿一件相同的物體,同時滾動,觀察有什麼發現。

3、幼兒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幼兒自由討論)

4、別幼兒講述並操作自己的發現。(幼兒發言並行操作)

5、小結:同時滾動不同物體,它們的速度不一樣;同時滾動相同物體時,用的力越大,速度越快;用的力越小,滾動速度越慢。

延伸活動:探索會滾動物體的其他特徵。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瞭解各種各樣的口袋及功用。

2、提高幼兒探索的興趣,嘗試記錄探索結果。

3、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收集各種口袋(塑料袋、網袋、布袋、紙袋、蛇皮袋等)。

2、操作材料:珠子、水、球、書、水果,遊戲棒、沙子、抹布若干,教師、幼兒分組記錄用紙各一份,記錄材料,音樂等。

3、知識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菜場、垃圾場、醫院、馬路,並與家長聯繫,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家中所用的口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摸摸、看看,瞭解各種口袋種類和作用。(時間大約3分鐘)

1.幼兒遊戲玩各種口袋。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大口袋,我們來看看裏面裝着什麼?原來,裏面還有那麼多的口袋!

幼兒操作前引導:請你們摸一摸,看一看,你拿到的是什麼口袋?它能用來做什麼?

2.瞭解口袋的作用。

師:口袋有什麼用?

口袋能裝很多東西,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東西。

二、操作活動:探索

A請幼兒猜想:

師:想一想,你手上的口袋能裝什麼?(幼兒邊說,教師邊打勾)

塑料袋(能裝的東西打勾)布袋紙袋網袋蛇皮袋

這些口袋真能裝這些東西嗎?我們來試一試。

要求: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兩組材料,每組還有一塊記錄板,試過以後把可以裝的東西貼到相應的口袋後面(教師手中一塊幼兒記錄板,邊說邊演示),比如,你試的是塑料袋發現可以裝蘋果,你就把蘋果的圖片貼到塑料袋的後面。

請幼兒操作:(時間大約12分鐘)

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選用多種材料進行操作;

指導幼兒正確記錄;

小組彙報:小朋友都試過了,它們到底能裝什麼東西呢?請你們看着題板告訴我,塑料袋可以裝什麼?…….

C小結:

師:原來口袋可以裝那麼多的東西,不同的袋子裝的東西還不同呢?舉例:網袋不能裝細小的東西,紙袋不能裝水。

三、討論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師: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也是什麼口袋?(塑料袋)

1、請幼兒欣賞FLASH:

教師: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一段關於塑料袋的動畫。

2、請幼兒討論:

塑料袋容易污染環境,不能亂扔塑料袋,它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我們稱它是:白色污染。

原來塑料袋會對環境造成這麼大的污染,那你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3、教師出示回收箱:

教師:剛纔你們想的辦法都很好,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這是一隻回收箱,專門用來回收用好的塑料袋,我們把它放在教室裏。

四、結束活動:把裝的物品運回教室。

活動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年齡較小,因此對周圍的一切環境和物品都充滿着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喜歡一些零碎的小東西,比如一張彩色的小紙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連一根短短毛線頭也會成爲他們喜歡玩的物品。總喜歡拿在手中捏捏,在嘴巴旁吹吹,甚至還要與同伴分享一下。有的小朋友羨慕,也想玩,拿不到,他就會跑到老師的跟前告狀:某某小朋友他有什麼?小班小朋友告狀是經常性的行爲,他們會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覆幾次的來到老師的面前,直到老師出面解決,沒收小朋友的東西爲止。

在操場上活動或者是課上,他們會將看到的東西,如整理時丟落的小積木,玩具,鈕釦,小朋友家中帶來的東西等物品撿起來交到老師手裏。作爲老師,把小朋友拿過來的東西不理睬,幼兒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跟老師說,馬上處理的話就防礙活動的開展,直接扔在垃圾筒讓幼兒覺得老師太不當回事,那隻能課後或者活動接束時再做處理。而我平常最多的做法就是把小朋友撿回的物品放在口袋中,等到了教室或者活動完後再進一步的處理。每次活動結束後,我不會把口袋裏的東西全扔掉,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將他們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找出有價值的東西,處理沒有用的物品,這樣既讓小朋友感受到老師對其的重視又不會打擾到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口袋就成爲了專裝幼兒小東西的場所,如果哪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就覺得特不順,好象缺了什麼。

當然我的口袋也不是專門裝小朋友撿到的物品,裏面也會放一些有用的物品。例如在幼兒感冒的多發季節,孩子們的鼻涕不斷,我就會從口袋中拿出柔軟的紙巾,讓孩子們把鼻涕擦乾淨;做數學練習時當一組上橡皮正好有人在使用,有其他孩子需要時,我就會遞上橡皮,讓小朋友及時改正錯誤;教學活動中,爲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我把一些小的操作卡片或者小玩偶放在口袋中,操作時突然的跳出來,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在利用自己口袋的同時,我也經常關注孩子們口袋中的物品。有的寶寶會將家中的物品帶到幼兒園,有的從家中帶了食品,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偷偷的拿出來品嚐,帶得多的會給好朋友分享。口袋中還有好多。有的會帶一些危險的物品,如彈珠、夾針等,我們發現立即處理。還有的會帶錢,曾在小皓小朋友的口袋中發現一塊帶硬幣等,一經發現我們都會沒收,暫時由老師保管,來接送的時候給他們的父母,提醒家長來幼兒園的時候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危險物品帶來幼兒園。有的小朋友會把幼兒園中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碰到此類事情,我們會和家長進行溝通,並告訴小朋友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如果拿回家後就會越來越少了到沒有,大家以後就沒有玩具可玩了。

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事事處處做個有心人,注重觀察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注每一個細節。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幼兒間的個性和品質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就應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從細微處關注孩子的成長,細微處才能見真情,更多地要看到幼兒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幼兒的不足。在教師寬容、欣賞、微笑裏,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發展。

小百科:口袋指指縫在衣服上用以裝東西的袋形部分,衣兜。或一種裝物用具,一般用布、皮做成;用布、皮等做成的裝東西的用具。可以比喻類似口袋的包圍圈、口袋陣,也可以代指錢包。有時也指著名掌機遊戲《寶可夢》的漢譯縮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今年春天,在我園的科技節活動中,幼兒對一種會發光、發聲的陀螺很感興趣,孩子們討論的是陀螺、玩的是陀螺,我感覺到可以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來進行一次“轉動”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瞭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明創造的慾望。

3、爲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塑料玩具、筷子、輪子、繩子、風車、火柴棒、蓋子、紙片等。

2、學具:手巾花、陀螺、發條玩具、錄音機、轉椅、鐘錶等。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幼兒操作教師提供的各種能夠轉動的玩具,鼓勵幼兒發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和同伴交流,並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

(2)教師投放半成品,幼兒再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做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使不能夠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玩的時候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有趣的現象?”

(3)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同伴,並請想法奇特的幼兒演示,鼓勵幼兒爲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2、遊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新的慾望。

(1)幼兒自由討論:聰明的人,讓許多東西都轉動起來,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能轉動的物體,以及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

(2)集體交流,

你發現了什麼能轉動?××轉動了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3)、幼兒觀看幻燈:轉動在現代科技中應用。

3、發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小發明家,你想讓什麼轉動起來?轉動以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

4、通過遊戲,讓幼兒發現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1)師:“你能讓自己的身體也轉動起來嗎?”

(2)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有那些部位也能轉動起來,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和小朋友。

(3)交流:你讓身體的那個部分轉動起來了?請你來試一試。

(4)“如果我們身體的一些部位(如頭不能轉了)不能轉動了,行不行?”

(5)“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麼多的部位都能轉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

活動延伸:

1、老師和幼兒一同到室外尋找可以轉動的物體。

2、利用談話鼓勵幼兒繼續尋找、探索、發現日常生活中有關轉動的物體。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爲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採取了自由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去探索發現。但在交流時,我對幼兒的問題太單一,只是問問孩子是怎麼把物體轉起來的,忽視了物體轉動時的有趣現象,沒有作很仔細的觀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發現比一個數多一少一的數初步理解相鄰數的含義

2.知道5以內1除外的任何一個數與前後兩數之間的關係

3.樂於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1-5的數字卡片,點卡。

2、新房圖一字排開五間連在一起,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數字寶寶。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又到了數學王國的時間。我從王國裏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想看看是誰嗎、

2、認識數字寶寶,並拍手歡迎。

二、住新房從小到大排列。

1、數字住新房。

教師:這些可愛的數字寶寶看到別人都住上了新房,他們也想住新房。於是,老師昨晚連夜設計了一張新房圖。

(1)你們看房子漂亮了嗎。那一共有幾間房你們怎麼知道的,從那邊數的.

(2)要從左往右數,那麼第一間給哪個數字寶寶呢?

(3)幼兒操作教師表揚。

2、點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她嗎?

(2)爲什麼要這樣放呢?

(3)教師小結

三、找鄰居

1、給小2找鄰居。

教師;數字寶寶和點卡妹妹住在新房裏可開心了,可過了一段時間。數字寶寶2覺得太無聊了,於是他帶着點卡妹妹去找離它最近的鄰居玩玩,誰離2最近。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2的鄰居

(2)觀察1和3與2的關係。

(3)教師小結;1比2小,就是它的小鄰居。3比2大,是2的大鄰居。在數學王國裏它們叫相鄰數。

2、數字四找鄰居。

(1)教師;小4也要找鄰居那我們來看看他的鄰居是誰、教師事先把4的左右兩邊遮起來,讓幼兒猜。

(2)幼兒說結果教師肯定。

3、找中間數

(1)出示2和4找它們的中間數,

(2)教師引導幼兒

(3)教師小結:三個數之間,中間的一個數比前面的數多一,比後面的數少一。

四、幼兒操作

1、給小動物找門牌號。(相鄰數)

2、畫蘋果。(找中間數)

3、幼兒集體操作,

教師;剛纔國王送來了進入城堡的入場卷,但是,你們必須把上面得題目了,纔有效喲。

五、活動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得到了入場卷,下次我們可以隨時去王國玩。今天,我沒得數字寶寶也累了,它們想回家了。它們說今天有許多數字寶寶沒來,下次還要帶更多的數字來。再玩找鄰居的遊戲,你們歡迎嗎?跟數字寶寶再見!

活動反思:

經過了小班、中班的學習,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係的概念。。在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時,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貫穿到教學活動中。通過遊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係,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幫助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快樂的學習、體驗、理解。

活動《找鄰居》的重難點是,讓幼兒能發現比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初步理解相鄰數的關係。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幫助小動物的房子編門牌號來引出課題,讓小朋友來爲小動物找“鄰居”,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爲小動物找到了兩個鄰居。由於幼兒還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所以這這個部分以故事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讓幼兒在輕鬆地在故事情節中自然將問題解決,爲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在活動中,以小動物找到鄰居後,再請幼兒爲數字寶寶也來找鄰居,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以學習2的相鄰數爲重點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理解鄰居之間的關係,每個數都有兩個鄰居,比它多1的數是大鄰居,比它小的數是小鄰居。從而爲探索後面數的相鄰數作好鋪墊。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狀態,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數的“鄰居關係”。最後運用人手一套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孩子們也能自始至終認真參與活動,在難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難的來進行挑戰。

通過這次的數學活動,雖然目標基本達成,但我感覺還應更注意數學活動的科學性、嚴謹性和規範性,在第二課時時,還應特別強調突出“相鄰居”這個概念,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要讓幼兒充分熟練的理解和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在第二課時進行復習鞏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究熱情,體驗各種動物的神奇之處。

2、樂意探究動物的神奇祕密,嘗試用多種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的發現和想想。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保育目標:

1、保持教室與廁所通風,用消毒水定時擦洗。

2、活動結束回教室後督促幼兒及時洗手,要求幼兒喝開水以補充水分。

3、幼兒睡覺時,提醒幼兒睡覺的姿勢,不可趴着睡覺。

環境創設設置主題牆:"我們的動物朋友"家長工作

1、幫助孩子收集動物的圖片,圖書,照片

2、帶孩子參觀動物園,做相關觀察記錄和分析。

老鷹捉小雞目的:

練習靈活的躲閃跑,及小組動作協調一致的能力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並能快樂遊戲

準備:

老鷹頭飾一個,雞媽媽頭飾一個

過程:

一、熱身教師帶領幼兒熱身比如快走,慢跑,

二、活動開始

1一名幼兒做老鷹選一名幼兒做雞媽媽,其餘的小朋友做小雞

2.小雞在雞媽媽的後面,老鷹在雞媽媽的前面,

3.老鷹來了雞媽媽張開雙臂,小雞躲在雞媽媽的後面,

4.老鷹抓尾部的小雞,雞媽媽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小雞寶寶,要求小雞跟隨媽媽的來回跑的順序被捉到的小雞離開場地遊戲結束後組織幼兒放鬆活動晨間談話(8:30-8:40)《那些動物會飛》

目標;引導孩子觀察身邊的事物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那些動物會飛嗎?

早操(8:40-9:00)內容:世界真美好,十二生肖,天使,長江七號愛地球要求:

1.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入場、退場。。

3.注意中間互動操節,學會迅速拿器械。

盥洗活動(9:00-9:10)要求:

1.提醒幼兒排隊喝水,不擁擠,投放測量棒。

2.入廁,便後洗手,表揚及時沖廁所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教學設計意圖:

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縣。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也是智力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爲了使幼兒的智力得到全面發展,提高素質,我設計了這節《快樂的小公雞》語言活動。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情節,學習動物對話。

2、豐富詞彙:苦惱、耕田、傳播、報時。

3、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情節,學習動物對話。

2、難點:豐富詞彙,運用動物對話回答問題。

教學準備:

1、課件《快樂的小公雞》。

2、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雞、公雞爸爸頭飾。

教學過程:(每個重要環節要寫明你的設計意圖)

  一、邊看角色演示邊討論,幼兒初步體驗情感。【利用頭飾導入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老牛(頭飾)——"我是快樂的老牛,小朋友們好"。

教師以角色口吻引導幼兒討論: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快樂嗎?

2、演示青蛙(頭飾)、蜜蜂(頭飾),鼓勵幼兒猜想它們快樂的原因。

師:小青蛙和蜜蜂都說自己快樂,請你們猜一猜它們爲什麼快樂呢?

3、出示小公雞(頭飾),引出故事《快樂的小公雞》

師:"我是一隻小公雞,我也想找快樂。"

討論:小公雞怎麼樣才能找到快樂?

  二、教師出示課件請幼兒欣賞故事,並提出要求。【培養幼兒傾聽能力、記憶力和觀察力】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看的故事動畫片你們想看嗎?故事的名字叫《快樂的小公雞》

1.故事裏有哪些動物?

2、小公雞整天沒事幹,它心情怎樣?(豐富詞彙:苦惱)

3、故事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4、小公雞找到誰,它們都是怎樣說的?

  三、再次觀看課件,欣賞故事,讓幼兒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充分的感知故事情節並能利用動物的對話回答問題】

師;現在,我們再一起觀看以便動畫片吧!

1、小公雞跑到田野問誰?小公雞怎樣問老牛呢?(學習句子:爺爺,怎樣才能快樂呢?)

2、老牛爺爺怎樣回答?(學習對話:幫助人們耕種田地,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彙:耕種)

3、小公雞跑的哪裏問青蛙?青蛙哥哥怎樣回答呢?(學習對話:爲莊稼,捉害蟲就會快樂。)

4、它跑到花叢問誰?蜜蜂姐姐又是怎樣說的?(學習對話:飛來飛去給花兒傳播花粉,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彙:傳播)

5、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的不一樣,小公雞怎樣辦呢?

6、公雞爸爸怎樣回答小公雞?(學習句子: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師:小公雞怎樣找到快樂了呢?(幼兒討論後,提問個別幼兒)

師小結:原來小公雞每天早早起牀,爲人們報時,它成爲了一隻快樂的小公雞!(豐富詞彙:報時)

  四、引導幼兒思考其它動物快樂的原因。【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拓展幼兒的知識】

師:老牛爺爺、青蛙、蜜蜂它們用自己的本領去幫助別人,所以它們快樂,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它們有什麼本領去幫助別人,讓自己快樂呢?

  五、請幼兒分組自由選擇角色邊聽故事,邊表演。

師: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記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說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對話啊!現在請大家故事表演!

  六、教育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事。【培養幼兒要具有健康、快樂的心理】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幫助別人。愛勞動,做一位勤勞有愛心的小朋友,就會贏得大家的喜愛,自己也會快樂的!現在小朋友就和老師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吧!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公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實驗教科書第二冊16單元“快樂”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篇童話,說的是小公雞整天沒事做,心裏很苦惱,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成了一隻快樂的小公雞。故事告訴我們“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我上的是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在整體認讀中認字學詞。在熟讀課文,讓學生悟出幫助別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的道理。整堂課下來,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教學中較成功之處

1、自主識字,總結方法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幫助學生歸納識字方法,可以拼音、問別人、聽讀、編字謎、認想寫用等等多種識字方法,學生在自主識字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並學會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

2、快樂朗讀,讀中體會

在教學中,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學生在一過程中逐漸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學生在愉悅氣氛中快樂的學習,感悟和發現了“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快樂“的道理。在這一環節,我主要體現以下三點:以讀爲主,讀中探究;以學爲主,學中體驗;以人爲本,關注情感體驗。把課堂真正讓給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3、聯繫生活,還原生活

學文後,我設計了“你有做過什麼幫助別人的事情?小公雞在——遇到正在——的老牛的說話練習”,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後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助人爲樂的好品德,讓語文走進生活,還原於生活,在生活中昇華。

  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引導學生讀的還不夠,導致閱讀教學環節的“小組表演、師生合作讀”等成果展示環節,沒有想象中的精彩。如果我能在討論時,能結合句子、口語交際的學習,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主旨,必定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2、教師的教學語言過於單調貧乏,不夠簡練,如環節之間的過渡語言等,這樣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若能再豐富些,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深層次的內容。需在今後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豐富教學語言,提高專業素質。

3、教學機智有待提高,關注學生的程度還不夠,沒能及時捕捉學生髮言的亮點及問題進行有效引導,對有些詞句的理解和朗讀的訓練不夠到位,致使課堂上有些環節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4、在環節設計上不夠恰當,如果將表格說話練習放在整節課的末尾,作爲課堂上的總結、延伸,相信孩子的回答會更好。

教學,總是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下來,感受頗多。雖然這節課經過精心的準備,但到教學實踐上,還是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並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