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火燒雲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火燒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教材說明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火燒雲

〔解題〕

《火燒雲》是蕭紅寫的一篇散文。

蕭紅在這篇文章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展現了絢麗多彩、美妙奇異的火燒雲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結構分析〕

文章以火燒雲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爲線索寫的,共7個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晚霞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文章具體描寫了在霞光照射下人和動物身體顏色的變化。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先寫從西到東“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強調天空一片紅色。接着寫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圍繞“變化極多”,不僅寫顏色變化豐富,而且寫變化極快。然後寫火燒雲形狀的變化,一是把火燒雲比擬成各種動物,二是突出火燒雲形狀連續、快速的變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寫火燒雲下去了。這部分寫出作者觀察火燒雲的感受,從側面表現火燒雲變化又多又快,然後在快速變化之中迅速消失。

〔語意理解〕

“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

兩句中有兩個名詞,“火燒雲”和“霞光”。“火燒雲”和“霞光”不是一回事。“火燒雲”是雲彩受夕陽照射而產生的,呈紅色;“霞光”,指太陽落下地平線後,餘光照射到雲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因此,傍晚被陽光照得紅彤彤的雲,叫“火燒雲”;而火燒雲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叫“霞光”。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由於傍晚透過雲層的陽光是紅色的,人與動物等身體顏色不同,受到霞光的映照必然呈現不同的顏色:照到白色物體上,呈紅色;照到黑色物體上,呈紫色;照到紅色物體上,紅上加紅,呈金色。

“您老人家必定高壽,您老是金鬍子了。”

這句寫霞光照到老人身上的顏色。鬍子是老人身上表徵性事物。在紅光照射下灰白色鬍子變成黃中有紅的顏色,即金色。表現了說話人對老人的敬重和對老人的美好祝福———金鬍子是高壽的象徵。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一句先總寫顏色“變化極多”,再具體寫變化成哪些顏色。“一會兒……一會兒……”,表明不僅顏色種類多,而且變化極快。“紅彤彤”形容很紅很紅,也寫作“紅通通”。“金燦燦”形容金色耀眼。“百合”,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呈漏斗形,白色。“百合色”,即白色。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裏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什麼也看不清。”

這句寫作者觀察火燒雲時的真切感受,“恍恍惚惚”即“恍惚”的疊用。“恍惚”原指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本句使用引申意義,指看得不真切。因爲看的時間太長了,火燒雲變化多而快,眼睛就發花了。這句話包括5個分句,第1分句概括寫“恍恍惚惚”,後4個分句具體寫恍恍惚惚的表現。

〔寫作特點〕

1.寫出了火燒雲的特點。

作者抓住火燒雲的兩個特點,一是顏色變化多,二是形狀變化快。

2.描寫生動逼真。

全文采用聯想的方法寫雲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比如,說白狗變成紅狗。紅公雞變成金公雞,灰白鬍子變成金鬍子。再如,說雲一會兒變成馬,一會兒變成狗,一會兒變成獅子。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作者運用聯想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方法。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操作要點〕

1.讀書指導。

⑴激情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本課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導入:讓學生看火燒雲的錄像或圖片;教師通過優美的語言激發讀書的情趣;引導學生交流觀察火燒雲的奇觀,再讀課文體會……

⑵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啓發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火燒雲“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

⑶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本篇課文要以讀爲主。教學第1段時,感受晚霞的神奇,晚霞把萬物改變了顏色。

課文第2自然段,主要告訴讀者爲什麼叫火燒雲。要抓住“燒”體會用詞準確。感受天空紅彤彤的變化莫測的景象,要通過文字想象,再借助圖像感受火燒雲的壯觀與奇妙。

> 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火燒雲的顏色千變萬化,瑰麗無比。教學時要通過感情朗讀,感受色彩的魅力,同時進行詞語的歸納,讓學生用恰當詞語來概括火燒雲色彩的變化。

第4~6自然段寫了雲彩形狀的變化,教師要在教學中用引讀、再讀等手段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