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語文《早》教學設計

五年級下冊語文《早》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教學提示

五年級下冊語文《早》教學設計

《早》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是著名作家吳伯簫。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2個只識不寫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發現話題

出示圖片:

同學們,請看屏幕,知道他是誰嗎?說說你對他的瞭解。

是的,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畢生追求真理,英勇戰鬥。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人民,他滿腔熱忱。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魯迅的文章。

出示:早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麼呢?

同學們,對於讀懂這篇文章來說,我們應該關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早》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第二,這篇文章是怎麼寫的?第三,文章爲什麼要用“早”作爲題目?

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著名作家吳伯簫先生寫的《早》這篇文章。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文章,那麼,文中的生字你們是不是都認識了呢?那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出示:釀 樸 墨 壽 哪 默 瓣

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這裏有兩個生字的讀音是一樣的,請大家比較一下它們的字形的差異,然後,再拿出鋼筆來把這兩個字認真地描一描,臨一臨,細細體會它們寫法。

出示:墨 默

下面這幾個字,字形比較接近,也請你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然後,給它們組一組詞,分辨它們的差異。

出示:瓣 辯 辨 辮

出示:匾 硯

這是兩條綠線內的生字,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注意讀準它們的字音。

課文都讀了吧,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嗎?下面請同學們彙報一下自己的讀書情況。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最有把握讀好或者給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來讀。爲了能更好地展示你們的讀書水平,建議同學們,先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把課文讀一讀,以做好充分地準備。好嗎?

讀完了課文,我們先來聊一聊第一問題:出示:《早》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那樣,這篇課文是一篇遊記,課文是以遊蹤爲序來介紹了三味書屋的。在課文中,我們可以找尋到作者的遊覽路徑:新臺門→石橋→三味書屋→後園,空間轉換十分自然。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陳設的介紹、蠟梅花的讚美以及魯迅書桌上“早”字來歷的講述,啓迪人們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東風第一枝”。

 三、精讀理解

1.出示圖片:

同學們,這就是魯迅小時侯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請你們仔細觀察,並按一定的順序介紹一下三味書屋的陳設。

2.那麼,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呢?就讓我們跟着吳伯簫爺爺一起走進三味書屋。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用筆畫出有關描寫三味書屋陳設的語句。

3.通過閱讀,你們發現課文的是以什麼順序來介紹三味書屋的呢?作者在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時候,還寫了什麼?

同學們,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描繪是本文的重點之一,爲我們展示了一則有順序、有條理地介紹建築房舍內陳設的絕佳範例。從剛纔的交流中,同學們已經弄明白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以方位爲順序來介紹三味書屋的。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依次是:南牆上→東北正中→畫前面→東北角上。每個方位的陳設介紹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南牆上:南牆上有一個小洞,裏邊有小匾,上題“停雲小憩”。

東北正中:掛一幅畫。

畫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樸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齊地放着筆墨紙硯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東北角上: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

作者在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時候,還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聯想。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這一部分,想一想,你覺得這一部分與課題“早”有什麼聯繫?

其實,三味書屋是魯迅接受啓蒙教育的地方,從這裏讓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啓蒙教育。這就爲我們揭示文章題目“早”的第一層內涵:那就是魯迅接受啓蒙教育之早。

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這一部分作者還點示了自己所聞到的清香,並寫出了由此引發的聯想,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使上下文巧妙地勾連了起來。

4.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5—8自然段,想一想,這一部分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出示:開得最早的梅花→魯迅書桌上的“早”字→“早”字的來歷→從中獲得的啓示。

是的,這一部分先寫開得最早的梅花;接着,由梅花開得最早引出魯迅書桌上的“早”字;再緊承“早”字交代它的來歷,突出了少年魯迅的精神及其以後時時早,事事早;最後,由魯迅先生的“早”引出啓示,點名意旨。

這是課文中描寫梅花的語句——出示:邁進後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裏透黃,黃裏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着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請同學們細細地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是的,在這裏作者致力描寫梅花的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得旺盛: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可見蠟梅迎寒開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色澤之美:你看,那花白裏透黃,黃裏透綠,色調和諧,給人美感。

第三,形態之美: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梅花的形態是多麼的圓潤可愛啊!

第四,格調高雅:蠟梅花“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意思是它有着像冰那樣清明,像玉那樣純潔的風度、韻味、情致,格調是多麼的高雅啊!

更爲重要的一點是梅花香飄送暖,預示着春天的到來,開得最早,是報春的使者。

下面請現場的老師指導同學們朗讀這一部分,把梅花的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出示文字,播放音樂

體會了梅花之美之後,我們來讀讀魯迅書桌上的“早”字的來歷,說說自己的感受。

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那樣,從魯迅書桌上的“早”字的來歷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魯迅他立志很早,他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與其說魯迅把一個小小的“早”字輕輕地刻在了書桌上,不如說魯迅是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埋藏在心裏,以此來鞭策自己要時時早,事事早。

讀了魯迅書桌上的“早”字的來歷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讀一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要寫梅花呢?

是的,作者之所以要寫梅花,而且把梅花的清香、顏色、花瓣寫得那麼美,其目的就是借花喻人,頌揚魯迅先生的品格就如蠟梅花一樣高尚純潔。

同學們,借花喻人是這篇課文在寫法的一個重要特色。現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課文:其實,文章不止一次寫到梅花的“清香”。課文在開始不久就寫到了“清香”,設置懸念,引發聯想,由清香聯想到書香,聯想到魯迅先生寫過的百草園裏的蠟梅,至此作者明白了清香的來源,緊接着就落實到眼中所見的梅花,並極力讚美梅花的美及其開得最早,進而聯想到魯迅書桌上的“早”字,體現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可貴品格和革命精神,從而將自然界的梅花與魯迅一生的品格勾連起來,使得物、人、情融爲一體,相得益彰。

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弄明白了“這篇文章是怎麼寫的?”這個問題了嗎?

弄明白了這個問題後,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題目,並聯系全文內容想一想,文章爲什麼要用“早”作題目?然後請現場的老師組織同學們進行交流。

其實,我們聯繫課文的內容可以不難看出文章用“早”作題目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其一,我們可以從三味書屋的陳設中感受到魯迅接受啓蒙教育之早;第二,我們可以從梅花開得最早及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中體會到魯迅立志之早;第三,我們還可以從“早”中獲得啓迪,要學梅花,學魯迅,珍惜時間,時時早,事事早。總而言之,文章通過“早”,將梅花與魯迅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聯繫並融合了起來,統攝全篇。用“早”字爲題,簡單而又耐人尋味。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魯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這句話就是魯迅自己對“時時早,事事早”這種精神的最好詮釋。

同學們,文章已經學完了,但我們認識魯迅纔剛剛開始。魯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希望同學們能去讀一讀魯迅的一些作品,進一步走近魯迅,感受魯迅的人格魅力。

課後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一些作業。

1.小練筆:學習第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個熟悉的處所。

2.選做題(任選一題完成)

(1)蒐集魯迅先生的名言及其他的一些小故事。

(2)閱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