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上《暮江吟》教案與反思

五年級上《暮江吟》教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4K 次

  五年級上《暮江吟》教案

五年級上《暮江吟》教案與反思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暮江吟》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讀詩句,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複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着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暮江吟》。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暮江吟》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描寫了深秋的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愉悅的心情。題目的意思是:吟詠暮色降臨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詠,作詩。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範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①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展開,鋪展。這裏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陽的餘輝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紅(瑟瑟:這裏指碧綠色,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顏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綠色的,有一半是紅色的。)

③可憐九月初三夜(可憐:可愛的意思。九月初三:指農曆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句意: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農曆初三晚上,是月牙開始出現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張彎彎的弓。寒露降臨,附着在樹葉和草叢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閃閃發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月牙彎彎像弓一樣。)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個"鋪"字,在文中有什麼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鋪"在這裏是斜照的意思。)

②讀"可憐九月初三夜",體會"可憐"在這裏的意思。("可憐"一詞表達了詩人對九月初三這個深秋的夜晚的留戀、喜愛。當時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爲喜愛,他才從黃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邊觀賞景色。)

③詩人在詩中運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徵,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②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奏和韻味。

  五、板書(略)

  五年級上《暮江吟》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幾十首古詩,它們以凝鍊見長,以意境見美,如何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層次,抓住古詩的特點,引導他們去感悟古詩的優美呢?愛好詩文的我,在班上掀起了讀詩的**,在教學中不斷地改進,學生品讀、悟境、入情,品嚐到了學習古詩的快樂,《暮江吟》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一、品讀中悟文字之美

古詩中語言含蓄凝鍊,意味雋永。又常常“言近而旨遠”,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教學中理性地分析語言文字之美往往煩燥無味,失去了詩的神韻。“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體會語言文字之美的有效途徑。《暮江吟》這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讀字展開。初讀讀順,再讀品味,配樂讀入情,讀的層次不同,讀的目的不同,讀的形式不同,在反覆的品讀中,學生感悟了詩句中用詞的準確、精煉,領會到了古詩音律之美,文字之美。

二、創設情境,體驗美境

古詩意境優美,情景交融,教師如能將學生引入這一藝術境界,學生定會達到如觸其物,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境界。《暮江吟》這一課中我利用音樂、畫面的渲染,創設情境,藉此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想象,體驗詩中的美景。

三、開拓思路,培養創造力

語文課應當成爲小學生創造力馳騁的廣闊天地。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留有寬闊的餘地。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創造力。教學最後兩句時,學生有感情讀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對作者情感的理解,讓他們藉助畫筆,在白紙上描摹出一幅江邊月夜圖,並當場請幾位學生講自己的創作意圖。這樣一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更濃了,那種呆板的灌輸、凝重的課堂氣氛沒有了,學生在畫面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特別是最後將古詩改成小短文,看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學生髮揮想象,開動腦筋,創作出一篇美文不成問題。課後收上來的小短文也的確讓我欣喜……學生的思路拓展了,有了創造力,長此以往,他們便會受益無窮。

小學課文中的古詩是一筆財富,只要好好利用,精心設計,學生對古詩一定會更有興趣,在學習中會得到更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