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哈姆萊特》導學案

高二語文《哈姆萊特》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高二語文《哈姆萊特》導學案】

高二語文《哈姆萊特》導學案

 教學目標

尖銳的戲劇衝突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學習品評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把握緊張激烈的矛盾衝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側面,正確認識哈姆萊特復仇的意義。

體味“比劍”中主要人物間的複雜關係是如何推動情節發展的。

教學難點

哈姆萊特複雜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

以學生活動爲主,以問題引入法帶動學生展開討論,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學生做總結,教師點撥。用語言評析法深入分析人物語言,多角度、多層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課

一、導入

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

生存還是毀滅,這真是一個值得思慮的問題。

――哈姆萊特

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學品評的方法。雖然這兩句話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但都由於一部曠世傑作而成爲千古名句。

(PPT展示:哈姆萊特)

二、複雜的劇中人物關係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註解①,大致瞭解選文部分的情節。

你對選文中哪些人物印象深刻?瞭解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嗎?

(展示PPT)

三、課文探究

本節課我們就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尖銳的人物矛盾衝突

問題:戲劇的情節,是由戲劇的衝突推動的,而戲劇衝突更多的來源於人的內心世界,那麼選文中“比劍決鬥”一共有多少矛盾衝突?(注意心理分析)

哈姆萊特――克勞狄斯(殺父霸母之仇)

哈姆萊特――雷歐提斯(殺父“害”妹之仇)

兩重矛盾衝突產生強烈的碰撞,並緊緊圍繞“比劍”(明)和“毒計”(暗)展開,將戲劇引向高潮!

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品評人物的方法:

聽其言,觀其行,

外貌心理和神情。

人物關係要理清,

勿忘體察作者情。

自由暢談:在選文中,哈姆萊特是一個怎樣的人?

①從開頭見,哈姆萊特是冷靜而理智、聰明機智的。

②是一個高貴、優雅、勇敢的王子。

③是憂鬱和遲疑不決的。

④對女性是有偏見的,傷害了奧菲莉婭。(源於母親對他的傷害)

⑤哈姆萊特是一個人文主義者。

⑥理想與現實永遠衝突着。

⑦“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範,舉世注目的中心。”――奧菲莉婭

名家觀點

“從天性上說,哈姆萊特是一個強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靈魂偉大,他在軟弱時也是偉大而強有力的,因爲一個精神強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個軟弱的人奮起的時候高明。”

――別林斯基

哈姆雷特挑着理性的燈籠在尋找大寫的人。

――蘇聯•阿尼克斯特

“一個美麗、純潔、高貴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沒有堅強的精力使他成爲英雄,卻在一個重擔下毀滅……,每個責任對它都是神聖的,這個責任卻是太沉重……他是怎樣地徘徊、輾轉、恐懼、進退維谷,總是觸景生情,總是回憶過去,最後幾乎失卻他面前的目標。”

――歌德

“哈姆萊特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真實,但又要比我們偉大。他是一個巨人,卻又是一個真實的人。因爲哈姆萊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們大家。哈姆萊特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人。”

――雨果

小結: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哈姆萊特形象因爲有了矛盾複雜的內蘊,因此具有多面性,豐富性和複雜性,課下同學們繼續探討。

課下思索

哈姆萊特最終與對手同歸於盡,對於這樣的結局,你認爲他能否避免?

明確:哈姆萊特的對手克勞狄斯高居王位,老奸巨猾,善於耍陰謀詭計,跟他相比,哈姆萊特勢單力孤,魯莽草率,不善於制定周密計劃主動進攻敵人。他答應“比劍”,就意味着克勞狄斯的陰謀已成功了一大半,只是在比劍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變數”,如王后喝下毒酒,雷歐提斯也被哈姆萊特用毒劍刺中等,才使他有機會在臨死之際用毒劍向克勞狄斯發出致命一擊。所以說,哈姆萊特是很難避免這種厄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