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課文《哈姆萊特》賞析

課文《哈姆萊特》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悲劇《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我們首先來看看他的現實性。

課文《哈姆萊特》賞析

雖然《哈姆萊特》的劇情發生在中世紀的丹麥,但是從劇中我們可以聯想起英國的現實。劇中所發生的種種衝突,恰恰真實地反映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的社會矛盾。

在悲劇一開場時,莎士比亞描寫的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局面。丹麥王的突然死去,鬼魂的出現,種種現象都給人一種劫難臨頭的感覺。從這一切可以看出,當時是一個亂世,也難免要發生非常變故。

當權的國王克勞狄斯,在這亂世中扮演了一個醜惡的角色。他狠毒的害死了親哥哥,篡奪了王兄的王位,又誘騙了王后,高高地坐在王位上。他分明是一個殺人犯、是一個萬惡不赦的小人。但是,他掩飾着內心的醜惡,在衆人面前,帶着仁慈賢明的假面具。爲了試探哈姆萊特發瘋的原因,耍手段派人刺探。爲了達到目的,自己躲在暗處,不公開對付哈姆萊特,暗地裏卻兩次安排借刀殺人的詭計,試圖殺害哈姆萊特。從克勞狄斯的卑鄙行徑可以看出,他並非一般的封建朝廷的暴君。他有封建君主專制的暴虐,也有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冒險家的狡詐。

克勞狄斯身爲國王,卻荒淫無度,每天只知道飲酒作樂。朝臣們也都致力於取悅於君王。我們以一個典型的官僚波羅涅斯爲例,他身爲御前大臣,卻昏庸無道,一味地告密、獻計、偷聽、爲了卑鄙的勾當連自己的女兒也出賣,最後連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保全。這一切都是腐朽的官僚制度的產物。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是哈姆萊特的兩個老同學,爲了奉承主子,甘當國王的密探,出賣朋友。

總之,這些統治者的形象是:徒有冠冕堂皇的外表,內心卻陰險狡詐,他們貝利與衝昏頭腦,爲了謀私利,不惜做傷天害理之事。舊的封建關係已經被瓦解了,統治集團受到了新的資產階級利己主義的惡習的影響。一股強大的社會惡勢力正是有這樣一批統治者形成的。

哈姆萊特是悲劇的主人公,也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典型形象。他雖然身爲王子,是封建統治集團中的一員,但他就讀的德國威登堡大學是人文主義運動的中心。在這裏,新思想新文化薰陶着哈姆萊特,他對世界和人生有新的看法,這新的看法是與傳統的教會觀念不同的。

他鄙視尊卑貴賤、等級森嚴的封建關係,渴望真誠相待的平等關係。他有美好的理想,而且多才多藝。他一想待人誠懇,光明磊落。他是具有進步思想和優秀品德的好青年。

在哈姆萊特眼中,父親就像神一樣,是個英明治國的君主。父母相親相愛,擁有奧菲麗婭的純真愛情,很多好朋友在自己的周圍,這是哈姆萊特理想的生活。經歷了宮廷變故以後,現實的醜惡原形畢露,哈姆萊特也從幻想中醒來。殘酷的現實給他的精神以沉重的打擊,他變得很憂鬱,這是理想破滅後的一種精神狀態,由於並不是哈姆萊特的天性。

由於和精神危機並沒有擊垮哈姆萊塔,反而使他更加清醒了,他從幻想中解脫出來,回到了現實中,他敢於同社會罪惡作鬥爭,用它深刻而有力的思考去分析現實,準備採取行動,完成父親交給他的復仇任務。

克勞狄斯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獨自在禱告的時候,哈姆萊特沒有殺了他,有人認爲這是哈姆萊特優柔寡斷、生性軟弱的表現,是悲劇的根源。因此,也有人把哈姆萊特看作行爲猶豫的典型。但是,事實上哈姆萊特並不是這種人,他有志氣,對人生有積極的看法。在哈姆萊特眼裏,世界上存在着衆多的罪惡,克勞狄斯的罪惡只不過之其中的一樁。他的責任不僅僅是爲父報仇,而是如他自己說的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按照人文主義理想,哈姆萊特自覺地擔負起重整乾坤的義務。他行動猶豫的原因應該是:在一個偉大的目標面前,他想採取行動但卻不知如何去行動。在最後,他雖然替父復仇了,但自己也與敵人同歸於盡,沒有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務。這也使他意識到現實的冷酷。

哈姆萊特之所以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務,有兩方面原因。客觀上,反動勢力過於強大,而哈姆萊特所代表的先進力量比較弱小。主觀上,人文主義思想本身具有侷限性,當理想與現實產生矛盾時,難免要陷入精神痛苦之中。

哈姆萊特面對強大的惡勢力,沒有想到廣大人民羣衆是改革現實的根本力量,而只想到我,孤軍奮戰,這注定是要失敗的。

不少舊思想的重擔在哈姆萊特身上存在着,這些舊思想使他在鬥爭中不能抓住時機,使自己處於消極的被動的地位。

哈姆萊特本身有弱點,但仍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該劇本既是對社會矛盾的揭示,也是對人文主義的理想的人物的歌頌,對人民與反動統治作堅決的鬥爭起到了鼓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