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哈姆萊特》教案大綱

高二《哈姆萊特》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着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高二《哈姆萊特》教案

  一、導入新課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處處是喜劇,但古往今來,悲劇的陰影又總是徘徊在人世間,文學史上更是留下許多讓人扼腕長嘆的悲劇故事。誰來爲大家舉例? (梁山伯與祝英臺、劉蘭英與焦仲卿、賈寶玉與林黛玉……)同學們舉的多是愛情悲劇,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是哪四部?

教師歸納:《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其中又以《哈姆萊特》最爲著名。

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被馬克思譽爲“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出生於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於1616年4月23日。於是,英國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爲“莎士比亞戲劇節”。

2、主要作品,分爲三個時期:

(1)早期(1590~1600年):這時期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

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武器,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先進性。但它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爲私有制,有一定的侷限性。所謂人文主義,從原意講,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藉助於古典知識──主要是希臘哲學與藝術,來反駁經院哲學與神學,提倡人的個性發展與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種與以神爲本位的神本主義相對立、反對野蠻、愚昧與迷信的世界觀。但現在,人文主義已泛化成一種強調人的作用、地位與作用的世界觀或意識形態。從這個意義上,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蘊含着非常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

人文主義的特徵是:提倡個性解放,尊重人權,尊重人的價值,反對神權,反對愚昧和迷信。

①歷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

②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O0)等,描寫溫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衝破重重封建阻攔,終於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慾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

③就連這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2)中期: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創作風格也從明快樂觀變爲陰鬱悲憤,其所寫的悲劇也不是重在歌頌人文主義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創作了四大悲劇:《李爾王》、《哈姆萊特》、《奧賽羅》、《麥克白》,代表作是《哈姆萊特》。

(3)晚期: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破滅,退居故鄉寫浪漫主義傳奇劇。其創作風格也隨之表現爲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寫失散後的團聚或遭誣陷後的昭雪、和解。《暴風雨》(1611)寫米蘭公爵用魔法把謀權篡位的弟弟安東尼奧等所乘的船攝到荒島,並寬恕了他,其弟也交還了王位。一場類似《哈姆萊特》的政治風暴,在寬恕感化中變得風平浪靜。

3、莎翁悲劇的特點:

①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爲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悲觀。

②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

③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個例外)。

  二、《哈姆萊特》介紹

1、創作的社會背景: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生活在歐洲歷史上封建制度日趨沒落、資本主義興起的交替時代。哈姆萊特是丹麥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亞故意以超越時代的誤差將哈姆萊特搬到伊麗莎白統治末年的英國現實中來。此時的英國,社會矛盾激化,宮廷生活揮霍浪費,社會動亂不堪,王室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莎士比亞借哈姆萊特之口,無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平,充分表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

2、《哈姆萊特》也譯作《王子復仇記》,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一部悲劇,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哈姆萊特是個正直、樂觀、有理想的青年,他本應成爲一位賢明君主,但現實社會卻迫使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他是英國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

3、戲劇情節介紹。

、整體感知:

1、哈姆萊特安排“戲中戲”的目的是什麼?

2、戲上演前,哈姆萊特特特意作了哪些安排?

3、奸王看戲時有什麼表現?說明了什麼?看戲後呢?

點撥:

1、目的是試探叔父克勞狄斯殺父娶母、篡權奪位之罪行。

2、①讓演員演一出情節跟自己父親死狀和死因相似的戲;②讓好友霍拉旭觀察奸王的容色舉止;③裝瘋賣傻,對奸王、母親旁敲側擊。

3、國王先問戲的“情節”:有沒有要不得的地方?又問戲名,擔心自己的罪惡被揭穿。後來又臉色陰沉,坐立不安,不等戲演完就站起來,並大聲吩咐人點起火把來,戲未演完即匆忙離開。回去以後“非常不舒服”“發脾氣”。

這一切反常的表現都表明了他做賊心虛、殺人陰謀被人揭穿時的被人揭穿時煩躁、焦慮的複雜的心理狀態。

  四、問題探究

1、演戲前哈姆萊特的'語言,特別是回答國王“你過得好嗎,哈姆萊特賢侄?”的話以及對奧菲利婭的話有何特點? (學生討論後回答。)

點撥:

(1)多是瘋話,這是哈姆萊特故意裝出一副因癡情而精神失常的樣子,胡言亂語。

(2)目的是讓人們尤其是國王認識到哈姆萊特是因戀愛失意而瘋了,從而放鬆對王子復仇的警惕。

2、你認爲造成哈姆萊特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學生討論、交流後自由發言。)

點撥:從客觀上講,首先是反動勢力過於強大。其次,是哈姆萊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萊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卻不切實際;他受人民愛戴卻又不相信羣衆,而是孤軍奮戰;他勇敢地擔負起扭轉乾坤的重任,卻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反對人民的暴動,擺脫不了宿命論的束縛。這暴露了人文主義者的侷限性。

3、戲劇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矛盾?(學生討論、交流後自由發言。)

點撥:戲劇以中世紀丹麥王宮艾爾西城堡內外爲背景,實際上廣泛地反映了英國的各種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以哈姆萊特爲代表的人文主義理想與以克勞狄斯爲代表的封建反動勢力之間的矛盾。

  五、小結:

課文節選部分的戲劇情節是豐富的。這場戲包含着幾組矛盾線索。在哈姆萊特爲父復仇的情節主線外,還寫了他與奧菲利婭間的不幸愛情,他和霍拉旭間的真誠友誼,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對哈姆萊特的友誼的背叛。揭示了社會矛盾的紛繁複雜,也增強了劇作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