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中學語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優質課教案

中學語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優質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教學目的

中學語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優質課教案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並作歸納,如“朝孰、誠、方、善、間”等。

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並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4、瞭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1、重點字詞、句式。

2、《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3、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

  一.導入:

唐朝名臣魏徵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的大臣是不成的。戰國時期諸侯林立,爾虞我詐,一批謀臣策士周旋其間,因勢據時爲國君出奇策異計。齊威王就非常幸運地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 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點出《鄒忘諷齊王納諫》一課選自《戰國策》。

1、《戰國策》:又稱《國策》,原爲戰國未期和秦漢間人怕編纂,後經西漢未年劉向編訂成書,全書共33篇,反映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其體列爲國別體,全書共12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歷史散文。

2、 思考:文題有幾層意思?講解“諷諫”。

明確: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點明瞭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諷:諷諫,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封建社會,皇權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謀臣良相因批龍鱗、逆聖聽而慘遭殺身之禍。伍子胥賜劍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馬遷蒙宮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鄒忌卻敢於勸說齊威王要從諫如流,他憑藉的正是一個“諷”字,一種聰明巧妙的勸諫辦法。

 三.轉入對文段的學習。

(一)學習一、二段的字詞和句式(重點字詞用幻燈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細

私:偏愛

朝服衣冠:zháo:朝見

②詞類活用:

A名作狀:朝服衣冠 暮寢而思之

B名作動: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詞意動用法:美我者:以……爲美

③古今異義詞:

尺:古:約合現在的23.1釐米

今:約33.3釐米。

窺: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寢:古:躺而不睡

今:睡覺

地方:古:土地方圓

今:地點、處所

④句式: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誰,哪個

孰與:相當於“與……孰”,“……與……相比,誰更”

2.判斷句: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4.否定句賓語前置:忌,不自信

5.被動句:王之蔽甚矣

6.省略句: 與坐談

(二)疏理文意。

1、第一段:鄒忌比美的事。

(1)有無發現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都說鄒忌美於徐公。

(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語氣上有何細微不同,可否找出?

妻:熱情地讚美鄒忌,愛戀之情溢於言表。

妾:比妻稍爲冷淡點,回答有些勉強,說話較拘謹

客:用陳述句,語氣更平淡。

(3)爲何妻、妾、客都誇鄒忌好看?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4)他們都是說鄒忌美於起徐公,那麼由文段看,實際上是誰更美呢?

徐公。

(5)既然是徐公美,那麼妻、妾、客的回答便是與事實不相符合了,那麼也就是說,鄒忌被怎麼樣了呢?

被矇蔽了(寫板書)

鄒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受蔽

(6)第一段與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麼爲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來寫鄒忌比美的事呢?鄒忌比美的事與我們所要講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有何關係呢?(引導大家看板書及第二段)。大家看,鄒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於他,那麼齊王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呢?——有,宮婦左右私齊王,朝廷之臣畏齊王,四境之內有求於齊王。

(板書:)

鄒忌 齊王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內

受蔽

2、第二段:寫進諫的內容。

(1)那麼鄒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於他而受蔽,現在齊王的情況亦與鄒忘相同,那麼他是否也應該受蔽呢?

是並且受蔽更甚。

鄒忌 齊王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內

受蔽 受蔽(甚矣)

那鄒忌分析出齊王受蔽這結論時,是先說鄒忌的情況與齊王的一樣,而鄒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齊王也應因此而受蔽。

(2)那麼象鄒忌,這種推理方法就叫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根據兩個同類事物某種屬性的相同,推出它們的其它屬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3)鄒忌說到齊王受蔽這裏就打住了,那麼他是否只指出齊王受蔽這事實呢?

他是想說齊王須納諫。

(4)齊王最後有沒有接受鄒忌的意見呢?

(5)那麼要向國君說明須納諫這個道理是比較抽象又不容易使國君接受的,忠臣向國君說明要廣開言路,不然會被奸臣矇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說他是想說國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後被殺。可是對比之下,鄒忌就顯得很高明瞭。他用比美這件很具體的生活小事來說明了齊王肥肉納諫這個抽象的道理,使齊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見,象這種用具體的事實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爲淺顯,變複雜爲簡明,變逆耳爲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的說理方法就叫做“設喻說理”。

 四,朗讀前兩段。

 第二課時

 一、以提問課後思考題的形式複習上一節課的內容。(也可以先朗讀全文)

  二、轉入對文段的學習。

(一)學習三、四段的字詞和句式(重點字詞用幻燈片打出)

面刺:當面指責

謗譏:古今異義詞 古:指責,勸諫,中性詞;今:誹謗,譏諷,貶義詞

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進:jiàn 間或斷斷續續地

其年:滿一年。

朝於齊:朝見

介賓後置句:戰勝於朝廷。

(二)讓同學串講這兩段,指出他們翻譯得不好的地方。

 三、課堂分析。

1、齊威王聽了鄒忌的話後採取了什麼措施?收到什麼效果?

“羣臣史民……受下賞”。 “羣臣進諫……皆朝於齊”

2、由此可見鄒忌諷諫效果奇佳,那麼,鄒忌爲什麼可以進諫成功?

引導學生從進諫者,鄒忌及納諫者齊威王兩方面去思考,齊王是勇於接受別人的意思,從諫如流的。在說明鄒忌這方面的成功時,着重說明是比關關事他親身所經歷的以及生活小事這兩點,綜合以上得出結論:

爲何成功:

鄒忌(進諫者):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於接受。

齊威王(納諫者):開明,有作爲的君主,從諫如流,聞過則喜,勇於改革。

  四、人物分析。

1、鄒忌形象分析:

鄒忌:①關心國事,具有遠見卓識

②實事求是

③足智多謀,嫺於辭令,深諳君王心理

2、齊王形象分析

①聽鄒忌進諫時的態度:善。

②提出進諫的方式及獎勵:面刺、上書、謗譏於市朝的上、中、下賞。這二者表現了齊威王虛心納諫,勇於聽取不同意見,是一個明智而開明的君主。

③納諫的結果: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講解與佈置。